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祛魅:对世界祛魅是一个人变强的开始
》
售價:NT$
286.0
《
家族财富传承
》
售價:NT$
704.0
《
谁是窃书之人 日本文坛新锐作家深绿野分著 无限流×悬疑×幻想小说
》
售價:NT$
254.0
《
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 第3版
》
售價:NT$
505.0
《
8秒按压告别疼痛
》
售價:NT$
398.0
《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挣脱束缚、改写命运的6种时间观
》
售價:NT$
352.0
《
大英博物馆东南亚简史
》
售價:NT$
806.0
《
纯粹·我只要少许
》
售價:NT$
367.0
編輯推薦:
在心洞里,每一段心事都会被温柔以待。
本书特色:
封面以奇思妙想融合彩虹桉与AIGC。
赏心悦目的彩插与深邃动人的文字交相辉映。
多维度案例展示心理治疗技术的精湛绝伦。
在创伤中进行情感与哲学的探索。
在对立中创造普遍性与共鸣。
內容簡介:
《心洞》采用半纪实的写作手法,讲述了华人心理治疗师简在美国旧金山为身份各异的来访者提供心理治疗的故事。作者以七周的时间轴为主线,生动描绘了针对不同类型来访者的临床治疗场景,并图解式展现了各种心理治疗技术的实际应用。
本书既是治疗经验的翔实记录,也是后现代心理治疗技术的科普指南,更是一部富有人文关怀、深切感受生命大幅度变化成长的动人小说。读者将透过书中的故事了解来访者们的内心世界和人生故事,见证他们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与转折,并感受到治疗师本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心路历程与生命感悟。本书既适用于心理行业从业者,也适用于心理学、艺术、小说爱好者,以及所有寻求个人成长的读者。
關於作者:
赵婧,美国加州整合学院咨询心理学硕士(专注戏剧治疗领域),行为科学博士候选人(专注人类性学领域)。作为一名持有加州独立执业执照的婚姻与家庭治疗师(Licensed Marriage and Family Therapist,LMFT)和北美戏剧治疗协会认证的注册戏剧治疗师(Registered Drama Therapist,RDT),赵婧在处理婚姻家庭、亲密关系、成长创伤、情绪调节以及心理矫治等方面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她创立的角色导向整合模型(Role-Oriented Integrated Model)和 ROI 戏剧治疗研究室为体验式疗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支持。赵婧也是戏剧治疗大师经典译丛的主编,领衔翻译了《成长预演:在即兴中疗愈》,并独立翻译了《成长预演实践手册》,为戏剧治疗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目錄 :
第一周
1.1 周一【蒂芙尼】女孩与小鸟
1.2 周二【马克和米亚】爱的滋味
1.3 周三【艾伦】少年艾伦
1.4 周四【程乐】孤独的自由
1.5 周五【密斯顿监狱】戏剧时光机
1.6 周六【瑞贝卡和简】反移情
1.7 周日【可乐】一家三口
第二周
2.1周一【蒂芙尼】彩色丝巾
2.2周二【马克和米亚】爱的牢笼
2.3周三【艾伦】303监房
2.4 周四 【程乐和杨柳】三个心愿
2.5 周五【密斯顿监狱】囚徒困境
2.6 周六【瑞贝卡和简】沙盘解迷思
2.7 周日【本】所谓快乐
第三周
3.1周一【蒂芙尼】暗夜斗篷
3.2周二【马克和米亚】爱的语言
3.3周三【艾伦、卡罗斯和莱拉】迟到的父爱
3.4周四【程乐和杨柳】闪电与乌云
3.5周五【密斯顿监狱】傻瓜
3.6周六【瑞贝卡和简】边界
3.7周日【可乐】生命的意义
第四周
4.1周一【蒂芙尼】平行世界
4.2 周二【马克和米亚】爱的输赢
4.3 周三【艾伦和卡罗斯】我有一个梦想
4.4周四【程乐和杨柳】双人镜
4.5周五【密斯顿监狱】醒梦剧场
4.6 周六【瑞贝卡和简】看不见的伤痛
4.7 周日【本】我们这一对儿
第五周
5.1周一【蒂芙尼】一朵莲花
5.2 周二【马克和米亚】爱的姿态
5.3 周三【艾伦】危险游戏
5.4周四【程乐、杨柳和程鹏】父与子
5.5周五【密斯顿监狱】情绪乐队
5.6 周六【瑞贝卡和简】真相背后
5.7 周日【可乐】活在当下
第六周
6.1周一【蒂芙尼】精神科病房
6.2 周二【马克和米亚】爱的晴雨表
6.3 周三【艾伦、莱拉和卡罗斯】活成自己的模样
6.4周四【程乐、杨柳和程鹏】家庭契约
6.5周五【密斯顿监狱】浮生若梦
6.6 周六【瑞贝卡和简】光影之间
6.7 周日【本】一把双刃剑
第七周
7.1周一【蒂芙尼】三封信
7.2 周二【马克和米亚】爱的旅程
7.3 周三【艾伦、莱拉和卡罗斯】阿拉加森林
7.4周四【程乐、杨柳和程鹏】了不起的一家
7.5周五【密斯顿监狱】不散的筵席
7.6 周六【瑞贝卡和简】完美地不完美
7.7 周日【简】心洞
內容試閱 :
叶辛
相交并保持联系的老同学、老朋友培德。去美国后定居在那里。现在老了,每年春天和秋天,回国探亲并旅游两次。每一次来,我们六个老同学和老朋友,总要在他到上海时小聚两次,一次是他刚到时,另一次是他回去之前。两次相聚,也变成了我们这些上海老友谈笑风生的美好时刻,拖得时间越来越长。培德有个儿子,在纽约的职业是心理医疗师。也是我们通俗讲的心理医生。谈天说地时,他经常会讲起儿子工作中遇到的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美国人的故事,听后让人印像深刻。每次听他讲过,我总提议他儿子把这些亲身经历写下来,那会是一件十分有意味的事情。今年秋天,培德又回来了,我问及他,你孩子写了吗?他答:他没这个心思。停顿一会儿,培德对我道,其实我知道他是不会写的,一次一次讲给你听,我是希望你这个作家有所感、有所悟,写一点东西,说不定同样会出彩。
我只能无奈一笑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美国虽然去过几次,但都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不深入的,凭道听途说,写不出像样的东西。我出不起这样的洋相。
为此,我一直感到遗憾。我的另外几位同学与老友,也有同感,觉得这么好的素材,不写可惜了。
培德走之后,我们还在慨叹!
冷不丁的,一本书的清样送到了我的面前。书名《心洞》,写的就是这一题材。我有些欣喜,哇,作者还是个姑娘!。
我兴味浓郁地打开读了起来。49天,49个小故事,十多个生活在当代美国的男男女女,人物形象和故事各不相同,展开的是当代社会的众生相。其多维度、多色彩的案例展示,既有结构上的独特性,又有叙述上的节奏感,让读者在跟随一个个心理治疗病例的过程中,逐渐了解这一门技术是怎么回事,从而对全社会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关注、理解和重视。虽然美国和中国国情不同,但是,最普通的老百姓的生活却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因此,我非常同意几位心理学家的意见,故事虽然发生在我们中国人并不熟悉的旧金山,却具有更广泛的普遍性。《心洞》不仅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重要参考书,也是帮助很多家庭处理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以及职场人士提升情商的优秀读物。
旧金山我去过不止一次,表面上看去,这个城市安定、和谐、风淡云轻、生活安然,读完了《心洞》,我仿佛拂去了旧金山城市表面的雾纱,更进一步地走进了当代旧金山人、乃至当代美国人的心灵世界。
人类走进物质丰富的当代社会,基本告别了缺吃少穿的时代。而人们的心灵世界,亦即我们经常提到的当代人的灵魂健康,已经到了全社会都该高度重视的时候。
从这一意义上说,《心洞》诚不失为一本好书,一本及时的书,一本值得重视和推荐给当代读者朋友们的书。
我喜欢《心洞》。
是为序
作者的话
这是一部让您慢下来的心理小说,引导您以一种温柔的节奏去探索内心。在阅读的过程中,您也许会偶感困惑,也可能会失去耐心,想要加快进度。
但是,这没关系— 您告诉自己。
因为您知道,与这本书的相遇,本就是与自己的一场约定— 每天只读一个故事,用专注和耐心,为自己带来一次不同以往的体验。
四十九天后,您会惊喜地发现,这样的慢阅读不仅成为了您的一种习惯,更像是在您的内心世界走过了一段特别的旅程。每天的故事,就好像是一块遗失的拼图,为您带来一场思想的迸发、一次情感的触动、一场心灵的疗愈。当四十九块拼图逐渐在您心中拼凑起一个更加广阔、多彩的世界,您会发现自己,已然有所不同。
引子
我把头轻轻倚靠在冰凉的舷窗上,举目远眺。飞机正以大约十度的锐角,缓缓向上攀升,仿佛一只渴望触摸天际的巨鸟,想把地面上的一切均抛于脑后,回归自由的怀抱。
渐渐地,窗外的景色由单调的机场跑道切换为旧金山的城市样貌。从这个角度向下望,一条条蜿蜒的街道和一栋栋风格各异的建筑,就好像是一颗颗被精心布置的棋子,共同铺陈出一幅长宽各七英里的方形棋盘。金色的阳光从云层中洒落,为这个巨幅棋盘披上了一层璀璨的光辉,就好像在一个个紧密相连的棋格之间,赋上了一道道生命的色彩。
飞机穿越城区,向着辽阔的太平洋方向飞去。远处,红黄黑三色混合的金门大桥在晨光中显得愈发地美丽和壮观。它横跨海湾,宛若一道绚烂的彩虹,连接起两个不同的世界。彩虹的一端,是我作为一名心理治疗师,与那些在 49 个棋格中演绎生命故事的来访者一起工作的各式场景;另一端,则是我作为一名职业女性,在旧金山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两个世界时而平行,时而交错,渐渐构成一部记录着我十年心路历程的纪实片,令我潸然泪下,百感交集。
闭上眼睛,我按下了纪录片的播放键,开始观看那些熟悉的场景与画面。其中,有我坐在诊所,与来访者一起探索他们内心世界的场景;也有我在导师瑞贝卡的诊所,与她探讨我在临床工作中的所思所想、所感所得;更有我和我的人生伴侣本,以及我的猫咪可乐在一起生活和成长的酸甜苦辣。看到这些时而温馨、时而感伤,时而欢声笑语、时而又耐人寻味的一幕又一幕,我的心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所充盈。
渐渐地,这些情感宛如涓涓细流,在我的周身流动。我感到它们正在汇聚成一种力量,一种打开心灵的洞穴所需要的力量。那里,是无意识汇集的场所,晦暗混沌,无边无际。但偶尔也会出现一些微光,那是我过往十年逐步收集起来的、有关无意识的蛛丝马迹。我知道,虽然这些亮光还很微弱,不足以照亮整个心洞,但它们能为我带来前行的勇气和动力,指引我发现并点燃更多的光亮。
我开始想象自己两鬓霜白的模样。可能,彼时的我还是没能把整个心洞照亮,甚至微光覆盖之处,不到洞穴的千万分之一。但我不会遗憾,因为我知道,每一道微光,都代表着一段珍贵的生命历程、一个灵魂相契的时刻、一块自我发现的铭牌。它们是我不断探索内心的结果,更是我与无数来访者共同努力的成果,证实了我在这个世界上最真实的存在,也印证了那些我有幸触碰的生命的存在,以及这些生命在我的支持下点亮心洞之光的瞬间……
“叮咚”,随着客舱警示灯的熄灭,机长通过广播,宣告飞机已正式穿过云层,正在高空稳定前行。周遭的乘客纷纷打开座椅背后的显示屏,开始享受飞机上提供的各类娱乐项目。我身随心动,从背包里取出了笔记本电脑,在键盘上敲下了“心洞”二字。
我想要透过文字,去捕捉那些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点点微光。就好像旧金山可以微缩为一块由四十九个棋格所构成的棋盘,我在过往十年里的生命历程,也将以七周,也就是四十九天的时间轴来浓缩。每一天,我会讲述一个故事。可能是我和来访者在探访心洞时所遭遇的挑战或突破,也可能是我与来访者共同经历的成长和转变,还可能是我和导师与家人相依相伴、相知相守的理解与支持。
我希望这些既独立又相连的故事,可以构成一张由四十九个心理截面所构成的心灵地图。也希望正在读这本书的您,可以用手中的这张地图,找到一些通往您心灵洞穴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