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时间停止了:父亲的战争及其遗存

書城自編碼: 405325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外国随笔
作者: [委]阿丽亚娜·诺伊曼 著,子扉我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552041309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4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英伟达之道 黄仁勋和他的科技帝国 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授权采访图书 全面公开英伟达成为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奥秘 讲述黄仁勋的传奇人生和创新历程
《 英伟达之道 黄仁勋和他的科技帝国 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授权采访图书 全面公开英伟达成为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奥秘 讲述黄仁勋的传奇人生和创新历程 》

售價:NT$ 403.0
甲骨文丛书·德意志人:一部诗人、作家、哲学家和思想家的自传
《 甲骨文丛书·德意志人:一部诗人、作家、哲学家和思想家的自传 》

售價:NT$ 602.0
盛世滋生:清代皇权与地方治理
《 盛世滋生:清代皇权与地方治理 》

售價:NT$ 755.0
循序渐进Node.js企业级开发实践
《 循序渐进Node.js企业级开发实践 》

售價:NT$ 454.0
海外中国研究·中国早期的星象学和天文学
《 海外中国研究·中国早期的星象学和天文学 》

售價:NT$ 709.0
诡计策划师  午夜文库
《 诡计策划师 午夜文库 》

售價:NT$ 250.0
管道的力量(畅销美国30年的财富经典,销量超100万册)
《 管道的力量(畅销美国30年的财富经典,销量超100万册) 》

售價:NT$ 254.0
长安曾有少年郎
《 长安曾有少年郎 》

售價:NT$ 203.0

編輯推薦:
一名犹太少年从迷糊错乱到沉静坚毅的人格巨变
◎一部犹太家族从枝繁叶茂到满目凋零的时代惨剧
◎一段藏于盖世太保眼前的传奇经历
◎一曲迷失在纳粹屠刀下的生活、希望与爱恋之歌
◎透过重重疑团,看美好生活如何被逐渐摧毁
◎2020年美国国家犹太图书奖
◎2021年戴顿文学和平奖
◎入围2021年温盖特奖

作者以深情动人的方式讲述了她父亲在大屠杀期间的生活,以较为高明的文学技巧重构了她父亲的一生,其回忆录包含了曲折的情节、大胆的爱以及黑暗时期意想不到的幽默。鉴于众多丰富多彩的人物和生动的细节,作者本可以将她的艰辛研究变成一部历史小说。取而代之的是,她写了一部出色的家庭回忆录,在多个层面上展现了其强大的力量。无疑,关于犹太家庭在纳粹时期幸存下来的记载令人兴奋,但同样重要的是,她对回忆、身份和纪念进行了深刻而清晰的研究。
內容簡介:
酷爱侦探游戏的委内瑞拉女孩阿里亚娜敏锐地注意到,父亲汉斯时不时有一些违和与诡异。阿里亚娜知道,这与他的过去有关。尽管阿里亚娜一直在竭力探索他身上的重重谜团,但汉斯对此始终讳莫如深。
几十年以后,阿里亚娜打开汉斯留下的遗物——一盒旧文件,自此,一段让汉斯不堪回首、让阿里亚娜不忍卒读的家族往事逐渐浮出水面……

本书是一部史诗般的家庭回忆录,也如同一个侦探故事,跨越了近九十年的时间和大洋两岸,不断揭开父亲的人生故事和家族的命运。作者将她的每一个亲人都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历史的细微之处揭示我们共通的人性和发人深省的真相。
關於作者:
阿里亚娜·诺伊曼出生并成长于委内瑞拉,塔夫茨大学历史学和法国文学学士,纽约大学西班牙和拉丁美洲文学硕士。曾从事出版工作,并在委内瑞拉《每日日报》担任驻外记者,其文章发表于《欧洲人》。目前与丈夫、三个孩子、三只狗住在英国伦敦。

子扉我,编辑,撰、译稿人。
目錄
第一章 盒 子
第二章 盘子上的手表
第三章 雷声四起
第四章 新的现实
第五章 溺 光
第六章 暴力的黄色
第七章 布拉格春天的早晨
第八章 兹登卡
第九章 召 回
第十章 烛下暗影
第十一章 兹德涅克的朋友汉斯与扬
第十二章 选 择
第十三章 一个问题
第十四章 惊恐的瞳
第十五章 伪 装
第十六章 我们还剩下什么
第十七章 时间不那么重要的地方
內容試閱
尾? 声
1939年,诺伊曼-哈斯家族有三十四人住在捷克斯洛伐克。其中三人,或因为不是犹太人,或因为是“混血儿”且年纪太小,而没有被遣送。只有两人,洛塔尔与汉斯,完全逃脱了被送走的命运。
其他所有人,共二十九人,年龄从八岁至六十岁不等,被遣送进捷克斯洛伐克、德国、拉脱维亚与波兰的集中营。
四人回来了。
我父亲的堂兄埃里克·诺伊曼在马格德堡被解救,埃里克的弟弟奥塔因在河里游泳,于1941年在奥斯威辛被折磨并杀害。埃里克是里加营地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战后他又结婚了,并于1946年有了个名叫耶纳(Jana)的女儿。他家一开始住在捷克小镇特热比奇,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被迫搬到布拉格,因为当地高中因耶纳是犹太人而拒绝她入学。

埃里克随后被监禁,既因为他是犹太人,也因为他同西方的堂弟们以及叔叔们保持联系。耶纳现在同丈夫与女儿一起住在巴黎。几年前我第一次见她,尽管我们以前从未见过面,但在巴黎北站到站站台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们第一眼就认出了彼此。她的父亲从不讲起战争的事,但每当耶纳分享她所知晓的他的战时经历时,她蓝色的大眼睛里就满是泪水,至今如此。

波拉克家的四个孩子中有三人幸存,我父亲的表兄表姐兹德涅克、哈娜与齐塔,他们构成了幸存者四人组。他们在一系列营地中见证了拘留的情况,包括泰雷津、库尔茨巴赫、达豪与奥斯威辛。我见过他们儿孙中的许多人。波拉克三兄妹的曾孙辈有二十九人。

兹德涅克·波拉克在达豪被解救。1945年6月,他回到位于捷克斯洛伐克特普利采的家中,1949年移居以色列,在那里重新结婚,育有一子。1956年,他前往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代表他家每一名遇难者填写了证词页。两个月后,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营中失去了丈夫的哈娜·波拉科娃于1945年同布痕瓦尔德的一名幸存者结婚。他们育有两名子女。她余生住在特普利采,并于1979年去世。

包括我祖母在内被送往奥斯威辛的1 500人中,有51人幸存,齐塔·波拉科娃是其中之一。她从死亡行军中逃离,藏身波兰的一处谷仓之中,随后俄国士兵救了她,他们最终把她带到布拉格。齐塔同一名捷克斯洛伐克退伍军人结婚,并搬回特普利采。他们在那里养育了女儿达尼埃拉。1968年,齐塔搬到瑞士,并在那里生活,直至2002年。她晚年将一些回忆诉诸文字,但除此之外,波拉克家的幸存者们鲜少提及这场战争。

我祖父在营中照顾过的施特拉·克龙贝格尔于1945年在泰雷津被营救。她在布拉格找到汉斯与洛塔尔,讲述了她和奥托的事,徒劳地等他回来,此后,她于1946年搬去美国同她女儿团聚。几个月后,她前往加利福尼亚,去见奥托的兄弟维克托·纽曼与已经改姓巴顿(Barton)的里哈德。施特拉向他们讲述了他们的兄弟如何度过他生命中的最后几年。最终,施特拉同维克托结婚,成了施特拉·纽曼。二人在圣地亚哥平静度日,在那里,施特拉为《圣地亚哥时报》撰写每周烹饪专栏。她从未对维克托的儿孙们讲起过这场战争。我联系上孙辈中的两人,即我堂兄格雷格与维克托时,他们完全不知道自己有犹太血统,也不知道他们的继祖母进过集中营。但施特拉确实对她自己的女儿与外孙女们吐露过她的一些经历,她们慷慨地分享了回忆。

里哈德·诺伊曼(后改姓巴顿)在加拉加斯逗留了几年,确保他的侄子们顺利安顿下来。然后他搬回美国,在那里同一个名叫埃迪特(Edith)的捷克女子结婚。他们没有子女,住在拉霍亚,同洛塔尔与汉斯保持着联系,直到1980年里哈德去世。埃迪特一直活到2003年。我见过她几次,但她从未提起过这场战争,或任何其他家人的存在。

洛塔尔与弟弟汉斯共同创建了科里蒙集团,1964年他们到达委内瑞拉十五年之际,洛塔尔离开那里去往瑞士。那里,他同薇拉在小镇金金斯安静度日,抚养他们的两个女儿苏珊娜与马德琳(马达拉),搜集像杜米埃与珂勒惠支那样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的画作,也搜集新艺术派作品。终其一生,洛塔尔都在私下里支持着捷克难民与大屠杀幸存者。

1949年,兹登卡生下了她同维克托·克纳普的独生女露西娅。1955年,维克托因另一个女人而离开兹登卡,他们的关系就此结束了。露西娅告诉我,后来的人对兹登卡的爱没一个能和洛塔尔的相提并论。她解释说,兹登卡临终前坦承,她十分后悔离开洛塔尔,但在她意识到这一点时,已经太迟了。

兹登卡从未丧失独立思想。她在文学刊物《文学报》工作,在上面写了很多文章。她也担任业余法官。1968年,兹登卡担忧“布拉格之春”的后果,与女儿露西娅离开了捷克斯洛伐克。她们没打招呼就出现在洛塔尔在瑞士的家门口。洛塔尔与薇拉收留了她们一些时日,然后帮她们在瑞士重新安顿。

洛塔尔与兹登卡努力维持友谊。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他们一致认为,他们最好各自分开继续生活,将他们共同的经历深埋心底。洛塔尔最后的日子里因帕金森症身心俱弱,他还在迫切呼唤着兹登卡。但几个月前,她遭遇了一场事故,导致她无法行走,无法出行探望他。他们再没有见过面。洛塔尔于1992 年去世。兹登卡则在十一年之后去世。不同于我追查的其他女性,兹登卡虽然后来又结了两次婚,但她从不改姓。她终生保持着诺伊曼诺娃的姓,这是诺伊曼在捷克语中的女性形式。
洛塔尔与薇拉将他们的艺术藏品以及洛塔尔拍摄的照片捐给布拉格的多家博物馆。2012年,薇拉通过他们的女儿马达拉,将洛塔尔的几盒书信、文件与他的相册寄给我。薇拉于2012年去世。
战后兹德涅克·图马在蒙塔纳工作,1947年同妻子一起搬去了斯塔雷梅斯托镇,他们在那里养育了两个儿子。他终身从事涂料业。不同于汉斯,他对家人讲了一些他在柏林时候的事。他继续以读诗写诗为乐,还把里尔克的抒情诗《爱与死亡之歌》从德语译成了捷克语。尽管兹德涅克与汉斯住在截然不同的世界,但他们一直保持着联系。他们秘密的伙伴关系与持续终身的友谊给他们都带来了极大的快乐,直到1991年兹德涅克在家人的陪伴下去世。

米拉与汉斯的婚姻从一开始就全是问题,但他们还是在加拉加斯过起了日子,抚养儿子,也就是后来改名米格尔的我同父异母的哥哥米哈尔。他们在1969 年离婚之前已经分居很久了。尽管米拉多次冒死给汉斯带来食物与慰藉,她也从不讲过去的事。童年时我随父亲拜访过她几次,每次她都做他最喜欢的香草小甜饼。米拉与汉斯的友谊一直持续到1990年她在纽约去世。她去世后,我父亲开始把她做给他的幸运娃娃存放在他床边的抽屉里,在他父母的照片下面。我不知道他究竟在什么时候把它放进了我的盒子。

战后,汉斯继续取得了许多成就,多到我估计需要另写一本书来告诉你一切。他是商人、慈善家,精力无穷,生意横跨多国多行业——制造业、报业、农业、旅游业。他对艺术与教育的热情驱使他创立了惠及数千人的项目。委内瑞拉至今有两条街道以他的名字命名,一条在加拉加斯,一条在巴伦西亚。在他1945年致信他的叔叔里哈德时,在他持续“工作、工作、工作”的整个一生中,激情从未离他而去。在他经历多次中风,于2001年9月9日去世前,他才创立了反对查韦斯政权的重要报纸,他已经预见到了查韦斯政权的灾难性后果。

在我早年关于我父亲的记忆中,他总是坐在那里,在房子后生机勃勃的花园里的长屋内修手表。但现在我可以想象他,在布拉格,青春年少,颠三倒四。我珍爱着照片、书信、文字与逸事帮我建构的心理意象。我看见我父亲躺在布拉格鹅卵石路的中间,兹德涅克在角落里咯咯笑,等着把毫无戒备的路人吓一跳。我想象他在河岸边的长椅上写诗,狂蹬自行车,从车上摔下来,吃饭迟到,总是衣着凌乱。我想象他同奥托、埃拉与洛塔尔在一起,他们在利布其采的花园里梦幻的光照下欢乐地逗狗狗们玩。欢笑声、伏尔塔瓦河的奔流声、树上的风声,响亮到让人再也听不见时间的嘀嗒声。

我童年时代一直期待着能有个谜团找上门。当它终于出现时,我花了几十年去解谜。如今我已经是一个有了自己孩子的成年人,我终于找到了布拉格平卡斯犹太会堂墙上问号的原因;我得知了父亲半夜里尖叫着醒来的原因;我解开了身份证的谜团,以及小时候困扰我的关于父亲的其他一切。

我信守帮他撰写事迹的承诺。我穿越时光去调查,找到了他,在此过程中也找到了他的家庭,以及我自己的家庭。我可以看见我的孩子们和前人的联系。我可以看见在一代人身上消失了的特质必定会在另一代人身上出现。
在关于时间的问题上,我的孩子们很像汉斯。
“九点了,”有一次我对时年五岁的小女儿说,“该去睡觉了。”
“是九点零四分。”不出所料她皱起了眉,不是因为我送她去睡觉惹恼了她,而是因为我缺乏精确度。至今她还会纠正我。

我的二女儿在床边放了个黄铜钟摆作为纪念品。每晚她入睡前都要雷打不动地转上八次。我一再问她为什么这么做。在她更小的时候,她有一次回答说:“为了防止做噩梦。”现在,如果我坚持问,她会回答:“因为我必须这么做,也许是为了好运。我就是必须做,不知道为什么。”

我家老大也一定要在床边放个钟,不然他就不睡觉。他一直声称他需要知道时间。哪怕没有设闹钟,也不管在哪里,他总是每天早上六点半醒。所有人都向我保证,说这种习惯肯定会变,说所有青少年都会睡懒觉。但他从不睡懒觉,哪怕他就快成年了。

我的孩子们从未见过他们的外祖父,那个修表人。他们经常听我讲起他。但我直到最近才告诉他们他的那些手表与对守时的执念。有人说,创伤能在某种程度上遗传,无论你出生于其中的环境有多遥远、多隐蔽。我与我的孩子们就这个主题进行过激烈的辩论。他们坚信,我们每个人都决定并塑造着我们之所是,坚信我们从自己的经验与观察他人中学习,坚信无以言说的创伤与教训不会以某种方式镌刻在我们的基因中。我们如何举止,我们成为谁,都取决于我们自己。我不完全同意他们。我们当然支配着自己的身份,但不是绝对的。

我喜欢相信,生活的经验教训会刻进我们内心,并传承下去。我们选择我们是谁,但我们的选择也总是由我们的出处所塑造,哪怕我们不知道出自哪里。对于现在来说,过去是固有的,哪怕有人不予理会。它是决定我们选择成为什么人的部分机制。我的三个孩子说说笑笑时,我看着他们,祈祷除了守时与坚韧,他们也拥有我父亲的果敢、诗意与坚强。还希望有一点他的好运气。

父亲收藏的钟表中,有一个我没有小时候关于它的记忆。我向母亲求证,她证实它对他有特别意义。我喜欢所有钟表,喜欢它们的复杂性、装饰性的雕刻与色彩,但这件计时器是我的最爱。它像一本书。它显示时间,但不发出声音。事实上它根本就不是一块表。

它是一种叫象牙双联画的天文装置,在德国城市纽伦堡制造。多数类似的物件由十六世纪至十八世纪初的六大家族的成员制作。这一件的制作者可能是十七世纪初的保罗·莱因曼。

它很精巧,只有几厘米宽,放在我的手心里正合适。它由两块象牙板组成。它的一侧是雕花书脊,带有镀金黄铜制的装饰铰链。另一侧是两个小巧精致的黄铜插销,让这两块板保持闭合状态。

打开书册,露出两个完美对称的圆,一页一个。每个圆都标有数字,框在精心雕刻的花环与花朵图案中,数字与图案都染成酒红色与黑色。铰链附近的微型黄铜杆可以使它调节到打开状态。

左面的板上有一个显示时间的日晷。另一块板上是指示方向的指南针。日晷上有一张脸,根据你看它时的不同角度,它会看似生气或满足。

当我把它抱在双手之间,当我打开它,我感到和父亲之间的联结。它很简单。没有复杂的机件要上发条、维护或维修。没有可供欣赏的外壳,没有可供确认时间是否真的在流逝的转动的齿轮。至于方向,只要拿着它时保持稳定即可。要知道时间,需要小心倾斜它。时间会由阴影的位置标明。所要做的只是耐心捕捉太阳投下的光芒。

有时,我失去了方向。我忘了时间已经流逝。刹那间,我想再次冲向父亲。我想沿着大厅的格子地面向那间没有窗户的长屋狂奔而去,然后,在他推起面罩,从他的那些手表中抬起头时,解释说,我终于解开了这个谜团。我必须让他知道,我找到了他曾经所是的那个少年,那个倒霉小囡,并让他知道我爱他。我有多尊敬他后来成为的那个男人,就有多爱那个少年。我渴望告诉父亲,我在他利布其采房子的花园里到处逛,在现在住在里面的人精心制作的书桌上写我们的书。我需要向他保证,再也没有问题了。我想双手搂住他,把头靠在他的心头,在机件声淡出之时,在寂静之中,低语,我明白。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