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与多模态技术应用实践指南
》
售價:NT$
495.0
《
石油帝国的兴衰:英国的工业化与去工业化
》
售價:NT$
445.0
《
古典的回響:溪客舊廬藏明清文人繪畫
》
售價:NT$
1990.0
《
根源、制度和秩序:从老子到黄老学(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550.0
《
索恩丛书·北宋政治与保守主义:司马光的从政与思想(1019~1086)
》
售價:NT$
345.0
《
掌故家的心事
》
售價:NT$
390.0
《
农为邦本——农业历史与传统中国
》
售價:NT$
340.0
《
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 增订版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
售價:NT$
480.0
|
編輯推薦: |
1.全彩印刷,大量作者亲自拍摄丰富图片,展示了沿途的人文风光。
2.锁线裸背装订,翻阅更舒适,更好展示跨页大图。
3.文笔轻松,全方位深入讲述文化遗迹背后的故事。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游历西藏、四川、江西、安徽、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各地时,沿途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的一部非典型旅行笔记。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带领读者领略祖国河山的无限魅力,感受全国各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体悟生活在这些土地上的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游记随笔、旅游攻略,本书除了对沿途风景、风土人情的深入细致观察,还处处体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以及对旅行的意义、对生活的意义的思考。
|
關於作者: |
戴茵,曾出版多部译作,如《第三帝国:噩梦沉沦》(海南出版社)、《亨利?詹姆斯短篇小说集》(湖南文艺出版社)。
|
目錄:
|
一、无限接近天
1、 群贤毕至的开场,两个人的收梢
2、下马威
3、风景还在,你却忘了
4、天作高山
5、水做的骨肉
6、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
7、瑞士军刀
8、潜伏
9、高原候鸟
二、何处不相逢
1、人人不安分
2、金沙江的另一面
三、万里路 三千年
1、一年一度不安分
2、白居易的浔阳江和苏轼的石钟山
3、往来处去
4、齐鲁青未了
5、北望燕云不尽头
6、大河上下
7、隔不断的南北
|
內容試閱:
|
雪顿节的罗布林卡
我看着眼前的标致女孩,杨柳般细长的身子立在石阶下,头微微低着,高挺的鼻梁为她的侧脸画出一道漂亮的折线。她的脸尚未领教高原阳光的残酷,淡金色的皮肤更容易凸显黑睫毛上翘的弧度。她一头浓密的黑发扎成马尾,乌压压地垂在颈后,小米珠串成的耳坠随着她身子晃动而轻轻摆荡,那身织锦缎的长袍也荡出碎波。将织锦用于藏服的传统应该来源于文成公主,她入藏时带了大批工匠,桑蚕养殖和绸缎织锦的技术就是那时进入西藏的。女孩秋香色的长袍在阳光下闪烁着丝绸的柔光,金黄的团花好像要挣脱绸缎的束缚,飞到阳光下舒展身子。女孩把绸带细细地束在腰间,让自己显得更加高挑。她似乎意识到了我的注视,不安地侧过身子,留给我一个秋香色的背影。不一会儿,她的家人从佛堂出来,她便跟了上去,头高高仰着,看那一路的绿树。
罗布林卡里面,几乎所有人都穿着传统藏服,那女孩穿的应该是少女的服饰,是一身织锦长袍。她家的长辈都在织锦袍上系一条彩条围裙。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邦单”,是藏族女服中最明显的标志。罗布林卡里的邦单五彩缤纷,大部分是丝绸的。毕竟这是雪顿节,是西藏一年中最温暖的日子。
在酒店开礼品店的成都老板告诉我,雪顿节是西藏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春天和暖的风让万物复苏,大自然所有的生命都在阳光下开始生长。如果这时出门,难免会踩坏小草、碾压小虫,所以喇嘛们不得出门,要关在寺庙里静修。经过一春的滋润,草也长结实了,虫也找到了新家,这时就轮到人类享受阳光了。既然已经错过春天,那更得扎扎实实地在野外狂欢几日,找个地方,坐下来,喝酸奶,吃牛肉,晒太阳,细细品味大自然的恩赐。这就是雪顿节。
怪不得,我们进拉萨这一路,没少碰见铺着毯子聚餐的人们。我们以为是郊游,原来是在过节。小车飞驰,一下子就掠过了那些河边的聚会,我们其实根本没看出节日的意思。
老板还说,雪顿节就是藏戏节,罗布林卡有藏戏会演,建议我们去看看。
我在西藏博物馆门口下了车,对面的罗布林卡车水马龙。盛装的人们扛着铺毯、提着保温瓶、大茶壶,不断往罗布林卡拥去。罗布林卡门前搭了个安检口,警察指挥过往车辆绕道,引导人流进入安检口。
西藏博物馆门前贴着告示:2016年起闭馆维修。我转身汇入了盛装的人流。这是一个只认衣裳不认人的节日。盛装的人免费进入,穿成我这样的必须买票。雪顿节,罗布林卡对所有藏族人免费开放。罗布林卡里到处都是雪顿节的安全告示,广播在反复提醒,不要搭帐篷,不要租帐篷,不要上当。今年罗布林卡里唯一的帐篷就是藏戏会演的大舞台。
这个白色大帐篷周围已经围满了观众,帐篷里交替传出喧天的锣鼓声和高亢的人声。从8月11日到17日,这儿每天上演一场藏戏,每天的演出团队不同,剧目也不同。今天由日喀则市白朗县嘎东藏戏队演出《曲杰诺桑》。其他剧目,如《扎西雪巴》《朗萨雯波》《特巴丹巴》《智美更登》《白玛雯巴》,据说也都是藏戏的经典之作。《曲杰诺桑》在16日还会有山南市贡嘎县朗杰学乡岗则藏戏队再演一次,真是名副其实的同台竞技啊。
大帐篷就是一个人字形的大顶,四周再无遮拦。白色的顶布上饰着卷云纹和吉祥结,吉祥结还做了镂空,透过方孔可以看到绿树婆娑。顶棚下悬着的一条横幅上写着“第五届全区藏戏汇演”。帐篷没有围挡,人群却成了围挡。我站在重重叠叠的藏袍外面,在各种帽子间寻找缝隙,急切地想融入场内的热闹。
场中用栅栏围出了一个长方形的舞台,舞台边摆着一排座位,舞台正中立着一根用树枝和哈达装饰的柱子,上面还挂着一幅佛像,柱前站着一个身着金黄色长袍、头戴红帽的中年男子,那拖得长长的高亢声调就是他发出来的。他的唱腔不太像歌咏,更像吟诵,腔调确实称不上优美,粗粝得仿佛高原上一阵狂风呼啸而来。这就是整个藏戏的核心人物—戏师。当他停下时,鼓钹赶紧跟上,一阵抢一阵地轰出最强音。这时,舞台边沿围成一圈的演员挥舞着长袖跑圈,嘴里还发出一声高过一声的长啸。他们穿着华丽的锦袍, 头戴硕大的面具,长长的袖子飘过时,有一种奇特的美丽。面具分红色和黑色两种,红色的是一张人脸形状,黑色的有着金色的头冠和长长的胡须,脸部还绘着彩纹。照我看来,黑色面目更具有震撼力,但显然红色面具才是主角,一个戴红色面具的人不停地跳到场中来呼应柱子前的戏师,做出一些俯拜、呼喊、战斗的动作。鼓钹和演员的唱和、跳跃互相呼应,把场内的气氛推到了高潮。越来越多的人被这热烈的声浪召唤来,刚刚还在外围的我已经被裹在了人群中。这时,好像剧情发展到了一个新环节,鼓钹声和唱和声停止了,中央的戏师清清嗓子开始唱下一段,那高亢、嘶厉的腔调带领剧情向下走。舞台边沿那群衣裳华丽的演员中也有两个没戴面具的人,穿着女人的衣裙和邦单,脸却和戏师一样没有化妆。那都是被高原阳光淬炼过的脸,沟壑密布,颜色深沉,如果不是站在舞台上,他们跟身边看戏的人没有什么区别。
大篷里鼓钹铿锵,大家全都目不转睛,压根没注意到大篷外有电视台在做节目。摄影机对着一个眉目清秀的小男生主持人,小男生手持话筒用标准的普通话说了几句开场白,马上转向身边戴眼镜的中年男子,他们谈的话题正是藏戏汇演。大篷里,来自田野的乡民戴上吓人的面具,重复着古老的传统;大篷外,城市培育的新生代却完全在现代技术的框架内谈论传统。这不就是今天的拉萨吗?从来没有一座城市像它那样迷恋传统而又摒弃过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