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当我点击时,算法在想什么?
》
售價:NT$
356.0
《
服务的细节136:提高成交率的50个销售技巧
》
售價:NT$
296.0
《
变法与党争:大明帝国的衰亡(1500—1644)
》
售價:NT$
439.0
《
大学问·中国的现代化:1850年以来的历史轨迹
》
售價:NT$
490.0
《
再造乡土:1945年后法国农村社会的衰落与重生
》
售價:NT$
436.0
《
黄河大系·戏曲卷
》
售價:NT$
4121.0
《
大模型与超级平台
》
售價:NT$
352.0
《
数学通俗演义
》
售價:NT$
281.0
|
內容簡介: |
该书对十月革命后流亡中国上海的俄罗斯侨民文学创作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包含上、下两篇。上篇(第一至第五章)是对上海俄侨文学的整体研究。第一章介绍上海俄侨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史,其中包括上海俄侨来源,俄侨的物质、文化和文学生活,俄侨文学家的群体构成、创作文体和风格。第二章研究上海俄侨文学中的俄罗斯记忆,其中包括对十月革命与国内战争的创伤记忆,对旧俄生活的美好回忆,对俄罗斯传统文化的永恒记忆。第三章分析上海俄侨文学中的多元化上海形象,即亲切温暖与冷漠疏离交织、繁华喧闹与贫穷落后共存、光鲜亮丽与肮脏邋遢并存、忙碌拥挤与冷漠仇视并存的矛盾多元形象。第四章分析上海俄侨文学家的中国书写,其中包括对哈尔滨、上海等栖居和旅行地的书写,对中国传统节日和大事件的书写,对普通百姓和历史文化名人的书写,对中国图腾和文化元素的书写。第五章阐释上海俄侨文学中传达出的身份认同,即20世纪30年代中期之前坚守旧俄身份认同,30年代中期之后近一半选择苏联公民身份认同并回归苏联,另外近一半选择坚守旧俄身份认同并继续流亡他国。
本书下篇(第六至第八章)是对俄侨文学家的个体化研究。选择三位代表性上海俄侨作家(巴维尔·谢维尔内、娜塔莉娅·伊里因娜、拉里萨·安黛森),深入解读他(她)们在小说、诗歌、传记和特写四种不同体裁内的创作题材和风格。
|
關於作者: |
李新梅,女,复旦大学外文学院俄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文学与思政研究委员会秘书长,上海翻译家协会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20、21世纪俄罗斯文学与文化。
|
目錄:
|
绪 论 1
上篇 综合研究 9
第一章 上海俄侨文学发展史 11
第一节 上海俄侨的来源和生存史 11
第二节 上海俄侨的文学和文化生活 14
第三节 上海俄侨文学家概述 17
第四节 上海俄侨文学的文体风格 22
第二章 上海俄侨文学中的俄罗斯记忆 27
第一节 关于革命、战争与逃亡的创伤记忆 30
第二节 关于昔日旧俄生活的美好记忆 45
第三节 关于俄国精神文化的永恒记忆 56
第三章 上海俄侨文学中的多元化上海形象 75
第一节 俄侨生命中的小站 76
第二节 现代工业文明异化的钢铁之城 79
第三节 贫穷与富有交织的市井小城 87
第四节 充满异域情调的江南水乡 93
第五节 时局动荡不安的撒旦之城 104
第四章 上海俄侨文学中的中国书写 112
第一节 中国书写的空间具象 112
第二节 中国书写的时间具象 137
第三节 中国书写的人物具象 142
第四节 中国书写的文化具象 156
第五章 上海俄侨文学中的身份认同 177
第一节 20世纪初—30年代中期:坚定的旧俄身份认同 178
第二节 30年代末—50年代初:旧俄身份认同的怀疑与
重新选择 188
第三节 50年代之后:选择后的坚守 196
下篇 个案研究 205
第六章 巴维尔·谢维尔内的中短篇小说创作 207
第一节 流亡中的俄国记忆 208
第二节 流亡地的悲惨现实生活 211
第三节 流亡中的爱情变故 213
第四节 流亡者的本土印象和文化碰撞 215
第七章 娜塔利娅·伊里因娜的传记和特写 220
第一节 自传体文集《道路与命运》 221
第二节 特写集《另一种视角——上海生活特写》 230
第八章 拉里萨·安黛森的诗歌创作 241
第一节 生平与创作概述 241
第二节 中国流亡诗(1922—1956) 250
第三节 他国漂流诗(1956—1969) 296
第四节 法国定居诗(1970—2012) 309
第五节 诗歌的美学特征 340
结 语 356
参考文献 359
附录 俄侨及研究者译名对照表 364
后 记 37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