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售價:NT$
440.0
《
未来漫游指南:昨日科技与人类未来
》
售價:NT$
445.0
《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售價:NT$
790.0
《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售價:NT$
545.0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售價:NT$
390.0
《
送你一匹马(“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看三毛如何拒绝内耗,为自己而活)
》
售價:NT$
295.0
《
秦汉史讲义
》
售價:NT$
690.0
《
万千心理·我的精神分析之道:复杂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议题
》
售價:NT$
475.0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和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青年成长发展理论、高校共青团组织基础理论、协同学理论为依据,借助教育学、管理学、协同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从“为什么协同”“协同什么”“协同谁”“怎样稳定协同”等问题出发,全面回顾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历史,尝试将其分为萌芽初探期、创建发展期、挫折徘徊期、恢复跨越期、改革创新期等五个历史分期,全面总结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实践经验;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方法深刻把握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现状,明晰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工作还存在的问题,并对以上主要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探究马克思主义高等教育育人的理念追求和中国共产党高等教育育人的理念追求,提出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理念遵循,并做到固本守正和培元创新;探索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内容供给动力。
|
關於作者: |
郝海洪,男,汉,安徽省望江县人,华中师范大学博士,阜阳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徽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理事,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评审专家,阜阳师范大学党委理论宣讲团成员,主持省市校级研究项目18项,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等学术期刊、安徽日报(理论版)、中国社会科学报、江淮时报、学术会议上发表理论论文40余篇,多次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作主题发言;科研成果获得共青团中央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共青团安徽省委研究成果二等奖,安徽省社科联“三项成果”二等奖,中共阜阳市委宣传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及阜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理论研讨会”三等奖,荣获安徽省优秀共青团干、阜阳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思政课教师等荣誉27项。
|
目錄:
|
绪论
一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三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四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五 研究的创新之处
六 理论依据和核心概念
第一章 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历史与现状
一 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历史回顾
二 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经验总结
三 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现实审视
第二章 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理念追求
一 中西高等教育育人理念的演进
二 马克思主义高等教育育人理念
三 高校共青团以立德树人为协同育人的理念追求
第三章 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内容供给
一 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内容供给动力
二 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内容供给方式
三 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内容供给策略
第四章 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组织结构
一 现代高等学校的组织系统结构
二 中国高校共青团组织系统结构
三 高校共青团与各子系统的组织协同
第五章 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运行机制
一 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管理机制
二 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协调机制
三 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激励机制
四 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保障机制
结语
一 把握规律性: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根本遵循
二 体现时代性: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时代使命
三 富有创造性: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生命源泉
附录
附录一 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二 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