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不像说母语者:作为后殖民体验的言语
》
售價:NT$
245.0

《
镜厅:大萧条、大衰退,我们做对了什么,又做错了什么
》
售價:NT$
449.0

《
岁时请神
》
售價:NT$
857.0

《
数字经济中的劳动者:全新现实与社会挑战
》
售價:NT$
500.0

《
一百个星期六:与斯特拉·莱维追寻失去的世界
》
售價:NT$
347.0

《
亲熟与陌生——现象学视域下的自我与他人(中大哲学文库)
》
售價:NT$
500.0

《
对酒精的战争
》
售價:NT$
403.0

《
战时国民政府军政人才培养(抗日战争专题研究丛书)
》
售價:NT$
755.0
|
編輯推薦: |
从草原走向中原,灭南宋征服江南,大哉乾元,志在一统。
本书带您领略少数民族帝王忽必烈一统中华的雄心壮志,感受中华民族新的荣耀。
|
內容簡介: |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忽必烈根植于草原,面向汉地,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元朝,从“马上皇帝”转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封建帝王。从铁木真进行的夺妻之战到崖山之战灭亡南宋,这百年战争与以往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对抗之战不同,蒙古帝国的战争目标是要取代中原王朝,一统中国。本书以蒙古政权的征服战争为脉络,通过忽必烈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勾勒出当时不同政权的兴亡和盛衰。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统一过程中的人与事。
|
關於作者: |
丁俐文,女,笔名柯柯安。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河海大学校外指导老师,赴日留学七年,大阪落语研究学者,编剧、小说家。已出版作品有《江湖九分熟》《桃花满天下》等。
|
目錄:
|
第一章
热爱汉文化的忽必烈
一、任贤使能 // 006
二、韬晦待时 // 014
三、兄弟之争(上) // 022
四、兄弟之争(中) // 029
五、兄弟之争(下) // 038
六、贤后察必 // 047
第二章
败事则有余,成事则为王
一、大哉乾元 // 062
二、李璮之变 // 073
三、诸王叛乱 // 088
四、汉将交权 // 100
第三章
国孝之事尽,谁家无忠臣
一、百雁来过 // 112
二、忠奸贾相 // 123
三、丹心照谁 // 135
四、帝命张王 // 147
第四章
铁骑上武打江山
一、灭宋之战 // 162
二、假道灭虢 // 169
三、乱箭直下 // 182
四、攻占临安 // 190
第五章
两国之间的平行线
一、秩序重建 // 208
二、道教在元 // 214
三、赵昰登极 // 223
四、亡宋君臣 // 236
第六章
不只草原,也不只是戈壁
一、元曲南戏 // 256
二、火敦脑儿 // 259
第七章
一个朝代的挽歌
一、悲壮崖山 // 274
二、千古帝王 // 281
|
內容試閱:
|
提起秦朝,人们便能想到主持修建万里长城的千古一帝秦始皇;提起唐朝,一幅长安城中灯火辉煌的画卷就在脑海中缓缓展开;提起宋朝,南渡词人们的婉约与豪放在书中如蛟龙般灵活展现;提到元朝,很多人却对此油然生出一股陌生感,即使是丰富多彩的电视剧里,关于元朝的剧本也是少之又少。
元朝以前,从黄帝开始,一直到宋朝,基本就是汉族的天下。在此期间,也有华夏或汉族以外的各族侵入过中原,例如匈奴、氐、鲜卑、契丹、女真等,但他们只是侵占一方,称雄一时,终都没能统一得了中国。几乎天南地北,中州所及之处,汉族一直是这块版图的当家老大,那些少数民族贵族势力再强悍,也没能吞下这块肥肉。
可谁知南宋灭亡,崖山覆灭,一夜之间竟变了天。
最后一块嫡亲骨肉赵昺淹死海中,赤心赤胆的文天祥等人也随后迎来悲剧的结局,浩荡中原被蒙古大汗夺池,随后更是由蒙古大汗一统江山八十九年——而打破这一切的根源人物,就是对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幼年时期十分坎坷,丧父与族人的驱赶使他备受磨难与流离,也就是在这样一种逆境中,造就了他天命般的人格。他善于聚集猛将精英,并以高昂的斗志与锐气征服了半个世界。他先灭乃蛮后灭西夏,直至死前留下了灭金方略,儿子窝阔台、拖雷与宋联手攻下金境,之后蒙古铁骑踏入宋境。
直到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拿下大理,统一的趋势逐渐显露,南宋本来难以撼动的地位在后知后觉中已然变得岌岌可危。
也正是南宋本身的纸醉金迷,在樊城被攻破后的最后一丝余威终散尽,元军成功打开了大一统的大门。
本书的前半部分主要讲述元朝统一前的事情,从忽必烈如何建立大元,到他以汉法治理汉地,获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介绍了忽必烈身边的忠臣们。后半部分着重分析元朝与南宋之间在平行线上发生的事情,即元朝重建新社会秩序的时候,腐朽的南宋经历了怎样的尾声。
平宋将军伯颜与忽必烈之间爱恨交加的关系、叱咤风云的张弘范与后世宋人的误会、忠心耿耿的文臣郝经在被宋关押的牢房中放雁寄托思念……任何一个故事都值得我们回味。
元朝是一个特殊的朝代,它是中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称帝并统一全国的朝代,即使到了后面的明朝,元朝依然有着它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
元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在元朝诞生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杂糅着四海民众、逐步多民族化的中原也从此迎来了空前绝后的繁盛景象,这个朝代,同样是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在元朝建立半个世纪之前,成吉思汗已经带军队西征了很多地区。随着成吉思汗家族统治领域的不断扩张,原本眼中只有草原牛马的蒙古人也接触到了更高的文明。他们不断转换自己的统治方式,并重用各族知识分子来扩大统治阶级的力量与思想。
孛儿只斤·忽必烈正是这样一位顺从历史规律的统治者,他采取了“附会汉法”的措施,成为中原地区的政治与文化的总代表,这也是他能在中原建立大元王朝的关键要素。
忽必烈是拖雷的第四个儿子,身为成吉思汗的孙子,他可谓有仁心矣,甚至明太祖朱元璋都把他看作历史上杰出的君主之一,也正是因为这位君王愿意接受汉文化,才能有权得此名声。
关于忽必烈这个人,历史上关于他的功绩记载最多的是他建立了元朝,推行了很多汉化政策。元朝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巨大,它建立了非常辽阔的疆域。西藏和台湾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从元朝开始,中央政府对西藏和台湾地区建立行政机构,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除此之外,就连五代十国时期失去的燕云十六州、辽东、河西走廊、南诏(云南)、贵州等地区,还有蒙古草原,都一并被融入到元朝的疆域里,中华民族的版图在元朝时期真正达到了顶点,正因为元朝的强大,才使得这些地区不再是以前身近心远的关系,而是被彻底地纳入到元朝的统治范围内。
虽然元朝统一的时期并不长久,但它的复杂程度值得考究,究其原因,一是这是一个少数民族掌管的统一王朝,很多人名比较拗口,大部分人觉得有些陌生;二是元朝帝位继承的世系也十分混乱,贵族内部的倾轧导致皇位交替频繁,仅不到百年的朝代传了五世,却换了十一个皇帝。
关于元朝究竟存在了多少年,说法有好几种,从铁木真(成吉思汗)建国到顺帝北奔,共162年(1206—1368),从灭南宋统一全国到顺帝出亡,共89年(1279—1368)。而从忽必烈确定国号开始,到朱元璋伐元,历时97年(1271—1368)。若不强调国号问题,笔者认为,从灭南宋统一全国到顺帝出逃,89年是最合理的说法。1276年之后,虽然还有宋朝皇帝,也有文天祥,但是,也已经失去了政权,宋帝只能天天逃亡了。
从唐朝末年到南宋时期,天下一直处在四分五裂中。如果没有元朝,这块版图恐怕很难恢复统一。
《元史》尽管把铁木真、窝阔台、贵由、蒙哥这四汗都纳入了本纪,但按照忽必烈本人的思想来看,不论是他建立元朝的初衷还是他继承王族的思想,元朝的开国皇帝都只能是忽必烈,而不是成吉思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