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自然之争:1600年以来苏格兰和英格兰北部地区的环境史(新史学译丛)
》
售價:NT$
485.0
《
硝烟下的博弈:工业革命与中西方战争
》
售價:NT$
398.0
《
让内的理性主义 发现无意识之旅
》
售價:NT$
301.0
《
知命不惧:从芝诺到马可·奥勒留的生活艺术
》
售價:NT$
505.0
《
Zemax光学设计从基础到实践
》
售價:NT$
602.0
《
全球化的黎明:亚洲大航海时代
》
售價:NT$
500.0
《
危局
》
售價:NT$
383.0
《
穿裙子的士:叶嘉莹传
》
售價:NT$
245.0
|
編輯推薦: |
1.本书紧跟产业发展前沿,充分反映国际科研和生产新进展。从我国产业发展实际出发,充分反映产业发展的中国特色。
2.本书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将我国民族汽车企业代表比亚迪的自主可控技术、真实产业案例、典型解决方案等融入教材。坚持思想性、系统性、科学性、生
动性、先jin性的统一,做到结构严谨、逻辑性强、体系完备。
3.本书配套视频资源和“综合实践题”等多样化习题,使学生更易理解工程案例,深入思考国家相关政策,了解技术发展方向,全方位接触到真实工程问题和解决方
案,切实提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智能电动汽车为对象,结合整车开发管理传统模式和智能电动汽车开发管理新模式,从全生命周期视角论述了智能电动汽车产品开发与项目管理流程,系统地展现了各流程的概念、步骤以及关联,并融入实际工程案例。本书特别介绍了汽车软件的开发与管理在智能电动汽车项目中的工作流程和技术要点,以及创新驱动的汽车产品开发与管理。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等相关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参考资料。
|
關於作者: |
廉玉波,比亚迪首席科学家。陈潇凯,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
目錄:
|
丛书序
前言
二维码清单
第1章 绪 论 1
1.1 智能电动汽车发展概述 1
1.1.1 新能源汽车发展背景 1
1.1.2 智能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2
1.2 智能电动汽车产品开发项目的特征 4
1.2.1 产品开发及项目管理理论基础 4
1.2.2 汽车产品开发项目的特征 6
1.2.3 智能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开发项目的差异性 8
1.3 汽车产品开发流程与项目管理的关系 9
思考与练习 10
第2章 整车开发流程 12
2.1 汽车产品开发的关键过程 12
2.1.1 产品规划阶段 12
2.1.2 概念开发阶段 14
2.1.3 工程设计阶段 17
2.1.4 样车试验阶段 19
2.1.5 投产上市阶段 21
2.2 汽车产品开发的主要工具 23
2.2.1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 23
2.2.2 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 23
2.2.3 测量系统分析(MSA) 25
2.2.4 统计过程控制(SPC) 26
2.2.5 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 27
2.3 工程案例:某纯电动车型开发工作时序图 28
思考与练习 30
第3章 开发项目规划立项 32
3.1 目标市场定义 33
3.1.1 市场细分梳理 33
3.1.2 目标市场选择 33
3.1.3 目标市场定位 35
3.2 用户需求分析 35
3.2.1 族群划分与选择 35
3.2.2 用户画像 36
3.2.3 用户需求挖掘 37
3.2.4 用户需求筛选 40
3.3 商业需求分析 42
3.3.1 企业理念体系 42
3.3.2 企业经营战略 42
3.3.3 产品业务组合及投资顺序 43
3.4 产品战略与企业能力评估 45
3.4.1 产品战略概述 45
3.4.2 产品战略的企业实现 47
3.5 竞争车型对标 49
3.5.1 竞争车型对标概述 49
3.5.2 竞争车型对标流程 50
3.5.3 竞争车型对标趋势 54
3.6 政策法规分析与导入 55
3.6.1 汽车政策要求 56
3.6.2 汽车标准法规要求 56
3.6.3 汽车标准法规导入与管理 57
3.7 开发需求转化 60
3.7.1 开发需求转化概述 60
3.7.2 开发需求管理 61
3.7.3 关键清单和文档 61
3.8 商业计划书编制 63
3.8.1 商业计划书制定流程 63
3.8.2 商业计划书内容 64
3.9 工程案例:某纯电动车型开发项目规划 65
3.9.1 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 65
3.9.2 目标市场定义 66
3.9.3 用户需求分析 67
3.9.4 竞争车型对标 67
3.9.5 开发需求转化 69
思考与练习 71
第4章 设计开发 75
4.1 总体设计 76
4.1.1 产品定位 76
4.1.2 关键尺寸 77
4.1.3 关键性能 78
4.1.4 关键系统选型 81
4.1.5 功能定义 86
4.2 造型设计 88
4.2.1 整车尺寸框架定义 88
4.2.2 草图及效果图设计 88
4.2.3 数字模型建立 89
4.2.4 油泥模型制作 89
4.2.5 空气动力学分析 90
4.3 平台架构开发 91
4.3.1 平台基础框架定义 92
4.3.2 平台开发策略 93
4.3.3 标准化接口及通用化 95
4.4 性能集成开发 98
4.4.1 性能目标制定 98
4.4.2 性能指标分解 99
4.4.3 性能验证 100
4.4.4 性能评价与反馈调整 102
4.5 功能集成开发 103
4.5.1 功能目标制定 104
4.5.2 功能定义 105
4.5.3 功能分解 107
4.5.4 功能开发 109
4.5.5 功能验收 113
4.6 系统设计 113
4.6.1 电驱动系统 113
4.6.2 热管理系统 117
4.6.3 整车电子电气架构 121
4.6.4 智能底盘 124
4.7 工程案例1:某纯电动车型总体设计开发 129
4.7.1 核心竞品分析 129
4.7.2 项目产品定义 129
4.7.3 项目平台选型 130
4.7.4 整车框架分析 131
4.7.5 整车性能分析 131
4.7.6 整车功能分析 132
4.8 工程案例2:某车型八合一电驱动系统开发 133
4.8.1 电驱动系统需求及特征 133
4.8.2 八合一电驱动系统零部件功能 134
4.8.3 八合一电驱动系统开发流程 134
思考与练习 139
第5章 汽车软件开发与管理 142
5.1 汽车软件开发 144
5.1.1 软件开发模型 146
5.1.2 软件需求分析 147
5.1.3 软件架构设计 149
5.1.4 软件详细设计 151
5.1.5 软件代码编写与编译 153
5.1.6 AI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154
5.2 汽车软件测试 155
5.2.1 软件单元测试 156
5.2.2 软件集成测试 159
5.2.3 软件合格性测试 162
5.2.4 AI在软件测试中的应用 163
5.3 汽车软件开发管理 165
5.3.1 软件开发项目管理 166
5.3.2 软件开发质量管理 168
5.3.3 软件开发配置管理 170
5.3.4 软件开发变更管理 171
5.4 汽车软件策划与迭代 172
5.4.1 软件策划 173
5.4.2 软件升级能力建设 173
5.4.3 软件升级管理 174
5.4.4 软件运营 175
5.5 工程案例:某车型电动尾翼系统软件开发 176
5.5.1 软件需求分析 176
5.5.2 软件架构设计 177
5.5.3 软件详细设计 180
思考与练习 182
第6章 试制与试验验证 185
6.1 试制开发流程 186
6.1.1 试制策划 186
6.1.2 试制生产 189
6.1.3 试制总结 192
6.2 整车试制开发 192
6.2.1 整车试制准备 193
6.2.2 整车试制生产 193
6.2.3 整车试制生产问题及工程变更管理 197
6.2.4 整车试制安全注意事项 198
6.3 试验验证与管理 200
6.3.1 汽车试验目的及类型 200
6.3.2 汽车开发试验体系与管理 201
6.3.3 汽车开发试验流程 208
6.4 型式认证试验与公告 213
6.4.1 汽车认证制度概述 213
6.4.2 汽车产品认证流程 216
6.4.3 法规一致性检查 218
6.5 工程案例:某车型智能驾驶系统试验开发 219
6.5.1 产品规划阶段 219
6.5.2 概念开发与工程设计阶段 222
6.5.3 样车试验阶段 223
6.5.4 投产上市阶段 227
思考与练习 228
第7章 开发项目管理 231
7.1 项目管理工作内容 232
7.1.1 项目管理的目的及作用 232
7.1.2 项目管理的十大知识领域 232
7.1.3 项目管理的五大过程组 233
7.2 项目团队 237
7.2.1 项目团队管理 237
7.2.2 项目团队组建及职责分工 240
7.3 项目范围管理 242
7.3.1 主要工作及步骤 243
7.3.2 知识、工具与技术的使用 244
7.4 项目进度管理 247
7.4.1 主要工作及步骤 247
7.4.2 知识、工具与技术的使用 249
7.5 项目成本管理 251
7.5.1 主要工作及步骤 252
7.5.2 知识、工具与技术的使用 255
7.6 项目质量管理 258
7.6.1 主要工作及步骤 258
7.6.2 知识、工具与技术的使用 268
7.7 项目采购管理 270
7.7.1 主要工作及步骤 271
7.7.2 知识、工具与技术的使用 275
7.8 工程案例:某车型主驾驶座椅项目成本管理 276
7.8.1 对象选择 276
7.8.2 价值分析 277
7.8.3 方案实施 278
思考与练习 279
第8章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与开发改进 282
8.1 汽车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282
8.1.1 汽车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内涵 283
8.1.2 单车型生命周期管理主要内容 284
8.1.3 多车型生命周期管理主要内容 287
8.2 汽车产品优化和开发改进流程 288
8.2.1 产品现状及问题分析 288
8.2.2 产品优化方向和目标确定 290
8.2.3 产品优化方案的制定与开发 291
8.2.4 改款产品的上市导入 292
8.3 工程案例:某车型生命周期管理与产品开发改进 293
8.3.1 产品诊断及市场分析 293
8.3.2 政策导向、企业规划梳理 295
8.3.3 改款策略制定 295
8.3.4 改款车型市场表现 298
思考与练习 299
第9章 创新驱动的汽车产品开发与管理 301
9.1 技术创新的概念 301
9.1.1 创新的重要性 301
9.1.2 创新的概念 302
9.1.3 创新的过程 303
9.1.4 技术创新的概念 304
9.1.5 技术创新的类型 305
9.1.6 技术创新的驱动方式 306
9.2 技术演进规律 310
9.2.1 技术系统进化发展的S曲线 310
9.2.2 技术生命周期 312
9.2.3 第二曲线模型 313
9.2.4 创新生命周期 314
9.3 技术创新方法 316
9.3.1 SWOT分析方法 316
9.3.2 QFD方法 320
9.3.3 头脑风暴法 323
9.3.4 TRIZ方法 324
9.4 创新管理 328
9.4.1 创新管理的框架 328
9.4.2 创新管理的困境 329
9.4.3 管理的不确定性 329
9.4.4 不确定性的管理应对 330
9.4.5 创新管理的工具 331
9.4.6 创新管理的流程 333
9.4.7 创新管理的关键因素 334
9.5 工程案例 336
9.5.1 比亚迪电池系统的发展 336
9.5.2 刀片电池系统创新方案 337
思考与练习 343
参考文献 346
|
內容試閱:
|
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电动化、智能化的浪潮之中,大量新技术、新产品的涌现持续推动着全球产业竞争格局的重构。产业的快速变革必将带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性变化,并重新定义新时代汽车工程技术人才的能力需求。未来,汽车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不能仅局限于汽车技术本身,还要深刻理解产品策划、项目管理、用户体验、成本控制以及运营服务,不断提升沟通协作能力、结构化思维能力、领导力、全球化视野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成效。新时代汽车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不仅是高校的任务,也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更好地满足未来社会和产业的发展需要,为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与持续领先提供高质量的人才保障,高校和企业必须各司其职、加强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大力推进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汽车人才培养工作。
为响应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需求,培育战略性新兴领域技术人才,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理工大学联合编写了本书,希望能够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智能电动汽车产品的开发、管理系统知识,以使读者能够深入浅出地理解产品项目开发与管理的各个环节与流程等。本书深入产学研融合模式,将教学知识与实际工程案例充分融合,以适应智能电动汽车技术的快速迭代。
本书以智能电动汽车为对象,结合整车开发管理传统模式和智能电动汽车开发管理新模式,从全生命周期视角论述了智能电动汽车产品开发与项目管理流程,系统地展现了各流程的概念、步骤以及关联,并融入实际工程案例。作为汽车智能化的核心基础,特别介绍了汽车软件的开发与管理在智能电动汽车项目中的工作流程和技术要点。最后,面对技术的快速更迭和行业的急速变革,本书还讨论了创新思想对于汽车产品开发与管理的驱动作用。
本书的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紧跟产业发展前沿,充分反映国际科研和生产新进展。从我国产业发展实际出发,充分反映产业发展的中国特色。
第二,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将我国民族汽车企业代表比亚迪的自主可控技术、真实产业案例、典型解决方案等融入教材。坚持思想性、系统性、科学性、生动性、先进性的统一,做到结构严谨、逻辑性强、体系完备。
第三,本书配套视频资源和“综合实践题”等多样化习题,使学生更易理解工程案例,深入思考国家相关政策,了解技术发展方向,全方位接触到真实工程问题和解决方案,切实提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孙逢春院士的指导,也得到了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兰滢滢等同仁,以及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林程、何洪文、王震坡、王志福、李千卉、梁永源、王笑宇等师生的大力支持。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感谢。
在本书完稿之际,对本书所列参考文献的作者致以诚挚感谢!书中引用不周之处,恳请同行学者海涵,帮助作者提出改正意见。由于作者学识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错误之处,恳请使用本书的高校师生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批评指正!
编 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