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海外中国研究·江南:中国文雅的源流
》
售價:NT$
347.0
《
迟缓的巨人:“大而不能倒”的反思与人性化转向
》
售價:NT$
352.0
《
我们去往何方:身体、身份和个人价值
》
售價:NT$
305.0
《
大学问·批判的武器:罗莎·卢森堡与同时代思想者的论争
》
售價:NT$
449.0
《
低薪困境:剖析日本经济低迷的根本原因
》
售價:NT$
301.0
《
穷人的银行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自传)
》
售價:NT$
347.0
《
绵延:文明分野与文化演进
》
售價:NT$
301.0
《
三神之战:罗马,波斯与阿拉伯帝国的崛起
》
售價:NT$
367.0
|
編輯推薦: |
第7版最大的变化是突出了医学院校体育的特点,增加了体育与医学结合的紧密度,使学生掌握医体结合的知识,与未来工作的实际需求相吻合。
|
內容簡介: |
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安全与健康观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结合目前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整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为目标,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關於作者: |
国家级田径裁判员,现任辽宁省田径裁判委员会常委。1996年曾获全国优秀青年体育教师称号,高校教龄37年,增担任锦州医科大学体育教研部主任、辽宁省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
目錄:
|
第一章大学体育/1
第一节健康理念的形成/1
一、“健康第一”思想的树立/1
二、人格的塑造/2
三、科学锻炼身体/4
第二节医学与体育/5
一、古代医学与体育的关系/6
二、现代医学与体育的关系/7
三、现代体育与医学的关系/8
第三节高等医学院校体育/9
一、树立终身体育思想/11
二、教学目标与职业特点/11
三、加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12
四、建立“医体结合”的体育教学模式/13
第二章奥林匹克运动/14
第一节奥林匹克运动概述/14
一、现代竞技运动的兴起/14
二、顾拜旦的伟大贡献/15
三、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15
四、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17
第二节奥林匹克运动文化概述/18
一、奥林匹克运动文化概念/18
二、奥林匹克运动文化内涵/19
三、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象征/20
第三节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22
一、中国早期的奥林匹克运动/22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奥林匹克运动/23
三、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24
第三章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检测与评价/28
第一节形态测量与评价/28
一、测定的意义/28
二、身高测量/28
三、体重测量/28
第二节身体成分的测定与评价/30
一、测定的意义/30
二、测定的指标与评价/31
第三节功能测定与评价/33
一、测定的意义/33
二、测定的指标与评价/33
三、提高肺活量的锻炼方法/34
第四节身体素质测定与评价/34
一、测定的意义/34
二、速度测定/34
三、力量测定/35
四、柔韧测试/37
五、耐力测定/38
六、身体素质测定项目练习方法/38
第五节健康评估/40
一、自测健康/41
二、心理健康的自我评估/44
三、健康饮食自我评估/46
第四章运动处方/47
第一节运动处方的概述/47
一、运动处方在健身、康复、治疗、预防中的作用/47
二、运动处方的分类/48
第二节运动前健康筛查/49
一、运动前健康筛查的目的和意义/49
二、常规医学检查/49
第三节运动处方的实施原则/50
一、个体化原则/50
二、以全身为基础原则/51
三、有效运动强度原则/51
四、运动的特异性原则/51
五、及时调整原则/51
第四节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51
一、锻炼目标/51
二、锻炼内容/52
三、运动负荷与运动量/52
四、注意事项/52
第五节运动处方的制订/53
一、运动处方的程序/53
二、耐力素质/53
三、耐力运动处方的应用/54
四、耐力运动处方的实施/54
五、发展肌肉力量的运动处方/55
六、发展柔韧性的运动处方/56
第六节常见心血管及代谢性疾病人群运动处方/56
一、冠心病/56
二、高血压/59
三、糖尿病/60
四、超重和肥胖/63
五、特殊环境中的运动处方/65
第五章体育运动与竞赛组织/72
第一节体育运动的概述/72
一、体育运动的概念/72
二、体育运动的内容/72
三、体育运动的分类/73
四、体育运动的特点/75
五、体育运动的新模式/75
第二节田径/76
一、田径运动概述/76
二、跑/77
三、跳跃/78
四、投掷/80
第三节球类运动/82
一、足球/82
二、篮球/84
三、排球/91
四、乒乓球/96
五、羽毛球/99
六、网球/102
第四节啦啦操运动/105
一、啦啦操概述/105
二、啦啦操基本动作/106
三、啦啦操的基本套路与编排/109
第五节体育竞赛组织及实施/110
一、体育竞赛/110
二、竞赛前的工作/111
三、竞赛进行中的工作/113
四、竞赛结束的工作/114
第六节体育竞赛方法/114
一、测量类竞赛项目/114
二、球类项目、制胜类项目竞赛方法/116
三、球类项目循环赛排定名次方法/121
第六章户外休闲运动/123
第一节户外休闲运动的起源与发展/123
一、户外休闲运动的定义/123
二、户外休闲运动的特点/124
三、户外休闲运动基本属性/124
四、户外休闲运动的分类/124
五、户外休闲运动的发展/125
第二节娱乐与健身项目/125
一、漂流/126
二、大众登山与徒步露营/127
第三节户外休闲运动项目/129
一、高山探险(登山运动)/130
二、攀岩运动/130
三、滑雪运动/131
四、桨板运动/132
五、洞穴探险运动/132
第四节极限运动项目/134
一、帆伞运动/134
二、速降/134
三、翼装飞行运动/134
四、潜水运动/134
第五节山地旅游/135
一、山地旅游项目特点/135
二、山地旅游项目/135
三、山地旅游的发展目前面临的几个问题/135
第七章传统体育与养生/136
第一节传统养生概述/136
一、中国传统养生/136
二、中国传统养生理论的基础/137
三、中国传统养生的学派/138
四、传统养生的特点与基本原则/139
第二节传统体育养生方法/141
一、太极拳/141
二、八段锦/146
三、五禽戏/151
四、保健按摩/156
第八章运动中的医务监督/164
第一节概述/164
一、运动中医务监督的主要内容/164
二、运动中医务监督的一般方法/164
第二节运动中的营养与配餐/166
一、青少年运动中的营养与配餐/166
二、中老年人运动中的营养与配餐/169
三、慢性疾病患者运动中的营养与配餐/169
四、运动员竞赛期间的营养与配餐/171
第三节运动过程中的疲劳与恢复/172
一、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和表现/172
二、运动性疲劳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173
三、运动性疲劳的恢复途径/174
第四节运动场地器材的卫生监督/176
一、运动场地器材的安全风险/176
二、运动场地器材安全防护措施/177
第九章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179
第一节运动损伤的概念与性质/179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179
二、运动损伤的性质/179
第二节运动损伤的直接原因/179
一、思想上不够重视/179
二、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180
三、技术动作错误/180
四、运动负荷过大/180
五、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181
六、组织方法不当/181
七、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182
八、场地设备的缺陷/182
九、不良气象的影响/182
第三节损伤的发病规律和潜在原因/182
一、发病规律/182
二、潜在原因/182
第四节运动损伤的预防/183
一、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183
二、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184
第五节运动损伤的急救/184
一、急救的概述/184
二、出血的急救/185
三、急救包扎的方法/186
四、骨折的急救(固定)/187
五、关节脱位的急救/188
六、心肺复苏/189
七、搬运伤员的方法/190
八、休克的急救/191
九、运动损伤的处理原则/192
第六节常见运动损伤及防治/193
一、运动猝死及猝死的预防/193
二、软组织损伤/193
三、肌肉拉伤/194
四、肩关节脱位/194
五、肘关节后脱位/195
六、腰部扭伤/195
七、膝关节损伤/195
八、踝关节扭伤/196
第十章运动与健康促进/197
第一节运动促进健康/197
一、运动促进健康理念的产生及发展/197
二、运动是良医项目/198
三、运动与健康促进的相关概念/199
四、运动康复的基本原则/200
五、运动康复的风险与预防/201
第二节运动康复治疗技术/201
一、运动康复治疗技术概述/201
二、具体运动康复治疗技术/202
第三节常见运动系统疾病的运动康复/211
一、颈痛的运动康复/211
二、腰痛的运动康复/212
三、膝痛的运动康复/214
四、肩痛的运动康复/215
第四节常见心理与精神疾病的运动康复/217
一、抑郁症的运动康复/217
二、紧张型头痛的运动康复/219
三、慢性失眠的运动康复/220
推荐阅读/222
|
內容試閱:
|
2023 年,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十轮规划教材启动了修订工作,新一轮教材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推进教育数字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