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低空经济: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
》
售價:NT$
403.0
《
汉字学理与小学汉字教学
》
售價:NT$
408.0
《
即将到来的能源战争
》
售價:NT$
407.0
《
时刻人文·臆造南洋:马来半岛的神鬼人兽
》
售價:NT$
296.0
《
心智、现代性与疯癫:文化对人类经验的影响
》
售價:NT$
857.0
《
周秦之变的社会政治起源:从天子诸侯制国家到君主官僚制国家(历史政治学与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论丛)
》
售價:NT$
857.0
《
时刻人文·信用的承诺与风险:一个被遗忘的犹太金融传说与欧洲商业社会的形成
》
售價:NT$
469.0
《
同与不同:50个中国孤独症孩子的故事
》
售價:NT$
301.0
|
編輯推薦: |
提到颜真卿,后世之人更多了解的是他的书法,然而新旧《唐书》中的传记却并没有提及。历史上的颜真卿,除了书法,还给世人留下了什么?
从著有《颜氏家训》的五世祖颜之推开始,颜真卿所属的颜氏家学传统是什么,对颜真卿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佛、道信仰,颜真卿更倾心于哪一方?
同时代的杜甫,与颜真卿平生是否有过交集?
安史之乱,险象丛生,在跌宕起伏的人生中始终坚守刚毅之风,如何最后却身首异处?
吉川忠夫以专业的研究、客观的言辞、简明的笔调,尽力还原了历史深处一个不仅仅是书法家的颜真卿,并展现出其身份、评价的变迁脉络。而正如梁启超所言,一本好的传记,不仅能将人物客观、深入地讲述清楚,还能展现传主所处的时代社会之方方面面。本书可以说做到了这一点。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中国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传记。通过丰富坚实的史料爬梳,本书以客观、凝练的笔调地勾勒出一个鲜活的颜真卿,一个书法家之外的颜真卿。出生名门,家学深厚,颜真卿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也深受节义传统的影响,少年及第。这本传记以时间为线,梳理了颜真卿刚毅果敢,凛然面对不义不正的一生,并穿插介绍了他的书法作品的背景由来。通过本书深入浅出的讲述,读者不仅能知道颜真卿的品节和他的书法一样流芳千古,还能深入传主所处的时代,看到人物与社会、历史的种种勾联。
|
關於作者: |
吉川忠夫,1937年出生于日本京都。曾任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所长,京都大学名誉教授,现为龙谷大学客座教授,日本学士院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思想史,主要著作包括《刘裕》《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侯景之乱:六朝的黄昏》《六朝精神史研究》《秦始皇》等;译著有《训注本<后汉书>》《高僧传》等。
|
目錄:
|
目 录
第一章 光辉家世及其成长经历
书生门户
节义传统
书法传统
父亲颜惟贞
幼少时期
第二章 初入官场
青云之志
张 旭
刚正之官
第三章 安史之乱
羯胡安禄山
气骄凌上都
渔阳鼙鼓动地来
平原太守
青年李 的献策
危机逼近
离开平原
奔赴行在
第四章 缓过气来的唐王朝
重返长安
《祭侄文稿》与《祭伯文稿》
《争座位帖》
第五章 抚州刺史时期
《麻姑山仙坛记》
《魏夫人仙坛碑》
《华姑仙坛碑》
《李含光碑》
与佛教的因缘
《蔡明远帖》与《八关斋会报德记》
第六章 湖州刺史时期
《韵海镜源》
皎 然
《登岘山观李左相石樽》联句
陆 羽
张志和
第七章 壮烈之死
《与李太保帖》
《礼仪集》
卢杞的奸计
在李希烈处
《蔡州帖》
长眠九泉的颜真卿
终章 书与人
后世对颜真卿的评价
勿以书自命
后 记
参考文献
颜真卿年谱
|
內容試閱:
|
勿以书自命
话说回来,也有人将颜真卿的书法批评得一无是处,譬如明杨慎《墨池琐录》卷二云:“书法之坏,自颜真卿始。自颜而下,终晚唐无晋韵矣。至五代李后主,始知病之,谓颜书有楷法而无佳处,正如叉手并足(拱着双手,并着双脚)如田舍郎翁耳。李之论一出,至宋米元章评之曰:‘颜书笔头如蒸饼(蒸馒头),大丑恶可厌。’又曰:‘颜行书可观,真(楷书)便入俗品。’”李后主是五代南唐的君主李煜,以风雅而知名。米元章是北宋米芾。“晋韵”,指的是东晋王羲之书法所代表的韵致。
尽管李煜、米芾等人批评真卿的书法有失“晋韵”,但像前述陆羽所指出的那样,真卿同样是“授右军笔法”,只是“点画不似”而已(《僧怀素传》)。那么,真卿是不是在继承王羲之书法“晋韵”的同时,也在尝试革新,从而摆脱“晋韵”创造新的书风?在考察这一问题时,值得注意的是颜真卿与元结(字次山)的交往。大历六年(771),时任抚州刺史的颜真卿为元结撰文的《大唐中兴颂》挥毫,后被刻于永州(今湖南永州)浯溪的石崖上。据北宋董逌的《广川书跋》(卷八《磨崖碑》)记载,颜真卿之所以为其挥毫,乃出于元结的委托。《大唐中兴颂》撰写于上元二年(761),当时元结是荆南节度使吕的属官,荆南节度使以江陵为镇所。由于安史之乱,肃宗和上皇玄宗不得不离开长安,而《大唐中兴颂》则是为了庆祝二圣重返长安而作。其后,大历七年(772),元结亡故。时任湖州刺史的真卿为其撰写墓碑,并亲自书丹,而墓碑的末尾,他这样写道:“真卿不敏,常忝次山风义(情谊)之末。”
中唐时期,古文运动澎湃而兴,元结作为韩愈、柳宗元等古文家的先驱,韩愈把元结与李白、杜甫并列在一起,视其为唐代“以其所能(自己的才华)鸣”的文学家之一(《送孟东野序》)。韩愈的“鸣”,指的是能够充分表现思想、感情的佳作。另外,北宋欧阳修,作为韩、柳古文运动的后继者,在其《集古录跋尾》中,对《元次山铭》,即真卿为元结所撰写的墓碑,有如下评价:“唐自太宗致治之盛,几乎三代(被视为理想的古代王朝夏、商、周)之隆,而惟文章独不能革五国(六朝)之弊。既久而后,韩、柳之徒出,盖习俗难变,而文章变体又难也。次山当开元、天宝时,独作古文,其笔力雄健,意气超拔,不减韩之徒也,可谓特立之士哉!”清章学诚也在其《〈元次山集〉书后》(《校雠通义·外篇》)一文中,说早在韩愈五十年之前,元结“为古学于举世不为之日”,赞叹他是“豪杰也哉”。在唐代之前的六朝时期,盛行四六骈俪这种以辞藻华丽为尚的文章,其余习延续到了唐代,而古文家为了克服其流弊,超越四六骈俪,便在六朝之前的古代文章中寻求新的典范。在元结墓碑中,对于热切希望通过复古来进行文学革命的元结,真卿说道:“其心古,其行古,其言古,躬是三者,而见重于今。”用这一评价来概括真卿对于书法的态度,似乎也无不可。
传到宋代的唐人书法作品,以真卿为最多,正如《集古录跋尾》(《湖州石记》)所言:“公所至必有遗迹,故今处处有之。唐人笔迹见于今者,惟公为最多。”甚至还有这样的传言,说真卿晚年驱车出行时,总把石碑带上,遇到事情便书丹刻石,因而各地均留有真卿的石碑(《广川书跋》卷八《放生池碑》)。南宋郑樵《通志·金石略》所著录的真卿的作品,从《大唐中兴颂》以下至《台州刺史康希铣》,共有七十二种之多。尽管有像南唐李煜、北宋米芾那样的酷评,但毫无疑问的是,到了宋代,人们对于颜真卿书法的评价突然高了起来。譬如,作为唐张怀瓘《书断》的续作,朱长文的《续书断》把唐初至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的书法家分为神品三人、妙品十六人、能品六十六人这三个等级。其中,神品三人的首位即是颜真卿,而张长史(张旭)、李阳冰紧接其后。这里的排名,应该是按照各人最擅长的书体,以楷书、草书、篆书的顺序来排列的。
最为值得注意的是,宋人对于颜真卿书法的赞赏,往往与真卿乃节义之人这一人物评价结合在一起,难舍难分。譬如,欧阳修的《集古录跋尾》正是如此。对于《麻姑山仙坛记》,欧阳修评价说“颜公忠义之节,皎如日月,其为人尊严刚劲,象其笔画,而不免惑于神仙之说”,此段引文已见于前述。另外,“颜鲁公书残碑”条云“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颜鲁公二十二字帖”条云“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又如苏轼《东坡题跋》,有以下评论:“吾观颜公书,未尝不想见其风采,非徒得其为人而已,凛乎若见其诮卢杞而叱希烈。”(《题鲁公帖》)
“书如其人”,不对,评价一个人,较之书法,我们首先应当重视他的为人。两《唐书》对真卿书法评价不多,这对于真卿来说,也许并非耻辱而是一种光荣。提到颜真卿,后世之人往往会想到他的书法,但书法不过是颜真卿在某一方面的表露。而对于真卿自身来说,他的理想,应当是成为一个德艺兼备、均衡发展的人。“慎勿以书自命”,千万不要以书法家自居,真卿并未忘记五世祖颜之推的这一遗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