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工程机械手册——人机工程学

書城自編碼: 404867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作者: 丁玉兰、孟令鹏、黄海波
國際書號(ISBN): 9787302675075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1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146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政治权力与公司控制 公司治理的全球政治学新解
《 政治权力与公司控制 公司治理的全球政治学新解 》

售價:NT$ 587.0
隈研吾建筑图鉴 50座名建筑的深度拆解与访谈
《 隈研吾建筑图鉴 50座名建筑的深度拆解与访谈 》

售價:NT$ 551.0
古雅典的民主与法治(当城邦服从法律时,所有这些资源都会为共同的利益服务)
《 古雅典的民主与法治(当城邦服从法律时,所有这些资源都会为共同的利益服务) 》

售價:NT$ 551.0
社会法哲学(全二册)(社会法与法社会论丛)
《 社会法哲学(全二册)(社会法与法社会论丛) 》

售價:NT$ 1265.0
中国传统药食同源物质图典
《 中国传统药食同源物质图典 》

售價:NT$ 1163.0
文化模式
《 文化模式 》

售價:NT$ 449.0
TensorFlow自然语言处理及应用
《 TensorFlow自然语言处理及应用 》

售價:NT$ 352.0
信托法(第五版)
《 信托法(第五版) 》

售價:NT$ 857.0

編輯推薦:
本手册系统介绍人机工程学的学科理论、人机工程学设计理念、人机环境系统优化组合,以及人机工程学赋能工程机械智能化。本手册从学科交叉角度出发,以工程机械、工程管理、人机工程等多学科理论方法为基础,从现实应用需求出发,系统集成本学科的新成果和发展动向,实现理论、方法与案例的有机融合。本手册可供工程机械及其他相关制造业领域的科研院所,设计、制造、销售、管理等工程企业技术人员参阅,也可为高等院校机械大类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提供参考。
內容簡介:
本手册系统介绍人机工程学的学科理论、人机工程学设计理念、人机环境系统优化组合,以及人机工程学赋能工程机械智能化。本手册从学科交叉角度出发,以工程机械、工程管理、人机工程等多学科理论方法为基础,从现实应用需求出发,系统集成本学科的新成果和发展动向,实现理论、方法与案例的有机融合。本手册可供工程机械及其他相关制造业领域的科研院所,设计、制造、销售、管理等工程企业技术人员参阅,也可为高等院校机械大类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提供参考。
關於作者:
丁玉兰,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聚焦人机工程学、工业没计、工业工程等交叉学科的科学研究及硕士、博士的培养工作。
曾任同济大学人机与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兼任全国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理事、人机工程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人-机-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
编著和参编教材、著作近20部,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经相关部委组织鉴定科研成果十多项,主持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项十余项。
享受国务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获得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颁发的“突出贡献奖”,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等多项奖励和荣誉。
目錄
第1篇人机工程学学科理论
第1章人机工程学概论
1.1人机工程学的命名及定义
1.1.1学科命名
1.1.2学科定义
1.2人机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
1.2.1经验人机工程学
1.2.2科学人机工程学
1.2.3现代人机工程学
1.3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方法
1.4人机工程学体系及应用
1.4.1学科体系
1.4.2学科应用
1.4.3人机工程学的发展与设计思想的演变
1.4.4人机工程学对工业设计的作用
1.5人机工程学的未来趋势
1.5.1人机工程学的进展
1.5.2人机工程学的时代特征
1.5.3人机工程学的演化趋势
第2章人体测量与数据应用
2.1人体测量的基本知识
2.1.1产品设计与人体尺度
2.1.2人体测量的主要方法
2.1.3中国成年人人体测量基本术语
2.1.4人体测量的常用仪器
2.2人体测量中的主要统计函数
2.2.1均值
2.2.2方差
2.2.3标准差
2.2.4抽样误差
2.2.5百分位数
2.3常用的人体测量数据
2.4人体测量数据的应用
2.4.1主要人体尺寸的应用原则
2.4.2人体尺寸的应用方法
2.4.3人体身高在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第3章人的智能与思维科学
3.1人的智能生成的脑神经科学基础
3.1.1人的神经系统
3.1.2大脑的结构
3.1.3大脑皮层功能
3.1.4脑神经网络的组成
3.1.5信息在人脑中的转化
3.2人的智能形成的认知科学机制
3.2.1认知科学研究的意义
3.2.2人的智能和活动宏观过程
3.2.3人的智能形成过程模型
3.2.4人的智能形成的转换机制
3.3人的智能涌现的思维科学探秘
3.3.1关于思维科学的重要论述
3.3.2抽象思维的特征
3.3.3形象思维的特征
3.3.4灵感思维的特征
3.3.5创造思维的理论依据
3.3.6创造思维的产生机理
3.4人的智能扩展与科技进步
3.4.1人的特殊能力
3.4.2人的智能扩展与生存发展目标
3.4.3人的智能扩展与科技发展规律
3.4.4人的智能扩展与智能信息网络
3.5人机结合智能系统研究概况
3.5.1人机智能系统研究论述
3.5.2人机结合智能系统的概念
3.5.3人机结合智能系统展望
第4章人的心理活动与创造性行为
4.1心理活动与行为构成
4.1.1心理活动
4.1.2行为构成
4.1.3行为反应
4.2人的感知心理过程与特征
4.2.1感觉的基本特征
4.2.2知觉的基本特性
4.3人的认知心理过程与特征
4.3.1注意的过程
4.3.2注意的特点
4.3.3记忆的过程
4.3.4想象的过程
4.3.5思维的过程
4.4人的创造性心理过程与特征
4.4.1创造性的形成机理
4.4.2创造性的形成条件
4.5人的创造性行为的产生与特征
4.5.1创客行为产生的社会特征
4.5.2创客行为与技术工具
第5章人体生物力学与合理施力
5.1人体运动与肌骨系统
5.1.1肌系统
5.1.2骨杠杆
5.2人体生物力学模型
5.2.1人体生物力学建模原理
5.2.2前臂和手的生物力学模型
5.2.3举物时腰部的生物力学模型
5.3人体的施力特征
5.3.1主要关节的活动范围
5.3.2肢体的出力范围
5.3.3人体不同姿势的施力
5.4合理施力的设计思路
5.4.1避免静态肌肉施力
5.4.2避免弯腰提起重物
5.4.3设计合理的工作台
第6章人的信息感知与信息传递
6.1人的信息传递理论
6.1.1人机信息交换系统模型
6.1.2人的信息处理系统模型
6.1.3人的信息流理论
6.2人的信息感知
6.2.1视觉机能及其特征
6.2.2听觉机能及其特征
6.2.3其他感觉机能及其特征
6.3人的信息处理系统
6.3.1信息理论
6.3.2人的神经系统功能
6.3.3大脑皮质功能定位
6.3.4感觉的信息处理
6.3.5中枢信息处理
6.4人的信息输出系统
6.4.1反应时间
6.4.2反应时间的影响因素
6.4.3运动速度
6.4.4人体不同姿势的施力
6.4.5运动的准确性
第7章人的劳动生理与人体疲劳
7.1劳动的能源与能耗
7.1.1劳动的能源
7.1.2劳动的能耗
7.2劳动中的机体调节
7.2.1氧债与氧需
7.2.2心率与心输出量
7.2.3血压及血液分配
7.3劳动的强度与标准
7.3.1我国的劳动强度分级
7.3.2最佳能耗界限
7.4人体的生物节律
7.5人体的作业疲劳
7.5.1疲劳的积累效应
7.5.2产生疲劳的机制
7.5.3疲劳的测定
7.5.4降低作业疲劳的措施
第8章人本主义心理学与设计思维
8.1人本主义心理学
8.1.1人本主义心理学概述
8.1.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论点
8.1.3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8.1.4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
8.1.5马斯洛的高峰体验论
8.1.6对马斯洛的简要评价
8.2人本主义心理与以人为本
8.2.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特点
8.2.2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价值
8.2.3需求层次理论与工业设计
8.3设计思维的起源与发展
8.4设计思维与创新思维
8.5设计思维模型与实施方法
8.5.1斯坦福大学的设计思维模型
8.5.2英国设计学会的设计思维模型与实施方法
8.5.3国际设计思考学会的设计思维模型
8.5.4设计思维的特征和价值
参考文献
第2篇人机工程学设计理念
第9章人机工程学设计理念与人机交互设计
9.1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9.1.1以人为本的哲学内涵
9.1.2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
9.1.3以人为本的设计流程
9.2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外延
9.2.1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9.2.2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9.2.3以需求为导向的设计理念
9.3以用户为中心的体验设计
9.3.1用户体验设计的概念
9.3.2用户体验设计的价值
9.3.3用户体验设计的发展
9.4人机交互设计
9.4.1人机工程学与人机交互设计
9.4.2人机交互系统的信息处理模型
9.4.3人机交互的新思想理论
9.4.4人机交互设计的指导原则
9.4.5用户体验的衡量标准
第10章人机信息交换与界面设计
10.1人机信息交换系统
10.1.1人机界面的形成
10.1.2广泛应用的人机界面简介
10.1.3人机界面的设计要点
10.2视觉信息显示设计
10.2.1仪表显示设计
10.2.2图形符号设计
10.3听觉信息传示设计
10.3.1听觉信息传示装置
10.3.2言语传示装置
10.3.3听觉传示装置的选择
10.4操纵装置设计
10.4.1常用的操纵装置
10.4.2手控操纵器的设计
10.4.3脚控操纵器的设计
10.4.4操纵装置编码与选择
10.5操纵与显示相合性
10.5.1操纵-显示比
10.5.2操纵与显示的相合性原则
10.5.3操纵-显示的编码和编排相合性
第11章工作台椅与工具设计
11.1控制台设计
11.1.1控制台分类
11.1.2控制台的设计要点
11.1.3常用控制台设计
11.2办公台设计
11.2.1电子化办公台人体尺度
11.2.2电子化办公台可调设计
11.2.3电子化办公台组合设计
11.3工作座椅设计的主要依据
11.3.1坐姿生理学
11.3.2坐姿生物力学
11.4工作座椅设计
11.4.1办公室工作座椅
11.4.2座椅的创意设计
11.5手握式工具设计
11.5.1手的解剖及其与工具使用有关的疾患
11.5.2手握式工具的设计原则
第12章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12.1作业岗位的选择
12.1.1三种作业岗位的特征
12.1.2作业岗位的设计要求和原则
12.2手工作业岗位设计
12.2.1手工作业岗位的类型
12.2.2手工作业岗位尺寸设计
12.3视觉信息作业岗位设计
12.3.1视觉显示终端作业岗位的人机界面
12.3.2视觉信息作业岗位设计要点
12.4作业空间的人体尺度
12.4.1近身作业空间
12.4.2受限作业空间
12.5作业空间的布置
12.5.1作业空间设计的一般原则
12.5.2作业空间组件的排列
第13章人与作业环境界面设计
13.1人体对环境的适应程度
13.2人与热环境
13.2.1影响热环境的要素
13.2.2人体的热平衡
13.2.3热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13.2.4热环境对工作的影响
13.2.5热环境的舒适度
13.3人与光环境
13.3.1良好光环境的作用
13.3.2对光环境的要求
13.3.3色彩调节
13.3.4光环境的综合评价
13.4人与声环境
13.4.1噪声对人的影响
13.4.2噪声对机体作用的影响因素
13.4.3噪声评价标准
13.5人与振动环境
13.5.1人体的振动特性
13.5.2振动对人体作用的影响因素
13.5.3振动对人体的影响
13.5.4振动对工作能力的影响
13.5.5振动的评价
13.6人与毒物环境
13.6.1有毒气体和蒸气
13.6.2工业粉尘和烟雾
13.6.3防尘、防毒环境设计要求
第14章人的可靠性与安全设计
14.1人的可靠性
14.1.1人机系统可靠性
14.1.2影响人的操作可靠性的综合因素
14.1.3人的失误的主要原因
14.1.4人的失误引发的后果
14.2人的失误事故模型
14.2.1人的行为因素模型
14.2.2事故发生顺序模型
14.3安全装置设计
14.3.1联锁装置
14.3.2双手控制按钮
14.3.3利用感应控制安全距离
14.3.4自动停机装置
14.4防护装置设计
14.5安全信息设计
14.5.1警示设计的原则
14.5.2视觉警示信息设计
14.5.3特定安全信息设计
第15章人类智慧与创新设计
15.1人类智慧
15.1.1人类智慧的定义
15.1.2人类智慧的起源
15.2人类智慧的三个维度
15.3设计进化与创新设计
15.3.1设计的进化历程
15.3.2创新设计的内涵
15.3.3创新设计的方向
15.4创新设计的定义和人的创新能力
15.4.1创新设计的定义
15.4.2创新设计的目标
15.4.3人的创新意识
15.4.4人的创造力模型
15.4.5人的创造性思维
15.5创新设计系统理论模型
15.5.1创新设计系统环境
15.5.2创新设计思维方法
15.5.3创新设计系统流程
15.5.4创新设计系统集成模型
参考文献
第3篇人-机-环境系统优化组合
第16章人机工程学与人-机-环境系统工程
16.1人机工程学与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科
16.1.1人机工程学的形成
16.1.2人机工程学的发展
16.1.3人-机-环境系统学科
16.1.4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研究内容
16.1.5人-机-环境系统总体目标
16.1.6人-机-环境系统的基础理论
16.2人-机-环境系统理论
16.2.1一般系统理论的创建
16.2.2一般系统论的基本观点
16.2.3一般系统理论的研究要点
16.2.4人-机-环境系统的研究
16.3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16.3.1系统的分类
16.3.2开放复杂巨系统的含义
16.3.3人体是个复杂巨系统
16.3.4人体复杂巨系统与周围环境及宇宙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
16.3.5综合集成方法的提出及其主要特点
16.3.6人-机-环境系统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第17章人-机-环境系统总体分析
17.1系统总体分析方法论
17.1.1系统分析的逻辑框架
17.1.2阐明问题
17.1.3策划备选方案
17.1.4预测未来环境
17.1.5建模和预计后果
17.1.6评比备选方案
17.2人-机-环境系统类型
17.2.1简单(单人、单机)人-机-环境系统
17.2.2复杂(多人、多机)人-机-环境系统
17.2.3广义(大规模)人-机-环境系统
17.3总体分析的目标和任务
17.3.1总体分析的目标
17.3.2总体分析的任务
17.4总体分析的流程
17.5总体分析流程的说明
第18章人机系统总体设计
18.1总体设计的目标
18.1.1人机系统的组成
18.1.2人机系统的类型
18.1.3人机系统的目标
18.2总体设计的原则
18.2.1工作空间和工作设备的设计
18.2.2工作环境设计
18.2.3工作过程设计
18.3总体设计的程序
18.3.1人机系统设计的程序
18.3.2人机系统开发步骤
18.4总体设计的要点
18.4.1人机功能分配
18.4.2人机匹配
18.4.3人机界面设计
18.5控制中心设计要点分析
18.5.1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方法
18.5.2控制室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18.5.3控制室信息链接分析
18.5.4控制中心平面布局设计
18.5.5控制室仪表板设计
18.5.6控制室中控制台组合设计
18.5.7控制室工作岗位设计
第19章人-机-环境系统综合设计
19.1人-机-环境系统综合设计方法论
19.1.1综合集成方法论
19.1.2综合集成法的特点
19.2人-机-环境系统综合设计模型
19.2.1复杂环境系统综合设计模型
19.2.2简单环境系统综合设计模型
19.3人-机-环境系统综合设计要点
19.3.1人机结合模式
19.3.2人机合理分工
19.3.3人机最佳合作
19.4人-机-环境系统综合设计原则
19.4.1系统整体化原则
19.4.2系统人本化原则
19.4.3系统安全性原则
19.4.4系统最优化原则
19.5人-机-环境系统综合设计实例
19.5.1人网协同智能创作系统
19.5.2人网协同智能服务系统
19.5.3人机协同智能驾驶系统
第20章人-机-环境系统仿真技术
20.1仿真技术的发展历程
20.2仿真技术的原理与类型
20.2.1仿真技术的原理
20.2.2仿真技术的类型
20.3现代仿真技术方法与发展
20.3.1现代仿真技术方法
20.3.2现代仿真技术方法研究
20.3.3仿真技术的应用
20.4人机工程学仿真技术
20.4.1人机工程学仿真技术的现实意义
20.4.2人机工程学仿真技术的价值
20.4.3知名的人机工程学仿真软件简介
20.5人-机-环境系统仿真分析
20.5.1JACK人-机-环境系统仿真软件的功能
20.5.2建立精确的数字人体模型
20.5.3人-机-环境系统仿真示例
第21章人-机-环境系统虚拟现实
21.1虚拟现实技术综述
21.1.1VR技术的基本概念
21.1.2虚拟现实技术的特征
21.1.3VR技术发展现状
21.2虚拟现实技术与产品开发制造
21.2.1虚拟现实技术的定义和特征
21.2.2产品开发技术的重大变革
21.2.3虚拟产品的开发与制造
21.3虚拟环境的建立
21.3.1虚拟环境的基本配置
21.3.2虚拟环境的视觉通道
21.4虚拟制造
21.4.1虚拟制造的定义和内涵
21.4.2虚拟加工和虚拟检验
24.4.3虚拟装配
21.5虚拟现实技术优化人机工程
21.5.1虚拟现实技术与以人为本设计
21.5.2虚拟现实技术与人机工程的结合
21.5.3虚拟人体模型的功能
21.5.4数字人体模型的典型应用
21.5.5虚拟现实空间中的人机界面
第22章人-机-环境系统设计信息资源
22.1信息资源的含义
22.1.1资源与信息资源的关系
22.1.2信息资源概念的提出
22.1.3信息资源的重要性
22.1.4信息资源的主要特征
22.2人机工程学相关的学术组织
22.2.1人机工程学相关的学术组织简介
22.2.2人机工程学的ISO标准
22.3主要国外工效学标准简介
22.3.1国际标准
22.3.2美国
22.3.3英国
22.3.4欧洲标准
22.3.5日本
22.4中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
22.4.1工效学标准化的目的
22.4.2工效学标准化的特点
22.4.3我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机构
22.4.4人类工效学标准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4篇以人为本理论赋能装备制造业
第23章以人为本的交叉学科与装备制造业
23.1以人为本交叉学科简介
23.2人因工程学在高端制造业中的应用
23.2.1人因工程在军事、国防领域的应用
23.2.2人因工程在船舶领域的应用
23.2.3人因工程在载人航天领域的应用
23.3中国人因工程高峰论坛
23.3.1首届中国人因工程高峰论坛
23.3.2第二届中国人因工程高峰论坛
23.3.3第三届中国人因工程高峰论坛
23.3.4第四届中国人因工程高峰论坛
23.3.5第五届中国人因工程高峰论坛
23.3.6第六届中国人因工程高峰论坛
23.3.7第七届中国人因工程高峰论坛
23.4中国人因工程高峰论坛带给学科的思考
23.5让制造业回归以人为本的初衷
23.5.1以人为本理论助力智能制造
23.5.2智能制造系统的核心是人
23.5.3人在智能制造系统中的价值观点
23.5.4人本制造是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第24章数字化转型与顶层规划设计
24.1数字化的相关术语与概念
24.1.1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的层次关系
24.1.2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概念
24.1.3数据和数据化的概念
24.1.4数字化转型的概念
24.1.5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
24.2数字化转型规划流程
24.2.1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背景
24.2.2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策略
24.2.3数字化规划的思考架构
24.2.4数字化规划的愿景和目标
24.2.5数字化规划的原则和资产
24.3数字化转型的运行模式
24.3.1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运行状态
24.3.2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运行模式
24.4数字化转型需要进行合理的顶层设计
24.4.1缺少数字化顶层设计的“转型困境”
24.4.2数字化转型的三大领域
24.4.3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的阶段和步骤
24.4.4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因素
第25章智能制造与以人为本智能制造
25.1智能制造的发展背景
25.1.1智能制造学术概念的提出
25.1.2世界主要国家的智能制造发展战略
25.1.3智能制造的定义
25.2中国新一代智能制造及制造业的转型路径
25.2.1新一代智能制造
25.2.2采取“并行推进、融合发展”的技术路线
25.2.3智能化转型升级的路径
25.2.4迈入制造强国的战略
25.2.5智能制造系统的发展方向
25.3以人为本智能制造理论的研究
25.3.1智能制造的发展战略
25.3.2以人为本智能制造的发展背景
25.3.3人本智造的内涵
25.4以人为本智造理论的研究
25.4.1“以人为本”理论内涵解析
25.4.2学术界以人为本理论的研究动态
25.4.3基于人-信息-物理系统的以人为本理论
25.5人本制造的应用研究
25.5.1以人为本的产业模式变革
25.5.2以人为本智造的目标
25.5.3人本智造应用研究的思考与建议
第26章数智化转型与人机协同管理系统
26.1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及数智化综述
26.1.1信息化
26.1.2数字化
26.1.3智能化
26.1.4数智化
26.2数字经济的内涵和外延
26.2.1信息化催生数字经济
26.2.2数字经济的定义
26.2.3数字经济的特征
26.3数字经济时代的数智化转型
26.3.1数智化转型的目的
26.3.2数智化转型的定义
26.3.3数智化转型的模型
26.3.4数智化转型的目标和战略
26.4构建人机智能协同管理系统
26.4.1借鉴西蒙的决策理论
26.4.2遵循企业管理的原则
26.4.3决策者的系统思考模式
26.4.4数字经济时代的管理范式
26.4.5构建人机协同的智慧决策模式
26.4.6人机智能协同管理系统构成框架
第27章工业机器人助力制造业智能化
27.1工业机器人综述
27.1.1概述
27.1.2工业机器人的结构功能
27.1.3工业机器人的分类
27.2工业机器人引领制造业智能化
27.2.1发展工业机器人的目的
27.2.2国家对工业机器人的相关政策
27.3工业机器人助力“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
27.3.1智能制造时代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趋势
27.3.2工业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优势
27.3.3工业机器人应用于汽车制造业
27.4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27.4.1智能制造与工业机器人
27.4.2机器人系统的发展趋势
第28章智能化助推工程机械攀登世界高峰
28.1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历程
28.1.1工程机械的概念与分类
28.1.2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历史
28.2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
28.2.1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特点
28.2.2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特征
28.2.3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
28.3我国工程机械企业智能化策略
28.3.1智能化发展概况
28.3.2我国工程机械企业的智能化之路
28.4工程机械头部企业勇攀世界高峰
28.4.1工程机械头部企业探索智能化之路
28.4.2科技战略助力头部企业实现弯道超车
28.4.3工程机械头部企业智造世界之最
28.4.4工程机械头部企业进军工程机器人领域
28.5中国工程机械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28.5.1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发展现状
28.5.2中国工程机械产业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附录B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
附录C国务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附录D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程机械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內容試閱
在新一代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多学科融合发展已成为未来的趋势。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多学科交叉融合、综合化的趋势日益增强,任何高科技成果无一不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晶。
目前,交叉融合正在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时代特征,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来源。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往往能孕育出新的学科生长点和新的科学前沿,也最有可能产生重大科学突破,使科学发生革命性变化。
学科融合是指在各学科“存异”的基础上进行“求同”,促进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交叉,从而获得单一学科发展难以实现的突破。研究结果表明,一些重大的研究往往发生在不同学科的碰撞之间。
学科交叉融合,即多学科交叉融合,涵盖学科交叉、学科融合,是指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文理渗透、理工交叉、农工结合、医工融合等多种形式交叉,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置新兴交叉学科,培养满足国家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高层次创新人才。
由此可见,学科交叉是科学发展的必然,未来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它已经引起全球科技界的广泛关注。像中国这样的科学后发国家,对于学科交叉研究更加重视,学科交叉和寻求新的科学发展方式已成为未来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对于中国来说机遇与挑战共存,我们必须抓住这一学科交叉发展的机遇,大力推进这一领域的科学研究。
基于交叉融合正在成为科学研究重要的时代特征,为助推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中国工程机械学会在组织编写的《工程机械手册》第2期中,增列一卷《工程机械手册——人机工程学》。
本卷主要特色如下:
(1) 以交叉学科定名。在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组织编写的《工程机械手册》22卷中,前21卷均以工程机械大类来确定手册的名称,如《工程机械手册——港口机械》《工程机械手册——铁路机械》《工程机械手册——矿山机械》等,而本卷是唯一一卷以典型的交叉学科定名的,即《工程机械手册——人机工程学》。
(2) 以人为本理论。人机工程学的发展宗旨是以人为本,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发展,以人为本理论迅速向相关领域渗透并扩展,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选择。本卷试图为制造业智能化领域提供一卷有益的工具书。
(3) 理论结合应用。本卷在系统介绍了人机工程学学科理论、人机工程学设计理念、人机环境系统优化组合等理论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人机工程学以人为本理论在赋能装备制造业智能化方面的应用,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特点。
(4) 体现交叉学科发展趋势。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新的学科分支和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势不可挡。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要下大力气组建交叉学科群”。
纵观全球制造业和新的工业革命,以人为本理论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关注点,也是大势所趋。以人为本的制造业正在吸引国内外政府、行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卷的交叉学科选题正体现了未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战略方向。

本卷为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组织编写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工程机械手册》中的一卷。根据
《工程机械手册》编写的总体要求,本卷由同济大学丁玉兰教授担任主编,由上海海事大学孟令鹏教授和宁波大学黄海波教授担任副主编,并由30位高校教师和企业界专家组成编委,共同完成编写工作。


在手册的各篇末列出了主要参考文献,由于文献涉及面广,未能一一列出,在此对文献作者表示感谢和歉意。
本卷内容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的特点,涉及面广,编写难度较大,加之编者水平有限,其中疏漏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3年12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