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发现天赋的15个训练方法+让天赋自由(套装2册)](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4/50/9787213081255.jpg)
《
发现天赋的15个训练方法+让天赋自由(套装2册)
》
售價:NT$
647.0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图文版(近藤麻理惠畅销超千万册“怦然心动整理”系列代表作图文版 )](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4/49/9787572621147.jpg)
《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图文版(近藤麻理惠畅销超千万册“怦然心动整理”系列代表作图文版 )
》
售價:NT$
254.0
![英伟达之道 黄仁勋和他的科技帝国 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授权采访图书 全面公开英伟达成为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奥秘 讲述黄仁勋的传奇人生和创新历程](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4/49/9787521770162.jpg)
《
英伟达之道 黄仁勋和他的科技帝国 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授权采访图书 全面公开英伟达成为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奥秘 讲述黄仁勋的传奇人生和创新历程
》
售價:NT$
403.0
![甲骨文丛书·德意志人:一部诗人、作家、哲学家和思想家的自传](http://103.6.6.69/upload/mall/productImages/y25/1/9787522831091.jpg)
《
甲骨文丛书·德意志人:一部诗人、作家、哲学家和思想家的自传
》
售價:NT$
602.0
![盛世滋生:清代皇权与地方治理](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4/50/9787308255264.jpg)
《
盛世滋生:清代皇权与地方治理
》
售價:NT$
755.0
![循序渐进Node.js企业级开发实践](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4/50/9787302675556.jpg)
《
循序渐进Node.js企业级开发实践
》
售價:NT$
454.0
![海外中国研究·中国早期的星象学和天文学](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4/50/9787214291134.jpg)
《
海外中国研究·中国早期的星象学和天文学
》
售價:NT$
709.0
![诡计策划师 午夜文库](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4/50/9787513357869.jpg)
《
诡计策划师 午夜文库
》
售價:NT$
250.0
|
內容簡介: |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面升起,仿佛与潮水一起涌出……正如浩瀚的海洋、潮涨潮落以及一轮明月为东亚各国共同俯看仰视的景观一样,汉字在传统时代亦是中华与邻国沟通的重要媒介。本书利用在法国巴黎、日本长崎、冲绳等处收集到的城外汉籍,探讨中国与朝鲜、琉球以及以长崎为中心的清日贸易和社会文化。作者悬想事势,遥望传统时代日暮远路、凌波泛海的匆匆过客,细致寻绎波流潆洄的东亚世界。
|
關於作者: |
王振忠,复旦大学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1998年起任该校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现兼任安徽大学讲席教授。2003-2004年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并曾赴日本东京大学、法国远东学院、荷兰莱顿大学等海外汉学机构学术交流。主要从事历史地理、明清以来中国史、域外文献与东亚海域史研究,出版有《徽州社会文化史探微——新发现的16—20世纪民间档案文书研究》、《社会历史与人文地理:王振忠自选集》等著作十数种,主编及合作主编有《徽州民间珍稀文献集成》30册、《长江与莱茵河》等五种,并有《从黄山白岳到东亚海域》《日出而作》等数种学术随笔。
|
目錄:
|
001 /
前言
朝鲜与琉球
003 / 朝鲜诗人李尚迪与《燕行事例》及相关问题研究
004 / 一、李尚迪与《燕行事例》之由来
013 / 二、从《燕行事例》看朝鲜燕行使者的活动
040 / 三、余论
049 / 从汉语教科书看清代东亚经济与文化的交流
——以朝鲜时代汉语课本所见沈阳及辽东为例
049 / 一、关于朝鲜汉语教科书
051 / 二、朝鲜汉语教科书所见中韩交流
080 / 三、结语
083 / 琉球汉文文献与中国社会研究
084 / 一、作为社会史资料的琉球汉文文献
086 / 二、琉球汉文文献与中国社会研究
104 / 三、余论
111 / 《伯德令其他往复文》所见19 世纪中叶的琉球与东
亚海域
114 / 一、关于《伯德令其他往复文》抄本之成书
117 / 二、19 世纪中叶伯德令在琉球的活动
132 / 三、 从《伯德令其他往复文》看19 世纪中叶的
东亚海域
148 / 四、余论
以长崎为中心的清日贸易与社会文化
161 / 18 世纪唐通事眼中的清日贸易与长崎社会
——新见抄本《琼浦闲谈》研究
167 / 一、《琼浦闲谈》的作者及其成书
172 / 二、《琼浦闲谈》的学术价值
210 / 三、余论
226 / 僧侣、宿主、通事与船商
—— 从圣福寺藏《唐船寄附状帖》看18 世纪初的长
崎贸易
227 / 一、日本长崎圣福寺所藏《唐船寄附状帖》
232 / 二、《唐船寄附状帖》所见长崎的贸易活动
254 / 三、余论
266 / 19 世纪清日贸易与长崎圣堂祭酒的日常生活
——以《向井闲斋日乘》为中心
267 / 一、长崎向井氏与《长崎圣堂祭酒日记》
270 / 二、长崎圣堂祭酒的日常活动
303 / 三、从《向井闲斋日乘》看19 世纪的长崎社会
321 / 四、余论
327 / 19 世纪中后期的长崎贸易与徽州海商之衰落
——以日本收藏的程稼堂相关文书为中心
328 / 一、长崎唐馆与中日贸易
341 / 二、 从长崎程稼堂文书看19 世纪中后期的徽州
海商
369 / 三、结语
375 / 附录:《和汉俗语呈诗等杂字》
445 / 后 记
|
內容試閱:
|
前言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犹如与潮水一起涌出……正像浩瀚的海洋、潮涨潮落以及一轮明月,为东亚各国民众共同俯看仰视的景观一样,汉字在传统时代亦是中国与邻国沟通的重要媒介。特别是在明清时代,东亚海域世界有着频繁的经济和文化联系。在长期的交往中,东亚邻国都形成了不少汉籍文献,这批文献,是我们得以将东亚视作一个具有相互联系的空间单位加以探讨的重要基础。本书即利用在法国巴黎、日本长崎、冲绳等处收集到的域外文献,探讨中国与朝鲜、琉球以及以长崎为中心的清日贸易与社会文化。
书中上篇《朝鲜诗人李尚迪与〈燕行事例〉及相关问题研究》,重点利用法兰西学院庋藏的珍稀文献《燕行事例》抄本,结合其他相关资料,在厘清清代燕行惯例的基础上,探讨了19世纪前后中朝贸易的实态——透过对一些惯用语汇的分析,指出:《燕行事例》一书颇为细致地记录了清代朝鲜使者的燕行惯例,对于时下方兴未艾的《燕行录》研究以及东北亚国际交流的探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在清代前期,东北亚三国的贸易存在着此消彼长之势。从“杭货”以及“燕贸”等通俗常言可以看出,包括江南一带的中国商品,通过北京源源不断地流往朝鲜。而与此同时,朝鲜输往中国的人参,其重要的消费市场也在江南。另外,该书系由19 世纪朝鲜著名诗人李尚迪编定,其中包含有部分公文函札中以朝鲜特有之“吏读”记录而成的文字,对于研究李氏的燕行译官生涯,提供了一种未为人知的新史料。而《燕行事例》之编定,与此后多次重修出版的《同文汇考》《通文馆志》等书中相关内容之传承关系,显然亦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从汉语教科书看清代东亚经济与文化的交流——以朝鲜时代汉语课本所见沈阳及辽东为例》,聚焦于朝鲜时代的汉语教科书,探讨朝鲜使团及商人的活动,重点关注中韩交流中的沈阳及辽东,并从东亚比较的视野对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之形成作一探讨。文章指出,在清代,东亚各国之间存在着频繁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在此过程中,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汉语教科书,其中,最为重要的如日本的唐通事教科书,琉球的官话课本,以及朝鲜时代的汉语教科书。这些教科书因其语言生动、内容丰富,贴近民众的日常生活,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东亚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实态,因而值得历史学界更多的关注。与同时代的唐通事教科书、琉球官话课本相似,朝鲜时代的汉语教科书也多出自当时的朝鲜通官之手。这些资料,对于中外文化交流从政治史、贸易史以及广义的文化史转向社会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琉球汉文文献与中国社会研究》,具体概述了各种类型的琉球文献(如水陆路程、笔谈资料、旅行随笔和官话课本等),探讨了它们对于中国社会研究的学术价值。在我看来,特别是其中的琉球官话课本更是独具特色,对清代福州社会的集中描述最为翔实、生动。这些官话课本,不仅是方言研究的珍贵资料,而且对于城市生活史的研究,亦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该节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广应官话》之相关内容,从一些独特的方面反映琉球人眼中清代中小城市民众的日常生活。其中特别指出,就目前所见的诸多官话课本来看,早期官话课本之区域特色尚不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伴随着琉球人在福州活动的日益频繁,清代官话课本中“福语”的色彩愈益显著。
《〈伯德令其他往复文〉所见19 世纪中叶的琉球与东亚海域》,通过对抄本的细致研读,指出:琉球大学图书馆庋藏的《伯德令其他往复文》为一手档案,详细记录了英国传教士伯德令在琉球传教与生活的相关经历,反映了他与琉球当局的各类交涉,以及由此带来的矛盾与冲突,这些书信,也凸显了其时东亚海域世界颇为复杂的国际关系。此一时期的东亚,正由传统的朝贡体制向欧美列强支配下的国际秩序转变,琉球作为小国,周旋于中、日以及西洋各国之间,艰难地寻求应对之策。与伯德令在琉球的活动相关,抄本中有关上海通事钱文琦的档案,也有助于更好地厘清《遐迩贯珍》所载《琉球杂记述略》成书的相关脉络,具有特别的史料价值。
与本书上篇关注朝鲜、琉球不同,下篇则主要聚焦于日本长崎。其中,《18 世纪唐通事眼中的中日贸易与长崎社会——新见抄本〈琼浦闲谈〉研究》一文指出:日本东北大学图书馆收藏的《琼浦闲谈》,是一册迄今尚未受到学界关注的珍稀抄本。该书出自唐通事之手,生动地状摹了18 世纪的清日贸易与长崎社会实态。文章首先厘清了《琼浦闲谈》之成书由来,其次通过与另一唐话课本《琼浦佳话》之比较,勾勒出长崎贸易与唐人活动、风俗文化的一些侧面。特别是透过对福州府土神“九使”与长崎诹访神社信仰之渊源等的相关分析,从一个侧面把握传统时代中国文化的传播及其相关影响。文章认为:《琼浦闲谈》所述具有特别的史料价值,由此应充分重视活跃于长崎的福州府属人群之乡土背景。具体说来,江户时代在长崎的不同人群之信仰彼此交融,既有中国人对日本神明之借用,又有中国各类信仰崇拜移植日本的更多例子。除了人们习知的儒家圣堂(孔庙)、妈祖信仰、佛教黄檗文化之外,道教系统之“九使”信仰在长崎的影响亦值得特别关注——“九使”由原乡福清的荒洞蟒神到东亚海域史上舍生取义之林姓神明,“九使”信仰从福州府属庶民之“九使诞”俗以及府城倡门邪神崇拜再到融入长崎盛大的诹访神事活动,其间的嬗变轨迹,彰显了东亚海域跨文化风俗传播的复杂性与丰富内涵。
《僧侣、宿主、通事与船商——从圣福寺藏〈唐船寄附状帖〉看18 世纪初的长崎贸易》,聚焦于2019 年在长崎圣福寺发现的重要史料《唐船寄附状帖》。该书收录的136 封信函,是康熙年间驶入长崎港的中国南京、宁波、厦门、广东、台湾以及咬?吧船主给圣福寺铁心和尚等人的书信。该文考证了这批书信产生的年代,并在考释各信涉及的诸多名物之基础上,指出该文献可以弥补《唐船进港回棹录》等档案记录之空缺,从中可见江户时代长崎贸易的一些侧面,特别是僧侣、宿主、唐通事与船商的互动实态。笔者认为:长崎的贸易制度存在着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而《唐船寄附状帖》则反映了中日贸易早期的一些情况,其中提供的鲜为人知之细节,反映了长崎贸易中一些较为复杂的面相,也留下了不少值得进一步探讨的线索。
《19 世纪中日贸易与长崎圣堂祭酒的日常生活——以〈向井闲斋日乘〉为中心》,利用《长崎圣堂祭酒日记》中的汉文史料,透过长崎圣堂祭酒之释菜、拜圣、讲经、舶载书籍之检查、来航唐船货物与给发信牌等公务记录,以及向井雅次郎作为长崎圣堂祭酒的读书、授课、交游、古董鉴藏及物品买卖、书画会、结社等日常活动,探讨江户时代儒者兼幕府官员的思想倾向及其人际网络,进而揭示19 世纪中日贸易与长崎的社会生活实态,从中观察中、日文化之交流与互动。
《19 世纪中后期的长崎贸易与徽州海商之衰落——以日本收藏的程稼堂相关文书为中心》,主要利用日本长崎历史文化博物馆收藏的珍稀文献,由个案入手,对中日贸易中徽州海商之衰落过程作了具体而微的探讨。文章指出:由明迄清,徽州海商的主体存在着一个重要的转变,即从明代武装走私的私人贸易转向清政府特许经营的海外贸易。及至19 世纪60 年代,东亚海域世界的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而中国国内太平天国时期的兵燹战乱,又对中日贸易造成剧烈冲击,加速了徽州海商之衰落与长崎唐馆的解体。本节聚焦的徽州巨商程稼堂,曾是长崎贸易中举足轻重的海商首领。但在19 世纪中后期,他与海商同行、长崎会所、借贷商人之间,不断地发生各类债务纠纷,其本人则为了躲避债主的纠缠而到处东躲西藏,并多次将各类财物作为抵押。这些,显然反映了其人已徘徊于破产的边缘。程稼堂的遭遇,折射出昔日富甲天下的徽州海商之困境。其人的盛衰递嬗,可算是煊赫一时的徽州海商之最后一曲挽歌。
域外文献是推进东亚海域史研究的重要史料,对域外文献的关注,将极大地扩充东亚海域史研究的史料来源,以此为契机,有助于在东亚视域中将各种原本看似孤立的现象加以系统性分析,在这方面,显然需要花大力气收集、整理与研究。有鉴于此,本书的最后一部分为附录,标点整理了长崎历史文化博物馆庋藏的抄本《和汉俗语呈诗等杂字》。此一文本也是唐通事教科书之一,与笔者在《袖中东海一编开:域外文献与清代社会史研究论稿》中整理的唐通事文献三种一样,都是海洋史研究的珍贵资料,希望能借此进一步推进域外文献与东亚海域史的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