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侧耳倾听
》
售價:NT$
203.0
《
神医嫡女·2
》
售價:NT$
254.0
《
近世闻人掌故
》
售價:NT$
347.0
《
余华长篇小说全集(共6册)
》
售價:NT$
1785.0
《
非线性定价
》
售價:NT$
755.0
《
艰难时代
》
售價:NT$
449.0
《
深入浅出人工智能
》
售價:NT$
352.0
《
成长的心智——重新思考时代与心灵
》
售價:NT$
449.0
|
內容簡介: |
当心理学遇上了核应急,便知许多担心从“核”而来。在广义的概念中,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融合了鲜明的理论性和应用性。核安全是核能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命线,核应急则是其重要保障。随着核能的发展和核技术的广泛应用,加之国际上核爆炸和核恐怖的威胁,核应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人们对核与辐射知之甚微,甚至存在很大的误解和不必要的担心,在此背景下。核应急心理学应运而生。
本书旨在关注人民的生命健康,以心理学为基础,结合国际上近30年对核辐射与核应急的研究与实践成果,系统探讨核应急情境下个体及群体的心理应激反应以及干预策略与措施。本书重点围绕核事故中的心理应激反应、核应急心理危机评估和危机干预以及核应急心理健康促进、核应急与公众心理沟通等方面展开。作者在力求保证覆盖经典内容和理论的同时,努力把核应急心理学的应用实践及展望容纳进来,兼顾理论性和实践性。本书较为系统地构建了核应急心理学的学科体系,是一本具有创新价值的核应急与心理学交叉的应用技术著作。
|
關於作者: |
刘玉龙,医学博士,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导,中国宝原首席专家,苏州魅力科技人物。长期从事核辐射损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迄今发表专著论文及起草国家标准等200余篇(项),主持各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得国防科学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奖10余项,担任中国核学会核应急医学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辐射防护学会核与辐射应急分会副理事长等多个学术兼职。
|
目錄:
|
第一章 核应急与心理学
1.1 核与核辐射
1.2 核事故
1.2.1 切尔诺贝利的阴影
1.2.2 日本福岛核事故
1.3 核与辐射事件的分级
1.3.1 国际核与辐射事件分级
1.3.2 核与辐射事件的威胁类型
1.4 核应急的概念及不同研究视角
1.4.1 核应急的概念
1.4.2 环境污染处理视角
1.4.3 辐射危害处理视角
1.4.4 心理健康视角
1.5 相关法规和标准梳理
1.5.1 核应急相关的国际标准
1.5.2 核应急相关的国内法规和标准
1.6 心理现象及其过程
1.6.1 认知过程/2l
1.6.2 情绪和情感过程
1.6.3 意志过程
1.7 心理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
1.7.1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1.7.2 心理的社会学基础
1.8 人格
1.8.1 人格的基本特性
1.8.2 人格理论
1.9 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
1.9.1 心理发展阶段
1.9.2 心理健康
第二章 核事件中心理应激反应
2.1 心理应激反应概述
2.2 心理应激理论模型
2.3 心理应激反应阶段
2.4 心理应激反应分类及表现
2.4.1 个体心理应激反应
2.4.2 群体心理应激反应
2.5 心理应激反应的调节
2.5.1 主动、向外、释放和进取
2.5.2 抑制、退缩、被动和消极
第三章 核应急心理危机评估
3.1 核应急心理危机评估概述
3.1.1 核应急心理危机评估的概念
3.1.2 核应急心理危机评估的重要性
3.1.3 核应急心理危机评估的基本方法
3.2 核应急心理危机评估的对象
3.2.1 核设施营运单位人员心理危机评估
3.2.2 公众心理危机评估
3.2.3 受辐射者心理危机评估
3.3 核应急心理危机评估的内容和方式
3.3.1 心理危机评估内容
3.3.2 心理危机评估方式
第四章 核应急心理危机干预
4.1 核应急心理危机干预概述
4.2 核应急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及阶段
4.2.1 核应急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分类
4.2.2 核应急心理危机干预的阶段
4.2.3 不同类别人群的心理危机干预
4.3 核应急心理危机干预的目标和原则
4.3.1 核应急心理危机干预目标
4.3.2 核应急心理危机干预原则
4.4 核应急心理危机干预技术
4.4.1 一般支持性技术
4.4.2 专业干预技术
第五章 核应急心理健康促进
5.1 核应急心理健康促进的方法
5.1.1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5.1.2 评估的步骤
5.1.3 评估访谈的技巧
5.1.4 心理状况评估的内容
5.1.5 心理状态的描述和后续处置
5.1.6 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的过程记录
5.2 心理健康活动
5.2.1 心理健康团体辅导
5.2.2 心理剧
第六章 核应急与公众心理沟通
6.1 核应急公众认知与态度
6.1.1 公众接受度
6.1.2 恐惧管理
6.1.3 邻避效应
6.2 核应急中媒体的作用及引导
6.2.1 搭建线上沟通平台,促进民众“核”认知
6.2.2 预防公众危机,配合舆情应对
6.3 核应急公众心理沟通方法
6.3.1 态度理论与风险沟通
6.3.2 公众沟通障碍及对策
第七章 核应急心理学的应用实践及展望
7.1 核应急心理学应用实践
7.1.1 营造核应急和谐心理环境
7.1.2 提高核应急能力
7.2 核应急心理学发展趋势展望
7.2.1 核设施营运单位人员心理应急原则
7.2.2 公众核应急心理
7.2.3 核应急心理的传播与普及
7.2.4 核应急心理智能化及情绪识别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