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图文版(近藤麻理惠畅销超千万册“怦然心动整理”系列代表作图文版 )
》
售價:NT$
254.0
《
英伟达之道 黄仁勋和他的科技帝国 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授权采访图书 全面公开英伟达成为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奥秘 讲述黄仁勋的传奇人生和创新历程
》
售價:NT$
403.0
《
甲骨文丛书·德意志人:一部诗人、作家、哲学家和思想家的自传
》
售價:NT$
602.0
《
盛世滋生:清代皇权与地方治理
》
售價:NT$
755.0
《
循序渐进Node.js企业级开发实践
》
售價:NT$
454.0
《
海外中国研究·中国早期的星象学和天文学
》
售價:NT$
709.0
《
诡计策划师 午夜文库
》
售價:NT$
250.0
《
管道的力量(畅销美国30年的财富经典,销量超100万册)
》
售價:NT$
254.0
|
編輯推薦: |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全方位视角,全面展现计算机与电子技术的世界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部全面覆盖计算机与电子技术领域的教材,旨在为大学生提供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全方位视角。全书分为六个部分,共35章,内容涵盖计算机与电子的基本概念、实用技能与工具、创新领域与趋势、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从创意到实践的项目指南,以及对未来创新视角的探索。书中特别强调了大学生在国家创新和经济转型中的关键角色,提供了140余个实践方案,以实践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并对未来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书主要面向大学生群体,特别是那些对计算机与电子技术感兴趣,渴望在国家经济转型和技术创新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学生。它旨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他们成为未来的产业领袖和技术创新者,为明天的中国注入活力与创造力。
|
關於作者: |
胡列,博士,教授,1963年出生,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1993年初获工学博士学位,师从原中国航空学会理事长、著名教育家季文美大师。现任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董事长,西安高新科技职业学院董事长。
先后被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特别报道,荣登《人民画报》封面,被评为“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陕西省红旗人物”“中国十大民办教育家”“中国民办高校十大杰出人物”“中国民办大学十大教育领袖”“影响中国民办教育界十大领军人物”“改革开放30年中国民办教育30名人”“改革开放40年引领陕西教育改革发展功勋人物”等,被众多大型媒体誉为创新教育理念最杰出的教育家之一。
|
目錄:
|
第1部分 计算机与电子的基本概念与创新背景
第1章 计算机与电子技术的演变 3
1.1 早期的计算工具与机器:从算盘到ENIAC 3
1.2 微电子革命:从晶体管到现代微处理器 5
1.3 操作系统与软件的进步:从批处理到云计算 6
1.4 移动计算与智能设备的兴起 8
1.5 创新的驱动力:技术进步背后的需求与挑战 10
第2章 计算机硬件与系统结构 13
2.1 中央处理单元:架构与工作原理 13
2.2 存储技术:从磁带、硬盘到固态硬盘 16
2.3 输入输出设备:显示器、键盘、鼠标与其他接口 19
2.4 网络与现代应用 22
第3章 电子技术与基础组件 26
3.1 基本的电子元件 26
3.2 集成电路:从单片机到复杂的SoC 28
3.3 嵌入式系统 30
第4章 软件的进化与影响 33
4.1 软件的演变 33
4.2 开源软件的影响与在中国的发展 35
4.3 软件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 36
第5章 创新背景与驱动力 38
5.1 信息化时代下的社会变革 38
5.2 技术的瓶颈与未来 40
5.3 开放与合作:推动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 42
第2部分 实用技能与工具
第6章 编程与软件开发基础 47
6.1 编程语言的选择 47
6.2 开发环境设置 49
6.3 版本控制 51
第7章 网页与移动应用开发 54
7.1 前端开发 54
7.2 后端开发 56
7.3 移动应用开发 59
第8章 数据库技术与大数据 62
8.1 关系型数据库 62
8.2 非关系型数据库 64
8.3 大数据技术 65
第9章 硬件设计与嵌入式系统 68
9.1 电路设计 68
9.2 微控制器 69
9.3 嵌入式系统开发 70
第10章 网络与云计算 73
10.1 计算机网络基础 73
10.2 云服务与国内应用 75
10.3 虚拟化与容器化 77
第11章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80
11.1 机器学习基础 80
11.2 开发框架 82
11.3 AI在现实世界的应用 84
第3部分 计算机与电子的创新领域与趋势
第12章 物联网(IoT)的崛起 89
12.1 IoT的定义与应用场景 89
12.2 智能家居与智慧城市 90
12.3 IoT设备安全与隐私问题 91
12.4 适合大学生创新的IoT应用实践方案 93
第13章 量子计算与未来的计算机 100
13.1 量子计算基础概念 100
13.2 传统计算与量子计算的比较 102
13.3 量子计算机在行业中的潜在应用 103
13.4 适合大学生创新的量子计算应用实践方案 105
第14章 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 112
14.1 AR与VR的基础技术 112
14.2 AR与VR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114
14.3 设备发展与未来趋势 117
14.4 适合大学生创新的AR/VR应用实践方案 120
第15章 边缘计算与5G技术 126
15.1 边缘计算的基础与应用 126
15.2 5G技术的发展与影响 128
15.3 边缘计算与5G在新时代的合作 131
15.4 适合大学生创新的边缘计算与5G应用实践方案 133
第16章 生物计算与神经形态工程 142
16.1 DNA存储与计算 142
16.2 脑-计算机接口的研究进展 143
16.3 神经形态计算与下一代AI 145
16.4 适合大学生创新的生物计算与神经形态工程应用实践方案 146
第17章 无人驾驶技术与自动化 156
17.1 无人驾驶汽车的技术进展 156
17.2 自动化在制造业、物流、医疗等领域的应用 157
17.3 伦理、安全与法规挑战 159
17.4 适合大学生创新的无人驾驶与自动化应用实践方案 161
第18章 计算机安全与加密技术 170
18.1 网络安全的新挑战与趋势 170
18.2 区块链与密码货币 171
18.3 下一代加密技术与协议 173
18.4 适合大学生创新的计算机安全与加密技术应用实践方案 174
第19章 深度学习与AI的下一步 182
19.1 对抗生成网络、强化学习与迁移学习的进展 182
19.2 AI在艺术、医疗和金融领域的应用 184
19.3 对AI的伦理考虑与未来发展方向 186
19.4 适合大学生创新的AI应用实践方案 188
第4部分 计算机与电子及其他学科的融合
第20章 计算机与生物学的交叉 199
20.1 计算生物学的基础 199
20.2 生物计算与模拟 201
20.3 脑-计算机接口与社会影响 203
20.4 适合大学生创新的计算机与生物学应用实践方案 205
第21章 计算机与艺术的结合 212
21.1 计算机生成艺术与创意编程 212
21.2 数字音乐与音响技术 214
21.3 虚拟现实在电影和游戏中的应用 216
21.4 适合大学生创新的计算机与艺术应用实践方案 218
第22章 计算机与医疗健康 226
22.1 医学影像处理与分析 226
22.2 电子健康记录与遥测监控 228
22.3 AI在医疗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229
22.4 适合大学生创新的计算机与医疗健康应用实践方案 231
第23章 计算机、电子与环境科学 238
23.1 气候模型与环境数据分析 238
23.2 智能农业与精准农耕技术 240
23.3 环境监测与灾害预测 241
23.4 适合大学生创新的计算机与环境科学应用实践方案 243
第24章 计算机与社会科学的融合 251
24.1 社交媒体分析与大数据 251
24.2 虚拟经济与数字社交行为 253
24.3 电子政务与智慧城市 254
24.4 适合大学生创新的计算机与社会科学应用实践方案 256
第25章 计算机与金融的交叉 264
25.1 量化交易与算法交易 264
25.2 金融科技的崛起 265
25.3 区块链与金融服务 266
25.4 适合大学生创新的计算机与金融应用实践方案 268
第5部分 从创意到实践:大学生计算机与
电子项目实践与参赛指南
第26章 从点子到原型 279
26.1 创意的来源与灵感的激发 279
26.2 项目策划 280
26.3 设计与原型开发 281
26.4 用户测试与反馈 283
第27章 技术展示与宣传 285
27.1 技术文档与白皮书的撰写 285
27.2 有效的项目展示技巧 286
27.3 在线平台与社交媒体的利用 287
27.4 与媒体合作 289
第28章 团队与资源管理 291
28.1 如何组建并管理一个高效的技术团队 291
28.2 项目管理工具与技巧 292
28.3 资金筹集与预算控制 294
第29章 技术产品化与市场进入 296
29.1 产品开发全流程 296
29.2 技术产品的商业模式与策略 297
29.3 合作伙伴关系建设 398
第30章 大学生技术竞赛与活动概览 301
30.1 知名计算机与电子竞赛介绍 301
30.2 如何准备参赛 302
30.3 从竞赛到职业 303
参考文献 305
|
內容試閱:
|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们清晰地见证了我国在科技领域的巨大发展,尤其是在计算机与电子技术方面。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推动下,我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经济和技术嬗变。在这一背景下,当今大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者,还是这个时代的创新者和未来的领导者。
国家和门推广的各类比赛,如“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只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冰山一角。这些比赛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但真正的意义在于培育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为国家的经济转型和技术创新培养关键人才。
我们深知,今天的大学生是未来的产业领袖和技术创新者。为了更好地服务这一群体,并推进全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我们撰写了本书。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全方位视角,全面展现计算机与电子技术的世界。本书的特点如下。
全面性:本书分为5个部分共30章,全面覆盖了计算机与电子技术领域。
实践导向:本书提供了140余个大学生创新应用的实践方案,助力大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应用理论知识。
创新创业教育:本书特别强调了大学生在国家创新和经济转型中的角色。
未来洞察:本书对计算机与电子技术的未来走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大学生指明了方向。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我们希望本书能为每一位大学生提供指引,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热情,为明天的中国注入更多的活力与创造力。
胡 列
2023年10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