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黄河大系·戏曲卷
》
售價:NT$
4121.0
《
大模型与超级平台
》
售價:NT$
352.0
《
数学通俗演义
》
售價:NT$
281.0
《
中国古代小说学史
》
售價:NT$
857.0
《
中国海域史·南海卷
》
售價:NT$
500.0
《
粤港澳大湾区:图片故事
》
售價:NT$
1877.0
《
操盘华尔街:“百年美股第一人”的的投资智慧
》
售價:NT$
347.0
《
戏剧舞蹈人物动态图集(绝美的服装设计和极致的身体动态美感展现)
》
售價:NT$
1632.0
|
內容簡介: |
本书将劳动改造学学科划分为三大部分:基础理论部分、管理实施部分、改造和矫正方法部分。基础理论部分介绍劳动改造学的基本范畴、劳动改造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劳动改造学的产生发展、学科基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管理实施篇介绍罪犯劳动管理的基本原理、项目管理、过程管理、安全管理、绩效管理等;改造和矫正方法篇介绍劳动改造中的心理矫正、行为矫正和教育矫正等方法。
|
目錄:
|
基础理论部分
绪论 罪犯劳动改造学的范畴、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
第一节 罪犯劳动改造学的范畴
一、劳动
二、罪犯劳动
三、罪犯劳动改造
四、罪犯劳动管理
五、罪犯劳动改造学
第二节 罪犯劳动改造学的建立、发展和学科基础
一、罪犯劳动改造学的建立和发展
二、罪犯劳动改造学的学科基础
第三节 罪犯劳动改造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罪犯劳动改造学的研究对象
二、罪犯劳动改造学的任务
第四节 罪犯劳动改造学的学科地位和学科体系
一、罪犯劳动改造学的学科地位
二、罪犯劳动改造学的学科体系
三、罪犯劳动改造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罪犯劳动改造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第一节 罪犯劳动改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
第二节 罪犯劳动改造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一、劳动创造了人类
二、劳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劳动促进社会的发展
四、劳动是改造人的手段
第三节 毛泽东劳动改造思想
一、毛泽东劳动改造思想的形成
二、毛泽东劳动改造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毛泽东劳动改造思想的重要贡献
第四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罪犯劳动改造的指导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罪犯劳动改造的方向指引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罪犯劳动改造的工作指导
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在罪犯劳动改造中的运用
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在罪犯劳动改造中的落实
五、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罪犯劳动改造中的落实
第二章 罪犯劳动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罪犯劳动的起源和非教育刑主义下的罪犯劳动
一、罪犯劳动的起源
二、非教育刑主义下的罪犯劳动
第二节 教育刑主义下的罪犯劳动
一、教育刑主义下第一阶段的罪犯劳动
二、教育刑主义下第二阶段的罪犯劳动
第三章 我国罪犯劳动改造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罪犯劳动改造的萌芽
一、革命监所罪犯劳动改造的产生
二、劳动改造概念的提出
三、革命监所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四、革命监所罪犯劳动改造的主要成就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罪犯劳动改造的创建
一、组织劳动改造的决策
二、劳动改造初创时期的规划、部署和总结
三、《劳改条例》的颁布
四、劳动改造工作的开展
五、劳动改造工作管理体制的形成
六、新中国成立初期劳动改造创建的主要成就
第三节 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罪犯劳动改造的曲折发展
一、“三劳”会议对劳改生产的全面规划
二、“大跃进”运动对劳动改造的影响
三、“改造第一,生产第二”方针的确立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劳动改造工作的挫折
五、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改造工作的主要成就
第四节 改革开放时期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罪犯劳动改造的改革和发展
一、改革开放初期劳改生产秩序的整顿
二、“八劳”会议对劳动改造工作的历史性评价、总结和推动
三、办“特殊学校”对劳动改造工作的促进
四、劳动改造纳入改造、生产百分考核制度
五、《监狱法》对罪犯劳动改造的规范
六、监狱工作方针的调整
七、监狱系列改革推动罪犯劳动改造工作的发展
八、罪犯劳动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四章 罪犯劳动改造的性质、目的和意义
第一节 罪犯劳动改造的性质
一、罪犯劳动改造的性质
二、我国的罪犯劳动改造与其他社会制度罪犯劳动的本质区别
三、罪犯劳动改造的性质在我国监狱工作历史上的传承
第二节 罪犯劳动改造的目的
一、罪犯劳动改造的目的
二、罪犯劳动改造目的的二重性
三、确定和实现罪犯劳动改造目的的影响因素
四、认识罪犯劳动改造的目的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 罪犯劳动改造的意义
一、罪犯劳动改造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传承和发展,具有伟大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罪犯劳动改造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罚执行制度的基础
三、罪犯劳动改造是监狱改造罪犯的骨干手段,与其他改造手段共同构筑了监狱改造罪犯科学的工作体系
四、罪犯劳动改造彰显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特色和优势
五、罪犯劳动改造在综合治理犯罪、预防和减少犯罪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第五章 罪犯劳动改造的特点和规律、功能与作用
第一节 罪犯劳动改造的特点和规律
一、罪犯劳动改造的特点
二、罪犯劳动改造的规律
第二节 罪犯劳动改造的功能和作用
一、罪犯劳动改造的功能的含义和特性
二、罪犯劳动改造的功能和作用的关系
三、罪犯劳动改造的功能和作用的内容
四、罪犯劳动改造的功能运用和作用发挥需要注意的问题
管理实施部分
第六章 罪犯劳动管理概述
第一节 罪犯劳动管理的概念和目标、内容、任务和作用
一、罪犯劳动管理的概念和目标
二、罪犯劳动管理的内容
三、罪犯劳动管理的任务和作用
第二节 罪犯劳动管理的特点、原则和方法
一、罪犯劳动管理的特点
二、罪犯劳动管理的原则
三、罪犯劳动管理的方法
第三节 罪犯劳动组织机构
一、罪犯劳动组织的含义和内容
二、罪犯劳动组织的特点
三、罪犯劳动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
四、罪犯劳动组织机构体系
第七章 罪犯劳动管理职能的设定
第一节 罪犯劳动改造系统分析与设计
一、系统工程方法
二、罪犯劳动改造系统和生产系统分析
三、罪犯劳动改造系统的设计
第二节 罪犯劳动管理职能的分析和设定
一、从罪犯劳动改造系统的目标特性分析罪犯劳动管理职能
二、从罪犯劳动改造系统的构成特性分析罪犯劳动管理职能
三、从罪犯劳动改造系统的过程特性分析罪犯劳动管理职能
四、从罪犯劳动改造系统的需求特性分析罪犯劳动管理职能
五、从需求特性和过程特性的关系分析罪犯劳动管理职能
六、罪犯劳动管理职能设定与履行的要求
第八章 罪犯劳动项目管理
第一节 罪犯劳动项目管理概述
一、罪犯劳动项目管理的概念和内容
二、罪犯劳动项目管理的意义
第二节 罪犯劳动项目的类型
一、自主产品型、劳务加工型、政府采购型
二、工厂型、农业习艺型、狱内服务型
三、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四、行为规训型、技能培养型、培训习艺型、兴趣拓展型
第三节 罪犯劳动项目选择
一、罪犯劳动项目选择的原则
二、影响罪犯劳动项目选择的因素
三、罪犯劳动项目选择的程序
第四节 罪犯劳动项目论证与评估
一、罪犯劳动项目论证与评估的概念和内容
二、罪犯劳动项目评估的工作流程
三、罪犯劳动项目评估标准的设计
四、罪犯劳动项目评估标准表示例
第九章 罪犯劳动过程管理
第一节 罪犯劳动生产过程组织和进度管理
一、罪犯劳动生产过程的组成
二、合理组织罪犯劳动生产过程的要求
三、罪犯劳动生产进度管理的概念和要求
四、罪犯劳动生产进度管理的主要内容
五、罪犯劳动生产进度的管控措施
六、罪犯劳动生产进度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
第二节 罪犯劳动现场管理
一、罪犯劳动现场管理的概念
二、罪犯劳动现场管理的任务
三、罪犯劳动现场管理制度
四、罪犯劳动现场定置管理
五、罪犯劳动现场监督管理
第三节 罪犯劳动质量管理
一、罪犯劳动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二、罪犯劳动质量影响因素的控制
三、罪犯劳动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四、罪犯劳动质量管理小组
五、生产前的质量准备
六、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七、质量检查的主要方法
八、质量报告制度
九、质检员的管理
第十章 罪犯劳动安全管理
第一节 罪犯劳动安全管理概述
一、罪犯劳动安全管理的概念
二、罪犯劳动安全管理的目标
三、罪犯劳动安全管理的特点
四、罪犯劳动安全管理的原则
第二节 罪犯劳动安全管理的基本制度
一、罪犯劳动安全法律责任
二、罪犯劳动安全责任制
三、罪犯劳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四、监狱建设项目落实“三同时”制度
五、监狱安全生产培训制度
六、罪犯劳动保护制度
七、罪犯劳动安全标准化
第三节 罪犯劳动安全风险管理
一、罪犯劳动中可能发生的伤害事故类型
二、罪犯劳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三、罪犯劳动安全事故隐患和事故管理
四、罪犯劳动安全能力和劳动项目安全评估
五、罪犯劳动安全检查
第四节 罪犯劳动安全事故管理
一、应急预案的编制
二、应急预案的演练与评估
三、罪犯劳动安全事故报告与处置
四、罪犯劳动安全事故调查与处理
第五节 罪犯劳动安全文化建设
一、安全文化的概念及内容
二、罪犯劳动安全文化及其要素
三、罪犯劳动安全文化的功能
四、罪犯劳动安全文化的实施
第六节 罪犯劳动安全管理的发展与完善
一、提高罪犯劳动安全管理法治化水平
二、探索罪犯劳动安全管理规律
三、引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先进管理方法
四、强化罪犯劳动安全属地化监督管理和社会协同
五、完善罪犯劳动安全保险补偿制度
第十一章 罪犯劳动效能管理
第一节 罪犯劳动效能评定
一、罪犯劳动生产考核
二、罪犯劳动改造效果评估
三、罪犯劳动改造质量评定
第二节 罪犯劳动报酬
一、罪犯劳动报酬的概念
二、罪犯劳动报酬的依据
三、罪犯劳动报酬的意义
四、罪犯劳动报酬的支付
五、罪犯劳动报酬的使用
第三节 罪犯劳动奖惩
一、罪犯劳动奖惩的概念
二、罪犯劳动奖惩的作用
三、罪犯劳动奖惩的种类
四、罪犯劳动奖惩的程序
五、罪犯劳动奖惩的条件
六、罪犯劳动奖惩的要求
改造和矫正方法部分
第十二章 罪犯劳动改造中的劳动教育
第一节 罪犯劳动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罪犯的劳动改造动机
二、有利于提高罪犯劳动改造的效能
三、有利于保障罪犯劳动改造活动的平稳运行和良性运转
第二节 罪犯劳动教育的内容
一、教育罪犯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二、教育罪犯端正劳动态度
三、教育罪犯遵守劳动纪律
四、教育罪犯学习职业技能
第三节 罪犯劳动教育的方法
一、讲授法
二、情境体验法
三、精神激励法
四、劳动竞赛法
第十三章 罪犯劳动改造中的心理矫正
第一节 罪犯劳动改造中心理矫正的基本原理
一、人的心理具有可塑性
二、罪犯劳动改造对罪犯心理的矫正作用
第二节 罪犯不良认知的矫正
一、罪犯不良人生观的矫正
二、罪犯不良价值观的矫正
三、罪犯不良幸福观和苦乐观的矫正
第三节 罪犯不良自我意识的矫正
一、罪犯自我意识的缺陷
二、罪犯不良自我意识的矫正
第四节 罪犯不良个性品质的矫正
一、罪犯气质消极属性的矫正
二、罪犯不良性格的矫正
第五节 罪犯劳动改造对罪犯身心健康的促进
一、提高罪犯身体健康水平
二、提高罪犯心理健康水平
三、罪犯劳动改造矫治身心疾病的条件
第十四章 罪犯劳动改造中的行为矫正
第一节 罪犯劳动改造中的行为分析
一、罪犯劳动改造中的个体行为
二、罪犯劳动改造中的群体行为
第二节 罪犯劳动改造中恶习的矫正
一、罪犯好逸恶劳恶习的矫正
二、罪犯目无法纪恶习的矫正
三、罪犯自私自利恶习的矫正
四、罪犯放荡习惯的矫正
第三节 罪犯劳动改造中行为矫正的方法
一、法律规范法
二、制度管理法
三、集体约束法
四、劳动竞赛法
五、随机诱导法
主要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总 序
如果从20世纪初国人翻译日本学者佐藤信安、小河滋次郎等人的监狱学著作算起,现代意义的监狱学在中国出现已有百余年。历经百年沧桑,监狱学已经发展成为涵盖数十门分支学科的学科群。从移译西学到自主创新,从依附西方到独立自主,中国监狱学的百年发展成为中国学术由弱到强发展历程的缩影。
2018年,为推进教材建设,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启动了监狱学系列教材编写的计划,首批推出五本教材,分别是《犯罪心理学》《监狱学基础理论》《狱政管理学》《罪犯教育学》《法医学》。教材出版得到了兄弟院校的支持和肯定。三年来,高等教育形势发生了变化,监狱工作改革不断推进,司法警官教育取得了一系列成绩,现实对教材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期待。
从全国高等教育形势来看,全国教育大会胜利召开,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方向;教 育部发布《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新时代高教40条),教 育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推出“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教 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印发,对引导全党、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具有重大意义。
从监狱改革发展来看,2018年以来,司法部连续召开了两次全国监狱工作会议,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夯实监狱事业发展基石,狠抓内部管理,深化监狱改革,打造过硬队伍,不断开创监狱工作新局面。2019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监狱工作的意见》,要求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并强调,加强教学练战一体化培训,进一步加强司法行政系统所属院校警察类专业毕业生培养和入警工作。同时,《刑法修正案(十一)》施行,《社区矫正法》以及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正式实施,这些新规定的出台,都要求监狱学专业教育教学内容作出及时调整。
作为监狱学研究和教学的重要机构,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三年来取得了一系列成绩。2019年12月,经教 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评议,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监狱学专业、侦查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这是全国首个监狱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标志着司法行政系统所属高等院校学科专业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监管改造工作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此后,狱内侦查学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罪犯教育学课程和团队被评为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团队,“新文科建设框架下的监狱学专业升级改造”成功获批教 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在上述背景下,监狱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乃至教学方式方法等都有必要作出相应调整。为此,我们组织校内外相关学者,同时吸收实务部门专家共同编写“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监狱学系列教材”。
教材是教育理念的反映,同时也引领教育理念的变革。一些重要的教育理念,往往可以通过教材内容、形式的变化得到反映。教育需求决定教育创新,学习需要影响教学方式。诚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学习方式的变革正在悄悄影响着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学习需求,努力贯彻“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注重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力争体现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同时,在教材体例上作出调整,在每节之前增加了要点提示,节末设置研究与思考题,在章节中增加图例、图表、专栏或案例,尽量方便学生自学。
期待这个系列教材能为监狱学专业的教育改革、为司法警官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教材编审委员会
2021年7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