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迟缓的巨人:“大而不能倒”的反思与人性化转向
》
售價:NT$
352.0
《
我们去往何方:身体、身份和个人价值
》
售價:NT$
305.0
《
大学问·批判的武器:罗莎·卢森堡与同时代思想者的论争
》
售價:NT$
449.0
《
低薪困境:剖析日本经济低迷的根本原因
》
售價:NT$
301.0
《
穷人的银行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自传)
》
售價:NT$
347.0
《
绵延:文明分野与文化演进
》
售價:NT$
301.0
《
三神之战:罗马,波斯与阿拉伯帝国的崛起
》
售價:NT$
367.0
《
法国通史(全六卷)
》
售價:NT$
4488.0
內容簡介: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的迅速普及,数字城市应运而生,成为推动城市现代化、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与传统城市发展形态不同,数字城市是数字化与城市化深度融合的产物,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和模式。其在发展过程中强调以人为本的协同发展共同体建设,突出技术驱动的城市变革与重塑,以期基于数字资源和数字基础设施建立由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构成的城市综合体,并有效应对多方面的风险与挑战,助力城市和谐发展与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
關於作者:
郑跃平,2015年获美国罗格斯大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数字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科大讯飞人工智能与政府治理创新联合实验室执行主任,《数字治理评论》主编,《公共行政评论》、《电子政务》和《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等刊物编委;研究领域包括数字治理、大数据与公共治理、移动政务、智慧城市等;在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Public Management Review、Administration & Society、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公共管理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目錄 :
第一部分 数字城市的兴起与内涵第一章 数字城市兴起的背景 一 数字城市建设的政策背景 二 数字城市建设的技术背景 三 城市发展数字化转型的趋势第二章 数字城市的理念与内涵 一 数字城市的理念:以人为本的协同发展共同体 二 数字城市的内涵:技术驱动的城市变革与重塑第二部分 数字城市的构成要素与运行机制第三章 数字城市的结构与功能 一 基础:数据资源和数字基础设施 二 体系: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 三 目标:城市和谐发展与人民美好生活第四章 数字城市的“新基建”——推动协同治理信息化和现代化 一 传统基础设施与新型基础设施 二 数字城市“新基建”的内容及层次第五章 数字政府——数字驱动的服务便捷化与治理协同化 一 数字政府推动数据基础要素整合汇聚与公开共享 二 数字政府驱动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三 数字政府引导城市多元主体间更紧密的数字化协同 四 数字政府驱动的数字城市建设案例第六章 数字经济——技术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 数字技术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二 数字经济驱动城市数字化转型 三 数字经济驱动的数字城市建设案例第七章 数字社会——数字技术赋能社会运行与凝聚力提升 一 数字服务惠民:赋能个体生活发展 二 数字社会发展:赋能社会组织运行 三 数字技术赋能与社会治理创新 四 数字技术赋能数字城市建设案例第三部分 数字城市的风险、挑战与未来第八章 数字城市的风险——隐私、安全与鸿沟 一 隐私泄露风险不断加剧 二 对数字安全的需求更为迫切 三 数字鸿沟难以弥合第九章 数字城市的挑战——认知、技术、治理与环境 一 认知层面:对数字城市建设发展的认知不足 二 技术层面:数字“新基建”基础不牢,技术应用能力不足 三 治理层面:数字城市治理体系不完善 四 环境层面:国际环境不稳定性增强第十章 数字城市建设的未来 一 数字城市建设的趋势 二 数字城市建设的建议 三 数字城市的未来展望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