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校园心理课:青少年同理心成长手册

書城自編碼: 406098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心理學青少年心理學
作者: 董国臣
國際書號(ISBN): 9787559681256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5-0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4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DK灵动盎然的飞鸟
《 DK灵动盎然的飞鸟 》

售價:NT$ 806.0
AI原生应用开发:提示工程原理与实战
《 AI原生应用开发:提示工程原理与实战 》

售價:NT$ 407.0
孤独消费论
《 孤独消费论 》

售價:NT$ 305.0
全球史的九炷香:哪吒、龙涎香与坦博拉
《 全球史的九炷香:哪吒、龙涎香与坦博拉 》

售價:NT$ 500.0
画非画:古代绘画中的图像与政治
《 画非画:古代绘画中的图像与政治 》

售價:NT$ 1010.0
催化型领导力:破解新晋领导者的转型困境
《 催化型领导力:破解新晋领导者的转型困境 》

售價:NT$ 347.0
英国馆藏中国画
《 英国馆藏中国画 》

售價:NT$ 500.0
又瘦,又美,又健康:女性减脂塑形避坑指南
《 又瘦,又美,又健康:女性减脂塑形避坑指南 》

售價:NT$ 347.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500
《 读懂孩子:心理学家实用教子宝典(6-12岁) 》
+

NT$ 332
《 对话的力量:焦点解决取向在青少年辅导中的应用 》
+

NT$ 500
《 个体心理学实践与理论 》
+

NT$ 500
《 读懂孩子:心理学家实用教子宝典(0-6岁) 》
+

NT$ 398
《 借双翅膀飞上天:让孩子从困境走向卓越 》
+

NT$ 640
《 拉康精神分析介绍性辞典 》
編輯推薦:
1.哈佛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岳晓东教授倾情推荐
2.源自实践,反哺实践
本书内容源自董博士在一些学校给青少年做的同理心培训,反过来又成为给他们上课的教材,为青少年提供16堂同理心实践课。
3.每章都有小剧场和游戏
让大家从了解到实践,轻松练就同理心。
4.同理心是“王者之力”
在积极教育中,一直提倡“ACE 理论”,就是aesthetic美感、creative创造力、empathic同理心。这种王者之力,是人工智能时代特别需要的。
5.同理心是抵御校园暴力和霸凌的有力武器
在校园中,同理心让青少年能够感受到他人的痛苦,从而避免成为施暴者;同时,也让受害者感受到来自同伴的温暖和支持,有助于他们走出阴霾,重拾信心。
6.青少年同理心的培养至关重要
青少年正处于认知与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同理心的培养至关重要。它让青少年在面对考试紧张、人际冲突、情绪管理等挑战时,能够拥有更加成熟和理性的应对方式。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他们如何用心去看世界,在与人的交往中学会倾听与理解,温暖了自己,也温暖了他人。
7.富有同理心的青少年,是内心强大的人,更是受欢迎、能共赢的存在
在这个充满变革
內容簡介:
你有看见美好的能力吗?
你在乎过他人的感受吗?
你倾听过内心的需要吗?
你知道请求是种伟大的领导力吗?
跟随这本书,成为一个富有同理心的人。
这是一本写给青少年的同理心成长手册,既足够有趣、好玩、便于学习,又能够反映和解决当下青少年遇到的各种问题。内容涵盖考试紧张、学习压力、情绪管理、自我攻击、校园霸凌、人际冲突等情境,不仅给出解决问题的实践流程,更是将同理心的学习贯穿其中。本书旨在培养回归内心的同理心能力,帮助青少年疏导内在压力,化解心理冲突,建立良好的自我关系、人际关系,正如作者所说“当无路可走的时候,回归内心,我们有一万条路可走”。
關於作者:
董国臣博士
著有《同理心的力量》《生命能量卡》。
南京大学MBA兼职导师,洛阳师范学院客座教授。国际版权课程 The Power of Empathy?(同理心的力量)创始人,同理心教练?创始人,实战中研发了四十余套教练流程——考前心理疏导、化解学习阻力、提升学习动力、引爆内在学习力、化解学习与玩耍的冲突、化解学习与自由的冲突等,通过提升心力化解妨碍学习的内外冲突。
十余年教育领域服务经验,搭建校园心理三级干预指导体系,打造心理素质优良无心理问题、学习态度积极无厌学退学现象的“双优”校园。
目錄
自 序 青少年、同理心、教育与时代 1
前 言 从认知升级到心力提升 9
第一单元
你好,同理心
第一章 看到彼此的美好
对了,我要告诉你一个简单的秘密,就是用心才能看见真实。真正重要的事,用眼睛是看不见的。
小剧场 看到彼此的美好 003
实践案例 你能不能别天天嘟囔了! 009
游戏 从如坐针毡到被“长颈鹿”拥抱 011
深度成长 用心去看世界 014
第二章 不带评判的观察
不带评判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小剧场 让人不舒服的评判 019
实践案例 我觉得爸爸有着化石一样的思想 025
游戏 观察的力量 030
深度成长 从评判视角到观察视角 031
第三章 回归身体,识别感受
感受是我们获得认识的最真实的路径。
小剧场 与感受相处 037
实践案例 我帮妈妈连接感受 042
游戏 感受雕塑 045
深度成长 培养我们宝贵的高感知能力 047
第四章 心灵的神奇力量
当无路可走的时候,回归内心,我们有一万条路可走。
小剧场 用心生活,有一万条路可走 053
实践案例 月考成绩下来了,我考砸了 059
游戏 重视自己的需要 064
深度成长 提升心力,突破重重困境 065

第二单元
带着心灵的力量生活
第五章 关爱自己的好朋友——情绪
对任何来客都要心存感念,因为他们每一个,都是另一世界派来指引你的向导。
小剧场 如果被情绪控制,就是把它当敌人了 073
实践案例 关爱自我情绪,化解谣言 079
游戏 和自己的情绪交朋友 083
深度成长 与情绪和谐相处,是能力更是智慧 085
第六章 从心出发提出请求
世界上能为别人减轻负担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
小剧场 这样的请求,既蕴含美好又赋能他人 089
实践案例 我今天下午可以不写作业吗? 095
游戏 提出精准的请求 099
深度成长 提出请求是伟大的领导力 100
第七章 从心出发追寻梦想
如果一艘船不知道要驶向哪里,那么任何方向的风对它来说都是逆风。
小剧场 梦想和冲突 105
实践案例 连接自己心中的梦想 109
游戏 让你的梦想越来越清晰 115
深度成长 梦想,开启真正的内驱力 117
第八章 从心出发表达感激
感激是“长颈鹿的果汁”。
小剧场 表扬vs 感激 123
实践案例 感激让连接更美好 129
游戏 学会写感激卡片 132
深度成长 走向富足,从表达感激开始 133

第三单元
用同理心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九章 听到不中听的话的四个选择
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小剧场 在指责面前,攻击和内耗是最差选择 139
实践案例 要你相信我就那么难吗? 146
游戏 “四个耳朵” 151
深度成长 在快节奏的时代里拥有从容不迫的爱 152
第十章 转化我们指责自己的语言
真正的文化以同情和赞美为生,而不是以憎厌和轻蔑为生。
小剧场 从责备自己到同理自己 159
实践案例 走路都能崴脚,你太差劲了! 165
游戏 转化对自己的豺狼语言 169
深度成长 预防抑郁,从化解自我责备开始 171
第十一章 运用同理心理解父母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小剧场 从指责父母到同理父母 177
实践案例 妈妈,你看重我的健康,是这样吗? 183
游戏 转化对他人的豺狼语言 186
深度成长 同理他人,看见美丽的新世界 188
第十二章 运用同理心建设良好的校园关系
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要悲哀。
小剧场 给同学贴标签 193
实践案例 当有人在背后说我的闲话 198
游戏 贴标签练习 201
深度成长 建设充满同理心的校园文化 204

第四单元
用同理心成己达人
第十三章 三层倾听的进阶实践
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
小剧场 听内容,听感受,听需要 211
实践案例 懂倾听的我,让家人刮目相看 218
游戏 倾听的阶梯 223
深度成长 在“鸡娃”之前,先倾听生命 226
第十四章 倾听让群体充满关爱
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这多美好啊。
小剧场 做高效赋能的倾听者 233
实践案例 我有能力让全家一起快乐 237
游戏 倾听卡片练习 242
深度成长 支配系统、校园霸凌与同理心 243
第十五章 充分表达愤怒,承认他人如其所是
自我赞同和自我接纳是使我们的生活发生积极改变的关键所在。
小剧场 不压抑,不发泄,找到愤怒背后的需要 251
实践案例 我的愤怒背后藏着深深的渴望 258
游戏 充分表达愤怒 263
深度成长 化解愤怒,理解世界的丰富性 265
第十六章 庆祝与感激:同理心故事汇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小剧场 看得见的内心能量的成长 271
实践案例 我要庆祝整个家庭的深度成长 274
游戏 总结收获 278
深度成长 关注生命,滋养生命,庆祝生命 279
后 记 感谢那些照亮我的生命之光 285
附表1 需要词汇表 293
附表2 感受词汇表 294
內容試閱
自序 青少年、同理心、教育与时代
全球化发展带来了不同文化信仰和价值观的碰撞,新的社会冲突和矛盾不断出现,同理心变得越来越重要。耶鲁大学校长在2020 年的开学演讲中,呼吁所有新生:怀揣同理心能够帮助我们成为更优秀的学者或学生,更敏锐地观察人类的处境,也能让我们更有自知之明。我们出于同理之情、慈悯之心和合作之道去做事,就可以连接不同、理解他人,从而带来有意义的、可持续发展的改变。我们友好地倾听彼此,尊重对方的见解,抛开我们一开始会认为难以共事的偏见。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教育要发生变化,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蜚声世界的“U型理论”的创始人奥托·夏莫(Otto Scharmer)提出,我们不仅要学习头脑的知识,更要学习心灵的知识,即同理心。他说:心灵层面的学习,和同理心有关,它是一种可以感知和倾听其他人感受的能力。
我们的孩子面临混乱情况时,真正使用的并不是头脑中存储的知识,而是心灵的知识。当你在处理混乱时,当旧的处理方式不再起作用时,当每个人都感到困惑、没有人知道如何前进时,在这些情况下,你需要依
靠自己的内心。
而随着人工智能,尤其是人与机器互动带来的社会思潮的冲击,同理心更加成为人有别于机器的一个重要特征,进一步掀起了人们学习同理心并且为自己和孩子提前储备AI(人工智能)时代技能的热情。微软CEO(首席执行官)萨提亚·纳德拉(Satya?Nadella)说:为了能够和技术接轨,我们的下一代需要有同理心。同理心很难通过算法在机器中实现,而将在未来的Human–AI世界中非常宝贵。体会别人的想法和感受是共事和建立关系的关键环节。
随着AI技术迅速进入生产生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经济学教授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A.?Pissarides)进一步提出当今时代的学习方向:年青一代不应该盲目涉足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领域的学习,因为在人工智能主导的未来,同理心和创造性技能可能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同理心不仅是青少年面向未来的能力,在多年的实践中,我发现同理心更是应对与解决当下迫在眉睫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核心要素。具备同理心,不仅能够帮助青少年体会和理解他人,而且能够化解其内在压力与自我冲突、预防与化解心理危机。同理心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有效的情感支持。比如,同理心可以为青少年提供他们渴望的尊重与理解,帮助他们建立信任感与安全感,促进情感表达。同理倾听可以高效率化解青少年的情绪问题,防止情绪累积,预防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发生。
(2)解决校园暴力和校园霸凌问题。霸凌的背后往往是“零同理心”,即霸凌者几乎感受不到被霸凌对象的痛苦,且以此为乐。校园霸凌问题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且越来越具有隐蔽性,更多表现为孤立等精神霸凌,使得霸凌长期化且难以被发现。从根源上解决校园霸凌,要增强青少年的同理心,提升他们感受彼此的快乐和痛苦的能力,增强他们相互服务和贡献自己生命能量的意愿。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同理心可以帮助青少年体会彼此的需要,看到彼此的美好。看到对方的需要,就容易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感受,从而有效地解决冲突,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和家庭关系,减少因人际冲突造成的心理压力。
(4)提升对学习的热爱。同理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体会和理解他人,更是自我同理的基础。自我同理,也就是学会理解自己,可以化解青少年与自己的冲突,尤其是青少年在学习中的内耗与冲突,帮助他们看见学习与满足生命的多种需要之间的关系,提升学习热情,从内心出发接纳和热爱学习。青少年有能力掌握同理心吗?
与大多数成人所认知的少年儿童在情绪上是“弱小”的、需要“被援助”的刻板印象相反,在青少年同理心实践中,让人惊喜的是,他们表现出非常优秀的情商,不仅可以很好地自我同理与关爱,还能给予身边的人高品质的同理心。他们可以很好地同理倾听,甚至可以化解父母之间的冲突。本书每一章都有青少年学习同理心后给出的实践案例,这些实践给他们自己、父母、家庭、班级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转变。本书分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四个章节。第一单元属于同理心的基础篇,第二单元是帮助青少年带着心灵的力量生活,第三单元是用同理心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第四单元是用同理心成己达人。本书旨在帮助青少年从了解到实践、从自我内在到人际关系全方面学习和运用同理心,带着对自己美丽心灵的发现来生活,来处理人际关系,来建设自己身边的环境。
青少年具有同理心,既是个人成长,也能对家庭及他人形成一种情感支持。从现在开始,他们不再仅仅是“关爱”的被动接收者,更能够关爱自己和他人,支持自己所在的家庭、班级、社群更加和谐友爱。同理心是最近几十年从西方开始被广泛关注的,但它并非源自西方文化,而是根植于东方文化。同理心不仅仅是一种理念,实际上两千多年前就有具体明确的实践路径。我们来看《论语·里仁》中的忠恕之道。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忠”就是连接自己的内心,当我们愤怒、不满的时候,我们回归自己的内心,具体的实践就是同理自己。?一个少年,讨厌学校的管理制度,觉得校长“没人性”,是“暴君”,是“变态”,在我的带领和陪伴下,他开始同理自己,“我感到不满,因为我渴望自由和玩耍”——从对方有什么问题,回归到自己内心渴望自由与玩耍。连接自己的内心,便是对自己的“忠”。我们一旦回归自己的内心,实现了“忠”,就能够发现没有人是我们满足“自由”与“玩耍”这两种需要的“敌人”,我们能够找到多种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
“恕”就是对他人的同理心,不是在行为上评判对方的对与错,而是看到对方行为背后的内心需要,把对方的需要看得和我们自己的需要一样重要。同理自己,为自己的感受负责,把自己从愤怒和不满中解放出来,才能够看到对方的需要。校长关注的是这批学生的成绩和毕业时能够升入更好的学校,他也看重自身职位的“安全”,看重对学生们的“爱”——这个少年在看到校长的心后,就做到了“恕”。
做到了“忠”与“恕”,这个少年便从厌恶校长转变为主动和校长说,“校长,您辛苦了,谢谢您花费那么多心思,关爱我们的未来”,并深深地向校长鞠躬。他的家长后来告诉我,他已经从厌学状态到回归学校,而且学习的时候开心多了,充满了动力。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说的是“忠”与“恕”虽方向不同,但统一于“心”,我们要用“心”去看这个世界,以“心”来决定我们的行为。孔子的“仁”,在我们今天的语言体系中就是同理心。
在我们的文化里,同理心、仁爱思想是我们要一辈子施行的人生追求。孔子说君子片刻也不会违背“仁”,匆忙之时如此,困顿之时也如此。
子曰:“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曾子说“士”肩负天下间“仁”的重任,其责任重大,路途遥远,所以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做到一生不辍,直到生命的尽头。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孟子对这样肩负着天下间“仁”的重任的“士”,给出了衡量标准,不是看其有多少财产,而是看他能否有一颗恒定的心。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对于中国人来说更是如此,我们这代人的使命是建设这个世界,而这一代青少年的使命是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以更加包容、平和且富有同理心的心灵状态引领世界,让中华文化惠及全球。
前言 从认知升级到心力提升

这是一本写给青少年的书。为了帮助青少年学习并掌握同理心,动笔之前我就告诉自己,这本书既要足够有趣、好玩、便于学习,又要能够反映和解决当下青少年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开发回归内心的同理心能力,帮助青少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自我关系,以及化解自我内在与学习的冲突。
为了这个目标,我开发和讲授了不同版本和形式的青少年同理心课程,最终选定通过戏剧的形式,以D博士与小鹿同学的 16次同理心对话作为主体框架。这本书每一章的同理心小剧场,就来源于这 16 次对话,内容涵盖考试紧张、人际冲突、情绪管理、自我指责、校园霸凌、学习压力等情境,不仅给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同理心实践流程,更将同理心核心内容的学习贯穿其中,帮助小鹿同学学会“长颈鹿语言”,成长为真正的大心脏的“长颈鹿”。为什么同理心沟通又称为“长颈鹿语言”?我们会在第一章揭晓。

戏剧不仅是艺术和娱乐形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工具。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大多数人的道德观念与社会伦理都是从戏剧中学来的。“戏剧即行动”“戏剧是变革的预演”,巴西戏剧家奥古斯都·波瓦(Augusto?Boal)更是将剧场视为一种语言,用这种崭新的语言发掘新的想法和观念,来解放人们僵化的无效的行动。
每个人都有自己处理人际关系、自我关系的方法,尤其在遇到冲突的时候,我们容易被自己的习惯接管,要改变是如此之难,而戏剧会带来巨大的力量。戏剧的力量在于它可以展示新的行动,把人带入新的情境,实现“预演”,“再现”与实现“冲突解决”——如果还没遇见某一类问题,那么通过学习则可以实现问题的“预演”,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这些问题;如果这类问题出现过,那么在阅读尤其是实践中可以“再现”情境,并学习新的看待问题的视角和处理方式。
矛盾是戏剧冲突的核心,本书提供了青少年成长中的 16种典型矛盾冲突,也提供了解决冲突的同理心方案,以提升青少年直面冲突的勇气与化解冲突的能力。

从认知升级到心力提升。
同理心本质上是一种内心的能力,本书注重青少年心力的提升,而非提升其对同理心的认知。知道什么是同理心,了解同理心的学术定义、知识结构以及它的神经学原理,对于大多数青少年的生活而言帮助并不大。当下的多元社会与信息爆炸,给青少年带来巨大的生命困惑。面对这些困惑的时候,青少年能够使用的并不是知识,而是心力——回归内心、找到心锚、同理自己的能力,以及用同理心感知彼此的能力。
组织优美的辞藻、运用复杂的算法、适应信息的爆炸、处理人际关系的烦扰,都要消耗巨大的心力,这是过去的人们从未遇到过的挑战。当下青少年遇到各种问题和精神困扰,往往是因为在受教育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心力的提升。同理心的学习,正是为了补足青少年这部分亟待提升的能力。
当我们具备同理心的时候,困难挫折不但不会使我们消沉与崩溃,反倒可以不断滋养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练就更强大的内心。在阅读本书时,请大家留意——从知识的灌输转变为心灵的启发,从规范行为转变为倾听内心——D博士带领小鹿同学提升心力的过程。

可实践性与团体学习。在每章的同理心小剧场之后,都有真实的同理心实践案例,它们是参与课程学习的青少年在生活中实践同理心的故事。希望每位读者不仅从小鹿同学的问题解决过程中,也能够从其他同龄人的亲身实践中得到启发。这本书同样适合在学校里集体学习,每一章除了小剧场和实践案例,还设置了对应的好玩的游戏(练习),在游戏中体验同理心,在体验中学习。我愿意在这本书中分享整套方法,让老师能够帮助学生集体学习同理心,以预防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青少年心理问题高发,需要得到及时帮助,目前的困难在于发生问题的青少年抗拒“未知”的咨询形式,延误了最佳受助时机,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青少年提前学习并体验同理倾听的美好感觉,可以在遇到问题时第一时间选择和接受倾听与帮助。经由体验,更能够感受到同理心的美好。欢迎找到与你一起学习同理心的伙伴和家人,一起在戏剧与游戏里学会同理心。

妈妈:你怎么这么笨,做了这么久作业都没有完成。
孩子:……
场景一(学习同理心前):
孩子很伤心,甚至很愤怒,心里想:“妈妈除了逼我写作业,除了发脾气,根本就没有关心过我……她就知道吼,根本不爱我……等我能够离开这个家,我再也不会回来……”
场景二(学习同理心后):
孩子走到自己的房间,默默地自我连接:“此刻听到这句话,我有些沮丧和伤心,因为我需要体贴和理解……我现在如此难过,说明关爱对我很重要……我选择好好静一下,陪伴和体贴此刻的自己……”
十分钟后,孩子走到妈妈身边:
“妈妈,刚才你有些着急,是因为你也需要放松和休息,是吗?”“你希望我可以尽快完成作业,来支持你爱和休息的需要,是吗?”
这就是同理心给孩子带来的成长和转变。在场景一中,孩子会受伤,家长指责孩子后也会自我责备,双方关系恶化,久而久之,孩子的成绩和身心发展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因为一些应激反应,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事件。在场景二中,在孩子具备同理心的能力后,他不仅不会被暴力语言伤害,还可以从中汲取营养,学会为自我感受负责,同时能够关爱妈妈,与妈妈形成双赢的关系。
青少年学习同理心后,往往都能具备这样的能力,在家庭中收获和谐与幸福,在校园中看到更多美好,从而服务与滋养彼此的生命。

第一单元
你好,同理心
对了,我要告诉你一个简单的秘密,就是用心才能看见真实。真正重要的事,用眼睛是看不见的。
——《小王子》
第一章
看 到 彼 此 的 美 好
小剧场
看到彼此的美好
在D博士和小鹿同学的同理心第一课开始前,D博士播放
了《看到我的美好》(See Me Beautiful)这首歌曲。
See Me Beautiful 看到我的美好
——Red Grammer ——雷德·格拉默
See me beautiful 请看到我的美好
Look for the best in me 请找到我内心最好的地方
It’s what I really am 这才是真正的我
And all I want to be 也是我想要成为的模样
It may take some time 或许要花一些时间
It may be hard to find 或许找起来有点难
But see me beautiful 但是请看到我的美好
See me beautiful 请看到我的美好
Each and every day 今天、明天、每一天
Could you take a chance 你可以试一下吗
Could you find a way 你可以找一下吗
To see me shining through 看到我闪耀出来的光芒
In everything I do 在我做的每一件事情里
And see me beautiful 请看到我的美好
音乐结束后,两人开始了对话。
D 博士:小鹿同学,看起来你听得很入神,可以分享一下你听这首歌的感受吗?
小鹿:我挺感动的,这正是我向往的,也是我愿意成为的样子。如果人人都能看到彼此的美好,那这个世界真的很美好,可是现实世界就是有很多不美好的事情啊!
D 博士:你一定想到了你遇见的不美好的事情,是吗?
(小鹿点点头,心情有些低落。)
D博士:(非常关心地问)那你能说说这件事情吗?
小鹿:假期的时候我去姥姥家,表哥他们踢球的时候不带我。我们曾经是那么好的关系,现在他只和自己的同学踢球,就是因为第一场球我没有踢好,他觉得是我让他们输球的,他怨恨我,然后就不带我了。(小鹿抬起头看着 D 博士,带着些疑惑。)我看不到他的美好,发生这件事之后,我真的很讨厌他。
(D 博士静静听着,没有着急说话。)
小鹿:我们曾经是那么好的兄弟,我怎么能因为这一件事就那么讨厌他呢?现在这样的局面,我也很难过,可是我真的很难看到他的美好。
D 博士:我们越是能够看见自己的美好,才越有能力看见对方的美好。
小鹿:您说我要看到我自己的美好吗?
D博士:是的。(看着小鹿,询问道)想到你们曾经关系那么好,你为你们现在的关系感到难过,是因为你很看重连接和友谊,是吗?你很在意你们之间的友谊,所以你才感到难过的,是吗?
小鹿:是的,我感到难过,因为我看重连接和友谊。
D 博士:这就是你此刻的美好啊……正像歌词中说的“请找到我内心最好的地方”,你的这份难过背后,正藏着你内心最美丽的一面——渴望友谊。
小鹿:(耐心体会D博士的话)听您这样说我的内心,我确实没有那么难过和自责了。
D 博士:那场球输了之后他就不再带你踢球了,你之所以生气,是因为你渴望包容和接纳,希望得到包容、得到接纳,希望他不要因为你一场球发挥不好而否定你。渴望包容和接纳,这不也是你美好的内心吗?
小鹿:是的,我之所以生气,是因为我需要包容和接纳……我感觉您要比我更了解我,更能看到我的美好。
D博士:任何人都可以不去看我们内在的美好,但是我们自己要去看到它。我希望你在未来的生活中永远记住这句话。(D博士停顿了一下)那你现在做好了准备,去看看表哥内在的美好了吗?
小鹿:(有点兴奋地说)我有点迫不及待了。
D博士:第一场球之后,他选择和自己的同学组队踢球,你现在能够试着去找一下他的美好吗?
小鹿:表哥也想赢球,他也想享受赢球带来的快乐的感觉。
D 博士:你刚才用了“也”字,你发现每个人都渴望力量和喜悦,包括表哥,是吗?
小鹿:是的,我也渴望,每个人都渴望。
D 博士:那你现在能够看到表哥的美好了吗?
小鹿:他那样做,是渴望力量和喜悦。谢谢您,让我看到了表哥的美好,我想我下次见到他的时候,会和之前一样喜欢他的。
D 博士:祝贺你的成长,你看到了彼此行为背后美好的内心。
小鹿:在和您对话前,我除了觉得表哥不够好,也觉得
自己糟透了,现在我觉得我们都很美好。
D博士: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一个古老的民族的古老故事——
有一天,爷爷发现小孙子在火堆边闷闷不乐,很关心地去问他发生了什么。小孙子说:“我和我最好的朋友吵架了,我真想惩罚他,但是一想,他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怎么可以那样对他呢?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爷爷听了后很有感触地说:“孩子,在人们的内心深处,住着一只豺狼和一只长颈鹿,它们不断进行着激烈的斗争。那只豺狼,充满着暴力、斗争和诋毁,而那只长颈鹿,充满着平和、爱和慈悲。”
听了爷爷的话,小孙子抬起头,火光映照在他的脸上,他若有所思地问:“爷爷,那它们谁会赢呢?”饱经沧桑的爷爷回答道:“你喂养食物的那一只。”
(小鹿听了故事后,很兴奋。)
小鹿:在和您对话前,我在喂养我心中的那只“豺狼”,既看不到自己的美好,也看不到对方的美好;和您对话后,我开始喂养我心中的“长颈鹿”。当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地去喂养“长颈鹿”的时候,我们就会越来越多地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好。
D 博士:是的,当你用心去看这个世界,而不仅仅用眼睛去看的时候,你就能够召唤出你内心的“长颈鹿”,你的沟通就会从“豺狼语言”转向“长颈鹿语言”。豺狼个子矮小,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利益,而且性格急躁,受到攻击时也会攻击别人,其语言中多指责、诋毁和评判。如果我们的头脑只带着评判,那我们就会变成“豺狼”,我们的表达就是豺狼语言。而如果我们从心出发,试着去看到彼此的美好,说话就是另一种语言模式——长颈鹿语言。长颈鹿有长脖子、强心脏,而且喜欢吃带刺的叶子。这意味着,如果你是“长颈鹿”的话,你
的目光长远,有强大的内心,注重双方的感受和需要,不会为攻击性的语言所伤,而且还能读懂这些语言背后他人的爱意。
小鹿:我记得在读《小王子》这本书的时候,里面有类似的话,说的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是用眼睛看不到的,只有用心才看得到,我今天体会到了。
D 博士:我们要让自己的内心散发光芒,让光芒照亮我们思想深处的黑暗。如果有可能,除了照亮自己思想的幽暗角落,也多发出一些光芒,照亮人类前行过程中的一处处黑暗,给世界更多的光亮,帮助人们找到更清晰的道路。
思考与发现
1.在上文那个古老的故事中,你对每个人心中的“豺狼”和“长颈鹿”是怎么理解的?
2.当我们心中的“豺狼”赢了的时候,我们的语言和行为会有怎样的表现?当我们心中的“长颈鹿”赢了的时候,我们的语言和行为会有怎样的表现?
3.小鹿同学在处理自己和表哥关系的过程中,讲了哪些豺狼语言,讲了哪些长颈鹿语言?
实践案例
你能不能别天天嘟囔了!
“看到彼此的美好”,知道这道理很容易,做到却不太容易。学习同理心后,每一次实践,都帮我看清自己内在的善意,帮我看到彼此的美好,促进我不断成长。最近,班主任调整了班级座位,我有了新的同桌。上课的时候,我经常听到他不停地抱怨和嘟囔——“为什么每次日清周清,我都比你们完成得快,而每次考试的成绩都不如你们。”
“为什么老师每次都留这么多的任务,你们每次都能很轻松地完成,而我总是觉得很累。”
一周过去了,他不断的嘟囔让我非常心烦。每当他嘟囔的时候,我都想和他说——“我成绩比你好,是因为我也在努力,只是你看不到而已。”“我背诵的效率比你高,因为每次我都是用心学习,而你只是为了完成作业。”
“你说老师任务留得多,是你自己不能合理安排时间,每次都是所有的任务一起做。”这些念头在我的脑海里不断浮现,但是都被我强压了下来。我试图努力调整自己,在一次课间休息的时候,我终于
还是没有憋住:“你能不能别天天嘟囔了!你不学习我还要学习呢,你的负能量可以憋在心里,别影响别人。”
“我的事情不用你管!”他的脸憋得通红,很愤怒地回击我。在他爆发的一瞬间,我感受到了强烈的不满和无奈,我的头部一阵麻木,胸口别提有多闷了。“我可以不管你的嘟囔,但是你必须立刻停止在课上发出声音,因为你已经影响到我了。”就在我想继续这样回击他的时候,我停住了。这样只会让我们继续指责对方,或许我可以换个倾投注意力的方向。我感受着头部发麻、胸口发闷的感觉,努力去看到自己的美好。我感到不满,是因为我渴望尊重,是因为我看重学习,我身体的不舒服在提醒我,我是多么渴望学习啊……然后,我逐渐平静了下来。
我看到了自己的美好,就不那么生气了,同时我会去看他的美好。我努力去体会他——他的父母费了很大的劲才把他送到我们学校,对他寄予很大希望,对他的管教也非常严格,不准看电视、玩手机;他不仅要完成在校的学习,回到家后还要完成父母布置的额外学习任务。当我想到这些时,我体会着他的抱怨和嘟囔,这时候我真的看到了他的美好,那是一个和我同龄的生命,一个渴望轻松和认可的少年。
我静了下来,很关切地对我的同桌说:“面对学习,你渴望轻松和认可,是吗?”当听到我说这句话时,他很惊讶,没有继续和我争执。更奇怪的是,从这次以后,我的同桌在课上的抱怨和嘟囔少了很多,我的学习不再受影响了,我们的关系增进了不少,我的心情也舒畅了。
这件事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同理心是多么重要,看到彼此的美好是多么令人开心。将同理心用在我的生活中,我不仅能看到自己的美好,还能看到别人的美好。
思考与发现
1.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景?如果有,那是否可以尝试找一下你的感受背后,你美好的内心是怎样的?
2.对方那些我们不喜欢的行为背后,他美好的需要是什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