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间来过:百岁医师的人生处方
》
售價:NT$
250.0
《
湿胖2
》
售價:NT$
286.0
《
日本名厨高汤研究全书
》
售價:NT$
449.0
《
犹太古史
》
售價:NT$
908.0
《
四轮驱动:中国汽车产业的数智化创新之路
》
售價:NT$
454.0
《
帮凶:全二册
》
售價:NT$
407.0
《
红楼游园一步一景:详解红楼梦中的园林和建筑 配有人物关系图 赠送大观园全景图 精美书签
》
售價:NT$
407.0
《
挣扎中的决断:竹内好传
》
售價:NT$
418.0
|
內容簡介: |
湿胖因脾气虚、肝气郁、肾虚而起,也可三者夹杂而致;进入脾气虚与湿的恶性循环,湿胖就此形成。
?胖与湿之所以会同时出现,是因为根基是同一个,都是因为虚、老了、未老先衰了。
?体质一虚,人就会生湿。湿胖的两种诱因:内湿和外湿。
?胖子是吃出来的,湿胖是撑出来的。饮食有节,脾胃才有运化空间,水液代谢才正常。
?“忌碳水”的减肥是在伤脾气,选择低升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有利于健脾祛湿。
?中医祛湿有“利湿”和 “燥湿”之分,无论是利湿还是燥湿, 都需要健脾这个重要的“中场盘带”。
?一老就胖,不能全让代谢率“背锅”。疲劳和湿胖与脾虚和肌肉量减少有密切关系。
?湿胖就是气机不通。肝气郁滞会导致气机不通,祛湿胖,也需要疏肝理气。
……
对湿胖者而言,健脾是帮助身体利用好水,疏肝是疏通水液的运行道路,补肾则是从根基上使他们的身体火力更旺以便蒸化水。本书有助于加深人们对湿胖的认知,帮助湿胖者甩掉身体里多余的水,长肌肉而不是长“注水肉”,由此变得身材紧致,线条玲珑。
|
關於作者: |
佟彤
身心养生专家,畅销书作者,“喜马拉雅” 平台健康生活类优秀主播,节目播放量突破 1.5亿次。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曾供职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参与国家级 “十五”攻关课题“脾虚症的临床与试验究”,并参与创办、编辑中医药学术期刊《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曾任百度健康《名医讲堂》主持人,山东卫视《养生》、凤凰网《健康三人行》嘉宾主持, 北京卫视《养生堂》、湖南卫视《百科全说》、江苏卫视《万家灯火》等多档健康养生节目的主讲专家。
已出版《脾虚的女人老得快》《药房里买得到的传世名方》《湿胖》《女人开心药典》《听身体的话》《了不起的中医养生妙招》等健康著作。
|
目錄:
|
第一章 再论“湿胖”成因
1.从《脾虚的女人老得快》到《湿胖》,再到《湿胖 . 2》
2.为什么一老就胖,一虚就湿?
3.舌头是最准确的“湿胖”指征
第二章 “湿胖”可以被吃出来
1.胖子是吃出来的,“湿胖”是撑出来的
2.每天都用绿叶菜榨汁喝,为什么血脂还是高?
3.减肥成功的贾玲为什么说自己不快乐?
4.你忌的不是碳水,而是生机
5.你的胖肚子是“黄芪腹”吗?
6.“银耳 桃胶 皂角米 冰糖”,孩子咳嗽开了
7.孩子的黑眼圈,成年人的大眼袋,都是因为脾虚
8.爱煲粥的广东人是“祛湿模范”
9.眼睛肿?输液时的消肿“偏方”可以试试
10.祛湿特别难?因为你没找对最高效的“祛湿之路”
11.谷气胜元气,其人肥而不寿;元气胜谷气,其人瘦而寿
12.茯苓打粉吃比煮水喝多出一条难得功效
13.“冬吃萝卜夏吃姜”,吃姜不只为散寒
第三章 “湿胖”是可以“老”出来的
1.一老就胖,不能全让代谢率“背锅”
2.为什么“可以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
3.能祛“湿胖”的古方,还能治腰痛
4.为什么现在的人衰老提前?
5.坚持长跑的人,为什么反而显老?
6.肾阳、元阳、真火都是什么意思?
7.质能公式E=mc提示了阴和阳的关系
8.“湿胖”的人是可以被“蒸”瘦的
9.肥胖与抑郁是一对“共患病”
10.肥胖者无性——这是自然在挑剔你
11.肚子很胖,却特别怕凉;经常腹泻,但大便不臭
12.为什么硬汉和精英很少是胖子?
13.为什么身体越差,岁数越大,睡眠越不好?
14.为什么中医更适合我们的身体?
15.附子有毒,为什么现在被重用?
16.抗衰老,“六味地黄丸”要配“金匮肾气丸”
17.为什么现在的人容易肾阳虚、没火力?
18.减肥就是最好的“抗炎”
第四章 “湿胖”可以被“气”出来
1.人是可以被“气”胖的
2.不含通便药的“四磨汤”,为什么能通便?
3.“气机不通”是什么意思?
4.现在“多囊卵巢综合征”高发,提示了什么?
5.脖子后的“富贵包”,里面是“气”不是“油”
6.不含补药的“葛根汤”,为什么能缓解疲劳?
7.越娇气的人,越容易气机不通
8.中医肿瘤专家,最常用的居然是佛手?!
9.哪些中成药可以帮你条畅气机?
10.心理健康才能气机舒畅
11.为什么睡好觉反而能减肥?
12.舒展运动比增肌运动更重要
|
內容試閱:
|
没有“胖,但是健康”这回事!
现在的胖人越来越多,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 年版)》中显示:我国 18 岁及以上居民的超重率、肥胖率,分别达到34.3% 和 16.4%,肥胖率呈上升趋势。
可是,很多胖子却说:“我胖,但是健康!”这种自信不仅让他们无视体态,也容易忽略与肥胖相随的健康问题。
健康不是没病,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美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定义的。
“健康”与“没病”之间,隔着一个“灰色地带”,也被称为“亚健康”。在这个阶段,身体的代偿功能正举全力矫正失衡,你看到的指标正常、“没病”,很可能就是身体代偿的结果。
可是,代偿是有限的,代偿之后就是“失代偿”。我们总用“病来如山倒”形容疾病到来之快,其实,在“山倒”之前,失衡已经盯你很久了。在你大快朵颐,懒得运动,生气沮丧时,失衡就在一点点地积累,直至超过身体的代偿能力,于是你就此远离健康,从没病变成了有病。
有个急诊科医生讲过一个例子,有天晚上,一个胖子因胸痛就诊,验血发现,“心梗”的指标并不高。医生不放心,还是让他留院观察,可是病人觉得指标正常就是没病,执意出了院。哪知他刚到家就心痛加重,再被送回医院时已无力回天……其实,他当时的胸痛和既有的病状,包括肥胖,已足以提示“心梗”,只不过指标没能与病变同步出现,而他,又偏偏只相信不同步的指标。
中医看病要“四诊合参”,除了问病情,还要看舌象和脉象。然而,有时病状和脉象不符,比如病症显示的是热性的,而脉象却是寒性的。脉象这个指标可能会慢半拍出现,这时候就要“舍脉从证”,即按照病症而不是按照脉象来施治。之所以敢舍,是因为身体的病状已经足够给疾病定性了。
同理,就算肥胖人目前血脂、血压、血糖还正常,但面对肥胖之身,这些暂且正常的指标也是可以被舍弃的,因为肥胖本身就已经是症状,就像一个肝郁气滞的人,发脾气于他,就像感冒时候的头疼发热一样,是症状。如果你忽略了胖,只看尚且正常的指标,误以为自己“胖,但是健康”,那就要
犯前面那位心梗病人的错误了。
研究显示:肥胖是多种疾病的基础和诱因,堪称“万病之源”。从西医角度说,肥胖可以使代谢紊乱,炎症发生,心血管负担加重,等等。从中医角度说,肥胖的人更容易气虚、阳虚,尤其是“湿胖”,“湿”这个阴邪会助“胖”为虐,让身体阴霾密布,阳气不彰。
阳气是我们生命中的太阳,就像明代名医张景岳所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没有阳光普照的世界是阴暗的,不足的阳气会让身体离疾病甚至死亡更近,从这个意义上讲,减掉“湿胖”,就是让生命向阳而生。
佟彤
为什么一老就胖,一虚就湿?
胖多是伴随着衰老而发生的。无论是自然增龄还是未老先衰,胖多会如影随形,这是因为虚是衰老的必然结果,无论脾虚还是肾虚,都会随着衰老加重,同时也反过来加重衰老。
脾是“后天之本”,脾主运化,这个运化包括脂肪和水液的代谢。肾,是“先天之本”,主一身之阳气,肾阳是脂肪和水液蒸化的根本动力。脾肾二脏共同构成了人体阳气的关键。
脂肪是属于阴的,是身体的物质基础。脂肪要在阳气的作用下才能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能量,随着脂肪的转化,我们不仅有力气了,不怕冷了,同时也不会肥胖,身体也因此变得轻盈。可是,一旦阳气不足,阴失去了转化的机会,一旦脂肪堆积起来,我们就会一边胖着,一边累着。
湿胖的两种诱因:内湿和外湿
为什么胖会和湿发生关系?“湿胖”为什么特别多见?这是因为和一老就胖一样,体质一虚,人就会生湿。想了解其中的缘由,我们先要知道中医中所说的“湿”到底指的是什么。
我在《湿胖》等书中说过,中医所说的湿就是没及时代谢出去的脏东西。那么,这些脏东西又是从哪里来的?
一种是我们一口一口吃进来的,特别是甜的、腻的、油炸的、味道重的、浓缩的、不好消化的、热量高的,这些统称为“肥甘厚味”,因为难以消化而容易积蓄下来,所以容易生湿。也就是说,湿是我们吃出来的,这是内湿。
除了内湿,还有外湿。外湿与环境、季节有关,南方潮湿的地方就容易生湿。人活着就要向外散热,出汗、身体蒸化水分是散热的必需途径。人体含水量在 60%~70%,如果外界含水量很高、湿度很大,体内的“湿度”与外界湿度接近,比如空气湿度达到 70% 时,我们就会觉得非常
难受,这时候,身体向外蒸发水分也会变得吃力。
这种蒸发水分的能力就是由中医中的“脾”负责的。《黄帝内经》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明示了脾负责水液运化的职责。环境越潮湿,脾的工作量就会越大,也更容易导致脾虚。如果脾虚不能运化水液,水液停滞就生了内湿。
脾虚本身也可以制造湿
除了“肥甘厚味”摄入过多、环境潮湿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生湿原因,就是我们的身体变虚了。中医讲“脾虚生湿”,脾虚本身就可以制造湿。
我们的口腔以及身体的各种腔道都含有适量的分泌液。除了润滑腔道、保持湿润,这些分泌液还有不同的生物功能。这些分泌液由不同的分泌腺分泌,一种叫“浆液腺”,我们的腮腺、胰腺里主要就是“浆液腺”,胃肠和呼吸道的分泌物也主要是由“浆液腺”分泌的浆液。这种分泌物质地稀薄,像浆一样,而且富含酶物质,有帮助食物消化的作用。
还有一种分泌腺叫“黏液腺”,口腔、食管里就有黏液腺分泌的黏液。这种分泌液质地很黏,主要成分为蛋白多糖,所含的消化酶比浆液腺分泌的要少。也就是说,“浆液腺”分泌的浆液,比“黏液腺”分泌的黏液,对身体的帮助要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