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黑暗王后:缔造中世纪世界的血腥竞争
》
售價:NT$
602.0

《
小行星猎人:贝努小行星生命起源样本采集任务全记录
》
售價:NT$
296.0

《
诡舍(夜来风雨声悬疑幻想震撼之作)
》
售價:NT$
254.0

《
讲给青少年的人工智能
》
售價:NT$
245.0

《
海外中国研究·宋代文人的精神生活(经典收藏版)--重构宋代文人的精神内核
》
售價:NT$
500.0

《
埃勒里·奎因悲剧四部曲
》
售價:NT$
1426.0

《
税的荒唐与智慧:历史上的税收故事
》
售價:NT$
500.0

《
图式疗法的刻意练习
》
售價:NT$
408.0
|
內容簡介: |
《绿洲乡村发展评价与多元治理》着眼于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这一重大民生问题,针对绿洲地区乡村发展的特殊性,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等为理论支撑,融贯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体系,综合解析绿洲乡村聚落的演变历程、现实表征、多元治理及重构思路,探寻绿洲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与路径。《绿洲乡村发展评价与多元治理》系统探讨了绿洲乡村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从绿洲乡村的不同方面,如聚落时空演变、韧性水平评估、多功能性评价、产业融合发展、压力与治理等,通过深入剖析绿洲乡村的发展特点和现实挑战,提出了一系列评估和治理策略。
|
目錄:
|
目录总序前言第1章绪论11.1研究背景11.2研究意义31.3研究方案设计31.4本书框架及内容安排11第2章绿洲乡村评价的理论基础132.1基本概念辨析132.2相关理论基础16第3章绿洲乡村概述203.1绿洲概述203.2乡村及绿洲乡村研究进展243.3绿洲乡村现状特征273.4绿洲乡村价值分析353.5绿洲乡村存在的问题393.6绿洲乡村发展机遇44第4章绿洲乡村聚落时空演变研究504.1引言504.2绿洲乡村聚落格局演变及机制分析:以张掖绿洲为例514.3绿洲乡村聚落质量评价及其空间重构:以山丹绿洲为例664.4绿洲乡村聚落与水土资源空间耦合关系研究:以山丹绿洲为例744.5绿洲-荒漠区乡村聚落演变模式及优化模拟844.6小结100第5章绿洲乡村韧性水平评估与提升对策研究1025.1引言1025.2乡村韧性理论与绿洲乡村韧性1045.3研究方法1065.4绿洲乡村韧性水平评估1095.5绿洲乡村韧性提升策略1135.6小结117第6章绿洲乡村多功能性评价及优化治理1196.1引言1196.2绿洲乡村多功能性的内涵解构1216.3研究方法1246.4绿洲乡村多功能性评价及其权衡协同关系1276.5不同类型绿洲乡村多功能协同优化模式1326.6小结137第7章绿洲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与乡村治理主体1397.1引言1397.2我国乡村治理的演变历程1417.3乡村政治能人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逻辑关联1447.4研究方法1477.5乡村政治能人治理能力测评1527.6绿洲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估1557.7乡村政治能人驱动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证分析1577.8小结160第8章绿洲乡村发展压力与“三留”问题治理1628.1引言1628.2乡村发展压力与“三留”问题的逻辑体系1648.3研究方法1678.4乡村发展压力与“三留”问题现状评估1718.5乡村发展压力与“三留”问题的互馈机制1758.6乡村“三留”问题的治理路径1778.7小结179第9章绿洲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分区治理1809.1乡村人居环境的起源及相关研究动态1809.2研究方法1829.3绿洲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1879.4绿洲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地域分区与差异化治理1929.5小结196第10章绿洲乡村宜居水平评价及分类治理19810.1引言19810.2理论框架20010.3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20210.4村庄宜居水平评价20510.5村庄治理类型划分及路径选择20710.6小结211第11章绿洲农村居民点整理方案设计与策略选择21211.1引言21211.2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框架21311.3研究方法21511.4“人-地-业”耦合协调度和区位优势度测算21811.5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与策略选择22211.6小结226第12章绿洲乡村振兴模式与路径22812.1绿洲乡村振兴分区分类体系构建22812.2绿洲乡村振兴区域划分及发展指引23212.3绿洲乡村振兴类型划分及发展模式和路径235参考文献25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