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思想会·诺曼底1944:登陆日与史诗般的77天法国战役
》
售價:NT$
913.0
《
黄金定律:智慧泥板与巴比伦最富有的人(全球畅销书!来自古巴比伦的财富课,教你摆脱贫困,智慧管理财富,实现财富持续增长!)
》
售價:NT$
245.0
《
全球的全球史:世界各地的研究与实践 历史学的实践丛书
》
售價:NT$
408.0
《
学会思考 批判性思维 思辨与立场 学会提问
》
售價:NT$
403.0
《
AI时代:弯道超车新思维
》
售價:NT$
356.0
《
香事渊略
》
售價:NT$
505.0
《
这就是山海经
》
售價:NT$
500.0
《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4)
》
售價:NT$
1214.0
|
內容簡介: |
本书围绕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有关所有制方面的重要论述,从外部关系、内部关系、主体关系和客体关系四个维度建构了马克思所有制关系理论。在此基础之上,本书进一步探讨了马克思所有制关系理论在苏联和中国的发展历程,着重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理论对马克思所有制关系理论的坚持与发展,提出了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相结合的评价标准,并在与西方产权理论的比较中,进一步分析和阐述了马克思所有制关系理论的当代价值。
|
關於作者: |
徐国民,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意识形态建设等,先后主持国家社科项目等课题20余项,在CSSCI等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1部、合著1部。曾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上海市“育才奖”,宝钢优秀教师奖,华东理工大学本科教学贡献奖、华东理工大学首届大学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荣誉。
|
目錄:
|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
(二)国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
(三)现有研究成果述评及本课题的研究空间
三 研究内容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基本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 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所有制关系理论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马克思所有制关系理论产生的社会条件
一 马克思所有制关系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 马克思所有制关系理论产生的科学基础
三 马克思所有制关系理论形成的理论渊源
第二节 马克思对所有制关系理论研究的探索历程
一 马克思所有制关系理论萌芽时期
二 马克思所有制关系理论成熟时期
三 马克思所有制关系理论完善时期
第三节 马克思所有制关系理论的基本内容与学理基础
一 马克思所有制关系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 马克思所有制关系理论的认知框架
三 马克思所有制关系理论的学理基础
第二章 马克思所有制外部关系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所有制外部关系理论的逻辑起点
第二节 马克思所有制外部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 关于私有制的起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等方面的论述
二 关于所有制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形态等之间关系的论述
三 关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主义公有制之间的关系的论述
第三节 对马克思所有制外部关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一 苏联革命建设时期对马克思所有制外部关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二 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对马克思所有制外部关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三 马克思所有制外部关系理论的发展前景
第三章 马克思所有制内部关系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所有制内部关系理论的逻辑起点
第二节 马克思所有制内部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 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二 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三 “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
四 “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统一及其实践路径
第三节 对马克思所有制内部关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一 苏联革命建设时期对马克思所有制内部关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二 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对马克思所有制内部关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三 马克思所有制内部关系理论的发展前景
第四章 马克思所有制主体关系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所有制主体关系的逻辑起点
第二节 马克思所有制主体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 关于“个体”与“共同体”对立统一关系以及“自由人联合体”
二 关于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与“个人所有”对立统一关系
三 关于生产资料所有者与劳动力所有者对立统一关系
四 关于阶级和阶层的划分依据、阶级分析法以及阶级斗争学说等
五 关于不同性质所有制中的主体关系的论述
第三节 对马克思所有制主体关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一 苏联革命建设时期对马克思所有制主体关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二 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对马克思所有制主体关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三 马克思所有制主体关系理论的发展前景
第五章 马克思所有制客体关系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所有制客体关系理论的逻辑起点
一 从客体占有关系对所有制形式的划分
二 客体关系结构生成及主客体相互作用
三 基本客体关系结构和派生客体关系结构
第二节 马克思所有制客体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 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关系
二 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与实现条件
三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四 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分配方式及其内在联系
五 生产资料占有方式与阶级、阶层等划分标准及其内在关系
第三节 马克思所有制客体关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一 苏联革命建设时期对马克思所有制客体关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二 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对马克思所有制客体关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三 马克思所有制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前景
第六章 马克思所有制关系理论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马克思所有制关系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的比较
第二节 基于马克思所有制关系理论对“私有化”思潮的批判
第三节 马克思所有制关系理论的实践价值
一 马克思所有制关系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二 马克思所有制关系理论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第四节 马克思所有制关系理论的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