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AI绘画:技术、创意与商业应用全解析
》
售價:NT$
398.0
《
新民说·经济学家的恶习
》
售價:NT$
214.0
《
阅世奇言:靖康生死局
》
售價:NT$
347.0
《
前浪后浪: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
售價:NT$
449.0
《
八路军史
》
售價:NT$
500.0
《
美味简史
》
售價:NT$
245.0
《
书信里的中国(全三册,家国情怀+亲情无价+君子之交)
》
售價:NT$
609.0
《
带团队
》
售價:NT$
347.0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七十年纪事”丛书中的一部,是迎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七十周年的献礼之作。
本书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边境师团为主要书写对象,书写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守护边境、建设边境的故事。从人民解放军进疆开始,到守边护边,执行“代耕、代牧、代管”任务,再到新时期边境建设与守护,本书展现了边境上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史,也书写了戍守边关的兵团人的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
|
關於作者: |
纪红建,湖南望城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文联主席团委员。著有长篇报告文学《乡村国是》《哑巴红军》《大战“疫”》《彩瓷帆影》《大国制造》《游学?1917》等二十余部,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当代》《求是》等刊物发表长、中、短篇报告文学二百余万字。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中宣部第十五届“五个一工程”特别奖、第二届“中华文学基金会茅盾文学新人奖”等。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杨丰美,湖南浏阳人。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文学创作二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湖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副秘书长,《创作》杂志执行主编。湖南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出版长篇报告文学《先声》、《十八洞启航》、“青藏高原来了科考队”系列等九部。作品曾获2019年度中国版协三十本好书奖、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长沙市“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
|
目錄:
|
引言? 边陲如歌? /? 1
第一章? 红色使命? /? 1
? ? ? ? ? ?历史的天空? /? 3
? ? ? ? ? ?老兵与老乡? /? 14
? ? ? ? ? ?戈壁母亲? /? 30
? ? ? ? ? ?“伊塔事件”爆发? /? 39
? ? ? ? ? ?从海洋到戈壁? /? 47
第二章? 伟岸“界碑” ? /? 69
? ? ? ? ? ?国土,誓死捍卫? /? 71
? ? ? ? ? ?一生只做一件事? /? 82
? ? ? ? ? ?矗立的格登碑? /? 97
? ? ? ? ? ?界河卫士? /? 114
? ? ? ? ? ?深情“夫妻哨” ? /? 124
? ? ? ? ? ?像白杨一样坚守? /? 137
第三章? 边防新貌? /? 147
? ? ? ? ? ?康苏沟新变? /? 149
? ? ? ? ? ?边关“花木兰” ? /? 164
? ? ? ? ? ?情系北塔山? /? 177
? ? ? ? ? ?沙枣花盛开? /? 200
? ? ? ? ? ?林地“护卫队” ? /? 212
第四章? 深耕后方? /? 223
? ? ? ? ? ?大地交响曲? /? 225
? ? ? ? ? ?风雨路与城? /? 234
? ? ? ? ? ?呵护花骨朵儿? /? 247
? ? ? ? ? ?艺术的力量? /? 262
? ? ? ? ? ?芬芳的事业? /? 269
? ? ? ? ? ?火红的日子? /? 280
第五章?? 稳固致远? /? 305
? ? ? ? ? ?不如归去? /? 307
? ? ? ? ? ?接过火炬? /? 324
? ? ? ? ? ?新家园? /? 346
? ? ? ? ? ?中流砥柱? /? 358
? ? ? ? ? ?守望相助? /? 380
? ? ? ? ? ?幸福石榴籽? /? 395
后记? “长城”万里? /? 409
|
內容試閱:
|
后记:“长城”万里
我们是在深秋时节从星城长沙启程飞往新疆采访的,那一日,星城阳光明媚。
上午 11 点从黄花机场出发,飞机徐徐升空,奔向蓝天白云。低头俯瞰,星城密密麻麻、各式各样的建筑交织成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随着飞机徐徐上升,星城渐行渐远,直到被一团白云遮住视线,飞机趋于平稳,我们才正式开始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行进。
葱葱郁郁的绿,星星点点的湖,现代化建筑鳞次栉比,这是我们在南方城市常见的景象,只轻轻瞟上一眼,我们便将眼神拉回到机舱,闭目养神休息。大约过了两个小时,当我们再往外望时,不禁讶异:绿,渐渐少了,黄,逐渐变成主色调 ;溪流湖泊少了,沟沟壑壑切割着土地,仿若老者脸上满布的皱纹。
我们盯着窗外看,再往前行进,绿全部消失了,映入眼帘的全是沟壑纵横的黄土。我们知道,飞机已越过长江,眼前所见大概率是黄土高坡。再往前,只见凸显的黄土高坡上泛着白,好似一个个老人头顶戴着的一团团白帽子。那是雪?是冰?在太阳照耀下,山顶那一团团白颜色明亮耀眼,又像是谁特意撒下的细盐。再往前,黄土坡顶或者说是从半山腰往上,已然全是白色。有人说,甘肃到了;也有人说,下方是青藏高原。
到达新疆乌鲁木齐是下午 4 点,飞机徐徐落在棕黄色的土地上。荒芜、粗犷、浩瀚、豪迈……这是我们此行对这片西部土地的初步印象。接下来,我们将从乌鲁木齐再往西,向我国伊犁行进。
飞机落地是晚上接近 8 点,变天了,风卷着雨袭来一股凉意。从长沙出发还穿着单衣的我们,赶紧将羽绒服裹上。伊犁已是零下的温度,不过这片有着“塞外江南”美誉的土地并没有冷得彻骨,而是冷中有温度,较为友好地拥抱了我们。
……
……
从边境线走向边境师、边境团场腹地,那里有农业、工业、产业、教育、文化等的蓬勃发展,有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现场和细微生活片段,那里是牢固边境最坚强的后盾。在职工群众浓郁的烟火生活中,我们看到了农业的丰收与进步,看到了教育的力量与希望,看到了文艺对百姓生活的浸润与滋养,看到了产业对百姓生活的丰富与提升,看到了基础设施建设对群众便捷生活的促进与推动……那里是边境的后方和腹地,每一位职工既是民,也是兵,他们时刻准备着,时刻肩负着戍守边境的使命与责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就是一线,就是前方。
从过去走向今天,从今天走向明天。所幸,我们看到了回归与希望。兵团新一代回来了,他们带着新的技能和新的建设思路,如他们扎根于此、建设于此的父辈一样,准备继续扎根和继续建设。援疆新一代过来了,他们带着满腔热情和抱负,如曾经的军垦一代一样,他们背井离乡支援边疆,打算为祖国的边防建设贡献新的光与热。我们还看到,在少数民族聚居的边境线上,各族民众互帮互助,互融互通,他们是一家人,他们在共同建设和守护大家共同的家。所有这些都是边境稳固并长足发展的力量和希望。
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驻守新疆以来,在我国边境屯垦建设与稳固戍守的漫漫征程中,有人冲锋在前,有人默默奉献,有人用生命守护初心,有人用坚守践行使命。那是一段不朽的岁月,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如一串串珍贵的珍珠,共同写就了伟大的兵团精神、老兵精神、胡杨精神,这些精神久久萦绕在我们心间。我们尽可能地想要将所见、所闻、所历还原,却终究因水平有限,笨拙之笔不能表达其万分之一。也因我们脚力有限,所达不及兵团西陲戍守内涵之壮美之精彩的万分之一,故只选部分印象,以飨读者。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兵团文联,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兵团四师、六师、九师、十师,以及出版社的指导和帮助,他们为我们的采访提供无微不至的帮助,给我们的写作提出了有见地的可行性建议,在此,我们要表示特别的感谢。一路上,我们也遇到了很多人,每到一个团场,我们都会遇到一批新的戍边人,他们纯朴、务实、热情、真挚,与我们建立起了朋友般的联结与情谊。为此,我们要感谢采访所历经的各个团场和连队的大力支持,感谢遇到的每一位有缘人。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逢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七十周年庆典,我们花了浓重的笔墨描绘边境上的人和事,描绘必须牢记的过去和值得铭记的现在以及充满希望的明天,仅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向几十年来扎根边疆、戍守边疆,并为此付出辛勤汗水甚至是宝贵生命的兵团人致敬。我们也希望广大国人能够从兵团故事中或多或少汲取养分,受到鼓舞,热爱我们强盛的祖国,珍惜当下美好的生活。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坚信,在新时代,我们新一代兵团人必能继往开来,在前人伟大精神的感召下,将我国边境建设得更强盛,更现代,更坚不可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