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推拿纲目
》
售價:NT$
1836.0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NT$
1112.0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NT$
347.0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NT$
265.0
《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售價:NT$
811.0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449.0
《
被误会的孔子
》
售價:NT$
203.0
《
“御容”与真相: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1840-1920)
》
售價:NT$
505.0
|
編輯推薦: |
蒙田 帕斯卡尔 卢梭 托克维尔
哲学大师们教你如何告别焦虑
“跳舞的时候,我就跳舞。睡觉的时候,我就睡觉。”
“读书和骑马,旅行和恋爱,食物和艺术,和女儿交谈,和猫玩耍,照料尚未完工的花园中的卷心菜。忠实地享受生而为人的一切。”
“在急于展示幸福的时代,诚实地表达悲伤。”
“我们之所以不幸福,是因为我们与自己疏远了。”
“只要我们还记得如何去感受快乐,就足以慰藉我们不安的内心。”
只有学会感知生命的高度和广度,我们才能不再不管什么都手忙脚乱地草草涉猎一番,从而开启目标坚定的工作。选择的艺术并不能让我们不安的心灵彻底安顿下来,但这种艺术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停下无意义的忙碌,开始有的放矢的追求。
|
內容簡介: |
“跳舞的时候,我就跳舞。睡觉的时候,我就睡觉。”
“读书和骑马,旅行和恋爱,食物和艺术,和女儿交谈,和猫玩耍,照料尚未完工的花园中的卷心菜。忠实地享受生而为人的一切。”
“在急于展示幸福的时代,诚实地表达悲伤。”
“我们之所以不幸福,是因为我们与自己疏远了。”
蒙田、帕斯卡尔、卢梭和托克维尔这四位哲学大师,以绝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思想力,探讨了幸福和焦虑的来源,把每个现代人脑海中时常冒出的想法,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出来。更为丰富的哲学视野,能够指引人们区分出哪些是人生中可有可无的装点,哪些才是生命里值得骄傲的桂冠。翻开本书,我们借此智慧的力量来平静焦虑的内心,找到独属于自己的幸福。
|
關於作者: |
作者:
本杰明·斯托里是美国富尔曼大学政治和国际事务学教授,托克维尔项目主任,现兼任美国公共政策企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研究员。他于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获得学士学位,于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他与妻子珍娜·西尔伯·斯托里合作,撰写了这本《我们为何如此焦虑》,该书英文版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于2021年出版。
译者:
赵宇飞,波士顿学院政治哲学专业博士候选人。主要关注启蒙运动政治哲学中的商业社会、文明、伦理等主题。独译或合译有《我们为何如此焦虑》、《社会科学的未来》等作品,并曾发表多篇论文。
|
目錄:
|
目录
中译本序001
序 我们都是不安的灵魂003
导论 四位法国哲学家怎样看待现代人的幸福观001
第一章 蒙田: 平凡生活的艺术010
“自我”脱胎于宗教战争之中010
人文主义的内在性与蒙田的影响014
灵魂与自我018
纯粹的生活何以成为美好的生活021
从对人的认识到对我的认识024
内在美德,或“无可挑剔的品质”028
内在满足的艺术:独处与社交的平衡之道035
友谊,是无条件的赞许041
蒙田的保守主义,一种权宜之计044
蒙田的政治人类学与现代政治的纷争051
第二章 帕斯卡尔: 内在的非人性053
蒙田在17世纪的影子053
是现代物理学家,也是奥古斯丁派基督徒056
放任自流与大权在握:当蒙田精神遇到福音精神061
现代人的自我认知:沉迷消遣,还是承认痛苦066
社会生活中的自我欺骗071
人类渴求正义076
真正的自我认知:人的自我超越080
在苦恼中追寻083
赌注091
隐身匿迹的上帝096
内心与爱的可能性099
帕斯卡尔的遗产:在急于展示幸福的时代,诚实地表达悲伤105
第三章 卢梭: 大自然救赎者的悲剧107
卢梭的第三条道路107
卢梭的新伊甸园与自我放逐112
英雄主义式的内在性118
一对美满的夫妇124
道德上的自我满足135
彻头彻尾的孤独144
卢梭的“可悲而伟大的体系”:发人深省的悲剧149
第四章 托克维尔:民主与赤裸的灵魂153
让民主照照镜子153
全员中产阶级社会?159
赤裸的世界167
怀疑令人面目全非170
自我省视176
孤独与渴望无条件的赞许179
内在性的政治与审慎的复苏185
结论 博雅教育与选择的艺术192
如何花掉筹码192
哲学家的木板195
致谢199
注释205
参考文献284
索引310
译者后记333
|
內容試閱:
|
中译本序
本杰明·斯托里和珍娜·西尔伯·斯托里
《我们为何如此焦虑》想要处理的问题,是我们在一所美国的文理学院任教期间,困扰了我们十七年之久的。我们的学生很有建树,也颇为幸运,但他们仍然深受焦虑、麻木和绝望的困扰。我们痛心地发现,在宝贵的大学四年期间,他们花了太多时间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逃避真正的问题。于是我们意识到,他们缺乏必要的思想资源,因而无法细致反思困扰着他们的不安感。
本书演绎了四位法国思想家之间的对话,他们以独特的力量感知到了不安感这一问题。我们介绍的这四位思想家虽然讲述的是西方的故事,但不安感并不仅仅是西方人才有的体验,而是全人类的共同体验。此外,我们认为,在现代性这项牵涉到全世界所有人的伟大人类实验中,不安感以某种特定的形式出现。因此,我们希望中国的读者会发现本书也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困境息息相关。
我们在本书中采取的方法,是通过更好地认识现代人所追求的那种幸福,来理解现代人感到不幸福的根源。我们将这种幸福称为“内在满足”。我们认为,这种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在16世纪的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变得尤为引人注目。它像一只凤凰一样,从那个时代的宗教战争的余烬中冉冉升起。米歇尔·德·蒙田是当时标志性的思想家,他试图通过教导我们“安居于此世”,来驯服人们的不安。通过不同语言阅读蒙田的历代读者,都会发现蒙田作品的风格、力量和感染力相当令人着迷。
在我们讲述的故事中,紧接着蒙田出场的思想家们——布莱兹·帕斯卡尔、让雅克·卢梭和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分别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探讨了蒙田提出的问题。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应对不安感的其他方法,并向我们介绍了西方思想史上的众多观点。我们力求心怀同情地进入我们处理的每位作家的视角,尽可能地为他们的观点作辩护。我们希望读者们也能如此,并利用这些观点来更深入地探讨我们提出的替代方案。
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及译者赵宇飞,他们让《我们为何如此焦虑》一书得以出版,面向中国读者。我们也感谢你们,我们的读者,对我们工作的关注。
华盛顿特区
2022年5月
译者后记
赵宇飞
一
《我们为何如此焦虑》是美国知名文理学院傅尔曼大学(Furman University)的本杰明·斯托里教授和珍娜·西尔伯·斯托里教授共同撰写的作品。斯托里夫妇均博士毕业于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专攻政治思想史方面的研究,学术功底扎实。在本书中,两位作者从思想史的视角出发,讨论了蒙田、帕斯卡尔、卢梭和托克维尔这四位法国思想家,试图追踪困扰着许多现代人的“不安”(restlessness)这一问题的思想渊源。全书文笔生动,深入浅出,同时不失学术上的严谨。英文版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刊行后,广受学术界内外的好评。
“不安”是当下许多中国学生和年轻人的切身感受。在高校里,尤其是在一些著名学府里,很容易观察到,有许多同学往往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尽可能地在各方面都做到完美,满足老师、家长、学校、社会的要求和期待:小心翼翼地安排选课,希望在每门课上都获得高分;积极参与各种社团和学生会;精打细算自己的时间,穿梭在多份实习工作之间……但如果询问这些绩优生:什么样的人生才是你认为值得一过的?什么才是你心目中幸福的生活?有很多人会感到茫然。这种茫然或许正是不安感的直接来源。由于不知道应该以什么作为生活的整体目标,因此就会焦躁不安地辗转于各种各样的事项之间,希望尽量为自己积累更多的筹码,比如绩点、实习经历、金钱,以便将来更方便地过上幸福的生活。
然而,这种心态并不能够让我们获得真正的幸福。如我们所知,一切的手段(means)都是要为了目的(ends)而服务的。如果目的尚不明确,那么手段积累得再多,又于事何补呢?在目的阙如之时,一味地试图积累更多的手段或筹码,只会让我们对每一次的得失都感到惶恐忧虑,惴惴不安,这样离幸福反而越来越远了。这就造成了一种相当悖谬的情形:我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理应能获得幸福,并且认为自己付出了如此多的努力,也值得享受幸福,但事实上真正感到自己生活幸福的人却少之又少。
其实,如今许多中国年轻人所面临的这一处境并不怎么特殊。本书的两位作者在美国高校学生身上观察到的情形,和大洋彼岸的同龄人相比,差别并不太大。在两位作者看来,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并不能够简单地归因于年轻人缺乏反思意识,不知道该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事实上,这种情形有其深刻的思想渊源。斯托里夫妇认为,现代人的生活处境和对于幸福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受到16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蒙田的影响。蒙田构造出了“内在满足”(immanent contentment)这一幸福生活的理想,该理想构成了现代人对幸福的基本理解。同时,在蒙田之后,帕斯卡尔、卢梭和托克维尔等思想家对蒙田式的生活理想做了深入的反思,批判和发展了蒙田的思路。
蒙田本人并没有使用过“内在满足”这一表述,该词是斯托里夫妇在写作本书过程中发明的,用来概括蒙田在他的著作中描述的那种生活理想。要充分理解蒙田式内在满足的生活理想,就首先需要了解蒙田式生活理想的对手,也即古典政治哲学传统和基督教传统。这两种传统分别提出了一套关于何为好的生活或幸福生活的理解,而蒙田在构建他全新的生活理想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将这两种传统作为“靶子”的。在古典政治哲学家中,亚里士多德对于幸福的论述最具代表性,也最有影响力。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最高善,人的一切技艺、研究、实践、选择都最终指向了幸福。而要实现幸福,就需要依赖于人过上合乎德性的生活。这里所谓的“德性”,既包括智慧和明智等理智德性,也包括勇敢、慷慨、大度、友善等道德德性。不过,显然只有少数人才能够拥有这些德性,因此获得幸福的也必然只有少数人。基督教传统对幸福的理解与古典政治哲学有所不同。在基督教看来,为上帝而活的人能够得到祝福。对于基督徒,幸福的根本来源不再是明智或大度等德性,而是上帝的恩典。然而,经过上帝拣选而得到恩典的,仍然只是少数人。因此,虽然古典政治哲学和基督教对何为幸福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但这两大前现代思想传统都认为,过上幸福的生活并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只有少数人才能获得幸福。并且,无论是德性还是恩典,判断标准都外在于个人。无论是古典政治哲学传统还是基督教传统,都并不认为我们可以主要通过依赖于内在的标准来获得幸福。
......
导论 四位法国哲学家怎样看待现代人的幸福观
每个社会都存在着某种关于人类生活的本质和目标的设想,并为此所驱动。正如托克维尔指出的,哪怕是自由主义社会,也同样如此——尽管自由主义社会不愿将这类设想明确下来并纳入法律。无论这些设想是否获得了官方认可,我们都摆脱不了对它们的依赖:生活如此忙碌,不容深思熟虑,当面临“我们应该怎样活着?”这一问题时,周遭的压力常常使我们理所当然地采纳那些现成的答案,然后一头扎进当下的琐务。虽然每一个社会中都有异见者——如怪咖、独立思想者、喜怒无常的反对派之类——但异见的界定,正是基于已然存在的某种标准。
人类世界欣欣向荣的美好愿景,推动了现代生活的蓬勃发展;这一愿景在16世纪的法国,得到了清晰有力的阐述。当越来越多的男男女女为之着迷,这一愿景也成为几代法国哲学家激烈交锋的主题。参与争论的哲学家们,隶属于法国的道德家(moralistes)或所谓“人类观察者”的传统。我们在此特别关注的是其中四位道德家:米歇尔·德·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布莱兹·帕斯卡尔(Blaise Pascal)、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和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他们每一位都能力非凡,各自都能阐明几种基本的现代幸福观之一。这几位哲学家有的构建了现代哲学人类学的前提,有的则从根本上否定了这些前提。他们以我们绝大多数人所难以企及的思想力,把每个现代人脑海中时常冒出的想法,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出来。在这里,我们试图借用这种力量,助益于我们自己的反思理解。
道德家的故事,要从16世纪法国的宗教战争开始讲起,伟大的散文家蒙田(1533—1592)就生活在这一时期。虽然蒙田生活的世界与我们今天截然不同,但他阐述了现代人的幸福观及其所有基本要素,对之后好几代的现代西方思想家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任何人只要沉浸在他的书中一两个小时,就会明白为何如此。正如最近一位评论家对几个世纪以来的读者经验的总结:“我敢打赌,任何一位蒙田的读者都会在某个时候放下手中的书,难以置信地说道:‘他怎么会对我本人了如指掌?’”如果我们想要理解自己,就应该去了解蒙田。
在其半自传体作品《蒙田随笔》(Essays)里那些令人难忘的散文中,蒙田阐明了其道德哲学的最基本诉求:“忠实地享受”生而为人的一切。“跳舞的时候,我就跳舞,”蒙田写道,“睡觉的时候,我就睡觉。”他找到了自己的幸福,他对任何单一面向的生活表示不屑,他选择愉快地参与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读书和骑马,旅行和恋爱,食物和艺术,和女儿交谈,和猫玩耍,照料尚未完工的花园中的卷心菜。尽管在世人的印象中,蒙田是一个怀疑主义的个人主义者,因为他驳斥了有关人类普遍福祉的观念,更强调欣赏人类的多样性,但他的怀疑主义的实际结果,却是这种新的、特殊的幸福理想——一种我们称之为内在满足(immanent contentment)的理想。蒙田式内在满足的公式,是在动态中调适自身:码放好我们的性情、追求和愉悦,以使我们始终保持兴致勃勃、“在家”和在当下的状态,但又同时保持冷静、轻松和平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