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法兰西内战(寰宇文献)
》
售價:NT$
2438.0

《
游戏的力量:游戏如何塑造我们的世界
》
售價:NT$
352.0

《
新印象:Unity游戏开发实例教程
》
售價:NT$
607.0

《
俗世奇人 手绘珍藏本(新增)
》
售價:NT$
398.0
![世界巅峰的经济学教室:来自著名经济学家的12堂课 [日]广野彩子](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9/9787111762737.jpg)
《
世界巅峰的经济学教室:来自著名经济学家的12堂课 [日]广野彩子
》
售價:NT$
408.0

《
南京小传
》
售價:NT$
250.0

《
风雪唐古拉
》
售價:NT$
179.0

《
数字鸿沟:科技时代美国学校如何制造不平等
》
售價:NT$
352.0
|
內容簡介: |
本书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自媒体时代中国政治传播新秩序及转型研究”的成果修改完善而成。
本书从政治学与传播学“视界融合”的视野,深度分析了自媒体时代的政治传播秩序,探索了自媒体作为“活跃性变量”对人类政治传播秩序的重塑,系统地构建了“政治传播秩序”的一般理论。在此基础上,着力分析了中国协商民主对现代政治传播秩序的价值和意义,为中国政治传播迈向新境界提供了理论支持。
在当前人类社会发展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时,世界政治的不确定性引发全球关注,本书对于“政治传播秩序”的研究,具有独特的现实意义。
|
關於作者: |
荆学民,男,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所长;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国家治理与政治传播”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治学会常务理事;世界政治研究会理事;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传媒大学“优秀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特聘专家。学术辑刊《中国政治传播研究》主编。
|
目錄:
|
前言
导论 何以研究自媒体时代政治传播秩序
一 研究自媒体时代政治传播秩序的时代背景
二 研究自媒体时代政治传播秩序的理论基础
三 研究自媒体时代政治传播秩序的中国意义
第一章 自媒体兴起的背景和发展历程
一 信息革命和信息社会
二 自媒体在互联网发展史中的定位
三 自媒体应用的变迁历程
四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
第二章 政治传播秩序的研究范式
一 自媒体时代重新理解政治传播
二 自媒体对政治传播的多维革新
(一)自媒体与政治传播受众
(二)自媒体与政治传播过程
(三)自媒体与政治传播效应
三 政治传播秩序研究的学术源流
(一)何为秩序
(二)政治秩序研究
(三)传播秩序研究
四 “系统-结构-行动”:政治传播秩序的研究范式
(一)“系统-结构-行动”范式:全程视野
(二)“系统-结构-行动”范式:静动结合
(三)“系统-结构-行动”范式:互动协同
第三章 政治传播秩序内涵解析
一 政治传播秩序的定义
(一)政治秩序与传播秩序本质属性的耦合
(二)传播秩序在功能层面与“政治”耦合
(三)政治秩序在运行层面与“传播”耦合
二 政治传播秩序的特质
(一)政治秩序赋予政治传播秩序以政治目的性
(二)传播秩序赋予政治传播秩序以主体多元性
(三)政治传播秩序总体遵循“政治统摄传播”
第四章 政治传播秩序的运作机制
一 政治传播秩序中的稳定关系
(一)政治传播秩序中的行动者
(二)政治传播秩序中行动者关系的稳定
二 政治传播秩序中的匹配功能
(一)政治传播秩序中的结构要素
(二)政治传播秩序中结构的功能匹配
三 政治传播秩序中的平稳过程
(一)政治传播秩序的运行环节完整
(二)“输入主导型”模式
(三)“输出主导型”模式
第五章 自媒体:政治传播秩序的活跃性变量
一 政治传播秩序的现代化变迁
(一)政治秩序的现代化变迁
(二)传播秩序的现代化变迁
二 政治传播秩序变迁的动因
(一)动因一:耦合关系发生改变
(二)动因二:媒介演进引发变量“堕距”
(三)动因三:行动者的能动重塑
三 自媒体:何以成为活跃性变量
(一)自媒体技术更新频度叠加
(二)行动者广泛使用自媒体
(三)自媒体深度渗透社会关系
(四)自媒体成为文化生产力
四 自媒体解构原有传播秩序
(一)自媒体解构传播秩序中人与人的关系
(二)自媒体解构传播秩序中人与媒体的关系
(三)自媒体解构传播秩序中的信息时空场域
五 自媒体形成新传播秩序
(一)以个体为中心的群体性传播主体
(二)传播内容的多元化和碎片化
(三)多层传播渠道并存与一体化
(四)网络状能动型互播式传播模式
六 自媒体激活政治传播秩序变革
(一)政治逻辑与媒介逻辑的权位重构
(二)政治目标的多元主体的共生共建
(三)全球比较中政治核心价值的博弈
第六章 民主:政治传播秩序建构和运行的基石
一 民主与政治传播秩序的三重关系
(一)政治传播秩序生发于民主追求
(二)政治传播秩序建基于民主制度
(三)政治传播秩序规限于民主价值
二 民主价值对政治传播秩序的规范
(一)共同体层面的规范
(二)政治制度层面的规范
(三)执政者层面的规范
三 自媒体时代协商民主对政治传播秩序的特殊意义
(一)基于竞选民主的政治传播秩序及其困境
(二)自媒体时代竞选民主的政治传播困境凸显
(三)协商民主的兴起及其对政治传播秩序的规范
(四)自媒体时代建构基于协商民主的政治传播秩序
第七章 自媒体时代中国政治传播秩序的现状
一 秩序文化影响下的中国政治传播
(一)秩序:中国政治传播的文化取向
(二)“宣传”在中国政治传播秩序中的核心地位
二 中国政治秩序与传播秩序的基本特点
(一)组织型的政治秩序
(二)单向型的传播秩序
(三)政治逻辑统摄传播逻辑
三中国政治传播秩序运行机制的特点
(一)政党/政府-民众-媒体的关系
(二)“输出主导型”的输入-输出特点
(三)运行模式适应于大众传播环境
四 自媒体时代中国政治传播秩序的运行困境
(一)政治传播结构中传-受角色转换
(二)政治信息的立体对冲
(三)多维传播渠道的沟通不畅
(四)“输入”自主性增强与效果弱化的反差
(五)“输出”压力导致多重两难选择
(六)中国政治传播秩序中“宣传”的困境
第八章 自媒体时代中国政治传播秩序的调适
一 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目标导向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政治传播秩序的新目标
(二)政治传播秩序导向国家治理的三个维度
二 推进政治传播制度化
(一)政治传播职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