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自然之争:1600年以来苏格兰和英格兰北部地区的环境史(新史学译丛)
》
售價:NT$
485.0
《
硝烟下的博弈:工业革命与中西方战争
》
售價:NT$
398.0
《
让内的理性主义 发现无意识之旅
》
售價:NT$
301.0
《
苏美尔文明(方尖碑)
》
售價:NT$
602.0
《
知命不惧:从芝诺到马可·奥勒留的生活艺术
》
售價:NT$
505.0
《
Zemax光学设计从基础到实践
》
售價:NT$
602.0
《
全球化的黎明:亚洲大航海时代
》
售價:NT$
500.0
《
危局
》
售價:NT$
383.0
|
編輯推薦: |
★ 单向街年度青年作家刘子超旅行文学代表作,从出发到抵达,四本全收录
《午夜降临前抵达》:漫游中欧,一场逃脱重负、寻找意义的心灵漫游
《沿着季风的方向》:穿越印度和东南亚,一场放下自我、停止忧虑的证道行走
《失落的卫星》:深入中亚,探索未知之地,寻找被遗忘的失落之心
《血与蜜之地》:抵达充满弹孔的时间现场,穿越流淌着血与蜜的巴尔干半岛
★ 当下蕞热青年作家,李健、梁文道、罗新、许知远、周轶君一致推荐!
★ 他是许知远眼中“这一代人中蕞杰出的游记作家”,李健:刘子超打破了我对游记的偏见
★ 作品获新浪、搜狐、新周刊、南方都市报等超过10家机构的年度好书,《午夜降临前抵达》获书店文学奖,《失落的卫星》当选豆瓣年度榜单·中国文学非小说类榜单TOP
★ 界面、澎湃、三联、南方人物周刊、梨视频等顶流媒体大篇幅报道,《圆桌派》《一席》《八分》等文化节目曝光
★ 随书附赠中欧、中亚、巴尔干路线图三张,144张摄影作品彩页呈现,一场如亲临现场的云旅行
在现代人习惯了坐享网络的信息便利之时,刘子超坚持以肉身进入现场,用文学再现旅途。他所见证和书写的人的境遇,刷新了我们观看今日世界的坐
|
內容簡介: |
《失落的卫星》:九年间,作家刘子超数次深入亚洲腹地,前往神秘的邻人之国——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及土库曼斯坦——在这片处于世界边缘和大国夹缝间的土地,展开一场过去和未来之间的寻觅之旅。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罗新认为,此书“为今后的旅行写作树立起标杆”。
《血与蜜之地》:继《失落的卫星》后,刘子超硬核游记力作,跃入东西文明的交汇地带从北到南,由冬入春 ,穿越流淌着血与蜜的巴尔干半岛。8个国家,23个城镇,再度见证世界的细碎与广阔。游荡在旧梦与新愁之间,徘徊在过去与未来,刘子超沿着现代历史开始的道路,穿越火线,经历那些浓烈的爱恨与自我挣扎。酷儿与诗人,难民和毒贩,凶手和受害者,信徒与商人,悉数登场。一本四处漫游的旅行文学,却讲了一个个寻找家园的故事。
《沿着季风的方向》:作家刘子超带领我们前往季风吹拂的国度——印度、掸邦、柬埔寨、缅甸、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泰国——在历史与现实的穿梭中,捕捉这个正在发生巨变的地区的灵魂。一路上,他目睹现代化未能侵蚀的尊严感,也看到金钱与爱情的交换;他见证苦难和文明的丧失,也顿悟支撑人类活下去的信念。他与形色各异的人物和生活相遇,以深具洞察力的冷静笔触,书写在这样的世界,还有这样的人,在这样地生活。
《午夜降临前抵达》:作家刘子超独自踏上旅途,深入欧洲腹地,展开一场逃脱和寻找的漫游。中欧生长在帝国和强权的夹缝中,在历史的长河中撕扯和游移。布拉格的午夜小馆、布达佩斯的旧书店、维也纳深夜的歌剧院、的里雅斯特荒废的港口,都隐藏着历史的皱褶、生命的故事和心灵的启示。
|
關於作者: |
刘子超,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职于《南方人物周刊》《GQ智族》。出版作品《午夜降临前抵达》《沿着季风的方向》《失落的卫星》《血与蜜之地》,另译有《惊异之城》《流动的盛宴》《漫长的告别》。2019年,中亚纪实长文获评“荃球真实故事奖”特别关注作品;2021年,被评为“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青年作家”。
|
目錄:
|
《午夜降临前抵达》
序 出发与抵达
上部 夏
第一章 疆界的消失,德累斯顿大轰炸,老布拉格的幽灵
第二章 火车情结,横穿波希米亚,死亡赋格
第三章 读艺术史的女孩,塔特拉山,猎人小屋
第四章 卫星城,沃利肖像,昨日的世界
第五章 中国“倒爷”,骑行者俱乐部,土耳其浴室
第六章 挥之不去的饥饿感,分裂南斯拉夫,湖底的钟声
第七章 酒吧过夜,米兰告别
下部 冬
第一章 古树茶,故乡在塞尔维亚,撒旦的探戈
第二章 物理老师的秘密往事,两个哑巴,赖奇克劳动营
第三章 布尔诺之星,异乡人,冬之旅
第四章 弗罗茨瓦夫与平行世界,叶子和臭鼬,一场风暴的结语
第五章 “舒伯特”号列车,帝国的切片,萨尔茨堡的雨
第六章 流亡之地,黄金时代,最后的游荡
后记 在旅行和写作中确认自我
——
《沿着季风的方向》
印度:穿越北印度的火车之旅
缅北:我私人的佐米亚
柬埔寨:边境风云
缅甸:开往蒲甘的慢船
印度尼西亚:死在爪哇也不错
老挝:白色大象
菲律宾:跳岛记
泰国:曼谷下大城
印度:抵挡印度洋的堤坝
——
《失落的卫星》
序幕 大巴扎、流放者和塔季扬娜
第一部 吉尔吉斯斯坦
边城浮世绘
滞留者
天山游记
加加林疗养院
邓小平大道与苏莱曼圣山
第二部 塔吉克斯坦
西进亚历山大城
杜尚别复调
从帕米尔公路到瓦罕山谷
世界尽头
第三部 乌兹别克斯坦
寻找乌兹别克的失落之心
不安的山谷
通向撒马尔罕的金色之路
布哈拉的博弈与离散
困守咸海的人
第四部 土库曼斯坦
土库曼的礼物
第五部 哈萨克斯坦
突厥斯坦的小人物
草原核爆
七河之地
最后的游牧
尾声 扎尔肯特:进步前哨站
致谢
附录 一份清单
《血与蜜之地》
序幕 的里雅斯特:我即将远行
第一章 斯洛文尼亚:夜晚的角落
第二章 萨格勒布:心碎博物馆
旅行相册Ⅰ
第三章 达尔马提亚:冰与火之歌
第四章 黑山:去山巅呼喊
旅行相册Ⅱ
第五章 莫斯塔尔Ⅰ:解体概要
第六章 莫斯塔尔Ⅱ:问题的核心
第七章 萨拉热窝:围城记忆
第八章 斯雷布雷尼察:漫长的阴影
旅行相册Ⅲ
第九章 贝尔格莱德Ⅰ:蓝色火车
第十章 贝尔格莱德Ⅱ:肖像与观察
第十一章 科索沃Ⅰ:雪落荒原
第十二章 科索沃Ⅱ:黑鸟之地
旅行相册Ⅳ
第十三章 奥赫里德:大湖之声
第十四章 斯科普里:躁动的解析
尾声 雅典:我愚蠢的心
旅行相册Ⅴ
后记
|
內容試閱:
|
1.巴尔干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关于民族和国家的故事;关于暴力和战争的故事;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故事;关于“冷战”和南斯拉夫的故事;然后是危机、崩溃、分裂并最终走向重生的故事。
2.在我成长的岁月里,这些故事对我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我时常面对世界地图,紧盯着巴尔干半岛,想象那些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上演的地点。对我来说,巴尔干似乎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更像一个形容词,充满伤痛、挣扎、求索和希冀的复杂含义。
3.他逃离了战争,却逃离不了异乡人的身份。我甚至觉得,他被囚禁在了这里,囚禁在了西方人永远无法真正理解的困境中。
4.不知何处传来《欢乐颂》的曲调——这旋律,恰巧也是欧盟的盟歌。我忽然感到,这乐章不仅是欢庆的象征,也像是一种宣言,昭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同时也宣告了南斯拉夫之梦的彻底终结。
5.自从民族主义激发了克罗地亚人的自决意志,他们就在“两个自我”之间徘徊不定。最终,他们做出了选择,与历史命运达成和解:从独立到内战,从转型到复原,三十年的时光就这样飞逝而过。现在,克罗地亚人终于得偿所愿。
6.“他会修东西,鼓捣各种废旧物品,把坏掉的东西修好是他最大的乐趣。但他似乎从未意识到,一个人必须先修好自己,才能去修理别的东西。”
“也许修好自己要比修好东西更难。”我说。
“所以我觉得,他其实更适合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
“为什么?”
“因为在社会主义国家,你才需要修理破旧东西的能力。”安娜说,“而在资本主义国家,你需要不断赚钱,然后去买新的。”
7.波德戈里察是一座混杂与分裂城市:这里既有奥斯曼时期的清真寺,也有塞尔维亚风格的东正教堂;既有社会主义时代的街道和住宅,也有欧洲风情的餐馆和酒吧;有破败的房子,有寡头的豪车;有人怀念铁托,为他献花,有人憎恶铁托,诅咒他下地狱。如果说这一切只是混杂与分裂的表象,那么更深层次的混杂与分裂恐怕就埋藏在人们的心中。
8.莫斯塔尔是一座分裂的城市。这座城市有两套邮政系统、两个汽车站、两支消防队、两所综合性医院、两家电力公司、两支足球队、两个垃圾回收厂和两家热门夜总会。它们泾渭分明地服务于这座城市的两个主要族群:波什尼亚克族(约占44%)和克罗地亚族(约占48%)。
9.“对我而言,家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地点,而是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
10.回程的路上,我想到了英国作家约翰·伯格创造的“landswept”一词,用来形容一个地区经历了剧烈的冲突和变故之后的状态。这个词由“land”(土地、大地)和“swept”(横扫、扫荡)两个词合成。它不是标准的英文单词,而是一个为了特定描述而创造出来的新词。通过这个词,伯格想要传达的意思是,土地经历了一场大风暴或是严酷的冲突,其上的建筑、树木、生活痕迹等都被彻底摧毁,一切都被“横扫”。只剩下赤裸的大地,默默地承载着伤痕,成为沉默的见证者。
11.对这些塞族人而言,真正的萨拉热窝已经不复存在。
12.那位红发大妈从保险柜里拿出一叠票据,垫上复写纸,龙飞凤舞地填上票面,然后哈了口气,“哐”地盖上红色印章。一时间,我觉得自己刚才钻进的可能是时光隧道的入口——这里的售票员、复写纸、诺基亚手机和红色印章,全都存在于另一个时空维度里。我交了钱,接过票,仔细看了看——谁能想到,回到过去也需要一道手续呢!
13.它真实地记录了一个支离破碎国家的状况:人们对历史充满疑问,对现状感到迷惘,对未来彷徨无措。
14.在科索沃,每个人都藏着一个关于战争的故事。
15.整座城市就像一夜大雨后森林里长出的蘑菇,东一摊,西一片,难以引发人们对美感、宏伟和希望的想象——比起很多国家,科索沃恐怕更需要这种提振精神的东西——反而助长了这里的凌乱、无序以及难以掩盖的匮乏感。
16.世界历史总是在最微小的细节中交织出复杂的命运。
17.巴尔干地区就流传着一句话:“一切始于科索沃,一切终于科索沃”,预示着巴尔干的诸多问题都将从科索沃开始,并且只有解决了科索沃问题,巴尔干地区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和平。
18.我抽出一本翻开,发现是他母亲在南斯拉夫时代的护照。照片是黑白的,印有钢印,属于一段已逝的岁月,一个消亡的国家。
19.“奥斯曼土耳其对巴尔干半岛有着深刻的影响,这是我对土耳其感兴趣的原因。”拉塔科斯基先生说,“你或许不知道,在土耳其语中,‘bal’这个词代表‘蜜’,而‘kan’这个词代表‘血’。当这两个词组合成‘Balkan’(巴尔干)时,共同构成了‘血与蜜’的寓意。可以说,这个词汇组合精辟地揭示了巴尔干地区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