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胡适留学日记》汇校本(全四册)

書城自編碼: 404695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中国现当代随笔
作者: 胡适 著,曹伯言 曹杨 汇校
國際書號(ISBN): 9787545822656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10-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346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变法与党争:大明帝国的衰亡(1500—1644)
《 变法与党争:大明帝国的衰亡(1500—1644) 》

售價:NT$ 439.0
大学问·中国的现代化:1850年以来的历史轨迹
《 大学问·中国的现代化:1850年以来的历史轨迹 》

售價:NT$ 490.0
再造乡土:1945年后法国农村社会的衰落与重生
《 再造乡土:1945年后法国农村社会的衰落与重生 》

售價:NT$ 436.0
博弈与平衡:奥格斯堡城市宗教改革研究(1518-1537)
《 博弈与平衡:奥格斯堡城市宗教改革研究(1518-1537) 》

售價:NT$ 551.0
古代中国与南亚文明论丛
《 古代中国与南亚文明论丛 》

售價:NT$ 281.0
Hygge Home(为什么我只想待在家)
《 Hygge Home(为什么我只想待在家) 》

售價:NT$ 449.0
AI时代:弯道超车新思维
《 AI时代:弯道超车新思维 》

售價:NT$ 356.0
香事渊略
《 香事渊略 》

售價:NT$ 505.0

編輯推薦:
一、首次汇校排印本与手稿本,揭示手稿本与排印本之间的诸多差异。展现了胡适在20世纪30年代出版过程中的自我干预、自我建构以及初版编辑所做的工作。
二、将初版时被删减的文字、照片、剪报、杂事备忘悉数补入,共计恢复133幅照片、96则剪报、27页杂事备忘,这些内容极大丰富了日记的图文信息。此外,汇校本将新发现的《北京杂记》《归娶记》一并整理出版,故汇校本堪称迄今为止最完整的《胡适留学日记》。
三、恢复的照片中,不仅包括胡适本人从未公开的影像,还包含韦莲司、卢锡荣、张奚若、王征、罗英、任鸿隽、李垕身等其他名人罕见的珍贵影像,极具史料价值。
四、通过汇较,发现胡适在出版日记时有多处改笔和增删,这一删改过程展现了胡适复杂而细腻的心路历程,同时,这对于探究20世纪30年代胡适的性格特征、思想观念、立场心态都具有重大的提示意义。
五、胡适的留学日记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特点,日记里有上课笔记、读书心得、日常见闻、美国风情考察、书信、诗文、剧评、剪报、摄影、贴画……涉及政治、文化、历史、宗教、情感交际等多个领域,可说是一个庞杂丰富的史料群。此外,日记中对留学生使命与国家前途的深入思考,使其成为
內容簡介:
胡适,现代著名学者,1910年至1917年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其间所记17册50多万字的日记和札记,详细记录了他的学习和日常生活,是研究这位一代学人的可靠史料。
胡适的留学日记最早于1939年由上海亚东图书馆以《藏晖室札记》为名整理排印出版。1947年,商务印书馆将其改名为《胡适留学日记》后重印。1959年又由台北商务印书馆出版。由于日记在初版时,曾经胡适和编辑的增删修改,而日记手稿遗失多年,故现有排印本的完整性、准确性,与手稿存在哪些差异等,一直无从考证。2013年,手稿重现于世,上海人民出版社即据此出版了仿真影印本,这为《胡适留学日记》的汇校工作提供了前提和可能。
《〈胡适留学日记〉汇校本》以上海亚东图书馆1939年版《藏晖室札记》为底本,以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胡适留学日记〉手稿本》为对校本,以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胡适留学日记》、台北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胡适留学日记》为参校本。汇校本以客观展示差异,真实再现原貌为原则,严格对照校雠,凡遇差异之处,皆出注说明,使读者和研究者得以窥见手稿本与排印本之间的诸多差异,这是《胡适留学日记》出版八十多年来第一次全面、系统、规范的校勘。
本着“应收尽收”的原则,汇校本将亚东初版时所删手稿的文字、剪报及图片,乃至卷首卷末的杂事备忘等,悉数恢复,共计补入照片133幅(包括胡适、韦莲司、马君武、任鸿隽、李垕身等名人的珍贵影像)、剪报96则、杂事备忘27页,使日记内容得到极大丰富,相比现有各种通行版本,汇校本堪称迄今为止最完整的《胡适留学日记》。
汇校本具有极高的文献与史料价值,不仅为学界提供了更为精确的文本资料,还完整呈现了胡适留学时期的思想轨迹与生活细节。此外,通过版本间的差异对比,汇校本为研究胡适后续的思想演变及其自我形象的构建过程提供了新的材料。
關於作者:
胡适(著者):
胡适(1891.12.17—1962.2.24),现代著名学者,五四新文化运动领袖之一,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一生兴趣广泛,著述甚丰,在文学、哲学、历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均有深入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哲学史》《白话文学史》《胡适文存》《尝试集》《中国哲学史大纲》等作品。
曹伯言(汇校者):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胡适研究专家,著有《胡适年谱》,编有《胡适日记全编》《胡适日记全集》等。
曹杨(汇校者):上海人民出版社资深编辑、副编审,曾编辑出版《上海老房子的故事》《宝晋斋法帖》《九成宫醴泉铭》《〈胡适留学日记〉手稿本》《施蛰存译文全集》《古籍善本》等。
目錄
序(耿云志)001
《胡适留学日记》汇校说明001
第一册
《胡适留学日记》台北版自记? 001
重印自序? 001
自序? 001
卷一
(一九一一年一月卅日——一九一一年十月卅日) ? 001
日记 003
卷二(一九一二年九月廿五日——一九一二年十二月廿八日) 067
日记 069
卷二附录 117
卷三(一九一三年四月——一九一四年二月廿八日) 119
一、国家与世界 122
二、道德观念之变迁 122
三、第一次主议事席 124
四、“博学铁匠”巴立特 124
五、杂志之有益 125
六、中国似中古欧洲? 125
七、“希望所在,生命存焉” 125
八、读 Synge 短剧 126
九、读《嘉富尔传》 126
一〇、胡彬夏女士 127
一一、苦学生 127
一二、读 The Inside of the Cup 说部 128
一三、西文诗歌甚少全篇一韵 128
一四、论纽约省长色尔叟被劾去位 128
一五、五十年来黑人之进步 130
一六、《论语》译本 131
一七、假期中之消遣 131
一八、耶稣诞日诗 132
一九、托尔斯泰临终时事 133
二〇、吾国女子所处地位高于西方女子 134
二一、灯谜三则 135
二二、叔永岁莫杂感诗 135
二三、大雪放歌和叔永 136
二四、孔教问题 137
二五、康南耳大学费用 139
二六、非驴非马之大总统命令 140
二七、伦敦一块地三百六十年中增价四千倍 141
二八、湘省一年之留学费 142
二九、友人劝戒吸纸烟 142
三〇、但怒刚死事情形 143
三一、鲍希参夭折 144
三二、今日吾国急需之三术 144
三三、我之自省 144
三四、我所关心之问题 145
三五、演说吾国婚制 145
三六、美国各大学之体育运动费 146
三七、“宗教之比较研究”讲演 146
三八、壁上格言 147
三九、借一千,还十万 148
四〇、久雪后大风寒甚作歌 150
四一、乐观主义 151
四二、裴伦《哀希腊歌》 152
四三、记白里而之社会名剧《梅毒》 162
四四、绮色佳城公民议会旁听记 164
四五、郊天祀孔 167
四六、一种实地试验之国文教授法 167
四七、《说文》有许多字不满人意 168
四八、英国布商之言 168
四九、宋教仁被刺案中之秘密证据 168
五〇、应桂馨死矣 185
五一、死矣赵秉钧 185
五二、杂俎三则 186
五三、美国有色人种之大官 187
卷三附录 189
卷四
(一九一四年三月十二日——一九一四年七月七日) ? 209
一、养家 211
二、母之爱 211
三、言字 211
四、Fred Robinson 君之慷慨 212
五、雪消记所见并杨任二君和诗 212
六、学生会之哲学教育群学委员会 212
七、西人研究中国学问之心得 213
八、入春又雪因和前诗 213
九、请得毕业助学金 214
一〇、美国禁酒 214
一一、得卜朗吟征文奖金 214
一二、初次作临时演说 215
一三、赵元任、胡达同时得两种学会荣誉 216
一四、欧美有一种“剪报”营业 216
一五、“但论国界,不论是非” 217
一六、赴白博士夫妇家宴 219
一七、卸去世界学生会会长职务 220
一八、在世界会演说“世界和平与种族界限” 220
一九、赵元任作曲 221
二〇、叔永作即事一律索和 221
二一、山谷诗名句 222
二二、论律诗 222
二三、杏佛和前韵 224
二四、吾国人无论理观念 224
二五、张希古亡故 225
二六、《春朝》一律并任杨二君和诗 225
二七、山谷之三句转韵体诗 226
二八、叔永赠傅有周归国,余亦和一章赠行 227
二九、记历 228
三〇、《春秋》为全世界纪年最古之书 230
三一、《大英百科全书》误解吾国纪元 230
三二、题室中读书图分寄禹臣、近仁、冬秀 231
三三、得家中照片题诗 233
三四、图画周报中余之照片 233
三五、我国之“家族的个人主义” 235
三六、第一次访女生宿舍 236
三七、思家 239
三八、游英菲儿瀑泉山三十八韵 240
三九、记本校毕业式 243
四〇、观西方婚礼 248
四一、科学社之发起 250
四二、黄监督不准学生暑期上课 252
四三、奥太子飞的难死于暗杀 252
四四、余之书癖 253
四五、积财不善用,如高卧积薪之上 253
四六、提倡禁嫖 253
四七、绮色佳城公民会议第二次旁听记 254
四八、统一读音法 256
四九、读《爱茂生札记》 261
五〇、《旧约·鹭斯传》与法国米耐名画 262
五一、札记 267
五二、伊里沙白朝戏台上情形 267
五三、读《老子》“三十辐共一毂” 269
卷四附录 275
第二册
卷五
(一九一四年七月七日——一九一四年八月十日) ? 293
一、《自杀篇》 295
二、爱迪生拜蜜蜂做老师 296
三、勉冬秀 297
四、时事画四十五幅 297
五、美国亦有求雨之举 337
六、美国驻希腊公使义愤弃官 337
七、录《旧约·以斯拉》一节 338
八、威尔逊与罗斯福演说之大旨 338
九、威尔逊 338
一〇、《哀希腊歌》译稿 339
一一、乘楯归来图 340
一二、记兴趣(Interest) 342
一三、利用光阴 343
一四、读书会 344
一五、读《东方未明》 344
一六、欧洲几个“问题剧”巨子 344
一七、诺贝尔奖金 345
一八、读《织工》 346
一九、戒纸烟 348
二〇、“遗传”说 349
二一、读《獭裘》 349
二二、印度无族姓之制 349
二三、玛志尼语 351
二四、两处演说 351
二五、录怡荪来书 352
二六、拨特劳“吾邻”之界说 352
二七、师友匡正 353
二八、“是”与“非” 354
二九、游活铿谷记 354
三〇、赫仆特满所著剧之长处 364
三一、标点符号释例 366
三二、法律之弊 367
三三、读《梦剧》 368
三四、往听维廉斯歌曲 368
三五、解儿司误读汉文 368
三六、记欧洲大战祸 370
三七、客来尔之爱国说 376
三八、读《海妲传》 377
三九、叔永《活铿谷游记》 377
四〇、谁氏之书 378
四一、答某夫人问传道 379
卷五附录 381
卷六
(一九一四年八月十一日——一九一四年九月十五日) ? 393
一、悉尔演说欧战原因 395
二、蒋生论欧战影响 395
三、读君武先生诗稿 395
四、刺杀奥皇嗣之刺客 396
五、记奥匈人种 397
六、本校夏课学生人数 397
七、送许肇南归国 397
八、祖先节 399
九、青岛归谁 399
一〇、赴苛勿演说 399
一一、一个模范家庭 399
一二、还我青岛,日非无利 400
一三、日英盟约 401
一四、圣安庙记 405
一五、裴厄司十世死矣 406
一六、读《老子》(二) 406
一七、《神灭论》与《神不灭论》 409
一八、叔永送肇南断句 414
一九、日德宣战 415
二〇、欧战之罪魁祸首 415
二一、征人临别图 415
二二、都德短篇小说 415
二三、裴 《崇有论》 417
二四、范缜《因果论》 417
二五、哲学系统 418
二六、近仁来诗 420
二七、《弃父行》 420
二八、亚北特之自叙 422
二九、俄之仁政 423
三〇、波士顿游记 423
三一、再论无后 469
三二、朝鲜文字母 469
卷六附录 477
卷七
(一九一四年九月二十三日——一九一四年十二月十一日) ? 483
一、传记文学 485
二、迁居 487
三、海外送归人图 487
四、木尔门教派 489
五、耶稣之容忍精神 489
六、录《新约》文两节 490
七、征人别妇图 491
八、悼郑仲诚 495
九、赴亥叟先生之丧 497
一〇、家书屡为人偷拆 501
一一、韦莲司女士之狂狷 501
一二、惜别 502
一三、罗斯福演说 502
一四、纽约美术院中之中国名画 504
一五、国家主义与世界主义 507
一六、“一致”之义 511
一七、读葛令《伦理学发凡》与我之印证 512
一八、周诒春君过美之演说 513
一九、《李鸿章自传》 513
二〇、演说之道 514
二一、近世不婚之伟人 514
二二、“容忍迁就”与“各行其是” 515
二三、印度“月中兔影”之神话 516
二四、理想贵有统系 517
二五、吾国“月中玉兔”之神话 518
二六、法人刚多赛与英人毛莱之名言 520
二七、西人所著之中国词典 521
二八、梵文《内典》名字 521
二九、所谓爱国协约 524
三〇、读《十字架之真谛》后寄著者书 525
三一、备作宗教史参考之两篇呈文 526
三二、专精与博学 530
三三、拒虎进狼 531
三四、西人骨肉之爱 531
三五、秋柳 533
三六、读英译本《汉宫秋》 536
三七、记“辟克匿克” 536
三八、袁氏尊孔令 537
三九、刘仲端病殁 539
四〇、读 David Harum 539
四一、世界大同之障碍 539
四二、读《墨子》 540
四三、择耦之道 540
四四、大同主义之先哲名言 541
四五、“My country, right or wrong”之出处 542
四六、犹太文豪 Asher Ginzberg 542
四七、译《诗经·木瓜》诗一章 543
四八、墨茨博士 544
四九、毛莱子爵 545
五〇、节录威尔逊训词 548
五一、歌德之镇静工夫 550
五二、再与节克生君书稿 553
卷七附录 556
卷八
(一九一四年十二月十二日——一九一五年二月十四日) ? 557
一、论充足的国防 559
二、金仲藩来书 562
三、海外之家人骨肉 562
四、读戏剧七种 563
五、世界会十周纪念,诗以祝之 564
六、《告马斯》诗 568
七、世界学生总会年会杂记 570
八、善于施财之富翁 576
九、裴立先生对余前二诗之指正 577
一〇、记世界会十年祝典 577
一一、再游波士顿记 578
一二、罗斯福昔日之言 593
一三、英日在远东之地位 594
一四、C. W. 论男女交际之礼 595
一五、为学要能广大又能高深 597
一六、加藤演说远东问题 598
一七、本校学生的文学团体 599
一八、《李鸿章自传》果出伪托 600
一九、矛盾 600
二〇、《战时新妇》 601
二一、室中摄影两帧 603
二二、记新闻两则 604
二三、裴伦论文字之力量 605
二四、与普耳君一段文字因缘 605
二五、本赵耳寄赠飞瀑冬景影片 608
二六、西方学者勇于改过 608
二七、诗贵有真 611
二八、三句转韵体诗 611
二九、罗素论战争 612
三〇、荒谬之论 613
三一、纽约旅行记 613
卷八附录 622
第三册
卷九
(一九一五年二月十八日——一九一五年六月七日) ? 625
一、自课 627
二、国立大学之重要 628
三、写生文字之进化 629
四、救国在“执事者各司其事” 630
五、婉而谑之乐观语 630
六、范鸿仙 631
七、蒋翊武 632
八、海外学子之救国运动 633
九、为祖国辩护之两封信 634
一〇、投书的影响 638
一一、致张亦农书 639
一二、塔虎脱演说 640
一三、吾国各省之岁出 641
一四、致 The Post-Standard(Syracuse)书 642
一五、往见塔虎脱 643
一六、韩人金铉九之苦学 644
一七、可敬爱之工读学生 644
一八、纽约公共藏书楼 644
一九、理想中之藏书楼 645
二〇、梦想与理想 645
二一、贝尔博士逸事 647
二二、《睡美人歌》 648
二三、《告马斯诗》重改稿 650
二四、致留学界公函 651
二五、吾国之岁出岁入 655
二六、星期日之演说词 657
二七、误删了几个“?” 660
二八、一九一四年纽约一省之选举用费 661
二九、日本要求二十一条全文 662
三〇、墓门行 665
三一、莎士比亚剧本中妇女之地位 667
三二、陆军用榻 667
三三、《致留学界公函》发表后之反响 668
三四、赴尼格拉县农会演说 668
三五、雾中望落日 669
三六、火车中小儿 669
三七、黄兴等通电 669
三八、《老树行》 673
三九、立异 673
四〇、得冬秀书 674
四一、书怀 674
四二、留日学界之日本观 675
四三、抵制日货 675
四四、致 Ithaca Daily News 书 676
四五、远东战云 678
四六、五月六日晨之感想 678
四七、东西人士迎拒新思想之不同 678
四八、韦女士 679
四九、读 Aucassin and Nicolete 679
五〇、读 In the Shadow of the Glen 680
五一、观 Forbes-Robertson 演剧 680
五二、又作冯妇 682
五三、日人果真悔悟乎 682
五四、《月报》编辑选举 687
五五、威尔逊演说词 687
五六、哀白特生夫人 694
五七、蔼城演说 695
五八、第九号家书 695
五九、都德短篇小说 696
六〇、读《日本开国五十年史》 696
六一、狄女士论俄、美大学生 697
六二、美人不及俄人爱自由 697
六三、报纸文字贵简要达意 698
六四、读梁任公《政治之基础与言论家之指针》 698
六五、吾之择业 700
六六、致 C. W. 书 701
六七、《墓门行》之作者 702
六八、东方交易 702
六九、两个最可敬的同学 703
七〇、英国哲学家鲍生葵之言 704
七一、日本议会中在野党攻击政府 704
七二、美国男女交际不自由 704
七三、秦少游词 705
七四、词乃诗之进化 706
七五、陈同甫词 706
七六、刘过词不拘音韵 707
七七、山谷词带土音 708
卷九附录 712
卷十
(一九一五年六月十二日——一九一五年八月九日) ? 719
一、《满庭芳》 723
二、读《猎人》 723
三、日与德开战之近因 724
四、杨任诗句 725
五、记国际政策讨论会 725
六、记农家夏季“辟克匿克” 749
七、盛名非偶然可得 749
八、思迁居 753
九、再记木尔门教派 753
一〇、读托尔斯泰《安娜传》 757
一一、题欧战讽刺画 759
一二、游凯约嘉湖摄影 768
一三、夜过纽约港 768
一四、克鸾达儿轶事 771
一五、欧美学生与中国学生 771
一六、节录《王临川集》三则 772
一七、读《墨子》及《公孙龙子》 773
一八、“今别离” 774
一九、妇女参政运动 775
二〇、读《小人》及《辟邪符》 776
二一、《论句读及文字符号》节目 777
二二、驯鼠 780
二三、《水调歌头》 今别离 783
二四、读词偶得 783
二五、读白居易《与元九书》 787
二六、读香山诗琐记 793
二七、札记不记哲学之故 794
二八、老子是否主权诈 795
卷十附录 801
卷十一
(一九一五年八月九日——一九一五年十一月三日) ? 805
一、吾之别号 808
二、王安石上邵学士书 808
三、不是肺病 809
四、“时”与“间”有别 809
五、论“文学” 809
六、论袁世凯将称帝 812
七、《临江仙》 819
八、“破”号 819
九、“证”与“据”之别 822
一〇、与佐治君夜谈 822
一一、将往哥仑比亚大学,叔永以诗赠别 823
一二、美国公共藏书楼之费用 824
一三、凯约嘉湖上几个别墅 825
一四、如何可使吾国文言易于教授 827
一五、瘦琴女士 831
一六、《百字令》吾母挽白特生夫人 833
一七、成诗不易 833
一八、《水调歌头》杏佛赠别 833
一九、将去绮色佳留别叔永 834
二〇、辟古德诺谬论 835
二一、读《丽莎传》 836
二二、英人莫利逊论中国字 836
二三、《沁园春》别杏佛 836
二四、对语体诗词 837
二五、两个佣工学生 839
二六、韦儿斯行文有误 842
二七、《新英字典》 842
二八、拉丁文谚语 843
二九、读《狱中七日记》 843
三〇、读 The New Machiavelli 847
三一、“八角五分”桑福 849
三二、送梅觐庄往哈佛大学诗 849
三三、论文字符号杂记三则 854
三四、叔永戏赠诗 855
三五、别矣绮色佳 855
三六、依韵和叔永戏赠诗 856
三七、有些汉字出于梵文 856
三八、《古今图书集成》 858
三九、调和之害 860
四〇、相思 860
四一、文字符号杂记二则 860
四二、读《集说诠真》 861
四三、《圣域述闻》中之《孟子年谱》 862
四四、印书原始 863
四五、叶书山论《中庸》 864
四六、姚际恒论《孝经》 864
四七、读 The Spirit of Japanese Poetry 865
四八、论宋儒注经 865
四九、为朱熹辨诬 867
五〇、女子教育之最上目的 868
五一、女子参政大游街 869
卷十一附录 880
卷十二
(一九一五年十一月廿五日——一九一六年四月十七日) ? 885
一、许肇南来书 887
二、杨杏佛《遣兴》诗 887
三、《晚邮报》论“将来之世界” 888
四、西人对句读之重视 890
五、郑莱论领袖 890
六、国事坏在姑息苟安 891
七、录旧作诗两首 891
八、梅任杨胡合影 892
九、《秋声》有序 892
一〇、Adler 先生语录 895
一一、论“造新因” 896
一二、读章太炎《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后 897
一三、再论造因,寄许怡荪书 904
一四、七绝之平仄 904
一五、赵元任 905
一六、论教女儿之道 906
一七、美国银币上之刻文 908
一八、和叔永题梅任杨胡合影诗 908
一九、读音统一会公制字母 909
二〇、论革命 913
二一、《水调歌头》 寿曹怀之母 914
二二、与梅觐庄论文学改良 914
二三、“文之文字”与“诗之文字” 914
二四、论译书寄陈独秀 915
二五、叔永答余论改良文学书 915
二六、杏佛题胡梅任杨合影 916
二七、《诗经》言字解 916
二八、美国初期的政府的基础 921
二九、家书中三个噩耗 921
三〇、伊丽鹗论教育宜注重官能之训练 922
三一、泽田吾一来谈 925
三二、往访泽田吾一 926
三三、吾国古籍中之乌托邦 926
三四、柳子厚 927
三五、刘田海 927
三六、叔永诗 928
三七、忆绮色佳 929
三八、吾国历史上的文学革命 929
三九、李清照与蒋捷之《声声慢》词 933
四〇、胡绍庭病逝 934
四一、写定《读管子》上下两篇 934
四二、评梁任公《中国法理学发达史论》 935
四三、《沁园春》誓诗(初稿) 949
四四、怡荪、近仁抄赠的两部书 950
四五、灯谜 950
四六、《沁园春》誓诗(改稿) 951
四七、《沁园春》誓诗(第三次改稿) 952
四八、吾国文学三大病 952
第四册
卷十三
(一九一六年四月十八日——一九一六年七月廿一日) ? 955
一、试译林肯演说中的半句 957
二、《沁园春》誓诗(第四次改稿) 957
三、作文不讲文法之害 958
四、论文字符号杂记四则 959
五、《沁园春》誓诗(第五次改稿) 962
六、读萧山来裕恂之《汉文典》 962
七、古代文明易于毁灭之原因 966
八、谈活文学 966
九、“反”与“切”之别 972
一〇、 记“的”字之来源 :
“之”“者”二字之古音 973
一一、元任论音与反切 976
一二、 美国诗人 Lowell 之名句 977
一三、死矣袁世凯 977
一四、论戊戌维新之失败于中国不为无利 978
一五、尔汝二字之文法 979
一六、马君武先生 983
一七、喜朱经农来美 985
一八、杜威先生 986
一九、麦荆尼轶事四则 986
二〇、“威尔逊之笑” 989
二一、恍如游子归故乡 990
二二、陶知行与张仲述 991
二三、白话文言之优劣比较 991
二四、记袁随园论文学 995
二五、得国际睦谊会征文奖金 1001
二六、记第二次国际关系讨论会 1002
二七、觐庄对余新文学主张之非难 1007
二八、克鸾女士 1008
二九、罗素被逐出康桥大学 1009
三〇、移居 1011
三一、国事有希望 1013
三二、政治要有计画 1014
三三、太炎论“之”字 1016
卷十三附录 1019
卷十四
(一九一六年七月二十二日——一九一六年十一月四日) ? 1021
一、答梅觐庄——白话诗 1023
二、答觐庄白话诗之起因 1028
三、杂诗二首 1033
四、一首白话诗引起的风波 1033
五、杜甫白话诗 1046
六、不要以耳当目 1046
七、死语与活语举例 1046
八、再答叔永 1047
九、打油诗寄元任 1048
一〇、答朱经农来书 1048
一一、萧伯纳之愤世语 1049
一二、根内特君之家庭 1050
一三、宋人白话诗 1052
一四、文学革命八条件 1053
一五、寄陈独秀书 1054
一六、作诗送叔永 1055
一七、打油诗戏柬经农、杏佛 1056
一八、窗上有所见口占 1056
一九、觐庄之文学革命四大纲 1057
二〇、答江亢虎 1058
二一、赠朱经农 1058
二二、读《论语》二则 1059
二三、又一则 1061
二四、论我吾二字之用法 1061
二五、读《论语》一则 1065
二六、尝试歌 有序 1066
二七、读《易》(一) 1067
二八、早起 1068
二九、读《易》(二) 1068
三〇、王阳明之白话诗 1069
三一、他 1071
三二、英国反对强迫兵役之人 1071
三三、读《易》(三) 1074
三四、中秋夜月 1077
三五、《虞美人》 戏朱经农 1077
三六、研(读《易》四) 1079
三七、几(读《易》五) 1079
三八、答经农 1081
三九、哑戏 1082
四〇、改旧诗 1082
四一、到纽约后一年中来往信札总计 1083
四二、白话律诗 1083
四三、打油诗一束 1084
四四、戒骄 1087
四五、读《论语》 1087
四六、打油诗又一束 1088
四七、写景一首 1089
四八、打油诗 1089
卷十四附录 1092
卷十五
(一九一六年十一月六日——一九一七年三月廿日) ? 1097
一、欧阳修《易童子问》 1099
二、希望威尔逊连任 1100
三、吾对于政治社会事业之兴趣 1102
四、戏叔永 1102
五、黄克强将军哀词 1103
六、编辑人与作家 1103
七、舒母夫妇 1104
八、发表与吸收 1105
九、作《孔子名学》完,自记二十字 1105
一〇、陈衡哲女士诗 1105
一一、纽约杂诗(续) 1106
一二、美国之清净教风 1107
一三、月诗 1108
一四、打油诗答叔永 1109
一五、“打油诗”解 1109
一六、古文家治经不足取 1110
一七、论训诂之学 1110
一八、论校勘之学 1111
一九、近作文字 1114
二〇、印像派诗人的六条原理 1115
二一、诗词一束 1116
二二、黄梨洲《南雷诗历》 1118
二三、论诗杂诗 1121
二四、威尔逊在参议院之演说词 1122
二五、罗斯福论“维持和平同盟” 1123
二六、维持平和同盟会之创立 1124
二七、补记尔汝 1126
二八、一九一六年来往信札总计 1127
二九、中国十年后要有什么思想 1128
三〇、在斐城演说 1128
三一、湖南相传之打油诗 1128
三二、记朋友会教派 1129
三三、小诗 1131
三四、寄经农、文伯 1131
三五、迎叔永 1132
三六、王壬秋论作诗之法 1132
三七、袁政府“洪宪元年”度预算追记 1133
三八、无理的干涉 1134
三九、落日 1134
四〇、叔永柬胡适 1134
四一、“赫贞旦”答叔永 1135
四二、寄郑莱书 1135
四三、又记吾我二字 1136
四四、记灯谜 1137
四五、兰镜女士 1138
四六、哥仑比亚大学本年度之预算 1139
四七、威尔逊连任总统演说辞要旨 1139
四八、论“去无道而就有道” 1141
四九、艳歌三章 1143
五〇、吾辈留学生的先锋旗 1144
五一、俄国突起革命 1145
五二、读报有感 1145
五三、赵元任辨音 1145
卷十五附录 1149
卷十六
(一九一七年三月二十一日——一九一七年六月一日) ? 1169
一、《沁园春》俄京革命 1171
二、读厄克登致媚利书信 1171
三、 1174
四、中国科学社第一次年会合影 1174
五、林琴南《论古文之不宜废》 1174
六、汉学家自论其为学方法 1177
七、几部论汉学方法的书 1178
八、杜威先生小传 1178
九、九流出于王官之谬 1182
一〇、访陈衡哲女士 1183
一一、觐庄固执如前 1183
一二、作《论九流出于王官说之谬》 1184
一三、记荀卿之时代 1184
一四、《沁园春》新俄万岁 1188
一五、清庙之守 1189
一六、我之博士论文 1189
一七、新派美术 1191
一八、读致韦女士旧函 1192
一九、宁受囚拘不愿从军 1193
二〇、关于欧战记事两则 1194
二一、瞎子用书 1194
二二、绝句 1196
二三、纽约《世界报》 1199
二四、在白原演说 1199
二五、祁暄“事类串珠” 1199
二六、博士考试 1203
二七、改前作绝句 1204
二八、辞别杜威先生 1206
二九、朋友篇 寄怡荪、经农 1206
三〇、文学篇 别叔永、杏佛、觐庄 1206
卷十六附录 1208
卷十七
(一九一七年六月九日——一九一七年七月十日) ? 1215
归国记 1217
北京杂记
(一九一七年九月十一日——一九一七年十一月三十日) 1237
归娶记
(一九一七年七月十六日——一九一八年二月廿一日) 1263
內容試閱
《胡适留学日记》汇校说明
一、日记价值与版本流变
胡适早年考取庚子赔款第二期资助,于 1910 年至 1917 年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胡适能在回国短短几年间脱颖而出,“暴得大名”,与这七年的留学经历有着极大的关系,这是他“一生思想事业的准备期”。而他留学期间所记十七册四十多万字的日记和札记,则详细记录了他留学期间的所思所想及求学、生活、交游的情形,真实而准确地反映了他的留学生活。在 1939年亚东版的《自序》中,胡适称这些留学日记为“自言自语的思想手稿”(thinking aloud),并说:“这几十万字是绝好的自传。这十七卷写的是一个中国青年学生五七年的私人生活、内心生活、思想演变的赤裸裸的历史。”故这些日记不仅是其传记的第一手材料,也是研究这位一代学人的可靠史料,对了解胡适的思想成长和事业的发展极其重要。同时,它不仅是胡适个人成长的心灵史,也是了解近代中国留学生史的极好途径。
《胡适留学日记》最初是由其好友许怡荪摘抄推荐给了《新青年》杂志。因此从 1916 年 12 月 1 日的第二卷第四号直到 1918 年9 月 15 日的第五卷第三号,《新青年》一共连载了 11 期,前后历时近两年。
《胡适留学日记》最初于 1939 年由上海亚东图书馆以《藏晖室札记》为名,整理排印出版。胡适“主张以原稿有几册就分几卷”,故日记共分为 17 卷,编为 4 册。亚东的编辑,也是胡适的多年好友章希吕于 1933 年专程赴北平,住在胡适家中,对日记手稿做了认真细致、卓有成效的编辑整理工作,得到了胡适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
1947 年 11 月,胡适将日记移至商务印书馆出版,并修改书名为《胡适留学日记》。在《重印自序》中,他对此作了说明:“我同亚东图书馆商量,请他们把全书的纸版和发行权让给商务印书馆。这件事现在办好了,这十七卷日记就由商务印书馆重印发行了。”由此可知,商务印书馆 1947 年版本是根据亚东图书馆1939 年版的纸型重印。1957 年,胡适又改正了日记中的几个错误,即交台北商务印书馆出版。
此后多年来,先后有海南出版社(1994 年)、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年)、湖南岳麓书社(2000 年)、同心出版社(2012 年)、上海三联书店(2014 年)、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14 年)等多家出版社影印或排印出版《胡适留学日记》。但《藏晖室札记》所开创的体例,一直被沿用至今。
2013 年,失落多年的《胡适留学日记》手稿重现于世,堪称21 世纪以来胡适研究史料发掘方面最重大的发现(一同现世的还有胡适 1917 年学成归国后所著《北京杂记》和《归娶记》的手稿,从未公开出版,尤为珍贵)。2015 年 8 月,上海人民出版社以仿真影印的形式将这批珍贵的文献飨诸社会,不仅为胡适研究提供了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也为《胡适留学日记》的汇校工作提供了前提和可能。
二、版本差异与汇校凡例
《胡适留学日记》由上海亚东图书馆首次整理出版前,亚东专门派出骨干编辑,同时也是胡适的多年好友章希吕于 1933 年 11月赴北平,住在胡适家中,对日记手稿进行整理校勘,做了十分细致的工作,直至 1934 年 7 月才结束,前后历时 8 个月。具体工作包括日记整体架构的确定,文字内容的整理校勘,剪报和图片的增删以及增补图注文字等。章希吕还从第三卷开始,开创性地为每篇日记起了小标题(还提出了拟定小标题的三原则),并将胡适原标注于每篇日记后的写作日期前移至小标题后,同时为全书新增了目录,便于读者检索,这一系列专业而细致的编辑工作大大增强了本书的实用性。他每整理完几卷,便寄回上海,由亚东的另一位骨干编辑余昌之负责排印和“末校”。
对日记的校勘整理工作,胡适是放心放手让章希吕、余昌之去做的,他自己先后审阅过两次。第一次是章希吕每整理并抄好一卷,即交胡适审定。对手稿内容的增删及修改等,当是此时所为。第二次是审阅末校样。在这一时期章希吕致余昌之的信中,他多次关照后者,将每卷的末校样校好,“在未打纸版之前,都寄来交适兄一阅……此事虽费事,但于书的本质定可格外好点”。
为排印清楚起见,章希吕甚至从第五卷下半部分开始,将手稿重新誊抄了一遍,一边抄一边整理。其认真细致的工作得到了胡适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他在《自序》中特地说道:“整理这一大批札记的工作,我的朋友章希吕用力最多最勤(札记的分条题目,差不多全是希吕拟的),我要特别致谢。”因手稿遗失多年,几十年来,世人所见均为排印本,故其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与手稿本存在哪些方面的差异,差异有多大,等等,多年来一直无从校勘考证。本次汇校,以上海亚东图书馆 1939 年版《藏晖室札记》(以下简称“亚东本”)为底本,以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 年版《胡适留学日记》手稿本(以下简称“手稿本”)为对校本,以上海商务印书馆 1947 年版《胡适留学日记》(以下简称“上海商务本”)、台北商务印书馆 1959 年版《胡适留学日记》(以下简称“台北商务本”)为参校本。这是《胡适留学日记》出版八十多年来第一次全面、系统、规范的校勘。汇校以客观展示差异,真实再现原貌为原则,严格对照校雠,凡遇差异之处,皆出注说明。同时本着“应收尽收”的原则,对手稿本中的中外文剪报、图片乃至卷首卷末的零散杂记等,均以影印方式悉数补入,故相比现有的通行版本,不仅图文内容大为丰富,手稿原貌真实再现,更使读者第一次得见亚东本与手稿本之间的诸多差异,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真实客观的基础材料,胡适先生欲使其日记图文并茂的愿望也在百年之后得以完整实现。
据汇校所见,亚东本与手稿本的差异,除了标题、目录等显而易见的差异外,主要体现在文字、剪报、图片这三个方面。因为这些方面也正是汇校整理的重点所在,一并陈述会更有针对性,行文也更顺,所以我们就将差异和汇校凡例一并叙述如下。
(一)文字
胡适一生重视写日记,但他的日记常在匆忙中写成,不少地方写得比较简单,不能充分反映当时的实际情况和所思所想。留学日记自然也是如此。另外,回望自己多年前的日记,有所欠缺是自然的,故他在整理出版时的增删修改及补注说明等也是自然的了。例如:
1.1911 年 2 月 15 日的日记中,有一则记载仅十个字:“无忘威尔逊教授之讲演。”对于这条记载,大概除了胡适自己以及和他同时听课的同学外,其他人看了都不知所云,所以在整理原稿时,胡适在其下加了一条近 200 字的“补记”。
2.1911 年 6 月,胡适参加中国基督教学生夏令营,一时为耶教经师和信徒的说教所感动,在一次夜间聚会中,他起立,自称“愿为耶稣信徒”。后来整理原稿时,他觉得“这册日记太简略”,于是不仅特意找出当年给章希吕和许怡荪的信,附在此条日记后,让人能知道这件事的全过程。更再加“追记”,表示对当年耶教经师和信徒用“感情的”手段来捉人的“把戏”的“深恨”,并认为这“是一件个人历史的好材料”。
3.1916 年 7 月下旬,胡适特地用白话做了一首长诗,批驳梅觐庄反对用白话作诗作文,使他和一些朋友本就存在的文言和白话之争更加尖锐激烈。他将双方针锋相对的来往信件、摘要记入当时的日记,但因太匆忙,很难周全。1933 年整理原稿时,他在摘录梅觐庄来信的相关段落时,依照原信又作了不少重要补充,真实完整地再现了两人在观点上的尖锐对立和梅的冷嘲热讽。同时,他还将日记中原有的致任叔永的信件摘录换成了全文,让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他当年的真实思想和心情。
类似情况,日记中颇多。
对文字方面的汇校,约定凡例如下:
1.改繁体直排和旧式标点为简体横排和新式标点。原文未点断者,酌情点断。凡亚东本与手稿本有不同者,均于当页出注说明。凡手稿本中的文字,有亚东本未收者,也一律当页出注说明。
2.亚东本中有少量胡适对引文的注释是夹排在引文中的。为方便阅读,我们将其中一些过长的注释移为页下注,并注明“胡适原注”。此类情况多见于诗词引文。
(二)剪报
《胡适留学日记》手稿本的一大特点,便是胡适在其中黏附了大量的中外文剪报和图片。胡适对此十分热衷,他在1914年7月5日的日记中写道:“吾近所作札记,颇多以图画衬写之,印证之,于吾国札记中盖此为创见云。”得意之情溢于言表。而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的确也是益处多多,剪报不仅是文字的“衬写”和“印证”,为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真实可信的史料,为探寻胡适的思想形成的轨迹提供了路标,也使普通读者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据粗略统计,手稿本共附剪报近百则,绝大多数是英文,小部分是中文,还有一则日文剪报。所涉内容十分博杂,甚至有两则禁酒广告的剪报,大概也因其文字诙谐幽默,被作者附在了日记中。当然,大部分剪报为胡适所关注的重要时政消息和社会新闻,及他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演讲和得奖的消息或报道。亚东本完整收入约44 则,节选重要段落或结语的近 10 则,其余的或因字迹模糊,或因文字太长,同时还考虑到当时亚东的外文排版和制版有难处,皆被删。虽被删,但其中的要点或中心大意,大都在日记中有摘录。收入亚东版的英文剪报,有不少的要点或段落被翻译成中文,其中一些可能是章希吕根据一般读者的需要所 做的。
手稿本中所附中文剪报虽不多,但史料价值很高,只是有时这些剪报的编校质量有问题。如有一条记“宋教仁被刺案中之秘密证据”,文前胡适说:“偶检故纸,得宋教仁被刺案内应夔丞家中所搜得之证据若干件。念此案今已以不了了之,他日青史终有公论,吾故以此诸件黏于左方。”这些证据,当时国内各大报多有刊载。胡适所附的是1913年4月27 日上海《大共和日报》,共四十三件。章希吕整理时,“疑心有多处错误,但适兄事既忙,虽经他看过一遍,也非查报不能解决”。他认为上海《申报》“较靠得住”,就函请余昌之去查阅民国二年三四月间的《申报》。果然,与《申报》对照,《大共和日报》所载的四十三件有许多错误和缺漏,其中一件中便有六七处错误。
针对日记剪报部分的情况,汇校约定凡例如下:
1.中文剪报
(1)如亚东本已逐字逐句排入,内容与手稿本完全一致,则不再收录;
(2)如亚东本未排入,但已有剪报的内容简介或摘要,为体现其完整性,仍采纳全文,并于当页出注,每卷需增补的剪报以影印形式作为附录集中呈现于每卷末;
(3)如亚东本未排入,也无剪报内容简介或摘要,于当页出注,剪报以影印形式作为附录集中呈现于每卷末。
2.外文剪报
(1)如亚东本已逐字逐句排入,内容与手稿本完全一致,则不再收录;
(2)如亚东本未排入,但已有剪报的内容简介或摘要的中译,为体现其完整性,仍采纳全文,并于当页出注,每卷需增补的剪报以影印形式作为附录集中呈现于每卷末;
(3)如亚东本未排入,也无剪报内容简介或摘要,于当页出注,剪报以影印形式作为附录集中呈现于每卷末。
将每卷增补的剪报集中呈现于卷末,主要是为避免过多剪报的插入使日记正文时常被隔断,影响阅读,同时也并非每件剪报的内容都与日记正文关系密切,读者可按需选择阅读。
(三)图片
据统计,手稿本共应有图 242 幅,实存 163 幅,缺失 79 幅。亚东本实收图 110 幅,未收图 134 幅,共计 244 幅。亚东本两者之和应与手稿一致,现有 2 幅的差距,应为当年整理出版时的增减所致。手稿本中的缺空,多为当年取出制版后未能及时归位及以后的年久脱落散失所致。亚东本中的缺空,则是当年整理出版时,出于各种原因,包括因当时的排版校对技术所限,胡适“答应照片可删的尽量删去”。但亚东本出版时,对图片也有少量的
增补,这就造成了亚东本与手稿本在图片数量上的不一致和互有缺漏。
汇校对亚东本和手稿本的图片作了细致的校勘比对,本着“应收尽收”的原则,凡手稿本中有图片而亚东本未收者,一律收录,置其于原所在手稿本位置,并出注说明。凡亚东本中有图片而手稿本未收或两本皆未收的,也于当页出注说明。
1934 年 3 月,章希吕在给余昌之的信中曾说:“照片适兄坚持插入书中,汇印一处不好。我现在抄了几册,也觉得有些照片确非印与文字相连处不可。”因此,我们将补入的图片插入正文,而非集中于每卷末附录,既是尊重胡适原意和手稿本原貌,同时方便读者参照阅读,另也可避免附录过于臃肿。
关于汇校,还有几点说明如下:
1.当年整理出版亚东本时,曾对手稿本中的个别文字、剪报或图片作了删除,当然这些删除都是由作者本人所为或是经过了他的审定的。凡遇此,汇校均出注说明,并尽力对删除的内容予以恢复,以还其真实原貌。如有些被删除文字难以识别,则将其整体影印,以图片形式插入原所在手稿本位置,并出注说明。
2.胡适在每则日记后都标明了日期,但他有时会在同一则日记中记录多件事或多条札记。为方便读者阅读和检索,章希吕在编辑整理时将不同主题的内容分拆单列,并另拟标题、加注日期。如此亚东本便有不同于手稿本的相同日期的多则日记并存的情况,谨此说明。
3.汇校时发现,在几卷手稿本的起始或卷末,尚有一些胡适随手记录的日常开销账单、通信记录、友朋往来、杂事备忘等。可能是因为较为杂乱和零散细碎,当年整理出版亚东本时一概未收,此后迄今的所有版本自然也是付之阙如。此次汇校,本着“应收尽收”的原则,同时鉴于其中一些文字较难辨认,故均以影印形式补于原所在手稿本位置,并出注说明。这部分内容为首次面世,经初步检视,有些内容尚有一定价值,可供研究之用。
4.2013 年与手稿本一同发现的胡适回国后所记《北京杂记》和《归娶记》,当时章希吕曾建议一并收入,列为第十八、十九卷,但胡适认为不妥。章在 1933 年给汪原放的信中写道:“这两卷他不愿意加入,我亦不好坚持。他以札记到《归国记》止作一结束较好。回国以后所记将来另行编印。”可惜后来不仅未能“另行编印”,这两册的原件也不知所踪多年,直至 2013 年重见天日。考虑这两册虽为其回国后所记,但与留学日记在写作时间、体例、
载体上均有相当自然的延续性,故作为附录置于留学日记之后。
5.因手稿本缺少第一卷,故该卷无从校勘,仍同亚东本第一卷,特此说明。
汇校不仅要耐得住青灯孤影的寂寞,更离不开各位同仁友朋的鼎力相助。值本书出版之际,我们要向为本书工作提供帮助的各方人士致以诚挚的谢意,尤其要感谢为校勘中的英文手迹识别提供帮助的朱子仪先生,感谢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责编徐矜婧,更要感谢一直关心本书出版,并欣然作序的著名学者、胡适研究权威耿云志先生。
因《胡适留学日记》著于 20 世纪初,初版于 20 世纪 30 年代,故一些文字及标点使用存在与现今通用规范相违之处。为完整体现本书的文献价值和时代特色,汇校时对于此类问题均未作改动,只改正明显的排印错误。书中所涉译名,有些与现今通用译名不符,也均保留原文,不作改动和统一。
汇校本旨在校勘手稿本与排印本的异同,为广大读者及相关研究者提供一个客观真实的基础范本,以供他们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但因手稿本所含内容较为庞杂,间有中外文剪报、图片等多项内容,且当年整理出版时又经编辑及作者的多处修改及增删,情况较为复杂。汇校中,一些校勘体例较难在全书一以贯之。个别只能一事一例,个案处理。因此,尽管汇校者已尽力做到汇校的规范和统一,但仍不免有所错漏,还请读者不吝指教,便于我们及时纠正。
2024 年 4 月 28 日


曹伯言先生以九十岁高龄偕同他的长公子曹杨一起,于最近完成了《胡适留学日记》的汇校工作,真是可喜,可贺,可敬,可佩 !
我同曹伯言先生因研究胡适而结识,从 1992 年到现在,已经三十多年了。我们就是从 1992 年开始着手筹备编辑出版《胡适全集》的工作。伯言先生主动提出,他愿意承担胡适日记的整理和编辑工作。他很出色地完成了他的工作。在此基础上,他为台北联经出版公司校勘整理的《胡适日记全集》,现在成了被征引次数最多的胡适作品之一。1995 年,我们决定在上海举办第四次胡适研讨会,因得到伯言先生的鼎力相助,这次由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承办的会议,非常圆满成功。伯言先生对于推动胡适研究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胡适留学日记》1916 年 12 月由胡适的朋友许怡荪用《藏晖室札记》的题名送登《新青年》杂志,后来 1939 年、1947 年先后由亚东图书馆和商务印书馆整部出版。我个人拥有的第一部胡适的作品,也恰好是 1947 年商务版的《胡适留学日记》。胡适先生有一句非常浅显,其意义却极其深刻的名言:“要那么收获,先那么栽。”留美七年的学习生活,是胡适整个人生的准备时期,他准备得十分充分,所以他的一生也就活得异常充实而多彩。
伯言先生先后两次整理校勘胡适先生的日记,而这次汇校《胡适留学日记》,已是对此书第三次校勘了。校勘工作是一件极须艰苦、耐心和细心的工作。中国历史悠久,古籍文献繁富,因流传久远,发生毁损、错讹、混淆的情况甚多,有些古籍甚至变得“不可理董”“不可卒读”。为了恢复原典的真相,所以整理校勘古籍,成为许多第一流学者的重要工作。例如著名的《水经注》,就是经过明代,特别是清代学者的校勘,才成为一部可读可用之书。回想三十多年前,著名的地质学家黄汲清老先生有一次来信说,他偶读《论语·先进》,其中说道:“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老先生说,从地图上看,沂水离曲阜有百余里之遥,他们何能当日去当日归?我查看一下地图,也有同感。于是,我想也许是沂水历时两千多年,发生过改道的情况。于是我查《水经注》一书,该书卷二十五《泗水、沂水、洙水篇》说:“夫子教于洙、泗之间,今于城北二水之中,即夫子领徒之所也。《从征记》曰:‘洙、泗二水交于鲁城东北十七里,阙里背洙面泗。’”这句话是说,当年孔子师生所在之地,在故城东北十七里左近之地。该书又说:“泗水自城北南迳鲁城西南合沂水。沂水出鲁城东南尼丘山西北……平地发泉,流迳鲁县故城南。”这里只说沂水流经故城南,而未说沂水离城多远。按《水经注》行文,未说明距离里数,即为近乎零距离。由此说来,孔子和他的学生教读之地,距离沂水应不超过二十里远。这样的话,他们当日出游,当日回归,是不会有问题的。我当时大概就是这样复信给黄老先生的。但后来查明,沂水并无改道,如今曲阜城边修起沂河公园。沂水本来就在曲阜城边流过。当年孔子及其弟子去沂水洗浴,不过就相当于进一趟县城而已。如今,黄老先生在地下长眠多年,已不能与老先生细说此事。都怪我们当年所查看的地图,可能因是“文革”时期所刊印者,很不准确,以致造此乌龙。
我提起这件事,就是想说明,像《水经注》这样的“一大奇书”,是因得明清两代学者,特别是清代最杰出的三位校勘学者(全祖望、赵一清、戴震)的努力才成为一部可读可用之书。连我这样于历史地理学绝对外行的人,也能用此书解决一些问题。这完全是拜前贤校勘之功所赐。前人有说“翻译之功不在禹下”;我觉得,校勘之功,也不在禹下。《胡适留学日记》是近人之作,语言文字与当下习用者不存在大的差别,流传的版本也不过数种,自不能与古籍相比。但是这部汇校本的《胡适留学日记》,曹伯言先生父子是下了绝大的功夫,他们一段一段、一句一句、一字一字地比勘各本,发现差异,分别出注,加以说明。他们在这次汇校过程中发现原手稿本与亚东排印本有许多不曾被注意到的差别。例如,因原手稿有语焉不详的地方,排印本有时会添加文字。这些添加的文字有的竟多达200 字,即使有些是原编辑所加,也是经过胡适本人审读后给予认定的。这些添加的文字,对于理解原稿的内容很重要。不仅如此,《胡适留学日记》手稿中的大量插图和照片,其中有些在亚东出版排印本时,就曾弃用一些。经过仔细斟酌,曹先生父子决定全部予以恢复。部分从手稿中恢复的剪报,为不影响原排印本的流畅可读,伯言先生父子把它们分别编号置于该卷之末,这种处
理办法是很妥当的。还要特别指出,原手稿中各卷正文之前或之后,往往有些胡适的随手杂记。这是各种排印本都一概弃用的,现在在汇校本中都以影印的方式呈现。这些随手杂记,现在看来也许意义不大,但随着有关胡适的资料不断深入发掘,或许这些随手杂记到某个时候会意外地显现出某种意义来。
总之,这部汇校后的《胡适留学日记》,是迄今最为完整的印本。一书在手,有关原稿和各种版本的情况,皆一一呈现,给读者和研究者以极大的便利。所以,我们能够读到《胡适留学日记》的汇校本,应当深深致谢曹伯言和曹杨两位先生。
耿云志
2024 年 1 月 17 日于北京泰康之家燕园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