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售價:NT$
408.0
《
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导论(光启文库)
》
售價:NT$
296.0
《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
售價:NT$
429.0
《
泰山:一种中国信仰专论(法国汉学经典译丛)
》
售價:NT$
380.0
《
花外集斠箋
》
售價:NT$
704.0
《
有兽焉.8
》
售價:NT$
305.0
《
大学问·明清经济史讲稿
》
售價:NT$
330.0
《
中国国际法年刊(2023)
》
售價:NT$
539.0
|
編輯推薦: |
1.深宅大院、殿堂楼阁、亭台轩榭,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曲径通幽——散落台湾各地的古建筑,每一座都有其迷人之处。台湾的亚热带气候与地震台风的时常侵袭,让早期住民早早领会了因地制宜的智慧。明代之后,传统建筑随着汉人迁徙进入台湾,泉州、漳州与潮州派建筑争奇斗艳,台北苐一名刹——艋舺龙山寺,螺旋式藻井独具匠心;大龙峒保安宫,建造时两位名匠同台竞技,两种风格各领风骚。
2.掀开屋顶,看见藏在建筑里的台湾往事。不止解剖建筑,更阐释建筑凝聚的历史背景、社会变迁和文化内涵。从豪门宅第林本源园邸和林家花园中,可以看见清代台湾首富的气派格局与家庭生活;在精美大宅——筱云山庄、摘星山庄中,亦能看到台湾士大夫的诗礼传家、文人雅趣。而清代林安泰古厝被拆迁的经历,成为台湾古迹保存历程中的反面教材。古老的台南孔庙,开台湾文教之始;而理学堂大书院,作为台湾苐一座现代高等学堂,开启现代教育先河……每一座建筑都是立体的历史书写,是了解台湾文化的窗口,也中国建筑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3.“中国古建筑的知音”李乾朗,继续以“穿墙透壁”之法透视解剖台湾古建筑。精选35座经典古建筑剖绘细读,延伸解读14处相关建筑,涵盖6
|
內容簡介: |
李乾朗是“中国古建筑的知音”,被誉为台湾古迹的“解码人”。除了丰富的学养与古迹修复经验,他最为人所称道甚至称奇者,是具有一双独到的建筑透视眼,还有神乎其技的手绘功夫。本书汇集了李乾朗手绘的35处台湾经典古建筑,包括少数民族建筑、宅第、寺庙、城塞、书院、牌坊等六大类型,并附有14个延伸观察案例,其中包括台北苐一名刹——艋舺龙山寺,台湾蕞早的文庙建筑——台南孔庙,17世纪荷兰人建造的城堡——淡水红毛城,台湾超有代表性的庭园——林家花园,清代精美大宅——筱云山庄、摘星山庄,台湾苐一座现代高等学堂——理学堂大书院,等等。对于每座建筑,他不仅以剖绘揭露其关键部位,详细标注细部结构名称,而且从历史背景、建造方式、风格特点乃至文化意义等层面进行深入解读。面对一处建筑,他总能选取合适的角度、运用恰当的剖视技法,巧妙展现出重要、精彩且独特的部位,传达出砖石土木中蕴含的古老智慧。他的建筑手绘,也总能引人穿越时空,看见每一栋古建筑的前世今生。
|
關於作者: |
李乾朗:中国传统建筑研究者、古迹修护研究者、画家,历任台湾艺术大学艺术管理与文化政策研究所及古迹艺术修护学系客座教授,主持多项古迹与历史建筑的调查研究计划。1949 年出生,新北市淡水人,祖辈来自泉州同安。1968 年进入文化大学建筑与都市设计学系,成为著名建筑师卢毓骏的学生,开始对中国古建筑感兴趣。1972 年结识民俗学者林衡道与画家席德进,开始致力于台湾地区古建筑的田野调查工作。1978 年出版第一本著作《金门民居建筑》,其后出版《台湾建筑史》、《台湾近代建筑》、《二十世纪台湾建筑》、《台湾古建筑图解事典》、《古迹入门》(与俞怡萍合著)、《穿墙透壁》、《直探匠心》等一百二十余部与传统或近代建筑相关的著作。
|
目錄:
|
台湾古建筑导论
本书所选古建筑分布图
解构建筑剖视图画法
少数民族建筑
南投丨泰雅人万大社住屋
延伸观察 南投丨泰雅人眉原社住屋延伸观察 兰屿丨雅美人(达悟人)住屋
台东丨鲁凯人大南社青年会所
延伸观察 屏东丨鲁凯人大武社头目住屋
宅第
新北丨芦洲李宅
延伸观察 新竹丨关西叶宅
新北丨林本源园邸三落大厝
新北丨林本源园邸来青阁
延伸观察 新竹丨潜园爽吟阁
台北丨林安泰古厝
台中丨筱云山庄
台中丨摘星山庄
延伸观察 台中丨大甲梁宅
台中丨雾峰林家大花厅戏台
彰化丨马兴陈益源大厝
彰化丨永靖余三馆
延伸观察 澎湖民居
寺庙
新北丨淡水鄞山寺
延伸观察 新竹丨北埔慈天宫
台北丨大龙峒保安宫
台北丨台北孔庙
台北丨陈德星堂
延伸观察 宜兰丨郑氏家庙
台北丨艋舺龙山寺
延伸观察 新北丨淡水龙山寺前殿
新竹丨都城隍庙
延伸观察 嘉义丨城隍庙
彰化丨节孝祠
彰化丨鹿港天后宫
彰化丨鹿港龙山寺
云林丨北港朝天宫
延伸观察 新北丨先啬宫前殿
台南丨三山国王庙
台南丨祀典武庙
台南丨大天后宫
台南丨台南孔庙
城塞
新北丨淡水红毛城
台北丨台北府城承恩门
新竹丨迎曦门
台南丨赤崁楼
台南丨台湾府城大南门
高雄丨凤山县旧城
高雄丨旗后炮台
书院
新北丨理学堂大书院
延伸观察 新北丨
高雄丨凤仪书院
牌坊
台南丨接官亭石坊
延伸观察 苗栗丨天旌节孝坊
主要参考书目
|
內容試閱:
|
台湾的古建筑有遗物可供考证的并不多,早期住民的活动虽然可上溯千年以上,但因建材不易久存,今天无法看到百年以上的少数民族建筑。17世纪大航海时代,荷兰及西班牙人短暂侵占台湾,他们所筑造的城堡是今天台湾地区所见最古老的建筑,包括台南的热兰遮城、赤崁楼,以及淡水的红毛城。大部分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为明清时期的宫庙与宅第。台湾位于东亚航线中点,恰在南亚到东亚的十字路口,是东西文化交汇之处,也形塑出建筑的多元特质。
顺应风土气候,耐震避风降温
位于亚热带的台湾,常有地震、台风侵袭,先民建筑房舍必先考量耐震、避风与降温。居住在高山或海边的部族常采用半地穴建筑,如兰屿雅美人(达悟人)的住屋即用半地穴式,覆茅草顶,前坡长而后坡短,草顶以竹管固定,既能防风,也兼顾降温功能。居住在高山的泰雅人也有弧形屋顶之半地穴住屋,有防风与保温之优点。汉人民居除了深出檐之外,常设轩亭以避暑热。市街更常出现沿街成排的骑楼(亭仔脚),方便行人,也可供商业活动之用。古时候鹿港有所谓的“不见天”街道,功能在于让人们不受日晒雨淋之苦,还可以谈生意。
至于建筑之通风透气也有讲究。一般每个房间皆设二窗,或门上另辟气窗,促进空气对流。特别是正堂的空间,在正面设一门二窗,檐下常加两个小洞,美其名为“凤眼窗”。而供桌背后左右也设窗,由此在炎夏产生穿堂风以降温。
除了顺适台湾的气候,建筑也多采用本土的建材。台湾近海的城市可获得航行于台湾海峡的船只之压舱石,靠山的区域则多取用本岛的砂岩与页岩,如南部鲁凯人及排湾人多造石板屋,也广泛利用竹材。荷兰侵占时期引进的所谓“红毛土”,事实上即为洋灰(水泥的旧称),结合用牡蛎壳烧成的蛎灰,再掺入沙及糖汁,即成三合土。
承接大陆传统,匠派风格多元
台湾的传统建筑承接中国几千年的建筑传统,木结构技术与唐宋一脉相承,许多细节做法与北宋李诫《营造法式》所载相同,规模较大的宅第与寺庙采用木梁柱,利用榫卯结合。特别是瓜筒、吊筒及斗拱的技巧,能有效强化木构造建筑。随着闽南与粤东匠师入台,各派的风格相异其趣,例如泉州派梁架较疏朗,漳州派栋架较饱满,而潮州派的雕琢趋于细致。泉派建筑以鹿港龙山寺及台北艋舺龙山寺为代表,漳派建筑以台北保安宫为代表,而潮派以台南三山国王庙为典型。至20世纪初,台湾本土匠师崛起,云林北港朝天宫及台北陈德星堂出现假四垂屋顶,复杂的木结构与成熟的造型成功地结合为一体。假四垂屋顶的出现是一座里程碑,结合寺庙式样新定义,它引领1910年之后一百多年台湾庙宇建筑的设计潮流。
许多特殊做法也被广泛使用。屋顶下如果增加小屋顶,即形成“暗厝”,暗厝可使室内空间主从层次分明,但屋顶仍统一简洁,既可强化构造,也有利于雨水排放顺畅。双层屋顶结合的做法也广泛见于江南地区及闽粤地区,明代计成在《园冶》一书中即提及,称为“复水椽”。相信这应是非常古老的传统,在台南孔庙、鹿港天后宫及淡水鄞山寺皆可见到。
除了大木结构外,砖墙也是维持建筑坚固的主力。板桥林家花园来青阁为两层式楼阁,它的前后左右皆为木构,但四个角隅却用厚实的砖石墙体加固。台南孔庙的大成坊门,更是出现了巩固支柱的十字形厚墙,不但能强化构造,向四方伸出的燕尾屋脊亦为坊门增添庄严效果。
除了宅第与寺庙运用精巧的木结构,新竹的清代淡水厅城东门(迎曦门)与台北府城北门(承恩门)也采用了优异的木造技术。新竹迎曦门的可贵之处是,它可与清道光年间的筑城文献对照,文献记载中建造所用各种木材、砖瓦与石材之数量皆可与现状比对。台北承恩门则更可贵,由于很少人有机会上城楼,它的内部仍维持清光绪初年创建时的原貌,就古建筑的研究而言,其价值之高不言而喻。
植根儒道思想,融合民间信仰
古建筑背后蕴藏的核心价值是儒与道的思想。儒家以山水比德,省悟修养,敬天法祖,重视人伦。将人伦秩序投射到建筑上,以中轴对称为尚,所谓“左昭右穆”,中庸、和谐、平衡。台湾的传统民居以中轴对称布局为美,追求中尊旁卑的空间秩序。我们细观孔庙及古宅,如林安泰宅、板桥林宅或芦洲李宅,即可发现其严谨之左右对称格局,内部的妇女活动空间也被屏风界定出来。
其次,道家的影响也无所不在。老子谓“大象无形”与“曲则全”,道法自然,反映至台湾古建筑上,常常以“后山为屏,前水为镜”为环境设计之准则,接近建筑的路径也常常以曲折角度处理,尤其是依据《易经》八卦,以巽门(东南方开门)为优选。我们看筱云山庄及摘星山庄,它们的门楼不在中轴线上,而是坐落于东南角,体现奇正相生之理想。而且,引水流经建筑前面,亦符合道家“引水界气”的理论。
至于佛教建筑,台湾佛寺祖庭多源自福建,尤以临济宗为多。台湾佛寺之开山祖师多来自闽、粤,佛道混合较为普遍。清代台湾盛行在家佛教,即斋教。其建筑颇类似民宅,一般沿用正身带护龙之格局,装饰较简朴,似受到禅宗之影响。在大陆,北方多渐悟派,而南方多顿悟派之禅宗丛林,福建福州鼓山涌泉寺即属之。福建临济宗和尚来台弘法,常常也奉请民间信仰的神明,如天上圣母(妈祖)、关圣帝君,日久产生佛道合流现象。著名的北港朝天宫,即临济宗树璧和尚在清康熙年间迎请湄洲妈祖来台而建的。
台湾的佛寺如果建在城市街衢之中,常常融入民间信仰或道教,佛道神明并奉一寺,例如艋舺龙山寺或屏东双慈宫,同时供奉观音与妈祖。至于建于山区的佛寺,如高雄大岗山或新竹、苗栗交界的狮头山诸寺,则依山势地形规划,从山门转折进入解脱门、大雄宝殿及禅堂、方丈室,路径幽深,展现曲径通幽之境界,体现禅宗佛寺之特质。
泉漳名匠来台,本土大师展技
古时,匠师是一座建筑的设计者兼营造执行者,所以有时不必绘制许多图样,许多细节皆藏于脑中。只有少数匠师名字被记录在建筑石雕上,例如淡水福佑宫石门楣上可见石匠师姓名。清末至20世纪20年代,寺庙得到复兴,除了本地匠师外,也广向闽粤邀聘著名匠师,形成竞技场面。
本土寺庙营造大师陈应彬出生于今新北中和一带,祖籍福建漳州。他的家族中有长辈为木匠,清光绪初年台北府城兴建时,他曾参加城楼或城内衙署的建筑工程,学得大木技术。1908年北港朝天宫(曾遭火灾)重修,陈应彬得到机会大展身手。他率先在前殿采用假四垂屋顶,后来又陆续将这种样式应用于台北保安宫与陈德星堂。朝天宫前殿可谓这种形式的原型,在台湾寺庙建筑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泉州惠安溪底名匠辈出,清末王益顺成为首席大木匠师,1919年受聘来台北改建龙山寺,初次引进网目斗拱与平闇天花技术,开启了溪底派在台湾之影响力。对一般信众来说,庙宇只是供奉神明之所,但对一位匠师而言,必须虔诚敬仰神明,理解神明信仰之基本理念,他才能设计并建造。建筑之高低大小与雕琢主题必然反映所祀神明之特质,如关帝庙要壮硕威武而大气,妈祖庙则须温柔婉约而亲切。
除了陈应彬与王益顺两位庙宇大师外,还有桃园大木匠师叶金万与徒弟徐清,他们所建寺庙多分布于桃园、新竹、苗栗的客家地区。精细而富曲线的斗拱雕刻与修长弯曲的瓜筒造型是他们所建寺庙的特色。从陈应彬、王益顺与叶金万的庙宇作品来看,建筑辨识度高,个人风格明显,为台湾庙宇建筑创出了派别特征。
兼容古今智慧,创造永续传承
古建筑的色彩运用也遵循一些法则,五行中木为东,以青象征;火为南,以朱象征;金为西,以白象征;水为北,以黑象征;土为中,以黄象征。实际运用时未必直接遵循这些准则,但青色与黑色属阴,多用于王爷庙、宗祠祖厝,而朱色与黄色明亮,多用于关帝庙、妈祖庙和孔庙。目前保存百余年的古宅第,如彰化马兴陈益源大厝、板桥林本源三落大厝、台北林安泰古厝和新竹郑用锡进士第,它们的梁、柱、枋、堵等皆以刷黑色为主,因古时黑色亦称玄色,所谓“天玄地黄”,属于尊贵之色。
建筑物的墙壁因使用砖石或白灰,自然也有色彩明暗之别。靠近山区的民宅常用大面积的白灰粉墙,可获反光之利。古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桃园、新竹、苗栗山区的客家民宅庭院多以白墙来反射日落余晖,借以延长工作时间——白墙虽素朴,却是辛勤劳动者的福祉。
从历史来看,台湾古建筑包括早期台湾、荷兰与西班牙侵占时期、明郑时期、清代与日据时期等不同时代,以及不同形式与不同功能的建筑。但社会与生活方式是变动的,新的建筑将不断产生,而旧的建筑大多会失去其舞台,因而保存维护也成为新课题。寺庙能延续原有的祭拜功能,但住宅将面临设施老旧及生活形态改变的困境,如何修改旧建筑也成为一种设计的要求。然而无论如何,传统文化价值与习俗仍然深植现代人心中,今天的建筑应寻求顺应天地自然之美并融合古今优点的设计。
从欧美及日本的建筑发展脉络观之,古建筑具有多元的启发性,可让今人从中解读古人的智慧,而文化具有延续性,创造应根植于历史的积累。本书将台湾古建筑以众多的剖视图表现,使建筑成为可读、可识、可感的动人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