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三苏与蜀学研究

書城自編碼: 404896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学理论
作者: 蔡方鹿
國際書號(ISBN): 9787108079701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 2024-1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403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经纬度丛书:出祁山:诸葛亮北伐得与失
《 经纬度丛书:出祁山:诸葛亮北伐得与失 》

售價:NT$ 440.0
心理治疗中的真意:心理治疗师的心灵之旅
《 心理治疗中的真意:心理治疗师的心灵之旅 》

售價:NT$ 440.0
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经典入门(第3版)
《 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经典入门(第3版) 》

售價:NT$ 650.0
无冕之王:齐桓公与齐国崛起
《 无冕之王:齐桓公与齐国崛起 》

售價:NT$ 290.0
中国涉外法治蓝皮书(2024)
《 中国涉外法治蓝皮书(2024) 》

售價:NT$ 484.0
黄庭经详解(全2册)
《 黄庭经详解(全2册) 》

售價:NT$ 660.0
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大系·绘画卷(全十册)
《 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大系·绘画卷(全十册) 》

售價:NT$ 47400.0
姑苏繁华图
《 姑苏繁华图 》

售價:NT$ 3190.0

內容簡介:
本书是一部论文集,收录了作者多年来在三苏与蜀学研究方面的成果。作者通过梳理三苏蜀学的历史渊源与形成及其学术传承,并通过对该学派重要代表人物如三苏、扬雄、魏了翁、杨慎等蜀学大家的学术思想的分析,勾勒出蜀学的历史脉络与文化传承。作者在研究中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形式,把个案研究、断代研究和蜀学史的研究结合起来,尤其把三苏蜀学与整个蜀学、巴蜀哲学、
巴蜀经学联系打通,做了系统性、综合性的研究,集中呈现了作者在广义三苏蜀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關於作者:
蔡方鹿,1951年10月生于四川眉山,四川师范大学首席、杰出、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02),担任中华朱子研究会副会长( 2010起)、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2004起)、《三苏学刊》编委 。历任四川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四川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会长、四川省朱熹研究会会长。兼任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四川大学古籍所特聘教授、厦门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博士点教授、西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湘潭大学湘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研究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和《哲学史家文库》。现主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道统思想研究”。另主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及省级、海外项目等10余项。两次独立获得四川省政府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另获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二、三等奖9项,全球华人国学成果奖1项,“纳通国际儒学奖”一等奖1项。出版学术专著16部,合著11部,主编14部。在海内外发表论文420余篇,其中在CSSCI核心期刊发表110余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近50篇,另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多篇。
目錄
前 言

二苏论“道”及蜀学学风
一、“道”与诸范畴的逻辑联系
二、三教合一的蜀学学风、

论三苏蜀学的哲学思想
一、道本论宇宙观
二、善恶非性的人性论
三、阴阳相资的辩证法思想

三苏蜀学探析
一、提倡义理,批评汉学
二、以儒为本,兼容佛、道
三、对理学所持观点的批评
四、重视人情

三苏蜀学与洛学的关系
一、三苏蜀学与洛学的相近处
二、三苏蜀学与洛学的相异处

三苏家风家学的时代传播与社会影响
三苏家风家学的研究成果
二、三苏家风家学的特点
三、三苏蜀学的传播与影响

巴蜀哲学的特点、历史地位和影响
一、巴蜀哲学的主要特点
二、巴蜀哲学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巴蜀哲学的发展线索与价值
一、巴蜀哲学思想概论
二、巴蜀哲学思想的发展线索
三、巴蜀哲学促进了中国哲学与巴蜀文化的发展
四、巴蜀哲学理论思维的价值及其现代价值

宋代蜀学的特征及影响
一、宋代蜀学之特征
二、对巴蜀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影响

扬雄对蜀学的影响
一、《易》《老》结合对蜀学的影响
二、尊孔崇圣、五经济道思想对蜀学的影响
三、后世蜀人对扬雄的批评

张栻思想的当代价值探讨
一、崇尚实理的哲学创新精神的当代价值
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爱国精神的当代价值
三、治国理政与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的当代价值
四、不计功名利禄、讲求道德修养的自律精神的当代价值
五、从事书院教育的开放会讲精神的当代价值
六、躬行践履、知行统一精神的当代价值

魏了翁书院教育思想及其影响和价值
一、魏了翁的书院教育活动及思想
二、魏了翁创办鹤山书院的影响
三、魏了翁书院教育思想的价值

杨慎开一代学术新风
一、对理学流弊的批评
二、提倡实事,反对虚谈
三、肯定情欲,主张性情不离
四、反对“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提倡考据及训诂

刘沅的先天后天说
一、先天后天说的理论针对性
二、先天后天之区别
三、先天后天之转化
四、先天后天说的文献依据
五、评语

蒙文通对晚清《公羊》学及董仲舒的批评
一、以革命说批评晚清《公羊》学
二、对董仲舒的批评
三、政治对经学的影响

贺麟道统思想探讨
一、继承道统,发扬儒学
二、肯定新文化运动,推进儒学发展
三、儒化西洋文化,充实儒学
四、英雄崇拜与圣贤崇拜
五、对道统之异端杨墨的评价
六、对道统之正统宋明道学家的肯定
內容試閱
三苏蜀学指北宋时期以苏洵(1009—1066)、苏轼(1037—1101)、苏辙(1039—1112)父子为代表的一个别具特色的宋学学派,在中国思想文化史和巴蜀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三苏蜀学经时代传播在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包含着的情理结合、文道并重和肯定文的独立艺术价值和审美意识等特点,以及爱国,勤政爱民,重视人情,注重教化,躬行济世,提倡孝道,包容涵盖、融会贯通儒、释、道及诸子之学,重视义理,崇尚自然等精神,集中体现了三苏蜀学的内涵和精华,而形成与中原文化和官方、精英文化有别的巴蜀地域性文化特质。
其儒学与佛、道及诸子相融合的三苏蜀学之特征及其家风家学表现出具有包容性、大众化、民间化的地域性儒学形态。其学派特征和社会教化与审美功能反映了巴蜀历史和社会生活发展的实际,对巴蜀地区的教育、社会风俗、民间习俗等产生了重要影响。三苏蜀学在很大程度上亦体现了巴蜀思想文化的特征,并对中国传统文化各个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三苏蜀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政治、经济、伦理、教育、史学、宗教以及哲学等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此,三苏蜀学在巴蜀文化史和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流传海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今天,弘扬三苏蜀学对于推进四川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苏氏蜀学与二程洛学在当时同属讲义理、轻训诂考释的宋学阵营,而与重训诂、轻义理的前代汉学相区别。如果说,宋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出现儒、佛、道三教融合的趋势,而与以往三教的关系以相互对立为主有所不同的话,那么,苏氏蜀学则更多地体现了儒、佛、道三教的融通合一,并公开宣扬这一点,倡导儒、道同源,共尊孔子和老子为二圣人。而包括二程洛学、张载关学等在内的当时的理学派别则公开批佛老,只是对佛、道的思辨哲学有所吸取和借用,目的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最终是为了斥“异端”,排佛、道,以维护儒家文化在中国文化和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里所居的主导地位。
蜀学乃巴蜀文化之结晶,中华学术之宝藏。蜀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蜀学指由北宋苏洵开创,由苏轼、苏辙兄弟加以发展的学派,即三苏蜀学;广义的蜀学则指巴蜀地区自古迄今的以儒为主、贯通三教的学术文化。学术界在对蜀学的研究中,对蜀学做了相应的探讨和界定。国学大师蒙文通先生作《议蜀学》,肯定蜀学不同于伊洛、吴越之学的特点,要求蜀中之士应阐发自己的乡土之学,以济道术之穷,使蜀学传统得以弘扬,并且从不同时代蜀学的广泛流传上,揭示蜀地精神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深远影响,使蜀学精神愈益显彰。哲学史家谢无量先生作《蜀学原始论》,提出“儒之学,蜀人所创造”的观点(此为人所议),并指出道教亦为蜀人所创,而佛教经西域“自蜀以达于中国”,其中蜀人所传者二宗—禅宗由马祖道一传,华严宗由宗密传,且“文章惟蜀士独盛”。他还认为儒、道、释、文章四者构成蜀学之内涵,充分肯定蜀学在中华学术中的地位。胡昭曦先生认为:“传统的蜀学,是
以儒学为主的学术文化。”“所谓蜀学,是指四川地区的学术,其重点在文、史、哲,其核心是思想、理论。”他还指出:“‘蜀学’一词,早在《三国志·蜀书》就已出现。”其所指是西汉景帝时文翁任蜀郡守,兴学化蜀,培养人才,又遣蜀士东受七经,还教吏民,于是“蜀学比于齐鲁”。由西汉而兴盛的蜀学,原本指儒学在蜀地的传播,后因其能凝聚蜀地的精神文化,以其指代蜀地学术遂得到广泛的认同,历经发展演变,以宋代为最盛,终成为古代四川学术文化的统称,凡是蜀人所创造的学问可统称为蜀学。近代维新变法时期,一些进步的四川学者提出重振蜀学,给蜀学注入时代新意,他们成立“蜀学会”,创办《蜀学报》,以宣传变法思想。梁启超也出了“试述蜀学”的试题来检测报考清华的学子,可见梁启超对蜀学的重视。刘咸炘作《蜀学论》,认为“统观蜀学,大在文史”,“蜀学崇实”2,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蜀学的内容和特点。以往学者对蜀学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三苏蜀学与整个蜀学从点、面、线联系起来做系统研究,把个案研究、断代研究和蜀学史的研究结合起来,尤其把三苏蜀学与整个蜀学、巴蜀哲学、巴蜀经学联系沟通,做系统性、综合性的研究。
应该说,三苏蜀学是整个蜀学的代表和重要组成部分,但也不能以三苏蜀学代替整个蜀学。这是因为:一是整个蜀学是指巴蜀地区自古迄今的以儒为主、贯通三教的学术文化,而三苏蜀学则是指北宋时期以三苏为代表的蜀学,在时间跨度上三苏蜀学较广义的蜀学为短。二是广义的蜀学比三苏蜀学内涵更为丰富,在对中国与巴蜀文化的哲学、文学、政治、经济、伦理、教育、科举、史学、宗教、科学技术、文献学、文字学等各个领域的影响上,广义的蜀学比三苏蜀学更为广泛。三是整个蜀学与中国思想文化尤其是与各时代思潮的联系较三苏蜀学更为密切,在各个历史时期,蜀学均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尽管如此,三苏蜀学与广义的蜀学相比,仍具有十分突出而重要的价值。这主要体现在,整个蜀学的重要特征有不少通过三苏蜀学表现出来,如蜀学所具有的情理结合、沟通道欲的特征集中体现在三苏的思想里,这与理学家过分强调道德修养,而忽视人的情感和人的客观物质欲望的满足的倾向形成对比。发扬此种情理结合、沟通道欲的精神,有助于克服贵理贱欲、崇性抑情观念带来的压抑个性的流弊。与此相关,蜀学重视人情、以民为本的特征也在三苏蜀学的思想里颇具代表性。三苏蜀学对自然之人情较为重视,苏洵的《六经论》贯穿着重人情的思想线索。苏轼对苏洵思想加以继承,提出“六经之道,惟其近于人情”。苏辙
亦提出礼皆“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的观点,认为礼与情不可分离。这既是三苏蜀学的重要理论,也体现了整个蜀学的重要特征。再就是蜀学所具有的兼容开放,多元会通之特色也通过三苏蜀学的包容涵盖、融会贯通思想体现出来,基本不把佛教、道教视为“异端”。这是整个蜀学有别于其他地域文化的重要区别所在。可以说,三苏蜀学儒、佛、道三教融通合一的学风,充分体现了蜀学的和谐兼容精神。
——摘自 《三苏与蜀学研究·前言》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