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斯文(第十三辑)

書城自編碼: 405634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集
作者: 郭英德 主编 张德建 执行主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100243988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 2024-1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50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何以为园:中国江南古典私家园林的经济解释
《 何以为园:中国江南古典私家园林的经济解释 》

售價:NT$ 347.0
漫画图解博弈论:段位经商谋略之道 赢家是怎样炼成的
《 漫画图解博弈论:段位经商谋略之道 赢家是怎样炼成的 》

售價:NT$ 203.0
斯坦福高中校长给父母的6堂课
《 斯坦福高中校长给父母的6堂课 》

售價:NT$ 408.0
人间来过:百岁医师的人生处方
《 人间来过:百岁医师的人生处方 》

售價:NT$ 250.0
湿胖2
《 湿胖2 》

售價:NT$ 286.0
日本名厨高汤研究全书
《 日本名厨高汤研究全书 》

售價:NT$ 449.0
犹太古史
《 犹太古史 》

售價:NT$ 908.0
四轮驱动:中国汽车产业的数智化创新之路
《 四轮驱动:中国汽车产业的数智化创新之路 》

售價:NT$ 454.0

內容簡介:
中国古代散文,是最具中国文化特征的文学体裁。近年来,散文研究呈快速发展的态势,研究队伍不断扩大,形成多个研究中心,优秀成果成批涌现。河北大学文学院与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筹)共同创办的学术集刊《斯文》,以中国古代散文研究为对象,以促进中国古代散文研究发展为目标,努力成为优秀散文研究成果的发表平台。
《斯文》(第十三辑)为中国古代日记研究专辑,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张剑教授主持,选编了十三篇论文,涉及文献、文学、文化等诸多层面,从不同角度展现出日记的文体特点和独特价值。
關於作者:
郭英德,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筹)会长,中国明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文学学术史、中国古代戏曲领域的研究工作。
张德建,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散文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筹) 副会长兼秘书长。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思想、中国古代学术史、明清诗文研究。
目錄
吕祖谦《入闽录》文献价值发微 谢可欣
从《游居杮录》看袁中道精神世界的矛盾与自解 张静
谈迁居京交游状况及心态考述——以《北游录》为中心 马露戈
“古迹萧条感乍生” ——论《蜀道驿程记》的蜀道记忆 曹瀛月
士人行记:旅者眼中的河山与人文——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刘埥抄本《滇南归途志》研究 付碧雯
杨泰亨生平及著述考论 佘福玲
使西征程,海路漫漫——五本晚清出使欧洲航程日记 张正蒙
试论王韬小说中的“日记叠影”及其文学史意义 张丰楚
个人心史与晚清社会图景——《鸿爪前游记》价值初探 覃嘉欣
晚清士人赵烈文的金石书画收藏 顾思程
在混乱中心重构秩序:庚子日记与高枏的自我疗愈 谢文君
晚清文士身份、知识的承衍与革变——以柳慕曾《了盦日记》为中心 隋雪纯
情与理:近代知识精英介入信仰世界的两个维度——高燮《吹万楼日记节钞》研究 郑芩
《斯文》稿约
內容試閱
书摘1:
主编的话

本期采取的专题专辑形式,是一种新的尝试。学界期刊一直有专题传统,很多期刊邀请著名学者主持,开设专题栏目,以便集中发表同类论题的论文,广受好评。但专题专辑形式不多见,一则难于约请整辑论文,二则期刊空间有限,无法容纳过多论文。《斯文》是中国古代散文研究集刊,以古代散文研究为主要发表对象,正努力拓展发表空间,形成多种发表方式,本期的专题专辑形式顺理成章。
中国古代散文研究近年来可谓蓬勃发展,各领域各层面的研究成果众多,方法多样,论题丰富。文体研究是近年来的主要面向,各种文体几乎都进入了研究视野,无论是文体理论、文体历史、文章体制、文体书写,还是与文学批评、文学思想史、学术史的关系,都得到了有效梳理,几于题无剩义。但日记作为宋代以来最为特殊的文体,仅有零散研究,与其内容的丰富性及其形式的特殊性显然不合。本辑为中国古代日记研究专辑,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张剑教授主持,选编了十三篇论文。
从论题看,本辑的研究对象时代跨度大,从宋代到晚清近代,研究内容丰富,涉及文献、文学、文化等诸多层面。论文都是专人专书的专题研究,有独特的视角,有充分的理论自觉,并采取与论题相适合的分析方法。读这些论文,深为年轻学人的学术热情所感动,他们扎实的文献功夫,深入的文本解读,充分的文化解读,积极与古人对话的学术追求在论文中都有鲜明的体现。张剑教授围绕国家重大课题,每年开设课程,培养了一批优秀学人,假以时日,中国古代日记研究将在他们手中愈加成熟,取得更突出的学术成就。


书摘2:
主持人语
张 剑
在散文文体大家族中,日记堪称一种无所不包的文体,按明人贺复征的说法,日记具有“逐日所书,随意命笔”“琐屑毕备”等特点(《文章辨体汇选》卷六三九)。也就是说,只要形式上按日书写,内容上则可“随意”。清人王诒寿为自己的《缦雅堂日记》作序时云:“朋从之往返,读书之得失,以及米盐之零杂,皆当书之以备遗忘;而诗古文词稿亦附焉。”可见文学性的诗词古文和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皆可在日记中并行不悖。因此我们研究日记这种散文文体,不能仅从文学性着眼,还要扩展至日常生活史和文化史的层面。
本辑所收十三篇论文,内容涉及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从不同角度展现出日记的文体特点和独特价值。
《吕祖谦〈入闽录〉文献价值发微》一文通过对比其今存的潘叔昌与宋自适的两种本子,在文献学上提供了一个宋代日记从写抄到刊刻入集再到补版的具体传播实例。《士人行记:旅者眼中的河山与人文—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刘埥抄本〈滇南归途志〉研究》一文,不仅考订了孤本《滇南归途志》的相关文献,而且对兼具史与文二重属性的行记的文体形式做了讨论。
对日记文体问题关注较多的还有《“古迹萧条感乍生”—论〈蜀道驿程记〉的蜀道记忆》和《试论王韬小说中的“日记叠影”及其文学史意义》二文。前者细致梳理了王士禛《蜀道驿程记》如何继承陆游《入蜀记》排布材料的基本格局,而在行文风格上做出新变;并从心态史角度分析了王士禛“陆氏之记记其盛,予之记记其衰”的具体内涵。后者揭示出王韬小说与其日记之间存在的或隐或显的互文关系,同时指出王韬小说这种自我呈现方式继承了古代小说“寄寓”“自传”诸说的传统,但同时也显示出更明晰的自我“暴露”与“表现”倾向,标示着以王韬小说为代表的古代小说从清代走向“五四”的内在理路。文献出发,注重抉发作者心态史乃至社会文化变迁史的研究,是学者最喜采用的研究方式之一。《从〈游居杮录〉看袁中道精神世界的矛盾与自解》一文,通过对《游居杮录》的分析,具体展现了袁中道十年间的生活细节、心理状态以及心态变化的过程,并认为袁中道的矛盾与自解,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士人充满矛盾困惑又挣扎向前的缩影。《谈迁居京交游状况及心态考述—以〈北游录〉为中心》一文,则通过梳理谈迁居京期间的交游范围、内容和特点,挖掘出这一“遗民史家”对于故国与新朝、故旧与新交的复杂心态与情感。《个人心史与晚清社会图景—〈鸿爪前游记〉价值初探》一文,通过晚清广东著名藏书家孔广陶同治九年至同治十年的北上日记,以场景化的方式还原了作者的亲身经历和内心世界的变化,且涉及科举史、社会生活史等方面内容。《晚清文士身份、知识的承衍与革变—以柳慕曾〈了盦日记〉为中心》一文,重在以吴江文人柳慕曾为例,揭出宗族统绪形塑下晚清文士的身份体认、知识结构及其时代变局下的变易与转型;比如《了盦日记》反映了柳慕曾阅读视野的重心由科举制艺逐渐向近代报章和时人子史杂著转移,呈现出晚清文士介于古今之间的复杂性。《情与理:近代知识精英介入信仰世界的两个维度—高燮〈吹万楼日记节钞〉研究》一文,通过分析高燮在民国丁丑年至戊寅年的一年多时间里与女儿及其他亡故亲友间巨细无靡的乩谈内容,从而发现日记前半部分揭示出高燮以情感为导向的扶乩初衷,至后期其重心则逐渐转向理性精研神鬼之学;这一因人之常情踏入信仰世界、受时势所趋开展理性探索的信仰历程,亦代表了近代一批知识精英共同的实践取向。
日记虽然无所不记,但不可能对所有发生过的历史皆予记录,日记毕竟是一种即时性的私人视角文献,有其局限所在。有时日记所不及,需要用作者其他文体的文献去补充;更多时候还需要兼采作者之外的其他文献,才能看出日记内蕴的价值。《杨泰亨生平及著述考论》一文,不仅利用了杨氏的《逊敏斋日记》,还利用了其《饮雪轩诗集》;日记是作者进京赴考的实录,在日常生活与交游活动中展露性情面目,在社会见闻中贯穿乡邦意识与家国情怀;诗集是作者出处行藏的见证,以纪程、纪年、纪事三个维度凸显诗集的记叙意识,与其日记中时常流露诗人心怀产生有趣的互文。《使西征程,海路漫漫—五本晚清出使欧洲航程日记》一文,所取文献范围更加开放,通过对郭嵩焘《使西纪程》、曾纪泽《使西日记》、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邹代钧《西征纪程》、吴宗濂《随轺笔记》这五本日记的航程部分的分析,揭出晚清使臣们的见闻和思考,指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既接近了他者,也在对他者的观察中更深刻地了解了自我。
日记的功能多种多样,外则可见生活诸种事实,内则可慰心灵诸种需要。《晚清士人赵烈文的金石书画收藏》一文,以赵烈文所撰日记为基本史料,对其金石碑帖、法书绘画的收藏情况进行梳理,并还原其文物收藏交游圈的构成与运作。《在混乱中心重构秩序:庚子日记与高枏的自我疗愈》一文,则分析庚子事变期间留京的翰林院编修高枏,如何选择以日记的形式调适心理,增强身份认知,平衡战乱中的忧乐情思,最后通过将日记化作记录其疗愈创伤过程的载体,重构了生活的秩序感。从功能出发展开讨论,未来的日记研究将大有可为。
我从2018年起在北京大学为研究生开设过多轮“宋元明清日记研究”课程,同学们提交的日记研究论文常令我深受启发,真正体会到教学相长的乐趣。兹从中选其优者,将之纳入我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日记文献叙录、整理与研究”(18ZDA259)阶段性成果,并承张德建教授美意,以《斯文》专题专辑的方式将之刊布,以便更好地推进日记这一特殊散文文体的研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