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世间万物,总有欢喜【愿你活得尽兴,通达一生】

書城自編碼: 404940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中国现当代随笔
作者: [新]蔡澜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30689424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3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汗青堂丛书146·布鲁克王朝:一个英国家族在东南亚的百年统治
《 汗青堂丛书146·布鲁克王朝:一个英国家族在东南亚的百年统治 》

售價:NT$ 418.0
人生是旷野啊
《 人生是旷野啊 》

售價:NT$ 332.0
甲骨文丛书· “安国之道”:英国的殖民情报系统及其在亚洲的扩张
《 甲骨文丛书· “安国之道”:英国的殖民情报系统及其在亚洲的扩张 》

售價:NT$ 403.0
台北人(2024版)
《 台北人(2024版) 》

售價:NT$ 398.0
万千心理·成人情绪障碍跨诊断治疗的统一方案:应用实例
《 万千心理·成人情绪障碍跨诊断治疗的统一方案:应用实例 》

售價:NT$ 602.0
让孩子更有力量:赋权型家庭教育指南
《 让孩子更有力量:赋权型家庭教育指南 》

售價:NT$ 305.0
白夜追凶(上下)
《 白夜追凶(上下) 》

售價:NT$ 500.0
财富、战争与智慧——二战股市风云录
《 财富、战争与智慧——二战股市风云录 》

售價:NT$ 602.0

編輯推薦:
1.蔡澜的解困哲学,愿你活得尽兴,通达一生
  蔡澜,《新周刊》年度生活家、《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全网粉丝1000万 。从金牌监制到人生玩家,拿得起放得下,50岁不惧从头来过,82岁酒店养老。如果有人能告诉你如何把这一生过得潇洒、舒适、通透、过瘾,那一定是蔡澜。
  2.精选智慧散文,顶级清醒,带你穿越不安与困惑,强势破局
  聚焦当代青年现状,精选蔡澜最具现实生存智慧的文章,分“生老病死”“专注与热爱,做什么都能成”“想通了,运气跟着好”“狂又何妨”四部分,从人人都会面对的困境切入,展示如何幽默智慧地化解,去焦虑、去内耗、去压力。
  3.收录微博高赞问答和2024年最新采访
  每章最后精选与本章内容相关的微博高赞网友问答,简练通透,结尾附2024年最新的媒体采访,全面总结一生智慧,为你呈现大明星、文化人、学生、上班族都爱听的“蔡式人生哲学”:
  问:害怕变老怎么办?答:青春固然可贵,但每个人也只能中年一次,老年一次,人生每一个阶段都珍贵,何必妄自菲薄呢?
  问:一生无用是错吗?答:没错,过得舒适最重要。
  4.文风深得明清小品文精髓,短小酣畅,醍醐灌顶
內容簡介:
《世间万物,总有欢喜》是八旬“顽童”蔡澜关于人生智慧的散文精选,没有爹味说教,四两拨千斤,所有焦虑与困惑都能被他轻松化解,幽默豁达又不乏犀利,精神状态优美:
  问:先生,安于现状是否可耻呢? 答:也是一种境界。
  问:三十五岁还有没有资格走出舒适圈? 答:五十岁再说。
  问:先生,总觉得自己很差劲怎么办? 答:改为觉得自己很厉害呀。
  问:先生,请问什么才算是大事? 答:天塌下来。
  问:想要问问先生对喜欢的定义是什么? 答:喜欢就是喜欢,真笨。
  随便打开一篇,就像进入一方避难所,即刻让被文字拯救的瞬间 1。
關於作者:
蔡澜
  1941年生于新加坡,祖籍广东潮州,现居中国香港
  作家、生活家、美食家、电影人、旅行家、书法家、鉴赏家
  与金庸、倪匡、黄霑并称“香港四大才子”
  《新周刊》年度生活家、《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总顾问
目錄

  003 我只想做一个人
  008 只相信保持一份真
  生老病死
  013 想起年轻时做过的事
  015 一笑而归
  019 一世有多长
  021 人生的意义
  025 身体年龄和精神年龄
  027 老了,快乐才刚刚开始
  029 未知生,焉知死
  031 努力吃,确实能忘记不愉快
  033 活得不快乐,长寿有什么意思
  035 向自然学习,发出花香
  037 有子女后便无法潇洒吗
  039 我们不会变得更老,我们只会变得更好
  043 做人,由最简单的道理做起
  045 变成好酒还是变成醋
  047 从年轻时就要学如何老去
  049 有什么好怕
  051 答读者问
  专注与热爱,做什么都能成
  055 喜欢睡觉,可以设计枕头
  057 努力向前,必有收获
  059 作家的生涯就是过我想过的日子
  061 开茶店
  063 忙里偷闲,苦中作乐
  065 起先不懂,慢慢学的
  067 喜为五斗米折腰
  071 人生迷惘?去麦当劳
  075 玩物养志,养志赚钱
  080 没有灵感时如何写出一篇稿子
  082 创一门新兴事业
  085 二窟
  087 吃喝中悟出来的奇想,也许都是商机
  091 失败了再学,不会学不到
  093 不去试,总得不到答案
  095 做生意,也是创作
  099 幸与不幸
  101 谷神面包店
  105 拍戏让我洞悉人生
  109 做人总得拥有一点点自尊
  111 等到你成熟时,就会起变化
  113 真正学会的人,像农夫一样不出声
  115 答读者问
  想通了,运气跟着好
  119 当成玩的,什么事都可以做
  121 莫再等明年
  123 看更人
  127 昨日的压力,今天的笑话
  131 想通了,运气跟着好
  133 幽默傍身
  135 学史努比在草原上跳舞
  137 旅行时感冒
  139 人生一定要交的两个朋友
  141 双毒齐下
  146 缘
  148 快乐即能功德圆满
  150 人生算法
  152 享下等福,心平气和地活
  154 身外物
  156 何必感叹知己太少
  158 跟古人学快乐,快乐其实很简单
  162 所有烦恼,都有解药
  164 答读者问
  狂又何妨
  169 花你多少
  171 度过不平凡的青春,做回普通人
  173 别被无聊的约绑死
  177 停下来发一阵呆吧
  179 放纵的哲学
  183 狂又何妨
  185 梁实秋和三毛的不亦快哉
  187 不偶尔偷懒一下,活着干什么
  189 热天穿的衣服不能超过二两
  191 我醉欲眠卿且去
  193 不陪诸君作无益语
  195 享受讲真话的乐趣
  197 愿做小丑,娱人娱己
  199 换父母
  201 我连声道歉,说自己疯了
  203 阿妈是女人
  205 巴黎已是晚上
  207 答读者问
  附录
  211 关于身世
  215 关于写作
  223 关于金钱
  227 关于烦恼
  231 关于岁月的逝去
  235 杨澜对话 83 岁蔡澜
  241 香港《健康吗》频道专访
內容試閱

  我只想做一个人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我变成了食家
  大概是在刊物上写餐厅评论开始的。我从不白吃白喝,好的就说好,坏的就说坏,读者喜欢听吧。
  我介绍的不只是大餐厅,街边小贩的美食也是我推崇的,较为人亲近的缘故。
  为什么读者说我的文字引人垂涎?那是因为每一篇文字,都是我在写稿写到天亮,肚子特别饿的时候下笔。秘诀都告诉你了。
  被称为“家”不敢当,我更不是老饕,只是一个对吃有兴趣的人,而且我一吃就吃了几十年,不是专家也变成专家。
  我们也吃了几十年呀!朋友说。当然,除了爱吃,好奇心要重,肯花工夫一家家去试,记载下来不就行吗?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食家的呀。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我变成了茶商
  茶一喝也是数十年,我特别爱喝普洱茶,是因为来到香港,人人都喝的关系,普洱茶只在珠江三角洲一带流行,连原产地的云南人也没那么重视。
  广东人很聪明,知道普洱茶去油腻,所以广东瘦人还是多过胖子。
  不过普洱茶是全发酵的茶,一般货色有点霉味,我找到了一条明人古方,调配后生产给友人喝,大家喝上瘾来一直向我要,不堪麻烦地制出商品,就那么糊里糊涂地成为茶商。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我卖起零食来
  也许是因为卖茶得到一点利润,对做生意发生了兴趣。想起小时奶妈废物利用,把饭焦炸给我们吃,将它制成商品出售而已。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我开起餐厅来
  既然爱吃,这个结果已是理所当然的事。在食肆吃不到猪油,只有自己做。大家都试过挨穷吃猪油捞饭的日子,同道中人不少,大家分享,何乐不为?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我生产酱料
  干的都和吃有关,又看到XO酱[  诞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香港的高级调味品。
  ]的鼻祖韩培珠的辣椒酱给别人抢了生意,就兜起(粤语词汇,意为勾起)她的兴趣,请她出马做出来卖。成绩尚好,加多一样咸鱼酱。咸鱼虽然大家都说吃了会生癌,怕怕,但基本上我们都爱吃,做起来要姜葱煎,非常麻烦,不如制为成品,一打开玻璃罐就能入口,那多方便!生意便产生了。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我有了一家杂货店
  各种酱料因为坚持不放防腐剂,如果在超级市场分销,没有冷藏吃坏人怎么办?只好弄一个档口自己卖,请顾客一定要放入冰箱,便能达到卫生原则,所以就开那么小小的一间。租金不是很贵,也有多年好友谢国昌一人看管,还勉强维持。接触到许多中环佳丽来买,说拿回家煮个公仔面当菜,原来美人也有寂寞的晚上。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我推销起药来
  在澳洲拍戏的那年,发现了这种补肾药,服了有效,介绍给朋友,大家都要我替他们买,不如就代理起来。澳洲管制药物的法律极严,吃坏人给人告到扑街(粤语词汇,意为完蛋,常用来诅咒、骂人),这是纯粹草药炼成,对身体无害,卖就卖吧。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我写起文章来
  抒抒情,又能赚点稿费帮补家用,多好!稿纸又不要什么本钱的。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我忘记了老本行是拍电影
  从十六岁出道就一直做,也有四十年了,我拍过许多商业片,其中只监制有三部三级电影,便给人留下印象,再也没有人记得我监制过成龙的片子,所以也忘记了自己是干电影的。
  这些工作,有赚有亏,说我的生活无忧无虑是假的,我至今还是两袖空空,得努力保个养老的本钱。
  “你到底是什么身份?电影人?食家?茶商?开餐厅的?开杂货店的?做零食的?卖柴米油盐酱的?你最想别人怎么看你?”朋友问。
  “我只想做一个人。”我回答。
  从小,父母亲就要我好好地“做人”。做人还不容易吗?不。不容易。
  “什么叫会做人?”朋友说,“看人脸色不就是?”
  不,做人就是努力别看他人脸色,做人,也没必要给别人脸色看。
  生了下来,大家都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份互相的尊敬。所以我不管对方是什么职业,是老是少,我都尊重。
  除了尊敬人,也要尊敬我们住的环境,这是一个基本条件。
  看惯了人类为了一点小利益而出卖朋友,甚至兄弟父母,也学会了饶恕。人,到底是脆弱的。
  年轻时的疾恶如仇时代已成过去。但会做人并不需要圆滑,有话还是要说的。为了争取到这个权利,付出的甚多。现在,要求的也只是尽量能说要说的话,不卑不亢。
  到了这个地步,最大的缺点是变成了老顽固,但已经炼成百毒不侵之身,别人的批评,当耳边风矣,认为自己是一个人,中国人、美国人都没有分别。愿你我都一样,做一个人吧。
  只相信保持一份真
  蔡澜。中年。
  在海外半工半读,就职于某大机构,度过十数年。忽闻春尽强登山的时候,转于一财团支持下的独立公司当棋子。拼命冲锋,奈何下棋者因问题而说:“不玩了。”
  现在每天过着自由和不安的日子并不因此而懒滞,多观察人生、读书、旅行、钻研篆刻、玩苹果二号以培养经济观念。亦勤于写方块文字,可惜跳不出框框。所写杂文,唯有关于饮食者略为人读,印象中,作者只书食经。甚感寂寞之余,幸有隔壁邻舍精神支持,微有寄托。
  数十年来,可说是一肚子不合时宜。所受中国传统思想影响极深。做人的基本,有些原则:不负人、守时、重诺言。
  但是,父母老师和文化之教导,变成处世的最大缺点。
  当然,先下手为强、人情纸半张、让人等而提高身份,以没有原则为原则的玩意儿,并非蠢得学不到,应是容易得即刻上手。而且,还能变本加厉。
  愿不愿意,因人而异。大家思想一样,岂非无趣?价值观念随时间变化,谁是谁非,作不了定论。
  只相信保持一份真。真是新,新就是年轻。年轻人创作,较老的人为他们守着。不为真守,而守自己的变了质的真,便不年轻。选择任何一种工作来做,都是好的。
  为了保持这个原则,也要做某些牺牲。宁愿放弃传宗接代的观念。公私分明,有时作“不在吃饭的地方大便”的伟论,不少美女微笑经过。正在后悔,又看到她们生儿育女,祝福之外,不作妄想。
  自觉守旧,但与青年人相聚时,发现有了代沟:我要在工作时拼命,我要在休息时狂舞。他们却要将二者混一,并引证种种哲学。我只感到他们老成,我较年轻。穿着牛仔裤、满脸胡须的怪物,也在先进的领土上证明能在商业社会生存。只要有一份真。
  生老病死
  想起年轻时做过的事
  从大阪返港的飞机上,看了一部电影,片名已错过,看到是戴维·凌治导演,即刻留意。
  故事描述一个七十多岁的乡下老头决意穿州越岭去看他的弟弟。平平凡凡,扎扎实实,和一般的怪异凌治作品完全不同。
  一开始就形容老头双脚不灵,眼睛有毛病,跌在地上不能动弹。
  老头觉得时日无多,决心上路,但他的驾驶执照因眼疾早被吊销,只有坐着电动割草机,拖了一辆手卷的铁棚出发。全镇的人都以为他疯了。
  路上,他遇到了一个离家出走的少女,用智慧的语言令她回家。
  车子烂了,遇好心人为他换取一辆二手的。再坏,找人修理,要敲老头竹杠,他一一杀价。这个老人一点也不蠢。
  有人问他:“你单身出门,不怕坏人?”
  老头回答:“二次大战时,我在战壕中度过,有什么比它更危险的呢?”
  又遇到一个老头,互相道出战争的可怕。老头安慰另一个老头,说自己当年是狙击手,把敌军一个个选出来杀死,最后还错杀了一名美军的哨兵。
  几经风雨,数日后终于抵达弟弟的家。同乡中人说好久不见他,不知死了没有。老头儿心急,驾往弟弟家那条小路,是最漫长的。
  终于见到弟弟,他们两人年轻时因口角而分开。老头向别人说道:“再不去道歉已来不及。”
  见面后两个人坐在门外,大家一语不发。弟弟的眼光慢慢移动到那辆割草机和拖车,盯住。心中激动表现无遗,这时他大哭,观众都哭了。
  片中印象最深的对白,是当老头遇到一个脚踏车队,和选手们夜里共宿,他们不礼貌地问:“人老了,最坏的是什么事?”
  老头安静地回答:“是想起年轻时做过的事。”
  一笑而归
  《香港剩女飙升,三个女人一个独身》。
  报纸上的大标题。
  这我一点兴趣也没有,不嫁嘛,又不会死人。
  会死人的,是接着报告的香港人口持续老化。六十五岁以上港人,将由二〇〇九年约十三个巴仙(巴仙:香港人习惯用语,意为百分比),增至二〇三九年的二十八个巴仙。四分之一以上的人口是老人。
  死亡人数按比例,会增加到每年八万零七百个。
  那么多人离去,不关你事吗?那是迟早的问题,我们总得走。但是怎么一个走法?没有人敢去提起。中国人,对死的禁忌,是根深蒂固的。
  避得些什么呢?反正要来,总得准备一下吧,尤其是我们这群被青年人认为是七老八十的。虽然,我们的心境还是比他们年轻。
  勇敢面对吧。死,也要死得有尊严;死,也要死得美丽。
  轮到你决定吗?有人问。
  的确如此,但是,凡事都有计划,现在开始讨论,也是乐事。
  首先,对死下一个定义:“死不是人生的终结,是生涯的一个完成。”
  我们在落幕前要怎么向大家鞠个躬退去呢?最好是照着自己的意思去做,需要一点知识和准备。
  最有勇气的死,就是视死如归,说到这个“归”字,当然是回到家里去死才安乐。
  但事不如愿,根据一项调查,最后因病死在医院里的人还是占大多数。
  为什么要在医院?当然想延长生命呀。但是已经到了尾声,决定自己什么时候走,不是更好吗?家人一定反对,反对个鸟。不爆粗口都不行,我的命不是你的命,你们有什么权力来反对?
  友人牟敦沛说过:“我一生做的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反对医生替我爸爸终结生命。”
  这句话,家人一定要深深反省。
  尤其是对患了末期癌症的人,受那不堪的痛苦折磨,家人还不许医生打麻醉针,说什么会中毒,反正要死了,还怕什么中不中毒?
  如果你问十个人,相信九个人是不愿意在医院死去的,但是,他们还是留在了医院,他们也顾虑到家人的感受,不想给大家增加麻烦,但这绝对不是他们自己所要的。
  我劝这种人不必想太多,要在家里终老就在家里终老,反正这个家是你的家,你想怎么样做,也没人可以反对,而且可以省掉他们整天跑到医院来看你。
  虽然说医院有种种设施,但那是救命用的,你不想被救,最新最贵的仪器又有什么用?
  在家静养,请个护士,所花的钱也不会比住医院的病房贵呀。找个相熟的医生,请他替你开止痛药、医疗麻醉品等,教教家人怎么定时服食和打针,也不是什么难事。
  但是,孤单老人又怎么办?有一条件,就是得花钱。反正是带不走的,这个时候不花,等什么时候花?护士还是要请的,这笔钱,要在能赚时存下来,所以说死也得准备,千万不能等。
  香港人多数有点储蓄,买些保险留给后人,大家想起老人早走,也可以省下一点,也就让你花吧。
  在痛苦时,最好能以吗啡镇静。从前,吗啡被认为是怪兽,说什么服了会精神错乱,愈吃愈无助,最后变成不可控制的凶手。
  但这都是早期医生的临床试验不够,恐怕有副作用,没有必要时不打针。当今世事已证明,药下得恰当,根本就比吸毒者自己乱服安全得多。
  有些人讨厌打针或喝药,也有膏贴的吗啡剂可用,总之不会是愈用愈没劲,不必担心。
  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叫《老豆坚过美利坚》(Les invasions barbares),名字译得极坏,其实是一部怎么面对死亡的片子,得过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影片讲的是一个老头得了癌症,离开他多年的儿子来看他,却看到父亲被一群老朋友围着谈笑风生,父亲还拼命吃护士的“豆腐”。
  儿子问老子能做些什么,老子说最好替我找些毒品来服服,儿子被吓呆了。儿子后来才发现父亲是乐天个性,并了解人生最终的路途,完成了父亲的愿望。
  这些被一般人认为最野蛮的思想,其实是最先进开明的。片子的原名叫《野蛮入侵》,说的其实就是这群快乐的人。
  最坏的打算,已安排好。万一侥幸能够活到油枯灯灭,那就最为幸福,我母亲就是那样走的。也许,可以像弘一法师一样,回到寺庙,逐渐断食,走前写下“悲欢交集”四字后,一笑归西。
  葬礼可以免了,让人一起悲哀,何必呢?死人脸更别化妆给人看,那些钱,死前花掉吧。开一个大派对,请大家吃一顿好的,有什么好话当面听听,才是过瘾。派对完毕,就跟着谢幕好了。
  骨灰撒在维多利亚海港,每晚看到灿烂的夜景,更是妙不可言,你说是吗?
  一世有多长
  说什么,也是筷子比刀叉和平得多。
  我对筷子的记忆是在家父好友许统道先生的家开始的。自家开饭用的是普通筷子,没有印象,统道叔家用的是很长的黑筷子。
  用久了,筷子上截的四方边上磨得发出紫颜色来。问爸爸:“为什么统道叔家的筷子那么重?”
  父亲回答:“用紫檀做的。”
  什么叫紫檀?当年不知道,现在才懂得贵重。紫檀木钉子都钉不进去,做成筷子一定要又锯又磨,工夫不少。
  “为什么要用紫檀?”我又问。
  父亲回答:“可以用一世人用不坏呀!”
  统道叔已逝世多年,老家尚存。是的,统道叔的想法很古老,任何东西都想永远地用下去,就算自己先走。
  不但用的东西古老,家中规矩也古老。吃饭时,大人和小孩虽可一桌,但都是男的,女人要等我们吃完才可以坐下,十分严格。
  没有人问过为什么,大家接纳了,便相处无事。
  统道叔爱书如命,读书人思想应该开通才是,但他受的教育限于中文,就算看过“五四运动”之后的文章,看法还是和现代人有一段距离。
  我们家的饭桌没有老规矩,但保留家庭会议的传统。什么事都在吃饭时发表意见,心情不好,有权缺席。争执也不剧烈,限于互相地笑。自十六岁时离开,除后来父亲的生日,我很少跟一家人同一桌吃饭了。
  说回筷子,还记得追问:“为什么要用一世人,一世人有多久?”
  父亲慈祥地说:“说久也很久,说快的话,像是昨天晚上的事。”
  我现在明白。
  人生的意义
  我不相信有鬼魂这件事。
  人死了,如有灵魂的话,也会很快飞走。过个数小时,便无影无踪了吧。
  科学家把人体过磅,说人死了之后会减轻几两。也许真有灵魂存在,但是如果不消失的话,那么空中挤满了,不是一件好玩的事。
  写鬼故事,主要是爱读《聊斋》,喜欢上那股凄艳的味道,至于青面獠牙的吓人玩意儿,我倒没有兴趣,留给好莱坞拍恐怖片去。
  在写鬼故事的过程中,起初有许多题材,很顺利地入手。写了几篇之后,就感到吃力了,赶紧重读《聊斋》,看看可不可以抄袭一些情节,但是书上只是生动地描述人物,对于故事的结构,有时拖泥带水,有时有头无尾,现代人读了满足感不够。
  我认为鬼故事有一个意外的结尾比较好看,苦苦思之,每每想不出来。
  到了晚上,坐在书桌前,一小时一小时过去,一夜一夜过去,只字不出。
  这时,我才怕了起来。是不是被鬼迷住,就是这种结果?
  所以,我马上停下来,不写了,因为已经不好玩了嘛。
  前前后后,写了二十多篇,有四万多字,可以出一本单行本,够了。一般的书要八万字左右,但是我怎么也不能继续写下去了。
  投机取巧,和“壹出版”的主编周淑屏商量:四万字行不行?她说用纸用得厚一点,勉强可以,又加上苏美璐的插图,应该没有问题。
  书至此,邮差送来远方的来信,打开一看,是林大洋写的:
  ……我读了你把我当主角写的鬼故事,好玩得很。你说得对,有时鬼比人还要有趣。
  我现在住在斯里兰卡这个小岛上,天天对着蓝天和海鸥,一点也不感到寂寞。
  在这里,我认识了《2001:太空漫游》的作者阿瑟·克拉克。
  他的本行是作家,也是一个科学家,人造卫星的原意,是他创造出来的。现在他在这里定居。
  我们做了好朋友,每晚聊人生的意义,他的出发点是以科学来见证。我则是用空虚的灵学、道家、佛教和禅宗的说法去了解。两人谈得很愉快,互相发现对方的世界和生活方式虽然不同,但结论是一样的。
  但是,我们怎么谈还是谈不出一个人生意义的道理来。
  你也曾经问过我同样的问题,我试过解答,不过我知道你是听不懂的。现在,我用更简单直接的方式来解释人生的意义吧。
  阿瑟·克拉克和我都赞同,如果没有学识,居住在深山中的印度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是一种很好的人生。我也曾经告诉过你,我住在印度山上时,当地的一个农妇每天给我做菜,吃的尽是鸡和鸠之类的山禽,我吃厌了,对她说:“烧鱼给我吃吧!”
  “什么是鱼?”她问。
  我画了一尾鱼给她看,说:“这就是鱼,天下美味,你没吃过,实在可惜。”
  她回答说:“我没吃过,有什么可惜?”
  当时我被她当头的那么一棍,打得醒了。我把这故事也说给阿瑟听。
  阿瑟说:“这我也能理解,但是人类由猿猴进化时,学会在残尸中找到了一根骨头来敲击,这是求知欲的开始,有了求知欲,便得不到安宁,永远要追求下去。”
  “人生识字忧患始,中国人也有这么一个说法。”我对阿瑟说,他点头理解。
  我们生活在这个文明的世界,接触了学识,已经不能停留在一个阶段中。你也曾经写过,金庸先生说要多看书,书读多了,人生自然会升华,层次更高。
  这句话一点也不错,我一生中,一有机会就读书。但是书读多了容易成书呆子,最好的办法就是旅行了。在旅途中,我向种种人学习,不管他们的文化程度比我们高还是低,都有学习的地方。
  现在,我老了。阿瑟也说他老了,我每天还在雕刻佛像,阿瑟发表了新书《3001:太空漫游》,我们都不停地创作,创作才有生命。
  但是,创作了又如何?为名?为利?创作是为自己呀!我这么对自己说,也说服不了自己。为自己?又如何?
  最后,阿瑟和我都基本上同意了一点,那就是要把生活的质量提高,今天活得比昨天高兴、快乐,明天又要活得比今天高兴、快乐。
  仅此而已。
  这就是人生的意义、活下去的真谛。
  只要有这个信念,大家都会从痛苦和贫困中挣扎出来,一点也不难。
  身体年龄和精神年龄
  从前在宴会中,一桌十二个人,坐下来,好像我永远是最年轻的一个;现在,坐下来,好像我一直是最年老的一个。
  如果你笑我老,我一点也不在乎,因为,有一天,你一定会得到报应。
  人类都会老,老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但是老得顽固和老得懊恼就不值得活下去。我们有肉体年龄和精神年龄,家父说他五十岁之后,生日便开始倒数,所以今年算起来才二十岁。
  反而,看到生活刻板、不苟言笑、毫无嗜好的年轻人,他们才是真正老了。
  老人应有性生活,即使不常做,嘴里心里也要不断地提起,日本那个一百二十岁的老头,说他喜欢女客来访,尤爱在电视上看到女人的镜头,特别是广告中穿着泳衣的少女。
  幽默感也极重要。人家问八十七岁的乔治·宾斯道:“请问,你最后一次性行为,是什么时候?”
  乔治听了懒洋洋地回答:“今天清晨,两点钟。”
  “一生人只年轻一次,好好珍惜。”大家都那么讲。听到后差点儿喷饭。
  只年轻一次?那么人到中年,也当然只有一次啦!变为老年,难道可再?
  所以,既然都只有一次,每天都应该珍惜。
  人到中年,为什么要叫“初老”,或是“不惑”?什么事到了“中”都应该是最好的,中心、中央、中原、中枢、中坚、中庸等。
  不过,我还是不喜欢那个“中年”的名称。为什么不可以改称为“实年”“熟年”或“壮年”?
  怎么叫都好,我没有后悔我所经过的每一个阶段,它们都相当充实。
  再过一些日子,我便要进入“老年”了。“老”字没有“中”字那么好听,老大、老粗、老辣、老化、老调、老朽、老巢、老表和老鸨的,但是再难听也要经过,无可避免。
  幽静的环境下,焚一炉香,沏杯浓茶,写写字、刻刻印,又有名山、佳肴和美女的回忆陪伴……
  我的头发已白,但不染。
  老了,快乐才刚刚开始
  银灰色的头发,原来是那么好看。
  花一杯酒的钱,已得到十杯酒的醉意。
  如果活在古时候,这个年龄,大部分的人都已死去。
  原来从前留下来的米奇老鼠手表,是多么值钱。
  吃多咸,也不必担忧。反正没多少年可活。
  如果你请病假,别人已不怀疑。
  不必有父母亲来唠唠叨叨地烦你。
  不必因为梦遗半夜起来换底裤。
  再不可能遇到世界上最讨厌的数学老师。
  再不会有一个给你压力的上司,当然,除了自己的老伴。
  已经到达退休年龄,还怕被炒鱿鱼?
  驾车横冲直撞,别人反而要避你。
  可以省下很多买洗发水的钱。
  会遇到很多年轻的女人:年轻的更年轻,老的看起来不见得太老。
  柏拉图说过:当身体上的视觉渐渐失去,心灵上的视觉渐渐灵敏。
  就算是乘“泰坦尼克”号,你也会和妇孺一齐坐上救生艇。
  到殡仪馆的路,很熟悉。
  没那么快脸红。
  如果你不会抽烟,你可以开始学学,你有足够的时间去生癌的。
  能带比你小二三十岁的女孩子去吃饭,代表你很有钱。
  失望并不太痛苦,因为希望已不太快乐。
  喜欢收音机,比电视多一点。
  山德士上校,在六十多岁的时候才开他的肯德基连锁店。
  你的敌人,已死得七七八八。
  胡说八道,还有人肯留心去听。
  未知生,焉知死
  一好友的父亲患癌症,切片下来,证实有毒,现在等着开刀。
  能怎么安慰他呢?
  自己又不是医生,就算是,也束手无策,这是世纪绝症,至今还没有解决办法的呀。
  要帮的,应是活人。人,要对自己好一点,才有足够的爱心去对待别人。
  生老病死为必经道路,坏在人类的诗歌小说中,将这四样东西看得太重,永远是执念,从不教人怎么去接受。
  墨西哥小孩吃白糖做的骷髅头,他们和死亡经常接触,对它的恐惧消失。葬礼上,大家放了烟花,唱唱歌,悲哀的气氛减少。
  天主教也好,认为走了就上天堂,本人安详而去,送终的也为之欢慰。
  话虽这么说,轮到自己,亲爱的人死亡,还是痛心欲绝的。
  三年前,家父去世时,天下多少宗教或哲学,都不见效。家父年届九十,我们做儿女的并非没有心理准备,而是不肯去接受事实,不知怎么面对。
  曾经读过诗篇,曰:“让我走吧,留我于心,你我都不好过。”
  是的,我们怎么不能从逝者的角度看这一回事儿?的确,我们太多的爱,过剩的情,对于死者,是种负担。人去了,还要连累活着的干什么呢?简直是增加他们的麻烦,死者去得不安。
  老人家还活着时,尽量陪伴着老人家吧,让他们活得一天比一天更美好。要是他们还是忧郁,也不必勉强,总之只要常在他们身边,已足够。
  对于病患者,我们常说愿意以自己来代替他们,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用他们的逝世来训练自己——有一天自己临走,怎么去安慰身边的亲人。我们会发现,原来,死亡是我们的老师,还能从中学习。
  努力吃,确实能忘记不愉快
  吉本芭娜娜写过一本叫《厨房》的小说,香港版由博益出版,改名为《我爱厨房》,此书也被译成多国文字,在美国亦受瞩目,意大利人更把吉本形容为《源氏物语》以来的第二位日本女作家。
  内容讲年轻人的孤独、对死亡的恐惧与迷惑,但主要是个爱情故事。
  女主角最喜欢的地方是厨房,她一走进自己家,或别人的住宅,第一件事就找厨房。厨房对她来说,是一个避难所,一个很有安全感的地方。
  我虽然和吉本相差数十岁,但是与她有同感,我也是极爱厨房的一个人,和她常常打开冰箱、打开柜子找东西吃的习惯,一模一样。
  烧菜给别人吃,给自己吃,都是消除寂寞的最好办法。
  没有比吃东西打发时间更好的了,而且饱腹的感觉,永远是一个很好的感觉。
  在机场等出发时,跑进餐厅,喝一杯咖啡或茶,最多只能挨上半小时,但吃一餐简单的饭,至少可以消磨一个多钟。
  等人的时候,我肚子虽饱,也喜欢叫东西吃。明明知道那个地方没有什么好菜,点碟叉烧炒鸡蛋,慢慢地一口一口细嚼,喝口啤酒。吃呀,吃呀,好像吃出这鸡蛋是内地货,或是美国进口,绝对不是新界蛋吧。
  人家说失恋的时候,最好拼命找东西吃,便没那么痛苦。我很少失恋,但遇烦恼事总有的,拼命吃东西,亲身经验,确实能忘记不愉快的感觉。
  做一顿好菜,从一大早逛菜市场开始,看见那些新鲜蔬菜,像在向你招手,惹人欢笑,又见小贩们辛勤地做买卖,被那种刻苦耐劳的精神深深地感动。这时,你会发现,自己的问题,不大。
  活得不快乐,长寿有什么意思
  “别吃那么多肥腻的东西!”
  “喝酒会伤身的!”
  “抽烟危害健康!”
  “减少吃咸的!”
  忽然之间,你身边的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变成医生。
  再也不能愉愉快快吃一顿饱的,举筷之前,总有“医生”嘱咐。
  再也不能痛痛快快喝一回够的,倒酒之前,总有“医生”叮咛。
  再也不能舒舒服服抽一支烟了,点火之前,总有“医生”劝告。
  当然,都出自好意,我知道,谢谢各位的关心。但是既然扮起医生的角色,就要有一点医学常识,不能道听途说。
  吃肥腻的东西?两个鸡蛋的胆固醇已高过半碗猪油,自己拼命吃蛋而劝人家别吃回锅肉,自己就要注意了。
  喝酒会伤身?西医却叫病人临睡之前来杯白兰地,其实也不必他们来教,法国人早已告诉了你。
  抽烟危害健康?因人而定。我老爸一直抽到九十岁做仙人去,我想他还在继续吞云吐雾吧。
  人体之中有一个自然的刹车掣,不舒服了,自然停止。我近来酒少喝了,就是这个原因,已经不是一个小孩子,懂得自制。
  要扮医生的话,请扮心理医生,用音乐来治疗,用绘画来诊断。
  耳根清净,更是治疗病痛的最高境界。劝喻病人,最好带点禅气。
  活得不快乐,长寿有什么意思?
  看开一点就没事,我常扮专家告诉我身边的友人,不知不觉,也成了“医生”。
  向自然学习,发出花香
  新居的楼下,长着几株白兰,足四层楼高,比我在天台种的那三株,大百倍。
  经过时不仔细看,不知道是白兰,因为它只剩下叶子,看不到花,却有一股幽香,从何处来?
  大概是长成的过程中起的变化。低处生花,顽童一定来干扰;全树开遍,则会引小贩前来采折。
  白兰树的花,只让站在高处的人看见。
  花生顶上,像长者的白发。
  树干之大,根部之强,占路边一席。
  这棵白兰已不能连根拔起,移植他乡。
  时代进步,道路扩阔的话,只可将它砍伐。
  不然,老兰站在一旁,静观一切的变化。但愿人老了,像这一棵白兰。
  老,必须老得庄严。
  老,一定要老得干净。
  老,要老得清香。
  是否名牌已不重要,但天天洗濯烫直。衣着整洁是对别人的一种尊敬,也是对自己的尊敬。
  皱纹是自傲,但须根应该刮净,做一个美髯公亦可,每天的整理,更花费功夫。
  修指甲,剪鼻毛,头皮屑是大忌。
  最主要的,还是要像白兰那么香。
  香不只是一种嗅觉,香代表不俗气。
  切莫笑人老,自有报应。
  人生必经之路,迟早到来。等它来临时,不如做好准备,享受它的宁静。
  他人言论,已渐觉浅薄无聊,自己更不能老提当年勇,老故事亦不可重复。
  最好是默默然地把趣事记下,琴棋书画任选一种当嗜好,积极钻研,成为专家。不然养鱼种花,不管它们的出处,亦是乐事。
  人总得向自然学习,最好临终之前,发出花香。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