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匠天工:样式雷笔下的皇家园林
》
售價:NT$
449.0
《
探知无界·气候变化的危机与应对 北大名师讲科普系列
》
售價:NT$
245.0
《
中国文化第一课·典籍里的礼
》
售價:NT$
296.0
《
思想的光照:马寅初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文集
》
售價:NT$
398.0
《
入门级AI机器人制作与图形化编程
》
售價:NT$
347.0
《
怎样上好常态课:小学数学教学24例
》
售價:NT$
319.0
《
祈愿女神
》
售價:NT$
325.0
《
新反智时代(历史学堂)
》
售價:NT$
374.0
|
內容簡介: |
2018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部单行税法。环境保护税的征管需要生态环境部门与税务机关两大机构的有效协作。跨部门协作不仅是税收征管的需要,也是公共管理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协作系统理论应用于整体政府治理,包含目标、意愿、沟通三要素,其为解决政府部门隔离、行为碎片化,实现跨部门协作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本书通过协作系统理论对我国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实践、制度现状和完善路径开展了系统性探索,为解决环境保护税征管困境提供了制度指导建议,也为我国税收征管跨部门协作提供了可应用、可复制的具体思路和方法,同时还为我国公共管理领域协作创新提供了有效的科学指引。
|
目錄:
|
第一章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价值
(一)研究背景
(二)理论研究价值
(三)实践研究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一)环境保护税研究
(二)税收征收管理研究
(三)环境保护税征管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与创新及特色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创新
(三)研究特色
第二章征管视角下环境保护税与排污费比较分析
一、排污费到环境保护税的发展变迁
(一)排污费到环境保护税的制度变迁
(二)排污费到环境保护税功能定位的发展
(三)从行政收费到税收征收属性的变化
二、环境保护税与排污费征收主体之比较
(一)排污费的征收主体
(二)环境保护税的征收主体
三、费改税征收程序之比较
(一)环境保护税与排污费申报缴纳程序之比较
(二)环境保护税与排污费核定及复核程序之比较
四、比较评析
(一)税费属性不同
(二)征收主体不同
(三)征收管理规范化不同
(四)税费收支管理不同
第三章环境保护税征管程序
一、环境保护税征管程序的特殊性
(一)环境保护税征管流程
(二)纳税申报的主动性
(三)可复核性
(四)部门协同性
二、环境保护税的纳税人申报程序
(一)纳税人申报程序的地位及意义
(二)纳税人申报程序的制度基础
(三)纳税人申报程序的实施现状
三、环境保护税的税额确认程序
(一)税额确认程序的地位及意义
(二)税额确认程序的制度基础
(三)税额确认程序的实施现状
四、环境保护税征管的部门协作程序
(一)部门协作对环境保护税征管的意义
(二)部门协作程序的制度基础
(三)部门协作程序的实施现状
第四章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指导理论
一、环境保护税外部性理论
(一)外部性理论的由来
(二)外部性问题的解决
(三)庇古税
二、税收征管效率理论与成本控制理论
(一)税收征管效率理论
(二)税收征管成本控制理论
三、跨部门协作理论
(一)分工与协作
(二)整体政府治理
(三)协作系统理论
四、权责配置理论
(一)多元共治理论
(二)权责关系理论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五章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制度
一、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制度体系现状
(一)《税收征收管理法》中的协作规范
(二)《环境保护税法》中的协作规范
(三)税收保障制度中的协作规范
(四)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的地方规范
二、协作制度在环境保护税征管中的应然性定位
(一)协作制度在税收征管基本程序法中的定位
(二)协作制度在单行税种法中的定位
(三)协作制度在中央和地方税收征管制度中的定位
(四)小结
三、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制度建设问题分析
(一)协作规范在税种法与征管程序基本法中的定位不明确
(二)中央和地方协作规范任务分工不明
(三)责任规范缺乏强制性
(四)长期性双向协作机制尚未健全
四、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制度完善思路
(一)明确协作规范在税种法与征管程序法中的定位
(二)完善征管协作责任规范
(三)提升地方操作规范立法层级
(四)构建长期性双向互助协作机制
第六章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权责配置
一、权责配置在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体系中的定位
(一)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权责配置的理论定位
(二)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权责配置的法律依据
(三)权责配置在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体系建构中的作用
二、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权责配置的实践困境
(一)税务机关征管中的主要问题
(二)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协作征管中的主要问题
(三)环境保护税协作征管中政府存在的问题
(四)环境保护税征管中其他相关部门协作现状
三、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权责法律制度分析
(一)税务机关的征管权责规范
(二)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协作征管权责规范
(三)政府在环境保护税征管中的权责规范
(四)其他相关部门在环境保护税征管中的职责规范
四、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权责配置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一)征管参与主体权责划分不清
(二)协作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
(三)风险防范制度建设不足
(四)协作责任追究机制不完善
五、完善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权责配置的建议
(一)坚持责权利对称的原则
(二)落实征管主体权责配置
(三)推进优化征管协作激励保障机制
(四)健全责任追究制度
第七章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信息沟通模式
一、信息沟通在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中的定位
(一)理论定位
(二)制度定位
(三)价值定位
二、环境保护税征管中信息沟通相关制度分析
(一)《环境保护税法》中的信息沟通协作制度
(二)《税收征收管理法》中的信息沟通协作规范
(三)环境保护税协作征管信息沟通在其他规范中的体现
(四)小结
三、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信息沟通模式实践探索
(一)涉税信息共享平台运行现状
(二)跨部门点对点线下沟通情况
(三)涉税信息共享平台运行问题分析
四、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平台 线下信息沟通模式
(一)涉税信息共享平台沟通为主
(二)传统线下信息沟通为辅
第八章完善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机制的建议
一、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机制建构的思路
(一)重视理论指导
(二)加强制度体系建设
(三)回应实践问题,优化协作内容
二、推进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制度体系建设
(一)税收征管协作制度的应然性定位
(二)《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
(三)《环境保护税法》及其实施条例
(四)税收征管协作相关地方立法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规范进路
三、优化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程序
(一)纳税人识别程序
(二)税额确认程序
四、细化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权责配置
(一)职责内容与边界
(二)协作责任
(三)协作配套激励与保障机制
五、提升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信息沟通效率
(一)加强涉税信息共享平台综合建设
(二)构建多元化的信息沟通模式
(三)健全双向信息沟通机制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