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台北人(2024版)
》
售價:NT$
398.0
《
万千心理·成人情绪障碍跨诊断治疗的统一方案:应用实例
》
售價:NT$
602.0
《
让孩子更有力量:赋权型家庭教育指南
》
售價:NT$
305.0
《
白夜追凶(上下)
》
售價:NT$
500.0
《
财富、战争与智慧——二战股市风云录
》
售價:NT$
602.0
《
纳特·特纳的自白
》
售價:NT$
383.0
《
低空经济: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
》
售價:NT$
403.0
《
汉字学理与小学汉字教学
》
售價:NT$
408.0
|
編輯推薦: |
诺奖得主弗朗索瓦·莫里亚克成熟之作!
20世纪法国存在主义者无法避开的文学影响之一!
1952年,因“其小说在探查人类生活的戏剧时,
展现出深刻的精神洞察力和艺术感染力”,莫里亚克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小说如果不是对人的研究,就什么也不是。”
莫里亚克不仅是一位文人,更是毕生积极参与法国社会、历史变革;
他秉承以小说为媒介刻画人类心灵、反映现代精神危机的创作理念,
将人性的深度、广度和人的爱欲挣扎书写得动人又发人深省,
其作品已成为20世纪法国文学中不可错过的经典。
拉开莫里亚克小说创作成熟期序幕的惊艳名作
1922年,莫里亚克出版《给麻风病人的吻》,引起轰动,
正式成为法国文坛一颗耀眼的明星!
一桩荒唐、离奇的婚姻,让一对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男女受尽煎熬,
世人口中的幸福,到底在哪里……
特别收录成书十年后续写终章,完整讲述主人公遭遇
大约在1932年到1937年间,
莫里亚克将自己的写作引回此前已经写过的人物、情境与主题上,
进行了细化、深化与延伸。补写的终章为读者打开一扇窥探小说人物发展的窗口。
知名青年设计师汐和操刀封
|
內容簡介: |
“他身上的一切都是纯洁的。 他陶醉于他洁白无瑕的苦难。”
在神父和父亲的撮合下,
相貌丑陋的让·佩卢埃尔与年轻貌美的诺埃米·达蒂亚伊结婚了。
他得到了“往昔圣人之唇给麻风病人的吻”,
却迟迟触不到真正的幸福。
|
關於作者: |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Fran?ois Mauriac,1885—1970)
法国小说家、剧作家、评论家,曾任法国文学家协会主席、法兰西学院院士。195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有《给麻风病人的吻》《母亲大人》《爱的荒漠》《苔蕾丝·德斯盖鲁》《蛇结》《黑夜的终止》《黑天使》等。
蔡羽婷
法语自由译者,芝加哥大学罗曼语语言文学博士在读,译有E.M.齐奥朗《苦论》。
|
目錄:
|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终章
|
內容試閱:
|
让·佩卢埃尔躺在床上,睁开了眼睛。屋外的蝉刺耳地叫着。阳光像一种液体金属,流过百叶窗的缝隙。让·佩卢埃尔嘴里发苦,坐起了身。他是如此瘦小,壁炉上方那面低矮的镜子照出他可怜的模样,凹陷的脸颊,长鼻子,尖尖的鼻头,红得像是被磨损了一般,好似被耐心的男孩们越嘬越细的拐杖糖。他的短发在他已经有了皱纹的额头上突出一个尖锐的角:他做了个鬼脸,露出坏牙的牙龈。他从未如此厌恶自己,但还是对自己说了些怜悯的话:“出门吧,散散步,可怜的让·佩卢埃尔!”然后用一只手轻轻抚摸着胡子没刮干净的下巴。然而,怎样出门才能不惊动他的父亲呢?一点到四点之间,热罗姆·佩卢埃尔先生严格要求保持肃静:这段神圣的休息时间让他不至于因为整夜失眠而死掉。他的午睡让整个家都陷入麻痹:没有一扇门可以开或闭,没有一句话、一个喷嚏可以打扰这奇异的寂静,恳求加抱怨了十年,让和用人们,甚至过路的行人,都被他调教得习惯了在他的窗下压低声音。小推车也会绕路,避免经过他的门前。即便有这些同谋簇拥着他的沉眠,刚睡醒的热罗姆先生还是会责怪有盘子磕碰,有狗叫,有咳嗽。他是否相信,绝对的寂静能让他拥有无尽的安眠,一直汇入死亡,如同川流汇入大海呢?他总是睡得不好,三伏天里依然哆哆嗦嗦,拿着一本书坐在厨房的炉火旁;他的秃头映着火光;卡黛特忙于料理酱汁,对她的主人并不比对房梁上挂着的火腿更在意。他却相反,正观察着这名老农妇,惊讶于她虽然出生在路易-菲利普时代,经历了革命、战争和如此繁杂的历史,可除了她喂养的猪以外一无所知,不过,每年圣诞节时,猪的死亡却能濡湿她带着眼眵的双目。
虽然父亲在午睡,外面火炉般的酷热却吸引着让·佩卢埃尔;酷热,首先能保证他孤身一人:他可以沿着房屋狭长的阴影溜走,女孩们坐在门口缝纫,那里也不会发出一点笑声。他狼狈的逃跑总是引得女人们笑他;但是午后第二个小时,她们还在沉睡,因被虫蝇纠缠而流汗、哀叹。他打开门,门上了油,没有发出嘎吱声,他穿过门廊,橱柜里散发出果酱味和霉味,厨房里散发着油脂的臭气。他脚上穿的绳底帆布鞋似乎助添了寂静。他从一个野猪头下面取下他的24毫米口径猎枪,乡里的所有喜鹊都认识它:让·佩卢埃尔是喜鹊们的死敌。一代又一代人在杆筒里留下各式各样的杆子:叔祖父乌西拉纳的枪杆、祖父拉佩尼纳的钓竿和剑杖,它们包铁皮的一端让人回想起在巴涅尔-德比戈尔的度假胜地。碗橱上摆着一只鹭鸶标本作为装饰。
让出门了。酷热就像池子里的水,向他敞开又在他身后聚拢。到了该去那里的时候了,小溪穿过村庄之前在那片桤木林里汇聚了它冰凉的呼吸、源泉的气息。但是前一晚,那里有不少蚊子一直纠缠他;况且他也想与活人说说话。于是,他走向皮厄雄医生的住宅,医生的儿子罗贝尔是一名医学生,这天早上刚刚放假回来。
一切了无生机,似乎没有任何东西活着;但是透过半闭的百叶窗,阳光时不时照亮一个老妇人架在额头上的夹鼻眼镜。让·佩卢埃尔走在花园里两堵没有孔洞的墙之间。这条路对他而言珍贵无比,因为这里不会有任何藏在暗处的眼睛,他可以尽情地沉思。在家里沉思的时候,不免会皱眉头、做手势、发出笑声、朗诵诗句——镇上的人会笑话这一出哑剧。但在这里,宽容的树木笼罩着他独自一人的会谈。啊!可是他却更加向往大城市里纵横交错的道路,在那里人们尽可以自言自语,也不会有路人回头看!至少达尼埃尔·特拉西在信里是这么跟让·佩卢埃尔保证的。他的这位同学,不顾家人的劝阻,已经在巴黎“投身文学”了。让想象着他的样子,身体蜷缩,一跃而入巴黎嘈杂的人群中,像跳水运动员一样扎进去;也许此刻他正畅游其中,冲着明确的目标喘着粗气前进:财富、荣耀、爱情,所有你让·佩卢埃尔无缘品尝的禁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