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育人之本,首在立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发展,尤为重视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工作。它的首要任务是增强青少年强壮的身体素质,同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的目标。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心和重视体育事业,将体育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紧密联系在一起,不遗余力地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他在党的二十大、北京冬奥会等重要场合多次强调,“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我们要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论述是新时代深入开展学校体育工作重要的指导思想,要在学校体育的各个领域认真贯彻落实。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写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强调学校体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为目标,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我国的教育方针中,体育既承担着增强学生体质的重任,也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大计。前者要通过传授学生科学锻炼的技能、方法和健康知识来实现,而后者则要通过深入挖掘体育的德育功能来实现。但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对体育学科的德育功能缺乏深入认识、对体育课程的德育元素挖掘不足、对体育课程的德育方法创新乏力的问题,导致体育德育功能未能很好地发挥出来,因此,加强对体育德育功能的研究是时代所需。
关于体育功能,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毛泽东在其青年时期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指出体育具有“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的独特功能,同时提出了学校教育要“三育并重”,“体育占第一位置”的观点。他的这些见解主张,穿越百余年岁月时光,在当代对我们深入挖掘体育德育功能依然具有深刻的思想启迪和理论指导作用,非常值得研究和借鉴。
本书深入探讨《体育之研究》一文对高校体育德育工作的启发作用,系统地对高校体育德育功能进行梳理,对高校体育德育理论进行构建,并将理论用于指导创新实践,引入国外体育德育教学理论“个人与社会责任模式(Teaching Personal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TPSR)”,探索当前我国高校最大化实现体育德育功能的有效路径,以期为学生构建积极向上的体育课程学习意识、学习目标和学习途径,引导学生实现身体机能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实现以体育人、以体化人的教育目的,突破时下高校体育德育理论研究不足和实践方法匮乏的困境,对新时代我国高校贯彻落实课程思政、实现立德树人教学目标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