新書推薦:

《
中国瓷器小史
》
售價:NT$
203.0

《
奇巧计程车(全5册)
》
售價:NT$
816.0

《
修复12000颗心
》
售價:NT$
305.0

《
怪谈百物语:荒宅神火
》
售價:NT$
296.0

《
殢春风
》
售價:NT$
230.0

《
经典工笔画临摹技法详解:人物
》
售價:NT$
653.0

《
耳鼻喉科诊断指南(第二版)
》
售價:NT$
857.0

《
物联网在行业转型中的应用
》
售價:NT$
505.0
|
內容簡介: |
自2020年“网络微短剧元年”以来,短剧凭借其自身“制作成本低、内容轻量化、传播分众化”特征,仅用三年时间便走过了网络文学三十年的历程,一跃成为网络文娱消费的新艺术样态,满足了网生代的观赏期待,开辟了网络视听行业的新赛道,为中国整个网络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但是,在这个迅猛发展的视听艺术年轻轨迹中,也存在着良莠不齐现象。随着AIGC技术的应用,行业各主体力量的加持,短剧行业未来必将从野蛮增长过渡到规范化发展,朝着精品化道路迈进。因此,本课题将聚焦于当下网络视听行业生态,洞察微短剧美学特征与发展向度,明晰其与国外相关产业异同,为中国网络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助推微短剧的高质量发展。
|
關於作者: |
王冰冰,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博士。现为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西方现代美学理论研究与批评,先后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项,在《新文学史料》《南方文坛》《浙江学刊》《学术前沿》《马克思主义美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著有《宗白华美学现代性问题研究》。
|
目錄:
|
目 录
引言:从网络文学到网络微短剧
第一章 网络时代的文艺新样态
第一节 网络文学的影视化改编
第二节 作为现象的网络微短剧
第三节 代际之交的媒介性景观
第二章 网络微短剧的行业生态
第一节 网络微短剧的生产模式
第二节 网络微短剧的创作形式
第三节 网络微短剧的市场现状
第三章 网络微短剧的美学特征
第一节 审美属性:“装置性”艺术与“流俗化”美学
第二节 底层逻辑:辐辏式冲突与暴力式“爽感”
第三节 叙事模型:平面化生产与游戏性表达
第四节 伦理幻象:主体的悬置与群体性狂欢
第四章 网络微短剧的突出问题
第一节 内容创作的“三俗”化
第二节 生产制作的粗鄙化
第三节 娱乐风尚的审丑化
第四节 资本裹挟的唯流量化
第五章 网络微短剧行业的伦理分析
第一节 资源共享下的个体冲突
第二节 数据推送下的信息茧房
第三节 情境再现下的情感失衡
第四节 娱乐狂欢下的理性屏蔽
第六章 网络微短剧的进击之路
第一节 微短剧创作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微短剧创作的审美追求
第三节 微短剧创作的审美题材
第四节 微短剧创作的叙事模式
第七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网络微短剧
第一节 自由人文:与美国微单元剧比较
第二节 寻找日常:与日本泡面番的比较
第三节 情感回归:与韩国微短剧的比较
第四节 交流互鉴:网络微短剧逐步成为世界性文化奇观
参考文献
后 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