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骨质疏松分子生物学
》
售價:NT$
1525.0

《
图说人体自愈妙药:漫画升级典藏版
》
售價:NT$
316.0

《
冷战及其遗产(第二版)(当代国际政治丛书)
》
售價:NT$
551.0

《
胜任——管理者修炼笔记
》
售價:NT$
347.0

《
稻盛开讲7:经营者的使命
》
售價:NT$
199.0

《
黄埔一期同学录(全两册)
》
售價:NT$
1265.0

《
终局思维 站在未来设计你的当下 行为科学的开创性研究
》
售價:NT$
352.0

《
派系分合与晚清政治 : 1885—1898 (著名史家林文仁经典晚清史,重磅归来)
》
售價:NT$
500.0
|
內容簡介: |
黄泛沙地的土壤沙化和黄河三角洲的土壤盐渍化是黄河下游典型土壤退化问题。黄泛沙地土壤结构性差且有机质含量低,易发生风蚀沙化,严重制约农牧业发展。通过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风蚀沙化规律及影响机制,采用农林复合种植、生物炭和保水剂联用等措施,可防治沙化,提高土壤结构稳定性并促进碳库积累,提升土壤质量,促进植物生长,提高生态和经济效益。黄河三角洲盐渍化土壤盐碱重、结构差、养分匮乏,植物生长受限。通过研究土壤理化性质及颗粒分形特征,采用生物炭和印度梨形孢联用、优势牧草配施微生物肥料等措施治理盐渍化土壤,可提升土壤质量并促进植物生长,为改土提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
目錄:
|
前言
1 黄泛沙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风蚀沙化规律及影响机制
1.1 引言
1.2 材料与方法
1.3 黄泛沙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风蚀规律
1.4 黄泛沙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风蚀影响因子研究
1.5 黄泛沙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光谱特征及其与风蚀的关系
1.6 讨论
1.7 小结
2 黄泛沙地农林复合种植促进土壤团聚结构形成及有机碳累积的机制
2.1 概述
2.2 材料与方法
2.3 黄泛沙地不同农林复合模式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特征
2.4 黄泛沙地不同农林复合模式土壤团聚体特征
2.5 黄泛沙地不同农林复合模式土壤有机碳组分分布特征
2.6 黄泛沙地不同农林复合模式土壤团聚体与有机碳组分的相互作用
2.7 小结
3 黄泛沙地杨树人工林栽植提高土壤结构稳定性促进碳库积累的机理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黄泛沙地不同林龄杨树人工林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特征
3.4 黄泛沙地不同林龄杨树人工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特征
3.5 黄泛沙地不同林龄杨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变化特征
3.6 黄泛沙地不同林龄杨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储量
3.7 小结
4 黄泛沙地生物炭和保水剂协同改良土壤促进苜蓿生长的机理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黄泛沙地生物炭和保水剂互作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4.4 黄泛沙地生物炭和保水剂互作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4.5 黄泛沙地生物炭和保水剂互作对苜蓿生长的影响
4.6 黄泛沙地生物炭和保水剂互作对土壤改良和苜蓿生长影响的综合评价
4.7 讨论
4.8 小结
5 黄泛沙地不同农林间作模式土壤质量及经济效益评价
5.1 概述
5.2 材料与方法
5.3 黄泛沙地不同农林间作模式土壤物理性状
5.4 黄泛沙地不同农林间作模式土壤化学性状
5.5 黄泛沙地不同农林间作模式土壤碳固持特征
5.6 黄泛沙地不同农林间作模式土壤质量评价
5.7 黄泛沙地不同农林间作模式经济效益评价
5.8 讨论
5.9 小结
6 滨海盐碱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理化性质及颗粒分形特征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3 滨海盐碱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变化的影响
6.4 滨海盐碱地土壤颗粒的单重分形特征
6.5 滨海盐碱地土壤颗粒的多重分形特征
6.6 滨海盐碱地土壤颗粒分形参数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6.7 讨论
6.8 小结
7 滨海盐碱地生物炭和印度梨形孢联用改良土壤促进高丹草生长的机理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3 滨海盐碱地高丹草根系印度梨形孢侵染情况
7.4 滨海盐碱地生物炭和印度梨形孢联用对高丹草生长的影响
7.5 滨海盐碱地生物炭和印度梨形孢联用对高丹草光合作用的影响
7.6 滨海盐碱地生物炭和印度梨形孢联用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7.7 滨海盐碱地生物炭和印度梨形孢联用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7.8 滨海盐碱地生物炭和印度梨形孢联用对土壤质量及高丹草生长的综合评价
7.9 讨论
7.10 小结
8 滨海盐碱地优势牧草配施微生物肥料对土壤质量的提升效果
8.1 引言
8.2 材料与方法
8.3 滨海盐碱地不同牧草配施微生物肥料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8.4 滨海盐碱地不同牧草配施微生物肥料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8.5 滨海盐碱地不同牧草配施微生物肥料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8.6 滨海盐碱地优势牧草与微生物肥料互作土壤质量的综合评价
8.7 讨论
8.8 小结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