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汗青堂丛书·晚清风云(4册套装):帝国的切口 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 太平天国运动史 冲击与回应
》
售價:NT$
1948.0
《
穿在身上的历史:世界服饰图鉴(增订珍藏版)
》
售價:NT$
2540.0
《
历史的严妆:解读道学阴影下的南宋史学(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NT$
500.0
《
海外中国研究·江南:中国文雅的源流
》
售價:NT$
347.0
《
迟缓的巨人:“大而不能倒”的反思与人性化转向
》
售價:NT$
352.0
《
我们去往何方:身体、身份和个人价值
》
售價:NT$
305.0
《
大学问·批判的武器:罗莎·卢森堡与同时代思想者的论争
》
售價:NT$
449.0
《
低薪困境:剖析日本经济低迷的根本原因
》
售價:NT$
301.0
|
編輯推薦: |
1. 介绍全面:《云网融合技术与应用》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云计算和网络等相关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原理、软件定义网络(SDN)、云计算方案、云网融合的核心技术等技术的原理、特点、技术体系以及应用实践等内容。
2. 实践性强:《云网融合技术与应用》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不仅传授云网融合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还提供了基于实际场景的实践案例,让读者能够学以致用,甚至在实际工作中使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作者背景:《云网融合技术与应用》作者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际工作经验,能够将深入学术理论和商业落地应用有机融合,为读者提供权威、可靠、实用的学习参考材料。
|
內容簡介: |
《云网融合技术与应用》从理论、实践和案例分析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云网融合技术的相关原理、应用场景、实现方法、优缺点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内容,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了基于实际场景的实践案例,让读者能够学以致用甚至在实际工作中使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云网融合技术与应用》编者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际工作经验,能够将学术理论和商业应用有机融合,为读者提供权威、可靠及实用的学习参考材料。
《云网融合技术与应用》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的计算机网络、网络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适合从事网络技术相关工作的从业人员进行学习和参考。同时,本书还适合对云网融合技术感兴趣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参考,并为相关领域的企业和政府机构提供技术支持。
|
關於作者: |
温武,广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工程学院高级实验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工程学院副院长,广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主任,省一流本科课程《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负责人,曾主持获产学协同育人项目优秀案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主持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项目、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等13项,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教材3本。指导学生在IEEE国际软件测试大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华为ICT大赛、新华三杯全国大学生数字技术大赛、全国大学生软件测试大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国际、国家和省级奖项56项。
|
目錄:
|
第1部分项 目 背 景
第1章本书教学项目介绍
1.1项目概述
1.2建设需求
第2部分网 络 架 构
第2章网络基础架构设计
2.1建设需求
2.1.1客户需求
2.1.2需求分析
2.2层级化网络模型
2.2.1接入层
2.2.2汇聚层
2.2.3核心层
2.3层级化网络模型的优点
2.4层级化网络模型设计
2.4.1三层结构
2.4.2二层结构
2.5实践任务
第3章高可靠性网络建设
3.1建设需求
3.1.1用户需求
3.1.2需求分析
3.2高可靠性技术
3.3链路备份技术
3.3.1链路聚合技术
3.3.2RRPP
3.3.3Smart Link
3.4设备备份技术
3.4.1设备自身的备份技术
3.4.2设备间的备份技术
3.5堆叠技术
3.6实践任务
第4章企业级路由规划方案
4.1建设需求
4.1.1用户需求
4.1.2需求分析
4.2子网规划
4.2.1计算子网地址
4.2.2IP子网划分的常用计算
4.3企业级路由规划
4.4路由技术及特性
4.4.1直连路由
4.4.2静态路由
4.4.3动态路由协议
4.4.4路由特性
4.5实践任务
第5章网络业务隔离方案
5.1建设需求
5.1.1用户需求
5.1.2需求分析
5.2虚拟局域网技术
5.2.1VLAN技术原理
5.2.2VLAN端口类型
5.2.3VLAN配置思路
5.3包过滤防火墙
5.3.1包过滤防火墙原理
5.3.2ACL的分类
5.3.3配置ACL包过滤
5.3.4包过滤防火墙部署要点
5.3.5包过滤的局限性
5.4实践任务
第6章网络服务质量
6.1服务质量设计需求
6.1.1建设需求
6.1.2需求分析
6.2服务质量的衡量标准
6.2.1带宽
6.2.2延迟
6.2.3抖动
6.2.4丢包率
6.3常见应用对网络服务质量的要求
6.4QoS的功能
6.4.1提高服务质量的方法
6.4.2QoS的功能
6.5服务模型
6.5.1best effort模型
6.5.2区分服务模型
6.5.3综合服务模型
6.6实践任务
第7章企业网络优化
7.1建设需求
7.1.1用户需求
7.1.2需求分析
7.2路由过滤
7.2.1路由过滤的方法
7.2.2路由过滤的工具
7.3路由策略
7.4路由引入
7.5实践任务
第3部分云计算解决方案
第8章云平台介绍
8.1建设需求
8.1.1用户需求
8.1.2需求分析
8.2主流云平台
8.3OpenStack
8.4H3C CAS组件
8.5实践任务
第9章云资源介绍
9.1建设需求
9.1.1用户需求
9.1.2需求分析
9.2云服务器
9.2.1服务器的分类
9.2.2服务器的特点
9.2.3服务器硬件组件
9.2.4服务器软件功能
9.3云存储
9.3.1存储系统组成
9.3.2存储分类
9.3.3DAS/NAS/SAN比较
9.3.4存储的性能指标
9.3.5基于网络的SCSI
9.3.6RAID技术
9.4实践任务
第10章云平台建设
10.1建设需求
10.1.1用户需求
10.1.2需求分析
10.2云平台规划
10.3云管理平台的部署
10.3.1云平台与操作系统集成
10.3.2基于某系统的独立云平台部署
10.3.3部署H3C CAS
10.4实践任务
第11章云资源管理
11.1建设需求
11.1.1用户需求
11.1.2需求分析
11.2云资源分类
11.3云资源管理任务
11.4H3C云资源管理
11.4.1云资源架构
11.4.2计算资源
11.4.3网络资源
11.4.4存储资源
11.5实践任务
第4部分云 网 融 合
第12章云网络优化
12.1建设需求
12.1.1用户需求
12.1.2需求分析
12.2云计算网络的结构优化
12.3云计算网中业务隔离需求
12.4云计算网络的策略管理
12.5实践任务
第13章企业应用发布
13.1建设需求
13.1.1用户需求
13.1.2需求分析
13.2私有云数据中心部署应用服务的注意事项
13.3针对企业内部发布的应用的部署流程
13.4针对互联网发布的应用的部署流程
13.5企业应用发布在网络方面的注意事项
13.6实践任务
第5部分项 目 交 付
第14章项目验收
14.1项目验收流程
14.2实践任务
第15章项目标准文档
15.1项目总结报告
15.1.1项目总结报告的书写规范
15.1.2项目总结报告的注意事项
15.2技术报告
15.2.1技术报告的结构与内容
15.2.2书写规范与注意事项
15.3项目实施方案
15.3.1项目实施方案的结构
15.4项目验收报告
15.4.1报告目的
15.4.2报告内容
15.4.3报告结构
15.4.4书写规范与注意事项
15.4.5项目验收报告的提交与审查
15.5维护手册
15.5.1手册的目的
15.5.2手册内容
15.5.3手册结构
15.5.4书写规范与注意事项
15.5.5手册的更新和维护
15.5.6手册的发布与分发
15.6实践任务
第6部分新技术展望
第16章云网新技术
16.1新网络技术概述
16.2SDN
16.2.1SDN架构
16.2.2交换机和南向接口技术
16.2.3SDN主流技术
16.2.4SDN基础设施
16.2.5OpenFlow流表介绍
16.3VXLAN
16.3.1VXLAN的优势
16.3.2VXLAN的概念
16.3.3VXLAN的隧道模式
16.4云网融合解决方案
16.5实践任务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制造业正在经历新一轮的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在我国,伴随“新基建”政策的落地,5G、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基建”领域不断发展。作为“新基建”重点建设的技术高地之一,云计算与大数据、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结合紧密,得到了多个行业的广泛应用。其中,大数据是基础,物联网是架构,云计算是中心,人工智能是产出,四者共存共生,彼此依附。
云计算相关技术正在逐渐取代传统IT基础架构,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支撑。随着国家把“新基建”作为战略发展方向,云网融合技术也随之提升到了更高的高度,同时,高速互联网的发展也为云计算解决方案应用于生产补齐了最后一块短板。因此,其发展前景十分值得期待。
云网融合围绕云网的基础资源层,从云内、云间和入云到多云协同和云网边端协同,不断推进和深化,重点聚焦政务服务、社会管理、工业制造、交通、教育、医疗及文化旅游等传统基础设施领域。为避免在学习中无法将学到的技术与实际的项目实施进行有效的融合,本书在内容结构和展现形式方面做出了一些创新性的改变,便于读者的理解和学习。
我们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本书,了解和掌握云计算和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基本概念、技术应用和安全防护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本书为广州大学产教融合建设项目(教材类)“云网融合技术与应用”(24CJRH03)成果。本书由温武、刘俊修、易海博、徐洋担任主编,包蔚然、周子恒、李丽、文思群、王必成担任副主编,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技术与平台支持。
最后,我们要感谢所有为本书编写、审校、排版等工作付出辛勤努力的工作人员。同时,也感谢广大读者的支持与厚爱。我们期待通过本书,与读者共同迈向云计算和网络技术的美好未来,为国家“新基建”战略发展贡献力量。
编者
2024年6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