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绵延:文明分野与文化演进
》
售價:NT$
301.0
《
三神之战:罗马,波斯与阿拉伯帝国的崛起
》
售價:NT$
367.0
《
法国通史(全六卷)
》
售價:NT$
4488.0
《
慢慢变富66招
》
售價:NT$
245.0
《
战国竹书复原综论
》
售價:NT$
449.0
《
走出内心的深渊:快节奏人群心理疾病与健康指南(原书第3版)
》
售價:NT$
352.0
《
如何成为一家千亿公司
》
售價:NT$
347.0
《
趋势跟踪: 汤姆·巴索的交易谋略
》
售價:NT$
352.0
|
編輯推薦: |
本书不仅可以推荐给推理小说的爱好者,也可以推荐给对文学史感兴趣的人。
|
內容簡介: |
许多人喜欢阅读推理小说,但很少人会思考和了解其历史与发展。
本书将推理小说作为一个 “研究课题”进行研究,并讲述了这一小说类型是如何诞生、怎样发展的。不仅可以推荐给推理小说的爱好者,也可以推荐给对文学史感兴趣的人。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介绍了作为推理小说的源头——英国“哥特式”小说。沿用“哥特式”一词,是因为废墟、迷宫等独特的氛围在这些小说创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者借鉴当时流行的神秘学、心理学、面相学、骨相学、犯罪学等等对哥特式小说的形式和内容进行解读。后一部分则是介绍哥特式小说进入日本及其逐渐演变、发展成今日推理文学的历史过程。
|
關於作者: |
风间贤二
1953年生于东京,毕业于武蔵大学人文学院。他离开早川书房出版社后,从事奇幻文学的研究和翻译工作。1998年,他的《恐怖小说汇编》(角川选书)获得了第51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的评论类奖项。主要著作包括《跳舞的文学》(自由国民社)和《斯蒂芬·金论文集》(青土社)。翻译作品包括斯蒂芬·金的《黑暗塔》系列(角川文库)和山下·克伦特的《超越雨林》(新潮社)等。
|
目錄:
|
第1章:哥特才是推理小说的源头
哥特式小说的滥觞《奥托兰多城堡》
种种伪书
哥特的精髓是伪造精神
恐怖之美
第2章:恐怖的两种类型
过度的敏感性
蕴含崇高美的恐怖
色情怪诞恐怖小说的鼻祖
悬念和恶俗的技法
社会派悬疑的始祖
美国的第一部哥特浪漫小说
第3章:爱伦·坡与奇情小说
孕育侦探小说和反侦探小说的爱伦·坡
纽盖特小说的升级版
19世纪情节剧的影响
第4章:通灵术和神秘侦探
狄更斯、卡罗尔、马克·吐温也笃信不疑
眼亮则心明
伪科学的趋势
神秘侦探登场!
神秘侦探飞扬跋扈
真实存在的神秘侦探
第5章:从柯南·道尔和弗洛伊德
厌倦福尔摩斯的柯南·道尔
福尔摩斯的 “复活” 及 “再生”
挑战世界之谜的侦探们
第6章:内心的半兽人、吸血鬼、火星人
信奉观相学、颅相学的时代
细菌学和犯罪学是同类?
进化论和退化论曾互为表里
第7章:黑岩泪香与翻案小说
划时代的泪香风格翻案小说
侦探小说非文学论
过于超前的泪香短篇推理力作
第8章:福尔摩斯与亚森·罗平及捕物贴
福尔摩斯的对手们
反派主角罗平的谱系
日本的福尔摩斯喜欢怪奇幻想
第9章:日本科幻小说鼻祖押川春浪与武侠冒险小说
高桥阿传的性器标本传说?!
从“毒妇传”、“复仇记”到 “人性故事”
其实很多政治小说接近科幻小说
押川春浪创作的武侠冒险科幻小说
第10章:文豪们的侦探小说
反翻案侦探小说的纯文学作家们
日本特色推理小说始于谷崎润一郎
佐藤春夫及芥川龙之介的侦探小说
第11章:杂志《新青年》与江户川乱步及“变态”
变态性欲催生 “变格” 侦探小说
被性科学拯救的王尔德
舶来品的“变态性欲”
第12章:乱步和色情怪诞无稽的时代
被肢解、被客体化的女性身体
杂志《新青年》的摩登化与乱步的休笔
变态心理催生《阴兽》
与乱步的虚构世界相似的真实事件
第13章:从侦探小说到推理小说,再到Mystery
始于梦野久作的第二个侦探小说黄金时代
严格审查拓宽了类型的边界?
其乐融融的Mystery大家庭
第14章: “新本格”的登场,时代将走向平行推理小说?
什么是 “新本格”?
怪异猎奇短篇的展示橱窗《眼球绮谭》
特殊设定推理小说的世界
应该称为“平行推理小说”?
当今的怪奇幻想推理小说
主要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首先,何谓“本格”?本格推理是一种借 助逻辑推理来破解谜题的形式。江户川乱步曾对其阐释如下:“通过逻辑推理分析疑难罪案,步步深入、层层解开。侦探小说这类文学作品的主要目的就是让读者享受这种抽丝剥茧般解谜过程的精彩。”其精彩之处就在于“匪夷所思的作案手法、充满悬念的个中过程、出人意料的故事结局”。
那么“变格”又是什么?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笔者想提醒读者留意一个细节。上文中乱步用的是“侦探小说”,而非“Mystery”。或许大部分读者认为两者是一回事,其实笔者也曾以为“侦探小说”和“推理小说”只不过是用汉语词汇对“Mystery”的同义替换。但严格来讲似乎并非如此。“Mystery”“侦探小说”“推理小说”三个词语的用法不尽相同——暂且不谈现在,至少以前如此。
顺便说 一 下, 侦 探 小 说 在 英 语 中 的 说 法 是“Detective Story”,法语中为“Roman Policier”(警察小说)。“Detect” 的本义与意为保护、防护的“Protect”截然相反,意思是查明、察觉。关于此释义,有一则逸闻颇有意思。传说有一个恶魔会扒开屋顶,揭露里面所住之人偷摸干下的坏事并将其拽进地狱。过去人们对侦探避之唯恐不及,就是因为觉得他们与窥探隐私的恶魔是一路货色。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江户川乱步的《屋脊里的散步者》就是一部讲述侦探即偷窥者,也即实打实的恶魔的佳作。
对侦探语义的探讨就此打住。其实在日本直到明治维新以后,即19世纪末,才诞生了小说的概念。而在欧洲,以英国为中心,小说从18世纪初就逐渐成熟并不断发展。毋庸赘言,推理小说就是当时欧洲小说的细分领域之一,对日本来说则是一件新奇的舶来品。那么这一舶来品在日本是如何被接受并发展为今天的推理小说的呢?这正是本书所要探讨的问题。在探讨的过程中,如果读者能自然而然地发现何谓“变格”的答案,则是笔者之幸。
全书由两部分构成,共14章,其中第1~6章为欧美篇,从18世纪的哥特浪漫小说一直讲到19世纪末登场的名侦探福尔摩斯。第7章之后为日本篇,从明治时代“小说”这一全新概念传入日本开始,经过江户川乱步时代,再到推理小说一词普及并扩散的今天,“侦探”这一历程的“蛛丝马迹”。需要说明的是,本书是对拙著《你是否喜欢怪奇幻想推理小说?》(2014年)的增改之作。如果能说是新版的话,主要新在大量增补了从文化史角度分析推理小说的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