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一听就懂的音乐剧
》
售價:NT$
653.0

《
大(巨)型滑坡治理关键技术研究及实践
》
售價:NT$
658.0

《
变老又怎样
》
售價:NT$
301.0

《
大学问·韶响难追:近代的思想、学术与社会
》
售價:NT$
398.0

《
星空下的凝思:42个关于宇宙的问题 张长
》
售價:NT$
551.0

《
股票短线波段高抛低吸技术与战法解析
》
售價:NT$
352.0

《
汉唐之际佛教传播中的北方社会群体研究(欧亚备要)
》
售價:NT$
653.0

《
教学创新大赛备赛手册
》
售價:NT$
347.0
|
內容簡介: |
《微生物分离技术》教材是由校企合作编写,结合微生物分离工作要求和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相关标准等,选取典型工作任务,设置了七个项目,分别从空气、人体、水、食品、土壤等样品中分离得到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并进行初步鉴别。实训项目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应用性,着重训练学生微生物分离鉴别的操作技能,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框架和学习专业技能,相关理论包括微生物形态结构、繁殖代谢、生长控制、遗传变异、微生物生态以及分类鉴定等知识;相关技能包括培养基的配制、倒平板、划线分离、平板计数及微生物染色等技能。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生物技术类、食品类、药品类等与微生物检验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微生物检验及相关人员参考。
|
目錄:
|
绪论微生物分离基础知识 001
一、微生物分离技术的相关概念001
二、微生物实验常用的器具和设备004
三、微生物实验常用的玻璃器皿010
四、微生物实训室规则013
五、实训室意外事故的处理014
项目一环境中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别 016
任务1空气中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别017
相关知识017
一、微生物及类群017
二、微生物的特点018
任务实施020
任务报告024
知识拓展025
一、微生物的用途025
二、微生物技术的发展026
任务2人体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别028
相关知识028
一、人及动物体上的微生物028
二、光学显微镜的构造029
任务实施032
任务报告035
知识拓展037
微生物的营养037
榜样力量044
“衣原体之父”汤飞凡044
项目复习导图045
学习目标检测045
项目二水体中细菌的分离和鉴别 048
任务1生活饮用水中细菌的分离和鉴别049
相关知识049
细菌的形态和大小049
任务实施051
任务报告054
知识拓展055
一、细菌的基本结构056
二、细菌的特殊结构058
三、细菌的繁殖061
任务2湖水中总大肠菌群的分离和鉴别062
相关知识062
细菌革兰氏染色法062
任务实施064
任务报告067
知识拓展068
一、配制培养基的原则068
二、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070
榜样力量072
屠呦呦和青蒿素072
项目复习导图073
学习目标检测073
项目三食品中益生菌的分离和鉴别 076
任务1酸奶中乳酸菌的分离和鉴别077
相关知识077
乳酸菌的特点和用途077
任务实施078
任务报告081
知识拓展082
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控制082
任务2米醋中醋酸菌的分离和鉴别088
相关知识088
发酵工业中常用细菌及其分类088
任务实施092
任务报告093
知识拓展095
微生物代谢095
榜样力量101
酶工业领域的先驱——张树政101
项目复习导图102
学习目标检测103
项目四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和鉴别 105
任务1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和鉴别106
相关知识106
放线菌生物学特性106
任务实施109
任务报告112
知识拓展113
微生物的生长113
任务2稀有放线菌的分离和鉴别118
相关知识118
发酵工业中常用的放线菌及其分类118
任务实施121
任务报告122
知识拓展123
微生物的培养方式123
榜样力量127
中国放线菌分类学奠基人——阎逊初127
项目复习导图128
学习目标检测128
项目五果蔬中酵母菌的分离和鉴别 130
任务1葡萄中酵母菌的分离和鉴别131
相关知识131
酵母菌的生物学特性131
任务实施136
任务报告137
知识拓展139
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39
任务2酒曲中酵母菌的分离和细胞计数147
相关知识147
常见酵母菌及其分类147
任务实施150
任务报告153
知识拓展154
微生物基因重组154
榜样力量160
中国菌物学的创始人——戴芳澜160
项目复习导图161
学习目标检测161
项目六霉变食品中霉菌的分离和鉴别 163
任务1根霉和毛霉的分离和鉴别164
相关知识164
霉菌的生物学特性164
任务实施169
任务报告171
知识拓展172
微生物育种和菌种保藏172
任务2青霉和曲霉的分离和鉴别183
相关知识183
常见霉菌及其分类183
任务实施187
任务报告188
知识拓展189
非细胞型微生物189
榜样力量194
“糖丸爷爷” 顾方舟194
项目复习导图195
学习目标检测195
项目七拓展训练 197
任务1微生物理化影响因素的测定197
相关知识197
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197
任务实施199
任务报告201
知识拓展202
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202
任务2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203
相关知识204
任务实施204
任务报告205
知识拓展206
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206
任务3产蛋白酶和淀粉酶芽孢杆菌的分离和鉴别209
相关知识210
任务实施210
任务报告212
知识拓展213
微生物的鉴定方法213
任务4谷氨酸产生菌的分离和性能测定216
相关知识216
任务实施216
任务报告218
知识拓展219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219
任务5污染食品中微生物来源的分析224
相关知识225
任务实施225
任务报告226
知识拓展227
微生物与食品227
学习目标检测230
附录 232
附录1常用试剂和指示剂的配制232
附录2常用染色液的配制233
附录3常用培养基的配方235
附录4常用消毒剂238
附录5本课程操作技能考核细则 239
学习目标检测参考答案 243
参考文献 245二
|
內容試閱:
|
《微生物分离技术》是高等职业教育教材,主要适用于生物技术类、食品类、药品类等相关专业。本教材紧密围绕食品、药品企业质量检验第一线,是以微生物检验工作岗位的核心工作任务为指引,系统整合了岗位要求的知识与技能、工作过程与方法,旨在全方位提升质量检验人员的职业技能与素养。
本着工学一体化教学理念,本教材由校企合作编写,采用项目任务式,共设计了七个项目:环境中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别、水体中细菌的分离和鉴别、食品中益生菌的分离和鉴别、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和鉴别、果蔬中酵母菌的分离和鉴别、霉变食品中霉菌的分离和鉴别以及拓展训练。教材的内容结构以“工作任务”为基本单位,每个工作任务整合该任务所的相关知识与实践技能,由相关知识、任务实施、任务报告、知识拓展等几部分组成。每个相关又独立的工作任务组成系列的“项目”,这种以相互联系的工作任务为单元的形式,使岗位工作更为清晰,更有利于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此外每个项目设立了榜样力量、项目复习导图、学习目标检测等内容。为便于学生自学,本书配有微课视频、习题答案、电子课件等数字资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应能熟练、规范地分离四大类群微生物(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并通过观察培养特征、细胞形态特征等对其进行初步鉴别。
本书由深圳城市职业学院余展旺、万恒兴担任主编,深圳城市职业学院吴九玲、李敏、冯丽雄、匡海奇、陈巧红、何曼文、周理华、官昭瑛、余姝侨、袁思敏、伍辉等教师以及暨南大学黄富荣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柳正教授、深圳鹏城技师学院郑昕高级讲师参与了编写,深圳市药品检验研究院应国红研究员担任本书主审。编写团队成员既具有丰富的微生物教学与科研经验,又有着丰富的企业质量检验实践经验。本书的编写得到了深圳城市职业学院生物制药专业顾问委员会和众多企业质量检验专业人员的鼎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微生物技术涉及面广,编者水平和能力有限,书中仍可能存在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予以指正。
编者
2024年3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