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23(下)(中国教育政策评论)

書城自編碼: 404868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教育
作者: 袁振国
國際書號(ISBN): 9787572028854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1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4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留学早规划
《 留学早规划 》

售價:NT$ 347.0
文化的演化:民众动机正在重塑世界
《 文化的演化:民众动机正在重塑世界 》

售價:NT$ 403.0
布鲁克林有棵树(孩子喜欢的阅读经典读本 基于真实生活的全球经典成长小说 走出成长困境 追逐梦想 人生励志 自我塑造小说)
《 布鲁克林有棵树(孩子喜欢的阅读经典读本 基于真实生活的全球经典成长小说 走出成长困境 追逐梦想 人生励志 自我塑造小说) 》

售價:NT$ 347.0
构建未来教育图景: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模式
《 构建未来教育图景: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模式 》

售價:NT$ 398.0
技术统治(未来哲学系列)
《 技术统治(未来哲学系列) 》

售價:NT$ 245.0
中考热点作家孙道荣2024年散文精选集三册
《 中考热点作家孙道荣2024年散文精选集三册 》

售價:NT$ 581.0
全球城市案例研究2023:基于网络的合作与竞争国际经验借鉴
《 全球城市案例研究2023:基于网络的合作与竞争国际经验借鉴 》

售價:NT$ 908.0
引爆:炸药、硝酸盐和现代世界的形成
《 引爆:炸药、硝酸盐和现代世界的形成 》

售價:NT$ 388.0

編輯推薦: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是以评论我国教育政策热点及难点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学术集刊,自创刊以来一直秉持“教育研究密切联系实践,服务决策”的精神,对中国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了专门探讨,在教育研究、教育决策以及教育实践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已连续被确立为CSSCI来源集刊。本辑主题聚焦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从理论思考、历史研究、学科视角和方法探索四个方面,具体探讨了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创新路径、关键议题、大教育学建设(视角)、实践取向以及实践探索,以及中国教育管理学、中国研究生教育学、中国职业教育学、乡村教育学等教育学分支学科资助知识体系建构的探索。
內容簡介: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是由袁振国教授主编,以评论我国教育政策热点及难点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学术集刊,在教育决策、教育研究以及教育实践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已连续被确立为CSSCI核心来源集刊。
本辑聚焦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从理论思考、历史研究、学科视角和方法探索四个方面,具体探讨了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创新路径、关键议题、大教育学建设(视角)、实践取向以及实践探索,以及中国教育管理学、中国研究生教育学、中国职业教育学、乡村教育学等教育学分支学科资助知识体系建构的探索。本期探讨的这些问题都是中国学者对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探索和思考,内容丰富,问题聚焦,反映了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探索的研究情况。
關於作者:
袁振国,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以来,先后任jiaoyubu师范司副司长,社科司副司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长期致力于创新教育理论,开拓性地发展了我国教育政策研究。主要学术成果有《教育政策学》(获首届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主编的《中国教育政策评论》1999—2024年以来连续25年,被列入SSCI集刊。其他重要著作有《教育改革论》《对峙与融合——世界教育改革百年》《论中国教育政策的转变》《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重大命题》《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家教育变革的重大启示》等。
目錄
Part 1
001 理论思考
Chapter 1
003 概念还是观念?——对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创新路径的省思
一、概念、传统与学理: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本质内涵;二、建构自主概念: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可能方案;三、走向观念创新: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方法论选择
…………………………………………高 伟 王晓晓
Chapter 2
022 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关键议题
一、析位: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核心品性和关系把脉;二、解蔽: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生成机理与价值意蕴;三、合晶: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逻辑;四、统整: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共治路径;五、结语
……………………………………………………蔡群青
Chapter 3
043 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大教育学建设
一、问题的提出;二、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大教育学建设亟待突破的问题;三、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大教育学建设路径
…………………………………………侯怀银 王钰捷
Chapter 4
059 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实践取向、误区及自主性辨明
一、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研究的实践取向;二、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实践取向的两个隐性误区;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脉络及自主性的本质内涵
……………………………………………………郭 仕
Part 2
073 历史研究
Chapter 5
075 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成功探索: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生成
一、引言;二、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生成的过程;三、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生成的特征;四、陈鹤琴“活教育”自主知识体系成功探索的启示;五、结语
…………………………………………蔡连玉 苏 岩
Chapter 6
090 试论中国教育的思维方式及其变革之途
一、中国文化思维方式出场:诗性思维方式与实用理性思维方式;二、中国教育思维方式及其变革;三、结语
…………………………………………宗国庆 蔡群青
Chapter 7
102 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中的西方理论本土化路径思考
——以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为例
一、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理论建构的发展方向;二、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的本土化发展阶段;三、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本土化对建构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启示
……………………………………………………季玟希
Part 3
119 学科视角
Chapter 8
121 中国教育管理学知识体系的基本特征与建构路径
一、教育管理学知识的基本形态;二、中国教育管理学知识体系的基本特征;三、中国教育管理学知识体系建构的基本路径
………………………………………………………苏君阳
Chapter 9
139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与新型举国体制高等教育
一、引言;二、概念缘起与领域迁移;三、新型举国体制高等教育的内涵与特色;四、新型举国体制高等教育的发展意义;五、结语
………………………………………………………苏 明
Chapter 10
156 中国研究生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价值、结构与建构
一、中国研究生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价值意蕴;二、中国研究生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结构要素;三、中国研究生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路向
……………………………………………郑 刚 郑莉娟
Chapter 11
173 中国职业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探索
一、构建中国职业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思想指南;二、构建中国职业教育学学术体系的三个意识;三、构建中国职业教育学话语体系的系统工程
………………………………………………………李 阳
Chapter 12
189 乡村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向度与框架
一、乡村教育学的本体与实质;二、乡村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向度;三、乡村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框架
………………………………………………………于海英
Part 4
205 方法探索
Chapter 13
207 包容、转型与创新:以高质量教育科学研究助力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基于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论文类)的计量分析
一、问题提出;二、研究设计;三、研究结果;四、研究结论与展望
…………………………………………毋 磊 马一先 马银琦
Chapter 14
231 “以中国知识书写”推进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刍议
一、以中国知识书写:方法论切入;二、以知识书写立场审视:来自中美经典教育学教材的个案考察;三、重构中国知识书写:推进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周仕德 王澎珂
內容試閱

构建教育学资助知识体系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议题
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必要内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教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构建我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是教育强国建设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议题。
两百多年来,我国的教育学一直沿用的是西方教育学的话语体系,是西方文化、制度、实践的套用。这样的教育学不能反映东方文化的智慧,更不能反映中华优秀文化教育传统和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伟大成果和成功经验,难以解释和回应中国在教育现代化征程上的未来探索,不利于分享中国教育的成功经验和思想观点。
当前,中国正在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西方教育学无法解释中国教育发展的道路和现象,无法总结中国教育发展的经验和模式,更无法回答中国教育的问题和未来要求。各国教育成败的原因是什么,教育好坏的标准是什么,教育强盛的路径是什么,只能留给各国自己来回答和解决。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是什么,更是只有中国自己能回答。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早在夏代就建庠设序,中国有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道路的开辟,更是20世纪后半期以来世界教育最重要的事件。教育学需要中国的声音,世界教育学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教育学的贡献。
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需要实现教育学话语的领跑转向,实现对全球教育知识体系“中心—边缘”关系的重构。知识是学科的基础。但是,什么知识最有用、知识对谁最有用、谁的知识最有用,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科学问题,更是一个话语权问题。自主性、本土化是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核心特征。西方世界作为社会科学的中心,长期以来主导着教育学相关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我国的教育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处于“跟跑”状态,自觉不自觉地沿用了西方教育学话语体系。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不断深入,理论与实践结合、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模仿借鉴与自主创新结合,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例如,教育优先发展理论、立德树人理论、教育公平理论、素质教育理论、“放管服”治理理论、高质量发展理论,等等。在发展实践中涌现出大量可推广、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孕育出大批具有中国智慧、中国风格的教育家,与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成功实践同放光彩,形成“并跑”之势。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环境深刻变化、中国在世界的地位日益提升的新形势和新特点,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我们必须从“跟跑”到“领跑”,坚持“中国立场”“中国意识”,构建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
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要以教育实践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实现对 “为现实之需”的超越,进而走向理论自觉。首先,构建教育学自主话语体系要立足实践。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和基本的观点,教育研究的目的是为实践服务,教育研究的理论必须在实践过程中接受检验。改革开放后,与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和深刻的社会变革相一致,教育事业也进行了伟大的实践创新,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成就,形成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这是构建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的源头活水和强大动力。其次,构建教育学自主话语体系要增强理论自觉。实践和经验不会自动生成为理论,需要我们去总结、去提高,需要有理论自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发现内在规律。自主性、本土化是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核心特征,是走向“中国教育学”的规范性论题。发现、提炼、系统化中国教育的成就和经验,是构建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基本的和长期的任务,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真正要义。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应当是自上而下的理论验证和自下而上的经验总结的双向奔赴,既是对丰富教育实践的回应,也应当是对实践的引领与影响。
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要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实现中国经验、中国知识、中国道路的有效传播。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用,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 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如何讲好中国教育的故事,总结好中国教育的经验,传播好中国教育改革的理论,是构建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关于中国话语走出去的研究越来越多,特别是翻译界围绕对外翻译有效传播的讨论大量涌现,但这是不够的。话语传播决不仅是语言翻译的问题,更是一个从设置议题、发布成果、组织讨论、搭建平台、多渠道交流的系统工程,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实践过程。我们需要主动设计国际议题,从世界未来发展的角度获取研究成果、搭建国际交流平台、组织大型国际项目,展开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对话;讲好中国故事,让全世界讲中国故事,并形成良性循环,促进与之相应的思维方法和价值取向走向世界。
袁振国
2024年3月

三、走向观念创新: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方法论选择
建构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方法论是关键。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建构行动是意图和方法论的函数。任何缺失方法论指导的所谓建构,都是盲目的、无所依凭的。中国教育学一直缺少理论性的原因在于,经验概括出来以后,没有变成理论的演绎体系[25],方法论的研究对此至关重要。建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方法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其方法论则已内在地蕴藏其本质之中。如前所述,建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本质上是一个中国教育自我主张的问题。因此,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方法论意义也就在于中国教育如何“自我主张”。指向这一“自我主张”的何所是、何以是的知识建构就是建构的方法论。我们无意造就概念与观念的对举,但我们倾向于认为,建构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主要不是一个提炼概念的问题,而是一个观念创新的问题。因为即便提炼概念是一个可能的建构路径,这一概念也必须建立在某种特定的观念的基础之上,反映并集中体现了某种特定的中国教育观念。观念创新才是建构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必由之路。观念论由此成为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方法论。
费希特曾把观念论视为全部知识学的基础。他认为哲学只有从绝对无条件的绝对自我出发,始终如一地进行推论才成为知识学。[26]事实上,西方哲学从柏拉图到黑格尔的唯心主义都是从人的主观精神方面建构对世界的解释,或将观念作为理论范型,或将观念作为感性经验世界的表象,或将观念作为自在自为的真理,这种观念说到底是一种自我观念。哲学只有发展到马克思,观念才成为直面现实世界思想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教育研究方法论的重要方法论基础。[27]因此,我们这里所说的观念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念论,即作为实践和理论中介形态的观念,不是观念的实践,而是实践的观念,是现实的而非抽象的观念。
观念是从哪里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观念是从现实、从实践中产生的。中国教育学知识体系的“自我主张”由此不是空无依凭地从“自我”中产生的,而是从中国教育发生的大历史、大实践中“呈现”出来的。当中国的社会实践发生深刻变革的时候,“自我主张”的这种历史要求才被真正地提出来,才会被“课题化”。事实上,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知识转型都与一定的社会形态或文明形态的更迭交织在一起,都是社会实践变革所引发的,都是思想对实践有所回应的结果。社会实践的变革越深刻,知识转型就越是要求颠覆性的范式转换。建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在中国社会实践发生了深刻变化的基础上提出的,因此对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也必须经由中国社会实践的深刻变化得到理解和把握。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任何建构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努力,只有当它建基于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实践基础之上,才是可能的,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只有当中国社会实践发展到“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新的“历史方位”时,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问题也才成为现实。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共党史研究的要求中指出,要“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28]近代之后中国社会发展的“大历史”就是一个坚定不移地进行现代化,不断形塑中国式现代化的问题。这一过程虽然是曲折的,但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却是明确而彻底的,那就是推进现代性,超越西方现代性,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性。中国教育学的“自我认同”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9]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说到底也就是一个现代性知识生产的问题。因此,建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现代性建构的有机组成部分。立足现代性的教育学知识生产有必要从如下几项工作做起。
1. 建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理论模型和解释框架
建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首先要致力于建构理论模型和解释框架。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实践的要求。要想建构这一体系,首当其冲的问题就在于它如何对于教育的历史-实践进行理解和解释。历史是有意义的,它不是一组事实,而历史的意义只有在解释中才能得以彰显。对中国教育历史发展的解释需要有一个解释框架,即站在哪里,从哪里看,看出了什么。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或不首先解决,就谈不上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问题。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何所作为、何所由来正是经由这一解释才是可以把握的。笔者曾经指出,对中国教育哲学“作为……”的领会其实已经是对历史事实的先行把握,它通过对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乃至社会发展“何为”的方式将历史拉至领会者的视野,并从而构成对当下的中国教育哲学发展的“作为”,对中国教育哲学发展可能的筹划有所“作为”。对中国教育哲学发展的逻辑审辨由此转变为对中国教育哲学发展何所“作为”的“寻视”。[30]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只有首先解决了它“何以作为”“作为什么”的问题,才有可能“有所作为”,而它作为什么,需要解释。解释的视角总可以是多元的,但无论怎样解释,都不能离脱中国现代性这一历史主题和历史命运。也就是说,这一解释框架必须是现代性的,即中国现代性的。
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现代性不等于西方性,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中国教育现代性是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前提和基础,一切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都必须围绕着中国教育现代性这个基本点渐次展开。而对中国教育现代性的思考如果有所突破,对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如果有所突破,就必须要解决分判与会通两个核心问题。所谓分判,就是要指明中国教育现代性是何种意义上的现代性,它对西方教育现代性有何区别,包括类型上的区别和本质上的区别。所谓会通,就是要厘定中国教育现代性与西方教育现代性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平等对话。只有做好了分判与会通的功夫,中国教育现代性才不仅是中国的,而且才能进入世界历史,才能成为现代性建构与修葺的中国方案。
2. 确立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价值立场
建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要回答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价值立场问题。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既具有描述性,又具有价值性。描述性知识致力于解决中国教育事实是什么,教育知识是什么的问题。价值规范性知识则致力于解决中国教育为了什么,教育知识是为了什么的问题。价值立场是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底层逻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教育有中国与世界两个基本维度上的价值追求,这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两个重要内驱力。一方面是中国教育对中国社会治理的价值,一方面是中国教育对于世界治理的价值。我认为,中国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第一,“中国”已经将自己树立为教育价值的分析单位。“中国”作为价值分析单位,既是传统教育家-国-天下的价值谱系自适应调整和积淀性突破,也是中国本身价值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二,中国式现代化自中国共产党建党以后一以贯之的“人民性”。以人民为中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等所表现出的“人民”逻辑,是种完全不同于现代西方资本逻辑的价值追求。第三,中国教育担负的文明价值越来越突出。以开放包容、公平正义、和谐共处、多元互鉴、团结协作为基本特征“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继承和创造性发展,更重要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了中国塑造新文明形态的格局和抱负。中国教育价值的文明价值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第四,中国教育实践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教育价值,比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等。建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有必要从这些价值维度出发,深入剖析中国教育的价值立场,突显中国教育独特的价值逻辑。
3. 推进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变革
建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还要在回答三大体系的关系的基础上推进系统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建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在三大体系建设上同时着紧用力。三大体系相辅相成,学科体系是基础,学术体系是核心,话语体系是表现。其中,学术体系既是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的依托。学术体系的品质直接决定了学科体系的科学性以及话语体系的实效性。教育学学术体系又大致涵摄概念体系、原理体系和方法体系三个方面。在这三个方面里,概念体系是学术体系的基础,原理体系是学术体系的核心,方法体系则是桥梁和纽带。教育学自主体系建构的当务之急是学术体系创新。教育学学术体系的发展在教育学发展史上基本形成了理论科学和经验科学两种范式,这两种范式也是教育学学术生产的主要方式,而新范式的则需要教育学术研究共同体的集体创新。教育学话语体系的问题,根本上讲是如何建立“中国教育叙事学”的问题。中国教育并不缺故事,现在最缺失的叙事能力。怎么讲好教育故事,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教育故事,是中国教育叙事最根本的任务,这里面最重要的还是建立叙事逻辑和叙事方式的问题。
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融通中西,面向未来,是建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必须坚持的根本道路。建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不是“口号工程”,既需要研究者有所依凭地自觉创新,也需要在实践过程中积淀地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当且仅当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能够解释、引领中国教育实践,塑造世界愿意模仿和学习对象,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认同和尊严。
摘自《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23(下)》“Chapter 1 概念还是观念?——对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创新路径的省思?”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