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生是旷野啊
》
售價:NT$
332.0
《
甲骨文丛书· “安国之道”:英国的殖民情报系统及其在亚洲的扩张
》
售價:NT$
403.0
《
台北人(2024版)
》
售價:NT$
398.0
《
让孩子更有力量:赋权型家庭教育指南
》
售價:NT$
305.0
《
白夜追凶(上下)
》
售價:NT$
500.0
《
财富、战争与智慧——二战股市风云录
》
售價:NT$
602.0
《
低空经济: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
》
售價:NT$
403.0
《
汉字学理与小学汉字教学
》
售價:NT$
408.0
|
編輯推薦: |
著名文学评论家丁帆先生的序跋集,通过“文以载道”“知人论世”“青出于蓝”“朝花夕拾”四辑内容,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作者对于诸多文学现象、文化名人、文学青年以及个人生活的思考与感悟。不仅展现了一位文学评论家的审美与思辨,也为读者描绘了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文学发展的百年流变图景。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著名文学评论家丁帆先生的序跋集,收录作者70篇文章,时间跨度从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20年代,涵盖其在文学史论、文学批评、文学随笔等多个领域的见解与建树。全书内容共分为四辑——文以载道、知人论世、青出于蓝、朝花夕拾,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作者对于诸多文学现象、文化名人、文学青年以及个人生活的思考与感悟。通过这些文章,不仅展现了一位文学评论家的审美与思辨,也为读者描绘了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文学发展的百年流变图景。
|
關於作者: |
丁帆,1952年5月生于苏州,南京大学资深教授,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组第五、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中文学科评审委员,中国作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丛刊》《扬子江文学评论》主编。自1979年在《文学评论》上发表学术论文以来,共发表论文600余篇,有论著20余种。主编各种学术丛书十余种,主编国家各种大学、中学教材5种,著有散文随笔集十余种。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其中国家重大项目2项。三十多年来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共二百多名。
|
目錄:
|
辑一 文以载道
002 中国乡土小说七十年
007 文学的玄览:1979—1997
009 二十世纪中国地域文化小说之审美与流变
027 十七年文学:“人”与“自我”的失落
029 地域文化的表达是窥视世界的最好窗口
032 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之比较
034 重回“五四”起跑线
043 西部现代文学史的建构与研究
049 文学史的创造与被创造
052 以文化批判者的独立精神面对历史和未来
067 遗憾的弥补,历史的交代
069 中国乡土小说的变异
071 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课
073 一部表达内心世界的新文学史
075 西部风骨
085 我国百年文学制度史嬗变
096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学和文学批评
104 在文学的边缘处思想
107 中国乡土小说研究面面观
191 “当代性”与文学的价值
辑二 知人论世
198 鲁迅与许广平:爱的呐喊
202 徐志摩与陆小曼:爱的新月
207 陈西滢与凌叔华:双佳楼梦影
212 郁达夫与王映霞:岁月留痕
216 文气、平民、贵族的叶兆言
226 新生代的女作家比以往更有优势
232 风俗画、风情画、风景画中的文化意蕴
239 茅盾创作道路
260 江苏作家的艺术风格
266 建构生动有趣的全民阅读
273 草木有情 人生有味
278 历史长镜头里的典雅交响诗
辑三 青出于蓝
002 每个创作者美学灵魂的定格
010 林舟与他的作家访谈录
015 《红颜挽歌》的底蕴
019 沉重的历史和大写的人交织成的风情画卷
024 学术的飞翔与飞翔的学术
030 女性文化视阈的自觉追求
036 人品与文品的互动
040 文学环境研究的重要性与格局的创制
044 追问与探询
049 刻苦、敏锐、严谨、执著的学者
055 学理道路上的艰难跋涉
059 对旧文本独具慧眼的新索解
066 都市文学研究的新一支
071 “她世纪”与“她叙事”
074 家族小说是中国在20世纪命运的寓言
078 诗意的审美与哲学的思辨
082 从书话文体研究到文学史研究的第一学者
086 新世纪中国文学应该如何表现“风景”
116 对17年历史剧的重新定位
122 “80年代叙事”的多重观照
127 “无知无畏”的精神图景与野蛮生长的批评个性
133 “边地文化”与“文明等级”
138 君子豹变 哲思为上
143 文学与哲学 尼采与张典
148 戴着镣铐跳舞
153 新世纪乡土小说与中国农村变革
辑四 朝花夕拾
166 江南士子的悲歌
169 民国文人笔下的旧金陵
171 夕阳帆影
174 枕石观云
176 寻觅民国文化风景线
179 江南士子的风骨
181 我看风景,风景看我
185 风景:人与艺术的战争
195 吃的背后
198 玄思窗外风景
203 酒事江湖 别样人生
209 父爱与母爱
|
內容試閱:
|
中国乡土小说七十年
我一直信奉文学史家罗伯特·魏曼的那句至理名言:“尽管文学史家写出了一本文学史(总结性的著作),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本人也是文学史(即读过的书的总和)的产物。 因此,撰写历史既是创造历史,也是被历史所创造。”我虽才疏学浅,读书有限,却是遵照此信条努力为之的。
在构想这部拙著的行文“视角”时,我曾几次在研究的“新方法”上打过主意,但始终觉得有生搬硬套之嫌。于是,还是老老实实地回到“原点”,用自己习惯了的老式方法来构架此书,我始终觉得,“方法”是没有优劣之分的,问题在于各人掌握这门“方法”时的熟练程度如何,能否将自己的学识和阅历融入其中,重新创造出一种崭新的历史观念——当然,这是必须建立在史实基础之上的。除此而外,文学史的批评意 义又何在呢?这才是罗伯特·魏曼的那句文学史箴言滥觞。诚然,我也想在写此书时去“创造”些什么,试图开拓出一些新的观念和疆域;但又确确实实被那纷繁斑斓的文学历史所“创造”着。这种互为因果的作用与反作用,似乎成为写作中的一 种“怪圈”现象,但也只有在这个“怪圈”中,我才获得了某种理论重构的愉悦和自由。
在梳理七十年乡土小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首先碰到的难 题是,对于乡土小说概念和边界的界定很费周折。文学史家之间,理论家之间,作家之间,文学史家与理论家之间,理论家与作家之间,文学史家与作家之间……甚至各国的理论家之间的理论概念的碰撞,构成了一个斑斓多元的理论世界。为了行文的方便(因为它是我论证的一个“载体”),我对乡土小说概念在中国的阈定作了“自我”阐释,也许这有些自说自话,有对约定俗成规范的“越轨”之嫌。但我却以为,作为文学史家的界定,如缺乏一个有弹性限度的标准,那将会陷入一种“伪 科学”的历史陷阱。所以我以较长的篇幅喋喋不休地为概念而辩证,目的就在于纠正某种业已形成“隐形规范”的观念模态。
从鲁迅开始的乡土小说创作,历经了七十年的蜕变,其中的许多文学现象很值得探讨。从个体作家来看,鲁迅、茅盾、 沈从文等人的乡土小说之所以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绝唱”,它并不是我们过去所简单归纳的世界观改变的问题,而是个体经验(作家主体)进入乡土视阈(客观世界)后,主客体的反差形成了内心世界冲突所造成的“幻象”与“现实”叠印出的迷惘尔后的心理宣泄。但各个个体作家,因着种种心理因素、世界观以及经历的各异,所表现出的对农业社区活动以及农民 的描写视觉就有明显差异,所选择的艺术视角也就不同。鲁迅的文化批判意识,茅盾的世界观显现与异域情调的悖反,沈从 文的生命意识的张扬……并非原先文学史著作所描述的那样简 单,在每每的创作活动中,作家个体意识往往是在矛盾中运行的。因此,揭示这种矛盾现象,或许也是本书文学史钩沉的重要基点。
作为乡土小说的“流派史”分析,我以为所谓流派就是 在某个特定“时空”中“群体作家”对于“个体作家”的模仿,而标志着这一“时空”中的最佳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一旦被“群体”所接受和扩张,相对来说,它便预示着“个体风格”的消亡,这就是布封为什么一再强调“风格即人”的道理。如果说流派的确立是好事,那么,它对弘扬一种思想和艺术风格起着莫大的宣扬普及作用;如果说它是一件并不妙的创作态势,那么,它在某种程度上是起着消弭创作作为一种个体思维活动的本质特征。因此,在分析流派时,我们不能离开群体和 个体之间的那种悖反的关系,从文学发展史的视角来考察其利与弊,指出中国乡土小说在七十年的流派发展过程中所历经的坎坷。
历史不可能重复,但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在考察各个作家的乡土小说创作时,我力图注意到其相互的历史渊源关系,这样也许不至于平面地孤立地去解读一个个个体作家。同时,对于单个作家来说,重要的是考察他们在所处时代的创作位置,从思想和艺术两方面来确定这一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坐标,将过去偏移的“测绘”加以纠正。这也是我多年来写单篇论文的一个经验。否则,就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那种失却历 史感的作家作品论则是很难立足于论坛的。
马克思主义的文艺学方法论是建立在“历史的和美学的”基础之上,作为乡土小说最重要的艺术思想特征,悲剧和悲剧意识始终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和理论探讨的焦点,从鲁迅的创作和理论,一直到近期的各种乡土小说创作和“寻根文学”理论,这七十年的悲剧观念也起了很大的变化,当然,其中也有美学思潮的历史性循环现象存在,但就这一美学问题的探讨远远没有深入下去,本书试图打开这一缺口,更深入一点去探讨其中之奥秘,其观点或许有过激之处,但我以为这种探讨是有益的,从大量的文学现象以及作家作品的分析中,把握一种美学思潮,进而总结出时代发展中的美学导向,无疑是一件有益的工作。相对来说,作为喜剧和喜剧感,在历史的进程中往 往会被我们这个并不缺乏幽默感的民族所抛弃,这也是值得深思的一个美学理论问题。
从人本意义上来说,我试图以大文化的视角来提炼分析出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冲突给我们这个民族带来的心理嬗变,总结出“五四”以来中国人文化情感的两重性。就乡土小说这一“载体”来看,它最能够反映出一个从汪洋大海的农业国度向工业社会渐进的民族文化心理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史上的每一个乡土小说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所依傍的文化背景制约着乡土小说的思想、艺术导向,制约着美学思潮的导向。
无疑,中国乡土小说是以鲁迅开创的批判现实主义为主潮,而另一支以沈从文、废名为代表的“田园牧歌”式的乡土小说,也不可小觑,这种对农耕文明的深刻眷恋,也同时影 响着新时期的乡土小说创作,我试图以“风景画”“风俗画” 和“风情画”加以概括,就是想论证中国乡土小说史的巨大丰富性。 从文本意义上来说,乡土小说的叙述状态从“五四”时代就是一个多元的辐射状态,但为什么到了四、五、六、七十年代越来越趋向单一化呢?除了时代背景外,作家主体意识的僵 化则是一个重要因素。我试图通过着重分析两个时代(“五四” 和“新时期”)的具体文本来阐释叙述视角对于整个作品内容的重要制衡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种文体意识的分析在我们的文学史中还很欠缺。因此,我在本书中的某些阐释只是想抛砖引玉罢了。
1991年12月1日子夜一稿
1992年2月19日上午重写
(以上为丁帆著《中国乡土小说史论》序言,
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2 年版。标题为编辑所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