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当我点击时,算法在想什么?
》
售價:NT$
356.0
《
服务的细节136:提高成交率的50个销售技巧
》
售價:NT$
296.0
《
变法与党争:大明帝国的衰亡(1500—1644)
》
售價:NT$
439.0
《
大学问·中国的现代化:1850年以来的历史轨迹
》
售價:NT$
490.0
《
再造乡土:1945年后法国农村社会的衰落与重生
》
售價:NT$
436.0
《
黄河大系·戏曲卷
》
售價:NT$
4121.0
《
大模型与超级平台
》
售價:NT$
352.0
《
数学通俗演义
》
售價:NT$
281.0
|
編輯推薦: |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党中央对各地立足实际、有序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的重大要求及方向指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践篇》作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以下简称宏观院)“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丛书”中的一册,旨在从地方实践层面梳理总结各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举措及经验做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掌握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的有效路径,为切实推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实践支撑。
新质生产力内涵要义丰富、博大、精深,各地对其理解及实践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编写组在筛选梳理相关实践案例过程中,力求全面、准确、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尽可能涵盖各大板块及重大区域性战略,精准有效提炼相关地区及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经验及亮点做法。
|
內容簡介: |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全国区域发展“一盘棋”,统筹好“等不得”与“急不得”、“先行”与“后发”、“共性”与“个性”等关系,加快形成各有特色、优势互补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格局。本书根据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选择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动力源地区,以及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代表性省份、城市、园区和企业,总结提炼各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生动实践和鲜活案例,为不同类型地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参考和借鉴。
|
關於作者: |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直属研究机构,下设经济研究所、对外经济研究所、投资研究所、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社会发展研究所、市场与价格研究所、能源研究所、综合运输研究所、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及杂志社和协会、学会、研究会等代管挂靠机构,具有贴近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决策机构、贴近中国发展实际、学科专业比较齐全的特色,以应用研究和政策研究为主,主要为中央宏观经济决策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心工作服务,同时面向社会提供咨询服务。2015 年 11 月经中央深改办批准,成为第一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
黄汉权,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
目錄:
|
第一章?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要求与实践路径
一、客观认识催生新质生产力对区域条件的三大要求
二、有效统筹好三个方面重要关系
三、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
第二章? 京津冀地区
一、北京:立足首都优势全方位竞逐新质生产力
二、天津滨海新区:四措并举发展新质生产力
三、河北:创新驱动产业焕新发展新质生产力
四、小米科技: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
第三章? 长三角地区
一、上海: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打造科技创新中心
二、浙江杭州:畅通教育人才科技良性循环
三、安徽合肥:以创新为引擎推动产业迭代
四、浙江丽水:厚植生态优势,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领跑者
五、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融合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
六、科大讯飞:坚守自主创新,做新质生产力引领者
第四章? 粤港澳大湾区
一、深圳:以企业为主体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二、河套合作区:以深港协同打造新质生产力发源地
三、佛山:数改智转推动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发展
四、广州黄埔区:大力推进颠覆性技术创新
五、东莞滨海湾新区:融湾发展,打造新质生产力大湾区样本
六、华为:以技术突破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第五章? 中部地区
一、湖南长沙:科创引领打造产业湘军
二、江西南昌:筑牢产业之基,开启新质之门
三、山西太原:做好“三篇文章”推动老工业城市焕新颜
四、河南信阳:以“红”“绿”资源转化增强老区振兴动能
五、湖北武汉长江新区:聚焦“四新三城”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
第六章? 西部地区
一、重庆:加快培育独角兽企业
二、四川成都:以科技成果转化赋能未来产业发展
三、广西:依托数字经济破解传统产业发展难题
四、云南: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资源型产业提质升级
五、陕西:数字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打造西部新高地
六、新疆:以数字经济驱动特色产业集群培育
第七章? 东北地区
一、辽宁沈阳:培育新兴产业,积蓄发展新势能
二、吉林省:找准细分优势,率先实现四大战略突破
三、黑龙江哈尔滨新区:聚焦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