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万千心理·成人情绪障碍跨诊断治疗的统一方案:应用实例
》
售價:NT$
602.0
《
让孩子更有力量:赋权型家庭教育指南
》
售價:NT$
305.0
《
白夜追凶(上下)
》
售價:NT$
500.0
《
财富、战争与智慧——二战股市风云录
》
售價:NT$
602.0
《
纳特·特纳的自白
》
售價:NT$
383.0
《
低空经济: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
》
售價:NT$
403.0
《
汉字学理与小学汉字教学
》
售價:NT$
408.0
《
即将到来的能源战争
》
售價:NT$
407.0
|
內容簡介: |
2025年是左联成立95周年,上海鲁迅纪念馆特设“鲁迅与左翼文化运动”主题,收录了学者们撰写的鲁迅参与、引领左翼文化运动,以及左联成员和左翼文化组织的相关研究。其他主题包括“鲁迅生平及同时代人研究”“史料·辩证”“读书杂谈”灯下漫笔”等主题。研究者们从鲁迅作品、作品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环境,以及围绕鲁迅的人等话题,运用文学分析和历史考证等方法,分析出独到的见解,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鲁迅和中国近现代文学。
|
關於作者: |
上海鲁迅纪念馆坐落于上海市虹口区,是1949年后第一个人物性纪念馆,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名人纪念馆,同时管理鲁迅墓,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
目錄:
|
鲁迅与左翼文化运动
“那是极直捷爽快的”——鲁迅与唯物辩证法类书籍及1927—1930年唯物辩证法中文书籍概说
李浩
再议“文尹”是瞿秋白还是杨之华——馆藏《爱森的袭击》手稿读后记
乔丽华
鲁迅、陈望道与《大江》月刊
施晓燕
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领导下的左翼组织略考
何瑛
海派与新海派的蜕变——鲁迅、左翼文化阵营与良友图书公司关系考析
俞宽宏
为什么是鲁迅?——左联领导权问题再探究
严敏斐
革命现代性书写的再阐释——以1930年代早逝左翼作家的创作实践为视角
赖宁娜
“质”与“文”的纠葛——《质文》月刊得名梳考
卞文娅
鲁迅生平及同时代人研究
从《开方提要》笔记到《人生象斅》讲义
杨琳
鲁迅与契诃夫张阳
陈旻俪
鲁迅与敦煌文献
薛林荣
谷万川和鲁迅之间的交往
董卉川/于欣琪
鲁迅致信者周剑英考略——兼谈许广平佚信两通
孙晨晨
史料·辨证
《山阴寿氏草谱》解要兼及三味书屋塾师寿镜吾墓址初考
杨晔城
鲁迅《斯巴达之魂》的连环画改编
刘适南
《中国地质略论》中存延了逾两个甲子的错词
张宏英
读书杂谈
重新激活“隐而不彰的风景”: 《别样的鲁迅》印象
王贵豪/宫立
灯下漫笔
于甲辰暑中
北海
青年读鲁迅
学术的“闇修”——周氏兄弟与《游仙窟》“事件”
陈晓辉
情感审视下新式“家”的建立与消亡——鲁迅《伤逝》与张悦然《家》的跨时空对读
沈欣楠
以形动人: 鲁迅的文学“启蒙”与侦探叙事
马浩然
《采薇》阿金与底层的流言政治
张赋琴
海外鲁研
速而不朽: 《阿Q正传》域外译介概观
姜异新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翻译与传播
张义宏
鲁迅文化实践与研究
整合红色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弘扬红色文化——深入推进长三角红色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
郭家玉
资料
山会初级师范学堂首任监督杜海生
裘士雄
鲁迅举办的第一次版画展览会
高方英
|
內容試閱:
|
编后
上海是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发源地,在左联成立大会上,鲁迅先生作了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讲话。作为旗手与精神领袖,鲁迅与左翼文化的关系,尤其值得分析研究。2025年是左联成立95周年,为进一步弘扬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以鲁迅为旗帜的左翼文化运动,上海鲁迅纪念馆积极响应区文化局领导的号召,与上海革命场馆联盟成员协同发力,共同推进“中国左翼文化运动文献史料展(1927—1937)”的筹备工作。
本辑特设“鲁迅与左翼文化运动”栏目,拟对展览提供学术支持。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左翼文化运动的发轫期,鲁迅接触到了唯物辩证法,以此作为一个观察世界的新方法,《“那是极直捷爽快的”——鲁迅与唯物辩证法类书籍及1927—1930年唯物辩证法中文书籍概说》对相关情况做了概述。“文尹”笔名的归属问题在鲁研界一直存在争议,《再议“文尹”是瞿秋白还是杨之华——馆藏〈爱森的袭击〉手稿读后记》通过比对手稿与瞿、杨两人的字迹,指出“文尹”这个笔名应该属于他们两人,是这对革命伉俪工作生活融合在一起的最佳见证。《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领导下的左翼组织略考》对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以及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领导下的左翼组织,包括成立背景、成立时间、组织架构、影响意义等作了简略考证。《海派与新海派的蜕变——鲁迅、左翼文化阵营与良友图书公司关系考析》对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文化阵营与良友图书公司之间的合作进行了梳理考证,展现了左翼文化阵营与出版行业的良性互动。《为什么是鲁迅?——左联领导权问题再探究》对鲁迅是在怎样的一种情境、心态和期待下加入左联,成为左联旗手,在促成左联成立的过程中,鲁迅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在《革命现代性书写的再阐释——以1930年代早逝左翼作家的创作实践为视角》一文中以1930年代早逝的左翼作家为例,展现了从“五四新文学”转向“革命文学”过程中的思想变化,以及创作的优劣得失。卞《“质”与“文”的纠葛——〈质文〉月刊得名梳考》,从东京左联主办的《质文》月刊的更名入手,结合质文社的翻译活动,展现了郭沫若以及质文社同人们对文学与真实之间关系的思考。几位学者从多个角度着手,展现出了鲁迅与左翼文化运动的方方面面。
鲁迅在江南陆师学堂学习时抄写过讲义,赴日求学归国后,任教于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时编制过讲义。《从〈开方提要〉笔记到〈人生象斅〉讲义》立足馆藏,借由这两本笔记、讲义展现了鲁迅从学生到教员,从接受新知者到传播新知者的转变。2024年是契诃夫逝世120周年,《鲁迅与契诃夫》一文纪念了中西两位文学巨匠之间人生际遇与艺术追求的共鸣。《鲁迅与敦煌文献》介绍了鲁迅所见到的敦煌文献、购买的敦煌学书籍以及征引的敦煌学材料,体现了鲁迅作为学者的素养。《谷万川和鲁迅之间的交往》再现了“学人们在暗潮涌动的革命年代作出的种种努力”。孙晨晨的《鲁迅致信者周剑英考略——兼谈许广平佚信两通》通过钩沉档案文献还原了对鲁迅与周剑英的交往,为搜寻史料提供了一种思路。
《〈山阴寿氏草谱〉解要兼及三味书屋塾师寿镜吾墓址初考》对记载了寿氏家族的变迁的《山阴寿氏草谱》以及寿镜吾的墓址进行了查考,为了解寿氏家族与绍兴文化提供了新的史料。《鲁迅〈斯巴达之魂〉的连环画改编》将《斯巴达之魂》的连环画改编还原到五四运动六十周年与鲁迅诞辰一百周年的历史语境之中。《〈中国地质略论〉中存延了逾两个甲子的错词》一文的作者是美国国际石油工程师学会会员,他从专业的角度指出了《中国地质略论》中存在的谬误,鲁迅的一生涉足多个领域,相关行业专家的指谬应当引起重视。
《重新激活“隐而不彰的风景”: 〈别样的鲁迅〉印象》充分肯定了《别样的鲁迅》一书“将严肃学术与大众传媒或新兴科技结合起来的探索勇气”。《〈探索鲁迅之路〉序》对以往的鲁迅研究进行了评述,立意宏大。
《于甲辰暑中》凝结了作者在这个漫长的苦夏对于现代文化的思索,富有洞见。鲁迅为青年们做的工作不计其数,他支持青年的事业,鼓励青年的创作,扶助青年的生活。“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本刊特设“青年读鲁迅”栏目,四位作者均为高校在读学生,《学术的“闇修”——周氏兄弟与〈游仙窟〉“事件”》与《〈采薇〉阿金与底层的流言政治》论证扎实严谨;《情感审视下新式“家”的建立与消亡——鲁迅〈伤逝〉与张悦然〈家〉的跨时空对读》与《以形动人: 鲁迅小说的侦探叙事与“启蒙”路径》视角独特新颖,为这个炎热的夏天带来了青春的气息。
《速而不朽: 〈阿Q正传〉域外译介概观》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翻译与传播》两篇文章分别梳理了鲁迅的《阿Q正传》与《中国小说史略》的翻译与传播情况,展现出鲁迅作为文学家与学者在国际上的深远影响。
郭家玉的《整合红色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弘扬红色文化——深入推进长三角红色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放眼整个长三角地区,格局开阔,期待业内同行参与讨论,共同商榷。
本辑的“资料”刊载了裘士雄的《山会初级师范学堂首任监督杜海生》依托扎实的史料还原了杜海生的生平与鲁迅的交往,对杜海生告密致秋瑾被捕谬论予以了澄清。《鲁迅举办的第一次版画展览会》是高方英研究鲁迅所办的展览的系列资料文献整理与研究文章的又一力作。希望这些资料的刊载能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有所启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