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古代中国与南亚文明论丛
》
售價:NT$
281.0
《
法医冷知识——尸体是一本无声的书,推理破案必知的92个冷知识 法医门徒 著
》
售價:NT$
305.0
《
东方园子:中国古典园林现代应用 园冶 禅庭 东方美学 造园 庭院造景施工 国风 作庭记 景观设计
》
售價:NT$
1469.0
《
Hygge Home(为什么我只想待在家)
》
售價:NT$
449.0
《
思想会·诺曼底1944:登陆日与史诗般的77天法国战役
》
售價:NT$
913.0
《
黄金定律:智慧泥板与巴比伦最富有的人(全球畅销书!来自古巴比伦的财富课,教你摆脱贫困,智慧管理财富,实现财富持续增长!)
》
售價:NT$
245.0
《
全球的全球史:世界各地的研究与实践 历史学的实践丛书
》
售價:NT$
408.0
《
学会思考 批判性思维 思辨与立场 学会提问
》
售價:NT$
403.0
|
編輯推薦: |
展现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三十年的辉煌发展历史
|
內容簡介: |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于1994年成立,至今已有三十年辉煌发展历史。党的二十大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提出了新的历史要求,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已成为新发展阶段下中国社会工作的重大任务。为全面展示新时期我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情况,推进我国社会工作教育的稳步发展,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特组织该专著编写。该专著以三十年发展历史中的专业发展与特色、教育发展与特色、研究发展与特色、服务发展与特色、组织建设与特色、展望和大事记为主线,包括第一篇中国社会工作教育重建与发展特色、第二篇中国社会工作教学与人才培养、第三篇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四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社会工作服务、第五篇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专委会与片区中心工作、第六篇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展望、附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界大事记。
|
關於作者: |
马凤芝,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于香港中文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进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工作教育、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社会转型与社会发展、妇女发展与妇女社会工作等。
|
目錄:
|
第yi编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重建与发展特色
第yi章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历史遗产与重建的时代背景
第二章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重建的教育改革背景
第三章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重建的历程
第四章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重建中的重要事件
第五章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特色
第二编 中国社会工作教学与人才培养
第六章 社会工作教学点的发展与总体状况
第七章 社会工作专业的招生状况与就业去向
第八章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建设
第九章 国家本科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状况
第三编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
第十章 中国社会工作学科、理论与能力建设研究
第十一章 服务国家战略的重大项目及创新成果
第十二章 国家战略导向的主题服务案例项目及研究成果
第十三章 中国社会工作宏观领域研究
第十四章 中国社会工作微观领域研究
第四编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的社会工作服务
第十五章 参与社会工作法规政策制定与制度建设
第十六章 参与汶川地震及其他地区灾后重建社会工作服务
第十七章 社会工作教育对口扶贫与反贫困社会工作服务
第十八章 中央财政支持社会服务项目
第十九章 其他领域社会治理服务
第五编 疫情防控社会工作
第二十章 概 述
第二十一章 疫情防控社会工作服务暨行动研究项目
第二十二章 国际社区抗疫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行动
第二十三章 疫情防控社会工作中的公众教育和宣传
第二十四章 武汉“集中隔离点— 社区”社会工作与心理援助督导服务
第二十五章 国际交流和疫情防控社会工作研究成果
第六编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专委会与片区工作
第二十六章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专委会工作
第二十七章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片区工作
第二十八章 北京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
第七编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国际和境外合作项目
第二十九章 凯瑟克基金对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的支持 483
第三十章 中美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合作项目
结语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展望
附录一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大事记
附录二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历届工作班子成员名单
附录三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历年团体会员名单
后记
|
內容試閱:
|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诞生于 1994 年。与改革开放相伴而生的社会问题与需求催生了社会工作专业在 1987 年恢复重建。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正处于一个历史性大转型的时代,一个改革开放后的变革与繁荣交织的波澜壮阔的年代。社会工作专业重建之初遇到的挑战与困难,让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之路充满荆棘。那个年代,既是充满机遇的年代,也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重建的先行者们激情勃发的年代。先行者们对中国社会工作教育事业的投身与承诺,留下了努力拼搏的时代足迹。三十年前,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应运而生。当时,雷洁琼教授等社会工作前辈顺应我国改革开放之大势,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高瞻远瞩地与国家教育委员会和民政部推进了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恢复重建之进程。在袁方教授等多方共同努力下,1994 年 12 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正式成立。回首过去,在雷洁琼教授和袁方教授等的指导和领导下,协会班子艰苦创业、拓荒前行,协会成员团结奋斗、守正创新,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社会工作教育事业的发展,形成了学科、学术、学人、行业“四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以及社会工作教育与社会工作事业互促并进的大好局面。至今,以社会工作教育培养服务国家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需要的人才,推进社会工作服务和制度建设的“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模式”逐步成形,社会工作教育走上繁荣发展的道路。
三十年砥砺奋进,三十年春华秋实。岁月的长河中流淌着太多社会工作教育群体的奋斗记忆,留下了永不磨灭的闪光足迹……由小到大。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在社会工作学科建设中不断壮大,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94 年协会成立之际,全国开办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不足 10 所、协会会员单位仅20 余家。截至 2024 年 10 月,全国开办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已近 400 所,协会会员单位达到367 家。目前,协会已成为凝聚全国社会工作专业院校力量推进学科建设的重要平台,为社会工作专业院校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师资能力建设、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持和服务。从无到有。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推动设计和打造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工作课程体系,出版了自主编写的系列教材,创办了社会工作专业学术刊物。这些专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带动并推进了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为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领域人才培养夯实了基础。坚持不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积极倡导和参与创设社会工作制度,积极探索、创新民生服务和社会治理的路径与方法。在困弱群体服务和民生发展、脱贫攻坚反贫困、新冠疫情防控、基层社会治理、社区矫正、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信访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学校和青少年社会工作等诸多领域,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引领服务创新。主动担当。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勇于担当,创造性地以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参与重大公共事件的治理,解决其中的社会—心理问题,满足社会需要,获得社会认可。在四川汶川地震、云南鲁甸地震、上海静安大火、江苏水灾、天津港爆炸事件、河南水灾、甘肃积石山地震以及新冠疫情等重大突发事件中,协会与全国社会工作院校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进行危机干预,参与灾后重建,提升了专业社会工作参与问题解决的治理效能。不畏艰难。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参与脱贫攻坚行动,协会与会员单位克服困难,执行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和民政部制定的社会工作教育对口扶贫计划,主动参与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牵手计划”,创新方法,扶贫扶志;链接资源,满足需要;培养人才,增能固基。在新冠疫情防控中,主动自发,迅速集结,回应社会需要,科学服务解决民众急难愁盼问题。虚心学习。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理性开放,积极组织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借鉴国际社会工作教育先进经验促进自我发展,让国际同行听到中国声音,让中国社会工作成为世界社会工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主体自觉。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在教育教学和服务实践中,理性地对待外来理论和经验,以我为主,文化自觉、实践自觉,坚持专业化与本土化相结合,努力总结本土经验,建构本土知识,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模式。教育先行。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以其敬业精神和培养硕果,支撑和推动了我国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我国的社会工作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培养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新进程中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我国社会工作实践和社会工作教育事业的发展,显示了党的领导和政府主导的重要性,也彰显了社会工作教育群体的主体性。我国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正在创造一种世界奇迹,一种社会工作快速发展的中国经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