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影像中的侦查学:刑侦警务类节目研究
》
售價:NT$
245.0
《
俄国社会阶层与历史变迁(1700—1900)
》
售價:NT$
449.0
《
博弈与平衡:奥格斯堡城市宗教改革研究(1518-1537)
》
售價:NT$
551.0
《
古代中国与南亚文明论丛
》
售價:NT$
281.0
《
法医冷知识——尸体是一本无声的书,推理破案必知的92个冷知识 法医门徒 著
》
售價:NT$
305.0
《
东方园子:中国古典园林现代应用 园冶 禅庭 东方美学 造园 庭院造景施工 国风 作庭记 景观设计
》
售價:NT$
1469.0
《
Hygge Home(为什么我只想待在家)
》
售價:NT$
449.0
《
思想会·诺曼底1944:登陆日与史诗般的77天法国战役
》
售價:NT$
913.0
|
編輯推薦: |
为建筑及其环境建成后适应不断变化的多样需求,保证全生命周期内的安全底线、使用效率与空间活力提供解决方案
|
內容簡介: |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城镇化与社会经济结构加速转型背景下,建筑及其环境建成后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多样需求,保证全生命周期内的安全底线、使用效率与空间活力,是新时代建筑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本书是关于广义韧性建筑功能适变关键技术的学术专著。全书分成5章,第1章~第3章是对研究背景及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的概述;第4章是对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功能适变理性设计方法的详细介绍;第5章是对功能适变关键技术路线的介绍以及对未来工作的构想。
本书适合建筑师及相关设计从业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
關於作者: |
胡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博导,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胡越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建筑创作》杂志主编、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中国建筑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改造和城市更新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工业建筑遗产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城市更新分会副会长。
作为主持人和方案创作人胡越有多个项目获得国家金银奖、省部级奖和国际奖。在完成国家重大项目的同时,胡越还将关注点放在具有普遍意义和社会价值的城市更新和大量建造的普通建筑上。胡越在从事设计实践的同时还非常关心建筑设计理论及新材料的运用,曾在国内各种刊物上发表过大量文章并出版了学术专著,近年来致力于广义韧性建筑和建筑设计方法论的研究。
|
目錄:
|
前言
1 背景 / 001
1.1.韧性建筑研究的社会需求 / 002
1.2.韧性建筑的研究概况 / 005
2理论基础 / 008
2.1.广义韧性建筑 / 009
2.2.流程控制 / 010
3广义韧性建筑的功能适变 / 012
3.1.功能适变 / 013
3.2.功能适变建筑的特征 / 015
3.3.功能适变设计关键技术 / 016
3.3.1 方法论基础 / 016
3.3.2 关键技术框架 / 019
3.3.3 几个关键问题的解释 / 021
3.3.4 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持续更新的启示 / 024
4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功能适变理性设计方法 / 027
4.1.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项目概况 / 028
4.1.1.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设计概况 / 028
4.1.2 方案进展 / 030
4.2.方案主要设想 / 035
4.2.1 项目的特性 / 035
4.2.2 项目面临的主要问题 / 035
4.2.3 建筑设计的思维方式 / 036
4.2.4 中国传统建筑设计方式 / 042
4.2.5 现代建筑师的困惑 / 044
4.2.6 大自然的设计 / 045
4.3.工作系统构架 / 047
4.4.工作内容 / 048
4.4.1 推导式工作方法的确定 / 048
4.4.2 体育健身场所分析 / 048
4.4.3 以往大型体育中心用地的特点 / 049
4.4.4 设计目标 / 050
4.4.5 推导式工作方法的步骤 / 051
4.5.结语 / 130
5广义韧性建筑功能永续适变的技术框架 / 131
5.1.数字智能语境下的建筑功能适变设计的特征 / 132
5.1.1.“多样态”的设计内容 / 132
5.1.2.“多阶段”的设计流程 / 133
5.1.3.“多层次”的设计技术 / 133
5.1.4.面向建筑功能适变的人机协同工作智能设计工作框架 / 134
5.2.智能分析系统 / 135
5.2.1.系统构成 / 135
5.2.2.数据收集与处理 / 135
5.2.3.决策模块与预测模块 / 139
5.3.智能设计系统 / 144
5.3.1.系统构成 / 144
5.3.2.数据收集与处理 / 144
5.3.3.生成模块与判别模块 / 147
5.4.持续更新 / 150
6.附录 / 151
附录A.北京体育公园调研报告 / 152
附录B.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程序输入数据清单 / 289
参考资料/ 303
|
內容試閱:
|
1990年北京亚运会工程是我参与设计的第一个工程,通过这个工程项目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大型体育中心赛后利用的重要性。
2003年我和我的团队承接了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总图的设计工作。在此之前我已经开始了设计方法论的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在设计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总图时将重心集中在下面两个方面:
(1)体育中心场地的功能适变;
(2)基于功能适变的理性设计方法探索。
这是一次以体育中心功能适变为目的、以设计方法创新为手段的设计实验。
这里需要对上述两个关键点做一个简短的解释。所谓体育中心场地的功能适变,是试图设计一个具有强大韧性的体育中心,以便应对大型体育中心在使用过程中的“潮汐现象”,让场地能够更好地适应赛时和平时在需求方面的巨大差异,能够保障体育中心在全生命周期中高效运营。
作为一个古老的职业,建筑设计一直以跨越艺术和工程两个领域为其主要特征。在这样的学科背景下,建筑设计总是以感性的、个人经验的、注重创作灵感的设计方法见长。而这种方法在进入20世纪以后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对建筑的需求,20世纪在西方国家掀起了现代设计法运动,建筑师和学者试图通过改变传统设计方法使建筑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在对设计方法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敏感地意识到设计方法的变革对于中国建筑实践的重要性。
因此针对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总图设计,我们采用了一种基于理性设计的方法。
这个方法我们称为“工作系统” ,其核心是在主要设计需求——体育中心场地功能适变的驱动下,分析建设场地及周边环境的特征,根据特征选取样本,对样本进行调研,分析调研结果,建立数学模型,将体育中心场地代入模型运算,其运算结果可以作为对场地进行细化和景观设计的依据,其流程图如图0-1所示。
2008年奥运会结束后我们又继续完成了五棵松体育馆奥运会后改造、北部商业和地下停车场设计、棒球场拆除后地下商业街的设计、体育馆冬奥会改造以及冬奥会训练馆设计等一系列工作。面对业主在持续的运营中的一系列改造提升需求,我们在完成常规设计任务的同时也深刻地体会到,设计之初对体育中心功能适变的关注,为体育中心后续的运营改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持续的优化调整也给设计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需要在持续的更新中提供持续的适变设计。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在“工作系统”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基于持续感知环境的智能化辅助设计方法,同时将这个针对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功能适变的设计方法拓展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功能适变设计关键技术。
本书分成5章,第1章~第3章是对研究背景及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的概述,第4章是对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功能适变理性设计方法的详细介绍,第5章是对功能适变关键技术路线的介绍以及对未来工作的构想。
胡 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