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即将到来的能源战争
》
售價:NT$
407.0
《
时刻人文·臆造南洋:马来半岛的神鬼人兽
》
售價:NT$
296.0
《
时刻人文·信用的承诺与风险:一个被遗忘的犹太金融传说与欧洲商业社会的形成
》
售價:NT$
469.0
《
同与不同:50个中国孤独症孩子的故事
》
售價:NT$
301.0
《
开宝九年
》
售價:NT$
250.0
《
论僭政:色诺芬《希耶罗》义疏(含施特劳斯与科耶夫通信集)
》
售價:NT$
500.0
《
传播与流动:移民、手机与集装箱(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
》
售價:NT$
500.0
《
《证券分析》前传:格雷厄姆投资思想与证券分析方法
》
售價:NT$
612.0
|
編輯推薦: |
聚焦于传播在非遗保护中的特殊重要作用 总结当前非遗传播实践的各类方式 让“传播促非遗融入当代生活”
|
內容簡介: |
从文化空间到非遗新空间,空间维度研究促进非遗保护与传播。“遗产空间”是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现实落点,从空间维度切入命题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同时,非遗相关文化空间是遗产的组成部分,建构这类空间已纳入保护非遗的措施。本书通过研究当代非遗保护与展览、舞台、商业、旅游等空间功能之间的适应性关系,并以“空间”作为理论视角和方法论,分类、分异研究互惠互促机制的形成因素和表现形态。
从大众媒体到新媒体,非遗的媒介传播渠道与方式不断更新;从非遗馆展示非遗到不同类型的非遗体验基地,非遗展示传播的空间类型不断丰富;从警惕非遗与旅游业融合的负面影响到分析两者深度融合的个案经验,从“非遗进校园”到“非遗在校园”,从非遗产品与服务的分型发展,到非遗体验类文化消费、研学旅游等业态更新、跨界合作……本书对近两年的新现象与新趋势均予以了关注与分析。
通过传播视角的非遗保护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现象,有助于完善对非遗系统性保护的认知体系和措施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而传播则是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核心一环,从凝聚文化认同到支撑社会创新,非遗传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
關於作者: |
杨红,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教授、非遗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哈佛大学文理学院访问研究员,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研究领域: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播,主要学术著作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前沿》(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传承到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文化体验设计与营销》(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丝路非遗的价值发现与重塑:以丝路新疆段为例》(知识产权出版社,2022)等。
|
目錄:
|
绪论 中国非遗保护的当代传播实践 1
第一节 传播是达成非遗保护目的的重要环节 1
第二节 我国非遗保护中传播实践的主要方式 2
一、大众传播促进非遗的内涵和价值广泛传递 2
二、文化消费为非遗提供宽泛多元的传播载体 4
三、社交媒体提升非遗传播的覆盖面和参与度 6
第三节 从传播实践中获取非遗保护方向的重要参考 7
一、在传播实践中可获知全社会对非遗的认知与需求 7
二、传播视角下扩展公众参与非遗保护的途径 8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传播视角 11
第一节 传统文化全民传播时代已经到来 11
一、全民传播传统文化的意义 11
二、全民记录与传播的时机已然成熟 12
三、培育记录与传播的良性外环境 13
第二节 传播为非遗传承发展提供“链接键”与“外环境” 14
一、传播视角的定位 14
二、传播在非遗传承发展中的作用 15
三、发挥“链接键”和“外环境”的正效应 17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存与传播 22
第一节 非遗数字化的冷思考 22
一、数字化保存对于非遗保护的价值 22
二、传播是非遗数字资源实现保护价值的核心 23
三、非遗数字化需避免流于形式 24
第二节 非遗记录工程及国外经验借鉴 25
一、非遗记录工程的相关背景 26
二、加拿大有关部门对非遗记录工作的价值认识 27
三、面向公众的加拿大非遗数字化指南 30
第三节 非遗数字化传播的意义更新与趋势分析 32
一、非遗数字化传播相关研究背景 32
二、非遗数字化传播的历史溯源与意义更新 33
三、非遗数字化传播的趋势分析 36
四、数字形态维系遗产生命力 40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媒体传播 41
第一节 公众号:非遗机构的门户自媒体 41
一、省级非遗专题微信公众号发展调查 41
二、省级非遗专题微信公众号情况分析 43
三、省级非遗公众号新媒体传播存在的问题 46
四、省级非遗公众号新媒体传播未来发展 47
第二节 视频号:非遗的视频化传播渠道 49
一、“视频号×非遗”的过程 49
二、视频号需要怎样的非遗 50
三、非遗需要怎样的视频号 52
第三节 新媒体传播现状对比:以世界遗产地为落点 55
一、以世界遗产地为对比研究落点 55
二、世界遗产传播相关研究综述 56
三、世界遗产地新媒体传播个案对比 58
四、新媒体在遗产保护中应发挥更大作用 70
第四节 新媒体传播个案分析 71
一、清明节的“纪录片 新媒体”融合传播 71
二、年画借助互联网新媒体重回春节 74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与体验 77
第一节 非遗专题展览的叙事方式 77
一、展览叙事的重要性 78
二、非遗专题展览的特点及对叙事的需求 80
三、墨尔本博物馆原住民文化中心的叙事策略 82
四、非遗专题展览的叙事方法 88
第二节 非遗体验基地超级连接大众生活 92
一、非遗体验基地的特点与效果 92
二、非遗体验基地建设的意义 96
第五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台展示 100
第一节 从最传统到最时尚:看非遗如何焕彩T台 100
一、让传统形成时尚 100
二、让传统再造时尚 101
三、让时尚青睐传统 101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的碰撞与表达 102
一、碰撞:无形 有形,交互与活化 102
二、表达:非遗 时尚,诠释与传播 103
第三节 非遗创意秀:用“科技 ”“艺术 ”展现非遗独特价值 103
一、用非遗呈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104
二、用虚拟场景解读非遗的内涵 104
三、用符号化语言实现跨文化传播 105
四、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跨界的契合点 105
第四节 “非遗 演艺”成为高效“破圈”旅游吸引物 106
一、非遗为演艺新空间提供“文化张力” 106
二、非遗 实景演艺,为城市夜经济提供“文化撬点” 108
三、非遗 科技,为旅游演艺提供“双创样板” 108
四、从“网红”到“常红”的“非遗 ”路径 109
第六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活动与消费传播 110
第一节 非遗传播在乡村扶贫中的作用 110
一、“非遗传播”与“非遗保护”的关系 110
二、“非遗扶贫”与“非遗保护”的关系 111
三、“非遗传播”在“非遗扶贫”中的作用 112
第二节 传统手工艺的功能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115
一、传统手工艺功能转型个案研究背景 115
二、传统手工艺相关文献综述 117
三、个案浙江土布纺织技艺及传承人概况 119
四、浙江土布纺织技艺传承人转型行为的三个阶段 123
五、传统手工艺可持续发展的案例经验 127
六、传统手工艺应主动谋求转型发展 129
第三节 绍兴非遗客厅:非遗与城市融合的新据点 130
一、嵌入商业场景,展现城市印记 130
二、拓展空间功能,提升场所人气 131
三、鼓励社会参与,以先富带后富 132
第七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旅融合场景 133
第一节 旅游,为非遗增添保护与发展的动力 133
一、传统手工艺成为热门旅游产品 133
二、传统表演艺术融入当代旅游场景 134
三、文化体验产品丰富文旅消费内涵 135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关系的国际经验探析 136
一、非遗与旅游业关系研究背景 136
二、非遗与旅游业关系研究的意义 137
三、非遗与旅游业关系研究中的三对关系 139
四、国外处理非遗与旅游业关系的主要经验 143
五、旅游业可在遗产保护中发挥多种正向作用 151
第三节 非遗与旅游融合的五大类型 152
一、非遗节事旅游:“错过等一年” 152
二、非遗进驻景区:提升体验“金钥匙” 153
三、建成遗产 活态遗产:传统聚落“活起来” 154
四、非遗主题场馆、景区:“非遗C位出道” 155
五、非遗主题旅游线路:“不走寻常路” 156
第四节 遗产保护与文旅融合:关于露天博物馆模式的探讨 158
一、“露天博物馆”及相关研究 158
二、露天博物馆的形态与特征 160
三、露天博物馆模式的主要优势 162
四、露天博物馆模式应用于文旅融合的策略要点 165
第五节 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节事旅游发展路径 169
一、个案克罗地亚国际蕾丝节概述 169
二、节事的主角是蕾丝制作技艺 170
三、地方传统手工艺如何发展节事旅游? 171
第八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界传播 174
第一节 品牌:传递非遗的当代价值 174
一、专业品牌:巩固跨越百年的信赖 174
二、工匠品牌:抓住振兴传统的良机 175
三、时尚品牌:助力传承汇聚成潮流 175
四、公益品牌:结成社会力量保护链 176
五、电商品牌:网络市场也传播文化 176
第二节 潮玩也非遗:非遗流行指数再升级 177
一、非遗商品消费趋势分析 177
二、非遗与潮玩结合的必然性 178
三、非遗与潮玩结合的可能性 179
四、非遗与潮玩结合还处于萌芽阶段 180
第三节 网络游戏:非遗植入网游现状 181
一、网络游戏成为传统文化内容呈现的新载体 181
二、非遗植入网游的相关研究 183
三、非遗植入网游的现状分析 187
四、非遗植入网游的现存问题与发展方向 190
第九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播 196
第一节 我国非遗教育相关研究背景 196
一、国际背景概述 196
二、国内背景概述 196
三、非遗教育的内涵与外延 197
四、非遗教育相关文献综述 198
第二节 广州市“非遗课来了”案例分析 198
一、非遗主题社会教育的内容 199
二、非遗主题社会教育的实施 200
三、非遗主题社会教育的效果 202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特点 205
一、体系化建构:非遗教育生态体系不断构建 205
二、体验式教育:非遗教育内容边界不断拓展 205
三、趣缘性传承:非遗教育情感认同不断提升 206
第四节 高校非遗通识课程的开设意义与实施取向 207
一、非遗通识课程的开设情况 207
二、非遗通识课程的开设意义 207
三、非遗通识课程的目标定位 208
四、非遗通识课程的实施取向 209
第十章 总结与展望 211
第一节 “非遗 科技”在当代中国 211
一、当代的非遗,全民的非遗 211
二、非遗的传承伴随着创新 212
三、非遗的传播因技术升级 214
第二节 共同性与时代性: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216
一、着眼共同性,促进中华文化资源全球共享 216
二、凸显时代性,讲述与体验方式同步当代化 218
三、激发创新力,布局文明赓续的未来链接点 219
参考文献 221
|
內容試閱:
|
近年来,《舌尖上的中国》《传承者》《去有风的地方》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纪录片、综艺节目以及电视剧成为“霸屏”一时的社会热点,丰富而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给大众媒体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文化内容资源。与此同时,传统戏曲、传统手工艺等各类非遗也通过无所不在的网络新媒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展示与传播。这些来源于传统、存续于当代的无形文化重新回归当代人的生活世界,并获得了超乎以往的关注与热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上升为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处于赓续与振兴的机遇期。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进一步完善非遗的保护制度,同时强调要实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就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印发意见,提出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普及力度”。当前,在促进基本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过程中,准确阐释、创新传播、有机融入、有效转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的重要步骤。“十四五”时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文化发展提出的目标之一。只有当中华传统文化及其所蕴含的价值通过广泛传播并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知,才能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作用。要达到这个目标,传播是核心环节,而非遗传播工作则成为“十四五”时期非遗保护的重要内容。
回顾我国非遗保护的历程,从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开始,经过了20年的探索与发展。可以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迎来了一个注重系统性保护、高质量发展,注重保护成果惠及当代的新阶段。我国的非遗保护事业呈现传承与传播两大类举措并行的格局,尤其是近年来,非遗传播实践的覆盖面、纵深度不断拓展,结合“十四五”时期我国非遗保护规划在传播方面的布局,主要有四方面的实践方向:兴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完善非遗传承体验设施体系。设立非遗展示场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非遗传播的重要阵地。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包括非遗馆在内的非遗传承体验设施体系建设成为一项重点保护措施。其中,非遗馆是“十四五”期间推进非遗保护传承事业发展的重点。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专栏部分明确提出要建设20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据前期在全国范围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建设情况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区域综合性非遗馆就达到了339座,各类非遗展示场馆数量已经达到数千座。“十四五”期间,将有更多不同层次的非遗馆建成或投入建设。作为一类新兴的公共文化设施,非遗馆将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阵地。
促进非遗新媒体传播,聚力培育品牌传播项目。从“十三五”到“十四五”,从“宣传传播”到“传播普及”,非遗传播工作实现了三个转变:从名词普及向深度传播过渡、从表象展示向价值传播过渡,以及由单向传播向全民传播过渡。传播工作切实帮助更多非遗项目回归日常生活、焕发生机。与此同时,我们感受到现代传播对非遗传承走向的影响力、对传承人和从业者生计的作用力,以及对全社会尤其是青年一代对非遗保护意义认同度的决定性作用。当代,新媒体已成为非遗实践媒介化的核心渠道,大众借助新媒体参与非遗传播的广度和热度已成为当代非遗保护实践活力的重要来源,“十四五”时期预计将有更多非遗传承及保护人群拥抱新媒体,扩大非遗保护的“朋友圈”。
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使旅游业成为传播非遗的广阔平台。非遗作为一类传统文化形态,在与旅游的融合中实现从日渐式微的原有存续场景到各类当代场景的延伸,有利于促进文化遗产形成“有效保存—合理利用—反哺保护”的良性循环。而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正确认识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实质上就是非遗借助旅游业获取更多保护和发展动力的问题,旅游业完全可以成为实现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渠道和动力。随着文化旅游持续增长,旅游业可为非遗带来可观收益用于反哺保护,还可创造就业机会、遏制人员外流、增强当地人身份认同和文化自觉意识、增强地方发展潜力等。在现阶段,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现实意义已不局限于非遗相关产品和服务贸易带来的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二者所形成的互动关系赋予文旅消费行为以特殊的意义,在互动中确认了非遗在身份认同、文化交流层面的重要价值。
推动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使“非遗进校园”常态化。学校教育重在培养人,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人才培养的战略资源。结合人才培养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通过教育手段普及,才能充分发挥非遗的当代价值,凸显其战略资源的突出优势。与此同时,学校教育可推动协同创新。非遗保护是一项充满活力的、可持续的社会文化事业,由一代代人来继承和实践,而一代代人又在其中体现出自我价值和时代表达。因而,非遗等传统文化教育可与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文化基因的转化应用。
当代可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得益于代际传承,也与其跨越时空的人际传播息息相关,是其得以在时间长河中得以活态传承的重要原因;传承与传播缺一不可,共同维系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存在的生命力。以传播视角对非遗保护展开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现象,也有助于完善对非遗系统性保护的认知体系和措施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而传播则是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核心一环,从凝聚文化认同到支撑社会创新,非遗传播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2024年5月于大有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