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中道

書城自編碼: 404961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管理一般管理學
作者: 曾仕强
國際書號(ISBN): 9787559680570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5-0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4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技术统治(未来哲学系列)
《 技术统治(未来哲学系列) 》

售價:NT$ 245.0
中考热点作家孙道荣2024年散文精选集三册
《 中考热点作家孙道荣2024年散文精选集三册 》

售價:NT$ 581.0
全球城市案例研究2023:基于网络的合作与竞争国际经验借鉴
《 全球城市案例研究2023:基于网络的合作与竞争国际经验借鉴 》

售價:NT$ 908.0
引爆:炸药、硝酸盐和现代世界的形成
《 引爆:炸药、硝酸盐和现代世界的形成 》

售價:NT$ 388.0
人类星球:我们如何创造了人类世(企鹅·鹈鹕丛书013)
《 人类星球:我们如何创造了人类世(企鹅·鹈鹕丛书013) 》

售價:NT$ 418.0
伏候圣裁:中国古代的君主与政治
《 伏候圣裁:中国古代的君主与政治 》

售價:NT$ 449.0
艺术图像学研究(第一辑)
《 艺术图像学研究(第一辑) 》

售價:NT$ 857.0
摆脱强迫的人生(修订版)
《 摆脱强迫的人生(修订版) 》

售價:NT$ 403.0

編輯推薦:
本书内容方面在精装本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以更符合时下读者的需要。装帧形式上,选择定制涂层纸,减轻书本重量,比之精装本更方便携带和日常阅读,封面选用特种纸,手感一流,虽为平装版但不失精致大气。
內容簡介:
各民族有各自的文化背景,管理哲学因受文化变数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理念。中国的经营理念概括起来,就是一个“道”字。管理之道,尤其要易知易行,才更有实用价值。
本书提出“安人之道”“经权之道”“絜矩之道”三个向度,构建起适合中国民族性的M理论。管理者在学习管理理论的同时,还要明白虚以控实的道理,真正做到让组织不停滞,持经达权而生生不息。
關於作者:
曾仕强
被称为是“中国式管理之父”,是当今中国极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与国学大师。研究中国管理哲学三十年,首倡中国式管理,名动政、商、学界,享誉海内外。曾仕强教授深谙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管理理论,学问渊深,世情洞达。他曾是央视《百家讲坛》最受欢迎的主讲专家之一,以其深厚的中国文化功底和中西贯通的渊博学识在中国管理界独领风骚,被著名国学专家钱文忠教授尊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天人之师”。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虚以控实
导 言
第一节 虚以控实的道理
一、无形的力量最大
二、管理哲学是无形的
三、管理哲学即管理之道
四、M理论代表管理哲学
五、大学之道是最有价值的管理哲学
六、管理哲学是不能改变的常数
第二节 管理有两个极端
一、大家各执一端以自耀
二、管理者要头脑清楚
三、管理者能够自己归零
四、摆脱极端以讲求中道
五、执两用中才能够合理
六、M理论适合中道要求
第三节 管理的理念导向
一、企业管理的历史
二、举一隅应该以三隅反
三、真理并不在二者之一
四、日美以理念为导向
五、我们要正本清源
第二章 约法三章
导 言
第一节 约法三章的精神
一、约法三章是重点管理
二、约法三章要简单明了
三、管理原则要首先确立
四、管理原则要归纳排序
五、管理原则不能过于理想化
六、管理原则应以人为本
第二节 人性管理的演进
一、管理的主体是人员
二、X理论的几个假定
三、霍桑研究的大启示
四、Y理论的假定
五、管理人性化的趋势
六、人性管理三大特性
第三节 人性管理M理论
一、人性问题源远流长
二、《中庸》的天人合一论
三、中庸之道是恰到好处
四、人性化的中道管理
五、M理论合乎人性化管理准则
六、M理论的三个要点
第四节 M理论有三向度
一、仁、义、礼三向度
二、仁为安人之道
三、义为经权之道
四、礼为絜矩之道
五、三向度要合一
第五节 M理论三大要项
一、M理论的基本构架
二、安有各种不同状态
三、虚安也是一种手段
四、经权为致安的途径
五、变时要以安为前提
六、随时都应将心比心
第六节 M理论实际运作
一、管理必须制度化
二、制度一定要合理
三、制度要自生自长
四、制度要适时修订
五、依制度权宜应变
六、务求人人都能安
第三章 安人之道
导 言
第一节 管理和伦理合一
一、管理不可偏离伦理
二、伦理首重良心道德
三、伦理是合理不公平
四、亲疏有别长幼有序
五、安不可能没有区隔
六、依层次按顺序求安
第二节 安顾客第一优先
一、顾客是衣食父母
二、顾客最冷酷无情
三、要搞好人际关系
四、保持定期的接触
五、发掘再推销机会
六、消减顾客的不安
第三节 安员工以厂为家
一、各阶层都患不安
二、常见的员工不安
三、用患不安来测试
四、使员工身安心乐
五、有效的安人之道
六、视员工有如家人
第四节 安股东持续发展
一、股东是企业的投资者
二、国有企业政府是股东
三、报告财务与业务实况
四、分配优厚平稳的股息
五、给予投资的安全保障
六、如期按时地发放股息
第五节 安社会形象良好
一、善尽责任带来良好印象
二、共同为国家而创造财富
三、为社会增加就业的机会
四、让家长放心子女来就业
五、替社区营造良好的风气
六、成为民众欢迎的好企业
第六节 安人之道五要领
一、首先建立共识
二、其次探究不安
三、然后消除化解
四、随时讲求方法
五、样样注重效果
第四章 经权之道
导 言
第一节 经权是安人的方法
一、经是组织成员的共识
二、权指配合时空的态度
三、安人的经不应该常变
四、安人的权要随时变动
五、经权要以安人为目标
第二节 最好以不变应万变
一、以不变应万变是变
二、有所变也有所不变
三、时间朝坏方向流动
四、凡事最好先想不变
五、不变不行才来想变
六、以微调整防止突变
第三节 经权配合四种现象
一、权在经内是谨守分寸
二、权在经外为具有弹性
三、经权交集是擅自变更
四、经权分离为离经叛道
第四节 经权配合层层串联
一、经权必须密切配合
二、上司的命令就是经
三、自己的斟酌即为权
四、上级的权下级的经
五、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六、目标一致经权配合
第五节 经权配合需遵守原则
一、权不舍本就是权不离经
二、权不损人以免引起不安
三、权不多用尽量减少例外
四、既得利益应该逐渐消减
五、例外的比例要尽量缩小
第六节 经权之道五大要领
一、首先慎重立经
二、其次决定形态
三、然后沟通原则
四、大家都持经达权
五、随时要追踪考核
第五章 絜矩之道
导 言
第一节 人普遍不喜欢被动
一、自己的决定才能全力以赴
二、被动时拖拖拉拉
三、催逼之下更加不动
四、管理不一定要发号施令
五、让员工自动自发
第二节 人大多希望自主自动
一、人从小喜欢自动
二、被骂到不敢自动
三、仍然暗地里自主
四、阳奉阴违很可怕
五、人要对自己负责
第三节 有限范围最大自由
一、絜是审度考量
二、矩是法则规矩
三、自由有一定范围
四、守规矩自动自主
五、人人守分有规矩
六、个个享有大自由
第四节 害怕自动喜欢自主
一、自动并不真实存在
二、感觉到力量叫他动
三、看不见的就是自动
四、人的自动具有意识
五、喜欢自主害怕自动
六、害怕自动也是自主
第五节 用心来使彼此互动
一、自己的意识产生自动行为
二、要用感觉的力量让他自动
三、有感有应大家都乐于自动
四、不施加任何压力才算自动
五、用心来感应是有效的途径
六、最好由上级自己做好榜样
第六节 絜矩之道五大要领
一、首先尊重制度
二、其次配合现实
三、上司以身作则
四、要订定行为公约
五、配合以审慎赏罚
第六章 易知易行
导 言
第一节 M理论合乎人性
一、人性可以塑染
二、安宁是人生根本需求
三、多求安而应变
四、将心比心才合理
五、人性喜欢简单明了
六、能知亦需能行
第二节 M理论贵在实践
一、西方哲学原意为爱智
二、中国哲学所乐的是道
三、真正的管理功夫在行
四、实践要以知识为基础
五、坚持原则求合理应变
六、圆融和谐效果才会好
第三节 M理论求大同存小异
一、组织要安定中求进步
二、实践的结果各有一套
三、管理并无统一的模式
四、时刻不忘以人为根本
五、最好有树状组织精神
六、慎始善终求己安人安
结语
参考书目
內容試閱

管理有其普遍性,也有其特殊性。管理科学本无国界,可用于西方, 亦可通用于东方,从这一普遍性的角度来看,实无所谓美国式、日本式或中国式的区别。然而,各民族有各自的文化背景,管理哲学因受文化变数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理念。就这一特殊性的取向而言,管理显然存在一定的差别。
同一民族,未必有一致的理念。同样是中国的企业家,也各有一套自己的经营理念,既不能也不必加以统一;特别是中国人不到黄河心不死,绝不肯轻易认输,更造成在管理中各有一套的繁杂现象。不过,由于各有一套经营理念,形成各有一套经营管理方式,至少证明了经营理念控制经营管理方式这一无形却甚为有力的法则。
中国人以“世界大同”为理想,并不倡导世界一同,便是早已洞察家人、民族及世人都无法完全一同的道理,只能求其大同。“大同”后面省掉了两个字,说得完整些,应该是“大同小异”。人类心理原本是“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所以各民族的理念大同小异,而同一民族各分子间的理念亦属大同小异,不可能完全一致或绝对不相同。
人类为求生存,似乎不能避免冲突、竞争。西方哲学家有鉴于此,从亚里士多德时代开始,即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为名,一人一说,各执己见。中国先哲,在生存竞争之外,更进一步觉察到生活互助的必要性与价值,率先厉行,在学说纷纭之中,做到王弼所说的“统之有宗,会之有元”。所谓儒、道、墨、法诸子百家,只是在学术研究、讲求理论时才有较为严格的划分,而在实践中已经融汇,分别挂搭在适当的层次,汇合成一股以儒家为主的、积极肯定生命价值的道德洪流,形成了中国人普遍共有的理念。
西方哲学重“知”,中国哲学主张行以求知,贵在躬身实践。西方人谈管理,必须理论架构严谨,配以“实”的工具、方法一应俱全。中国人谈管理,大多注意理念的把握,“虚”以控“实”,使“实”的工具、方法在“虚”的经管理念之下,更能够发挥宏大的功效。
管理的对象很多,但终究离不开人,所以是人本的;中国哲学在天、地、人三才之中,特别重视人,也是人本的。管理要求人性化,在全世界对人性研究最深入、探讨最潜心的中国哲学领域里,寻找出中国人的经营理念,应该是十分恰当而可行的。
1726 年,德国哲学家沃尔夫(Christian Wol?)在其《中国人实践哲学演讲》一书中提及:“孔子是优秀的思想创造者,在孔子以前中国已呈现出非常繁荣的状态。”他说:“中国古代的君主都是哲学家。柏拉图以为幸福的国家应由哲学家来支配,中国人便是此原则的实行者。”管理者最好具有哲学素养,至少也要反省自己的经营理念;中国人非常重视反省,便是希望大家核查一下个人的经营理念,是否符合“中国经营理念” 的“共识”。我们把这一“共识”叫作“经”,每个人“执经达权”,以不变应万变,才能万变不离其宗,既能因应时空的变迁,又可以坚持原有的根本精神,因而大同小异,在和谐中各自有所发展。
中国的经营理念概括起来,就是一个“道”字。这“道”是十分微妙的,很难看得清楚。“道”即是“所由”的“路”。熟悉道路的行人,闭着眼睛走,有时也会发生意外;不熟悉道路的行人,摸索了老半天,有时仍不免迷路。行走时专心看着路,可能反而会撞碰到别的东西; 行走时不专心看着路,也可能一不小心就绊倒在地上。然而,我们又不能因为“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便否认“道”的存在,否定“道”的价值。
“道”虽然微妙而不显著,却是相当“易简”的。管理之道,尤其要易知易行,才有实用价值。综合起来,我们提出“安人之道”“经权之道”和“絜矩之道”三个向度,建构了适合中国民族性的M 理论。但是“道” 是要行的,不能只当作一个理论来看,所以管理者必须明白“虚以控实” 的道理,发扬“不固而中”的精神,居于继旧开新及忧患意识,达到 “日新又新”的地步,这才是真正的不停滞,得以持经达权而生生不息。
实践的程序有三:第一是确立“树状组织”,坚持“树干不与枝叶争绿”,从授权中训练部属,然后全力支持他,放手让他去做;第二是“邀请参与”,使那些有能力而且喜欢参与却顾虑太多、却步不前的同人,能够积极参与,进而乐于参与;第三是将同人动员起来之后,为了避免“一动即乱”甚至“动而大乱”,必须“约法三章”,使同人在约定的范围内,尽力发挥自己的才干。整个自主过程,建立在“由自助而自立”,再 “由自立而自主”的基础之上。为了顺利进行,管理者唯有切实遵循中华民族文化“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十六字心法”,以“惟精惟一”来“允执厥中”,才能够辅助全体同人,逐渐进入最为理想的自动境界。
至于经营理念的实践精神,我国先哲很巧妙地把“仁、义、礼”的大道理化为通俗的“情、理、法”,一切管理务求以“法”为基础,然后向上升进,摄法归理,而又纳法于仁。但是“法”为人所订立,为人所执行,为人所控制,所以再怎么强调“法治”,实际上都离不开“人治”,因此管理者以修身为本,必须注意“修己三要”,号召同人共同发挥“功夫精神”,把分内工作切实做好。人事升迁,悉依从“禅让作风”,培养 “以让代争”的风气,先求“以厂为家”,做到“公司全面照顾,员工全力以赴”,再求“以厂为校”,增进同人的能力而又为公司效力。
我们现在常说现代化,如果它的含义是“像现代西方一样”,实在是有欠正确的。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实际上是超越现代的。“周虽旧邦, 其命维新”,管理者应秉持我国固有的经营理念,赋予新的精神,来运用新的工具和方法,并且还要持续地改善。中国人向来不排斥任何外来的文化,相反,我们都在费尽苦心地给予适当的安置和调整。中国人的经营理念,不但不排斥管理科学,而且还要进一步将其运用得更合适、更有效。
感谢历代先哲为我们累积了如许宝贵的智慧。感谢现代从事中国文化整理、研究而又赋予其新生命的学者,使我们成为现代的中国人而不致变成现代的外国人。本书的主要参考书目,附列于结语的后面,对于诸位先进的卓见慧识,在此谨表最大的敬意。

第一章 虚以控实
导 言
中国式管理到底有没有很完整的思想体系呢?我向大家保证,一定有,但其先决条件,就是我们要了解中国人对体系的概念,与西方人对体系的概念,在理解上是不一样的。我们今天的最大问题是喜欢采取西方的观点,来看待中国人自己的东西,所以显得很乱,而且很危险。为什么说很危险呢?因为学术界公认,全世界最早知道什么叫作整体概念的,是中华民族。西方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办法掌握整体概念。
我们现在很重视科学,可是大家看到“科学”这两个字以后,会有一种感想:“科”就有“分”的意思,即分门别类、专科,很少有人说是“全科”的意思。科学家是不一定能写诗的,诗人往往也不是科学家。所以,科学不能代表整体的学问,这是我们首先要了解的。
科学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但是它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诸多的威胁。大家有没有发现,人类每发明一样东西,刚开始的时候,都是想让它来帮助人类的,但是发明出来以后,人类很不幸就变成了它的奴隶。我们发明钞票,原本是为了方便交易,但是我们现在变成了钞票的奴隶; 我们发明电脑,本来是想帮助人类减轻劳动压力,但是现在的小孩子, 整天沉湎于电脑游戏之中,都变成了电脑的奴隶;我们从事管理活动, 是为了把事情做好,但是现在许多人已经受到管理的约束,好像不听它就不对。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
西方的很多科学家,最后会信神,为什么?21 世纪刚刚开始时,科学家就已经觉悟了,说科学应该受到相当的限制。科学家已经了解到,科学再这样盲目地发展下去,人类会灭亡,世界也会毁灭的。而且,他们也认识到科学发展是一条渐进路线,就是说科学只能到达真理的边缘, 永远无法掌握真理。科学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是没有办法解决所有的问题,最起码科学不是一定能带给人类幸福的。因为在许多发达的国家,自杀率往往是很高的。科学家会信神的原因,就是他们感觉到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控一切,但他们始终搞不清楚那只手是什么。
我相信许多人在做经营管理的时候,也会感觉到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但是永远搞不清楚是什么。可见科学并不能概括全部的学问,所以人们想到另外一个名词,叫作“哲学”。“哲学”这个名词不是中国人发明的。老实讲,我们学习了西方完整的哲学体系之后,会感觉中国是没有哲学的。我们汉字中的“哲学”这两个字,是日本人创造出来的。在我们中国人还没有翻译之前,日本人用中国的汉字去翻译西方的名词,把西方的 philosophy 翻译成“哲学”。后来中国人觉得好像也不错,于是就叫“哲学”,其实是大错。
西方的科学家是不太信服哲学的。虽然西方人说哲学是母亲,所有科学都是母亲的儿子,但是这些“儿子”长大以后,都翻脸不认“母亲”了。西方科学家认为科学才是实际的,而哲学是虚幻的。哲学这个老妈妈,抚养了这么多小孩子以后,却连一个传人都没有。现代管理刚开始是从美国开发出来的,但那个时期正好是美国反“形而上”的时代,他们认为既然看不见的手不可知,就不要去管它,于是发展出了一套有形的管理科学。
到了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的管理科学遭遇了日本管理方式的冲击。日本人的管理方式和美国人的管理方式在很多方面是相反的,例如日本人是终身雇佣的,美国人是随时跳槽的。美国人的观念是:我在你这家公司,你不按时给我升迁,表示你不看重我,那我就要走人了;日本人在一家公司一待就是一辈子。美国人上班就是上班,下班就是下班,上班是公司的时间,下班是个人的时间;日本人只有工作完没完的观念,从来没有上下班的观念。
所以我们不要以为管理只有一套方式,其实管理是各有一套。德国人不太讲管理,因为德国人是技术挂帅,他们认为只要技术好,其他的都不重要,为什么一定要管理呢?我们不能说他们错,因为假如技术不好,管理再好也没有用。
为什么说中国人的思想是整全的呢?我们把科学、哲学、宗教、文学等学科汇总起来,有了一门课,就一个字——道。西方人没有道,也不懂什么是道。所以真正要讲起来,中国只有一门学问,因此才叫作整全的学问,如果有好几门学问,那就是各有一偏。所以,我们慢慢会感觉到,科学是以偏概全的,道是整全的。
道有几个特色,其中之一就是不可言说,永远说不清楚。西方人喜欢讲得很清楚,现在的年轻人也常说“你给我讲清楚”,但一讲清楚,就偏离了道。老子讲得最清楚了,“道可道,非常道”,意思就是凡是能够说的道,都不是常道,常道是不可言说的,隐隐约约的,再说清楚就错了。所以很多人觉得中国人好像喜欢打马虎眼,其实不对,因为我们是有整体概念的。如果讲得很清楚,就讲到一面去了。要讲整体的,那就只能隐隐约约,含含糊糊,大而化之。这个大而化之到底好不好,大家要从不同的层次去领略。
有一个英国人要取得数学博士学位,必须先通过一个口试。一位口试委员就问他一个问题。这个博士候选人很注意听,因为对他来讲,这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口试委员问他:“一加一到底等不等于二?”这个问题对一个研究数学的人来讲,简直像开玩笑,他就纳闷:怎么会问这么简单的问题呢?其中一定有诈吧!于是他站起来,花了 20 分钟时间写了满黑板的公式,来证明一加一不等于二。结果口试委员说:“一加一就等于二,啰唆这么多干什么?”他就被 pass 掉了。这就是西方人的问题。
我不是数学博士,但如果有人问我上述问题,我保证能通过口试, 因为我会用纯中国式的回答。我说一加一通常是等于二的,但有时候它会不等于二。如果口试委员要我证明一加一等于二,我可以证明给他看;如果他要我证明一加一不等于二,我同样可以写满黑板的公式告诉他,一加一不等于二。一加一到底等不等于二?看具体情况。
“道可道,非常道”,我们应该注意,凡是讲得很清楚的事情,都要特别小心。现在人很信任信息,但是每天股市收盘的时候,显示屏告诉你哪几只股票是涨的信息,是完全没有用的。当股票的涨跌趋势十分清楚的时候,这种信息对你是一点用处都没有的。
越基层的人员,要越具体,越明白,越明确。但是到了高层,不一定要掌握很具体的东西。基层员工要计算一个数字,最好算到小数点后两三位才精确,但对于企业老总来讲,小数点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对基层员工来讲,125600 就是 125600,不能变成 12 万,但是对企业老总来讲,他知道十二三万就够了。因此全世界最适合当老板的,就是中国人,因为我们不讲那么精确。
我并不是反对科学,只是想提醒大家,科学是有不足的。但假如你想用哲学来取代科学,那更危险。因为哲学是虚的,科学再怎么说都是实的。我们偏到实的,叫作“偏道”;偏到虚的,也叫作“偏道”。所以要讲求的是中道。
我们中国形容最高层次的人是四个字——得道高人,但一个人要到达那么高的层次是不容易的。因此,很少有人能得到道。有知识的人, 或是有技术、专业的人,在我们心目中算不了什么,因为你没有得道嘛!所以我们经常问别人:“你知道吗?”你知什么呢?知“道”啊!既然道是整全的,道是不可分割的,哪有什么专业,哪有什么学科呢?道是包括一切的,中华民族的文化有很大的包容性,就表现在这里。不管你有什么学问,都在道这个范围里。
道是没有开端的,没有中间,也没有边界。一旦有边界,就表示系统很小。所以西方人所讲的整体,就是我这个系统和你那个系统不一样,是很小的。中国的系统就不一样了,我们的系统是其大无外,大到没有外面;其小无内,小到没有里面的。这个系统就叫作“太极”。
中国人一直讲太极,讲了好几千年,许多人并不知道什么叫作“太”,其实它是两个字合在一起的,一个是“大”,一个是“小”。“太极”一方面就是大极了,另一方面就是小极了。
道,是没有极端的。道是无边无际的,哪里有“端”呢?有端就有中间,中国人向来不走中间路线。“中”并不是中间路线、“骑墙派”的 意思,什么都是 A 加 B 除以二,都折中,那就完了。许多人常说什么“不偏不倚之谓中”,我劝大家不要相信这句话。很多很好的思想,后人在没有完全搞懂的情况下,就妄加评论。我们常常说“半桶水到处晃”,只会一招半式就要走江湖,这些人把学术界搞得很乱。
中,是整全的,但是我们不可能同时掌握整全的,所以中就变成合理。当它大才合理的时候,中就代表大;当它小才合理的时候,中就代表小;当它极端才合理的时候,中就代表极端。孟子讲:“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意思是说虽然千万人都反对我,都用眼睛瞪着我,我照样去做。这是中国人的道德勇气。但现在许多人不是这样了,常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什么都不行, 变成孔子最讨厌的“乡愿”了。
道是活的,要不然怎么叫道呢?“道”和“理”之中,我们比较重视道,可是我们落实下来时,就会说你讲不讲理。知不知“道”是一回事,讲不讲“理”又是另一回事,一个是虚的,一个是实的。“道”就是道理,所以真正的“道”,是以虚控实,用虚的来掌控实的。
哲学是虚的,科学是实的。基层只有科学,所以对于基层来讲,管理就是一套技术,一套模式,一套规定,一套办法。但这不叫“道”,只能叫作“术”。因此很多人停留在操作层面,这些人是没有“得道”的, 甚至不知“道”。他们不知道什么叫管理,只会按照别人的规定去做。虽然做得很好,但他们只有“术”,没有“道”;他们只有实的,没有虚的。
高层管理人员,整天只动脑筋,不具体操作。想了半天也是虚的,因为想不出东西。但是不是这样的人都应该开除?其实不然。福特公司有一位老福特,他有一次视察产品线后,回来对人事部门说,有一位管理人员坐在那里,抽着雪茄,把脚跷在桌子上,上班时间不工作,应该把他辞掉。人事官员就说这位员工是搞汽车设计的,今天看到的车子都是以前设计的产品,明年的车子都在图纸上,可是五年以后的车子连图纸都没有,都在他的脑子里面,如果把他辞掉了,公司以后怎么办?其实这种话,我们中国人很早就说过了,“无用之用,才为大用”,真正有用的是看着没有用的东西。你看到很有用的,其实是一些雕虫小技而已。
有人认为中国人反科学,我不接受这种观念。假如公司的总裁站在车床前去操作,这个公司不会有什么前途。我没有轻视技术的意思,但是总要有人不搞技术。我认为人生的努力,就是从搞技术到慢慢远离技术,才更凸显价值。人是从实的层次起步,慢慢提升到虚的层次上来。吃饭当然很重要,但如果一天到晚都是为了吃饭,这个人还有什么出息?一个人二三十岁时,为了吃饭,工作有压力,不能想其他事情情有可原。到了四五十岁,若整天还在忙着解决吃饭的问题,这个人注定没有出息。可见虚的层次比较高一点。
合理就是“中”。中庸之道是合理化主义,不是中间点,不是骑墙派,不是不敢走极端,我们首先应该把这个观念端正过来。否则,研究了半天,还是回到从前,就很糟糕了。
时代是循环往复的,历史会重演,但每一次都不可能一样。如果老是在原地打转,人类就没有进步,没有未来。中道就是合理化,我们在整全之中,不要有成见,也不能有主见。成见太深,或主见太深的人,是很难当好管理者的。就事论事,就此时论此时,时空一改变,合理点就改变了。这样你才能够了解,为什么中国人有变有不变,变得像没变一样。
中国人既然有一套思想体系,当然也有一套自己的理论——M理论。有了体系以后,要不要运用?当然要运用,不用就很虚。西方的哲学家, 是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中国的哲学家,自古以来就是走出去的。西方人看我们的哲学体系,就说是不严谨的。我的看法是,不严谨才好,不至于把自己关起来。我们的中国哲学,很早就变成了很通俗的礼仪,这就叫作虚以控实。我们是两边都要照顾到,否则就不叫中道。凡是有所偏的,都不叫中道。我们的依据是大学之道。《大学》这本书,是世界上最好的管理哲学。到今天为止,还没有能超过它的。
事实上,管理就是做人做事的道理。西方人分开来看,做人叫“人际关系”,做事叫“绩效管理”。中国人合起来:做人做事。没有一家公司,完全靠人际关系可以搞得很好,可是我也不相信哪家公司可以完全靠绩效搞好。
中国人的思想是整全的,不是支离破碎的。财务人员告诉你财务最重要,用财务来管理一切就可以了,市场人员说市场最重要,市场营销搞好就可以了,那都是偏道。总经理是不能偏的。所谓“总”,就是要站在最高点,全面掌握,全面照顾,不能偏财务或市场,一偏企业就完了。一个企业要成功,需要几百个理由,一个企业要失败,一个理由就够了。因此老总要全盘掌握,就应以虚控实,走上中道管理。
技术是分工的,分门别类的,各有所精,各有所专,这没有错。所以几乎没有一个基层是“得道高人”。很多人一学习,就钻到牛角尖里面去了。这是很可惜的事情。一个人先要上道,才会有办法摸索,才会知道,到你悟了就“得道”了。这“得道”不得了。做得很好,而且做得很长久的老总,都是得道之人。做得好却不能长久,最后被抓去关进牢狱的人,也就是没有得道的。
“道”的体系是很大的,而且是不可能完全讲清楚的。道,是随时在变的,有“常道”,就有“非常道”,我们所看到的都是“非常道”。“常道”在脑海里是看不见的。如果一位老总连“常道”都没有,就跟基层一样了,整天随着潮流起起伏伏。事实上,一个人赶不上潮流,是不能前进的;一个人只随着潮流走,也是很快会被淘汰掉的。
我们虽然在潮流中,却要成为中流砥柱:一方面顺应万变,一方面有自己的主张;一方面顺应市场,一方面要创造市场;一方面客户至上, 一方面要教育客户。凡是一味顺着市场、顺着顾客的人,最后都将面临失败。
很可怕的是我们把东西做出来以后,没有办法控制它,最后变成被它反掌握、反控制,那人类永远是奴隶,没有最高的尊严。这是我们要研究中道管理的原因。
我们首先不要骗人,不要骗自己。眼睛所能看到的很有限,太多东西看不见。如果亲耳听到的我们都相信,那就糟糕了。只要你重视信息, 就有人给你提供假信息;只要你相信数据,就有人造一大堆假数据来骗你。“中道”是说我不会相信,也不会不相信,我好好斟酌一下,从各个方面来探讨,听听别人的看法,我怀疑他的看法为什么和我一样,更怀疑他的看法为什么和我不一样。
社会发展变化基本没有公理,更谈不上真理,只有一些人为规律。西方文化发展到最后,就是竞争。所以今天讲管理就是竞争,竞争是“偏道”。我们往往相信同业是竞争的,这很奇怪,难道同业不能互助吗?联合也是“偏道”,同业联合起来然后共同去欺骗大众。同业应是既 联合又竞争的。既联合又竞争,它就“中道”了。
西方文化强调竞争,最后就会分裂,两败俱伤,同归于尽。全世界的人都抗争,人类就很不幸福。这和中华文化的精神正好是相反的。我们要的是和谐,要的是融合。我们要的是大家好好商量。我们要的是把矛盾化解掉。我们是要避免冲突的。
西方的管理科学是很实的,你可以把它当作“术”来用,我不反对,但是你一定要有虚的东西来调控,就是要有我们中国的管理哲学。用中国的管理哲学来善用西方的管理科学,这样就正确了。
和谐才能生生不息,只是西方人一直找不到这条道路而已。我们中国人很早就上道了,可惜现在许多人什么都在学西方。20 世纪不学西方,是很落伍的。但是 21 世纪还在学西方,结局也不会好。我们如果老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走别人的路,就会失去我们的“道”。中国人现在要想办法把自己的智慧找回来,以道学来善用现代化管理,走自己的路,才会走出更加光明的未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