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十三邀Ⅱ:行动即答案(全五册)
》
售價:NT$
1469.0
《
家族财富传承:实务案例与解决方案
》
售價:NT$
454.0
《
恶女的告白:时隔十年,《绝叫》作者叶真中显再写“恶女”的复仇与重生
》
售價:NT$
281.0
《
从零开始·复古娃衣制作书
》
售價:NT$
449.0
《
民主崩溃的政治学(精装版)
》
售價:NT$
423.0
《
交易撮合者:私募股权的经验与教训(泰丰资本创始人葛涵思投资秘籍!)
》
售價:NT$
403.0
《
最美世界名画(顾爷十三年匠心之作。超大开本;精美刷边;4米长海报;藏书票)
》
售價:NT$
3407.0
《
神医嫡女·2
》
售價:NT$
254.0
|
編輯推薦: |
本书由金毓黻先生始撰于1938年,1939年定稿,后经JY部史地教育委员会列入大学用书,1944年由重庆商务印书馆出版。此书“征引资料较富,编排清楚,叙述严谨,纵控自如”,是作者比较满意的著作,在规模、内容、体例和撰述宗旨等方面,都堪称为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创始之作。
|
內容簡介: |
在本书中金毓黻先生首次接触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进化史观”,师法梁启超,以史家与史籍论述中国史学史,阐发史例及其流变,以进化观念将中国古代史学划分为萌芽期、成立期、发展期、中衰期、复兴期、革新期。金毓黻先生总结近代史学时,认为最近史学有两种趋势:史料收集与整理,新史学建设及新史编纂。所谓“改造旧史,别创新史,蒙远西学术输入之影响,以冲破固有之藩篱,利用考见之史料,而为吾国史界别辟一新纪元者”。编撰新史就是利用近代科学方法,改造旧史。
|
關於作者: |
金毓黻(1887-1962),号静庵,斋名静晤室、千华山馆,辽宁辽阳人。金毓捕是20世纪上半叶很有成就的史学家,以精于东北史研究、宋辽金史研究和中国史学史研究为世所重。曾任东北大学史学教授兼文科研究所主任、中央大学文学院院长、国史馆北平办事处主任等职。
|
目錄:
|
目 录
导 言··································································001
第一章 古代史官概述 ···············································008
第二章 古代之史家与史籍 ·········································032
第三章 司马迁与班固之史学 ······································054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以迄唐初私家修史之始末 ·················072
第五章 汉以后之史官制度 ·········································108
第六章 唐宋以来设馆修史之始末 ································131
第七章 唐宋以来之私修诸史 ······································176
第八章 刘知几与章学诚之史学 ···································300
第九章 清代史家之成就 ············································343
第十章 最近史学之趋势 ············································378
结 论·····································································439
|
內容試閱:
|
导? ? 言 吾国先哲精研史学者,以刘知几、章学诚二氏为最著,刘氏《史通·外篇》,有《史官建置》、《历代正史》两篇,所论自上古迄唐初之史学源流演变,即中国史学史之滥觞也。章氏曾仿朱彝尊《经义考》之例,撰《史籍考》,寻其义例,盖欲藉乙部之典籍,明史学之源流,体大思精,信为杰作,惜其稿本,以未付刊而散佚,不然,亦史学史之具体而微者矣。近人梁启超晚年喜治史学,尝论及中国史学史之作法,谓其目有四:一曰史官,二曰史家,三曰史学之成立与发展,四曰最近史学之趋势。其前两目,盖原本于《史通》,其后两目,则自此而引申之耳。其弟子姚名达,欲依梁氏所示,撰成一书,稿本略具,尚未刊行。何炳松、郑鹤声二氏皆有是作,何氏治史参用西法,卓然有声,其所著必甚可观,惜亦未见。郑氏之作,尚未成书,仅见其间数章,无从窥其全豹。今辑是稿,前无所承,虽有仰屋之勤,难免覆瓿之诮,重以颠沛之余,旧典多丧,即欲详说,实病未能。谨依刘、章之义例,纬以梁氏之条目,粗加诠次,以为诵说之资;若夫正谬补遗,始终条理,政有待于异日,更所望于方闻。编纂要义,槩括如下: 史字之义,本为记事,初以名掌书之职,后仍被于记事之籍,今世造新史者,上溯有史以前,覃及古代生物,而治史之的,仍为人类社会,研究人类社会之沿革,而求其变迁进化之因果,是谓之史。更就已撰之史,论其法式,明其义例,求其原理之所在,是谓之史学。最后就历代史家史籍所示之法式义例及其原理,而为系统之记述,以明其变迁进化之因果者,是谓之史学史。此为本编定义,亦足昭示范畴,循此以往,庶无懵乎。其要义一。 昔者刘氏造论,史有二体,而《隋志》以纪传体为正史,编年体不得与焉。后世仍之,良以纪传之史,虽以政事为主,亦兼述典章制度,诸志是也。近倾谈新史者,义取综合,粗者如自然科学,莫不有史,不仅以社会文化为重,然如诸志所述,包蕴甚广,杜(佑)、马(端临)二氏,引申而为《通典》、《通考》,专详典章制度,亦如近世之有文化史矣。科条未密,时代使然,以后病前,讵为通论,本编所述,例取兼赅,虽述旧闻,蕲合新义。其要义二。 修史之序,先广搜史料,辑成长编,然后加以别择去取,勒成定本。在昔司马温公之修《通鉴》,即用此法。史料缺乏,固不足以言修史,史料凌杂,修史者亦无法致功。长编之法,即取多量史料,加以整齐排比,使其年经月纬,以类相从,秉笔者再为斟酌去取,修饰润色,而资以成史者也。兹为时间所限,不能先成长编,姑就所知,略加诠次。其有先哲时贤所论,足以明史学变迁进化之因果者,亦为择要录入,庶几异日有暇,重为厘定,而有组织之史,可与世人以共见乎!其要义三。 本编内容,略如梁氏所示四目,第近世新史,大概划分时期,以明变迁之迹,而本编亦不能外,如叙史官,则古重于今,如叙史家,则后多于前。古代只有史籍,而无所谓史学,近代史学成科,而亦寓乎史籍之中。至于旧史之范围狭,仅载君相名人之事迹,新史之包蕴广,兼详社会文化之情状,时代既殊,编法亦异。以及孔子之作《春秋》,子长之撰《史记》,皆各有其背景,初非无故而云然。诸如此类,非可以一端尽者,是则时代之先后,成立发展之次序,有不容或紊者矣。其要义四。前举四义,略示撰述之旨,其有未尽,容俟补陈,全书结构,括以十章,粗具梗概,前后所述,牴牾亦所难免,悉加正,亦待来日,大雅君子,幸督教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