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学问·批判的武器:罗莎·卢森堡与同时代思想者的论争
》
售價:NT$
449.0
《
低薪困境:剖析日本经济低迷的根本原因
》
售價:NT$
301.0
《
穷人的银行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自传)
》
售價:NT$
347.0
《
绵延:文明分野与文化演进
》
售價:NT$
301.0
《
三神之战:罗马,波斯与阿拉伯帝国的崛起
》
售價:NT$
367.0
《
慢慢变富66招
》
售價:NT$
245.0
《
战国竹书复原综论
》
售價:NT$
449.0
《
走出内心的深渊:快节奏人群心理疾病与健康指南(原书第3版)
》
售價:NT$
352.0
|
編輯推薦: |
地热的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地热发电和地热直接利用两大类。我国是一个以中低温地热资源为主的国家,发展地热能直接利用可以很好的兼顾资源的禀赋特点和当地的用能需求。比如,可以在城市发展区域供暖、空调制冷及生活用热水等地热直接利用方式;可以在农村发展地热水产养殖、温室大棚及农副产品烘干等;在旅游区发展温泉疗养和理疗、娱乐休闲等高品质的“温泉文化”,以适应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书反映了近年来地热直接利用领域各项技术发展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可供从事地热能开发利用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及相关设计人员使用。
|
內容簡介: |
地热的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地热发电和地热直接利用两大类。我国是一个以中低温地热资源为主的国家,发展地热能直接利用可以很好的兼顾资源的禀赋特点和当地的用能需求。比如,可以在城市发展区域供暖、空调制冷及生活用热水等地热直接利用方式;可以在农村发展地热水产养殖、温室大棚及农副产品烘干等;在旅游区发展温泉疗养和理疗、娱乐休闲等高品质的“温泉文化”,以适应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书反映了近年来地热直接利用领域各项技术发展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可供从事地热能开发利用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及相关设计人员使用。
|
關於作者: |
龚宇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地热能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地热能(余热)利用技术、热泵制冷技术以及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
|
目錄:
|
1章 地热直接利用技术概述
1.1 国外地热直接利用现状
1.1.1 国外地热直接利用概述
1.1.2国外地源热泵产业发展概况
1.1.3国外地热供暖产业发展概况
1.2 国内地热直接利用现状
1.2.1 国内地热直接利用概述
1.2.2国内地源热泵产业发展概况
1.2.3国内地热供暖产业发展概况
1.3 地热直接利用技术发展趋势
1.3.1 中深层单井地热供暖技术
1.3.2 地热综合梯级利用技术
1.3.3 地下储能式供暖技术
参考文献
第2章 地热供暖技术
2.1 地热供暖技术原理及分类
2.1.1 地热供暖系统特点
2.1.2地热供暖系统类型及工艺流程
2.2 地热供暖系统设计
2.2.1建筑供暖热负荷计算
2.2.2地热供热量计算
2.2.3地热供暖方案设计
2.3地热供暖系统成套设备
2.3.1 换热器
2 3.2热泵机组
2. 3 3潜水泵
2.3.4除砂器
2.3.5 循环泵
2.3.6回灌设备
2.4 地热供暖技术应用及案例
2.4.1 冰岛模式
2.4.2雄县模式
2.4.3 天津模式
参考文献
第3章 地源热泵技术
3.1 地源热泵技术原理及分类
3.1.1 地源热泵系统组成
3.1.2地源热泵系统类型
3.1.3 地源热泵系统特点
3.2地源热泵系统设计
3.2.1系统设计基础资料
3.2.2土壤源热泵系统设计
3.2.3地下水源热泵系统设计
3.2.4地表水源热泵系统设计
3.3热泵机组
3.3.1热泵分类及循环原理
3.3.2热泵循环工质
3.3.3热泵机组变工况特性
3.3.4高温热泵技术发展
3.4 地源热泵技术应用及案例
3.4.1 土壤源热泵系统案例分析
3.4.2 水源热泵系统案例分析
3.4.3地源热泵耦合系统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第4章 地热吸收式热泵技术
4.1 地热吸收式热泵技术原理及分类
4.1.1 地热吸收式热泵系统组成
4.1.2 地热吸收式热泵系统类型
4.1.3 地热吸收式热泵系统特点
4.2 地热吸收式热泵工质对
4.2.1 溴化锂水溶液的性质
4.2.2氨水溶液的性质
4.2.3新型工质对的研究
4.3地热吸收式热泵循环及计算分析
4.3.1 吸收式热泵循环
4.3.2 吸收式热泵部件的热力过程
4.3.3 一类单级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循环计算及其分析
4.3.4 第二类单级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循环计算及其分析
4.4 地热吸收式热泵技术应用及案例
4.4.1国外地热吸收式热泵系统案例
4.4.2国内地热吸收式热泵系统案例
参考文献
第5章 地热干燥技术
5.1 地热干燥技术原理及分类
5.1.1 地热干燥系统组成
5.1.2 地热干燥室类型
5.1.3 地热干燥系统特点
5.2物料干燥特性
5.2.1 物料性质与水分的关系
5.2.2 物料干燥机理
5.2.3物料的干燥特性曲线
5.2.4 典型物料的干燥工艺
5.3地热热泵干燥
5.3.1 地热热泵干燥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特点
5.3.2 热泵干燥装置的工艺及性能参数
5.3.3热泵干燥系统控制
热泵干燥创新技术5.3.4
地热干燥技术应用及案例5.4
5.4.1 国外地热干燥案例
5.4.2 国内地热干燥案例
参考文献
第6章 地热其他直接利用
6.1 地热温室
6.1.1 地热温空结构类型
6.1.2 地热温室加热方式
6.1.3 地热温室案例
6.2地热养殖
6.2.1 地热养殖方式
6.2.2 地热养殖温度控制
6.2.3 地热养殖案例
地热温泉康养
6.3.1 地热水的化学成分
6.3.2 地热水的疗养价值
6.3.3地热温泉案例
参考文献
第7章地热直接利用技术新进展
7.1 中深层单井地热供暖技术
7.1.1 单井地热换热原理及数学建模
7.1.2 单井地热换热影响因素
7.1.3 中深层单井地热供暖案例
索 引
7.2地热压缩吸收式热泵技术
7.2.1 压缩吸收式热泵技术原理
7.2.2压缩吸收式热泵系统性能
7.2.3压缩吸收式热泵实验研究
7.3 地热综合梯级利用技术
7.3.1 地热综合梯级利用技术原理
7.3.2地热综合梯级利用评价体系
7.3.3地热综合梯级利用模式
7.3.4地热综合梯级利用案例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地热能是蕴藏在地球内部的巨大的自然非碳基能源,已成为21世纪能源发展中不可忽视的清洁可再生能源之一。开发利用地热能对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解决当下日益严重的雾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地热能开发利用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17 年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联合发布了《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这是我国地热能发展的里程碑。2022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联合发布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指出,将积极推进地热能规模化开发,在北方地区大力推进中深层地热能供暖,积极探索东南沿海地区中深层地热能制冷技术应用,重点在有供暖、制冷双需求的华北平原和长江经济带等地区扩大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规模。
地热能的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地热发电和地热直接利用两大类。我国是一个以中低温地热资源为主的国家,发展地热直接利用可以很好地兼顾资源禀赋特点和当地用能需求。比如,在城镇发展区域供暖、空调制冷及制生活热水等地热直接利用方式;在农村发展地热水产养殖、温室大棚及农副产品烘干;在旅游区发展温泉疗养和理疗、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温泉文化”,以适应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地热直接利用的集约化趋势必然是资源高效综合梯级利用,并且结合当地需求定制不同开发模式。近年来,我国地热直接利用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已连续 20 年居于世界首位,地热能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清洁供暖的重要能源形式之一,涌现了一批重大工程,如“雄县模式”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为国家节能减排作出了突出贡献。
本书总结了近年来地热直接利用领域各项技术发展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可供从事地热能开发利用研究的科技工作者以及从事地热能产业开发的设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借鉴。
本书1章和第6章由龚宇烈、陆振能、骆超编写,第2章由李瑞霞、郭啸峰、李吴、卢星辰编写,第3 章由赵军、马凌、李扬编写,第4 章由李华山、杨磊编写,第5 章由姚远、刘雨兵编写,第7章由卜宪标、龚宇烈、陆振能编写。全书由陆振能统稿,龚宇烈、赵军、李瑞霞校阅。
本书的部分内容前期获得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编号:2009AA05Z43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12BAB12B00)及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编号:XDA21050500)的资助,在此表示深深感谢!本书的编写过程得到了汪集暘院士、庞忠和研究员、马伟斌研究员等地热专家和学者的指导与帮助,在此致以诚挚谢意!此外,本书中引用了国内外学者等的观点和相关内容,在此也表示感谢!
由于地热直接利用技术多样且涉及学科较多,同时限于编者的知识、能力,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与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