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Android游戏开发从入门到精通 第2版 王玉芹
》
售價:NT$
495.0
《
西班牙内战:秩序崩溃与激荡的世界格局:1936-1939
》
售價:NT$
990.0
《
非对称创新:中国企业赶超战略 魏江 刘洋
》
售價:NT$
495.0
《
潜能觉醒
》
售價:NT$
395.0
《
初平:汉末群雄混战(190—195)
》
售價:NT$
245.0
《
建安:官渡大决战(196—200)
》
售價:NT$
245.0
《
权力的图像——近代的中国海图与交流
》
售價:NT$
840.0
《
中亚民族史
》
售價:NT$
840.0
|
編輯推薦: |
◎ 天命论与纲常礼教崩溃后,政治的出路在哪里?
◎ 官场离心,新生士族崛起,权臣如何一步步掏空汉廷?
◎从“士人变异”的特殊视角,钩沉东汉覆亡前的30年历史,探秘三国源头。
◎“压榨式”使用史料,展现历史细节背后的动机、意志、情感、欲望、挣扎与无奈。
|
內容簡介: |
东汉中平六年四月丙辰,汉灵帝刘宏驾崩。各方势力对于权力、利益的争夺,转瞬进入冲刺阶段,更有一批党人革命者,蓄谋借助大将军,即外戚何进的力量,实现惊天变革。
袁绍是这批党人革命者的领袖,他向何进提议征召四方猛将豪杰进京,胁迫太后,诛杀宦官。何进一度犹豫不决,反被宦官斩杀,从而引发血腥政变。经此一变,不仅宦官被除,连带着外戚也被清除出政治舞台,但是,朝纲并没有因此而被修整,社会并没有因此而得安宁,局势反而一发不可收拾:武人走上了朝堂,士人掌握了武装,皇权复合体崩溃,臣权自强,关东联盟聚而又散,献帝西迁又东归,汉廷逐渐被掏空,军府成为新朝廷,割据,混战,天下大乱……
|
關於作者: |
于涛,历史学博士,长期从事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曾任中华书局《文史知识》编辑部主任。
|
目錄:
|
一、继位之争
谁来做天子:混乱的开始
名士入府:意欲何为
大将军的苦恼:杀不杀宦官
二、路在何方
除患:曙光初现
矛盾:士大夫的分化
路在何方:自强的出路是武装
三、武人崛起
武人的士人化:尴尬的单相思
忠君:皇甫嵩的底线
失控:董卓的自我解放
非常之举:废少立献
四、关东联盟
暂避锋芒:曲意合作的真相
不思进取:兴兵赴国难却因势利散
迁都与招安:被抛弃的雒阳旧臣
五、生存还是死亡
角色转变:从清流到地方实力派
弄潮儿:机关算尽总是空
客死他乡:生的惨淡与死的无奈
六、旧都浮尘
行刺:孤立无援中的自救
杀贼:王允下出的一步险棋
单相思:满天乌云浑不知
七、奉天子
和解:献帝地位的再认识
履约:曹操通使长安
东归: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八、新朝廷
军府:割据政权的新形式
建国:军府的朝廷化
附庸:被架空的许都汉廷
九、反扑
衣带诏的有无:天子的威力
效忠与背叛:荀彧之死
暴动:低龄化的政变者
十、花落谁家
榜样:自明本志的弦外音
候选人:机会均等
比试:兄弟争储
谁主沉浮:太子党在行动
十一、禅让
樊城之围:三家斗法
曹操与黄巾:太平理想与天下大业
校弦定音:汉魏政权交接
本书大事记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路在何方:自强的出路是武装
灵帝一朝发生的三件事,代表了臣权自强的新动向。
第一件事发生在建宁元年。这一年灵帝刚刚登上皇位,外戚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谋议清除宦官。在此次事件中有两点需要解释:
一点是窦、陈合作的基础。扶风窦氏是东汉著名的权贵之家,与皇室亲密无间,不是皇家的公主下嫁到窦府为媳,就是窦家的女儿入宫做了皇后。东汉外戚专权的“祸首”就是窦武的长辈窦宪。而窦武的女儿又是桓帝的皇后,灵帝自外藩继统,窦皇后升作太后,灵帝母系藩妃,即便因子而贵,受制度限制也只能称后,而不能和窦太后平起平坐。窦武官至大将军,也是故事使然,复制了太后临朝、外戚专政的模式。就身份言,陈蕃这样的一代名公、士大夫领袖,怎么会与外戚合作?
但窦、陈二人确有合作的基础。拿窦武来说,他是一个有着双重身份的人。一重身份是外戚,这毋庸置疑。另一重身份,他是名士,在经学上有颇高造诣,有过传道解惑的经历,并且他还是著名的党人领袖,与陈蕃齐名,位列“三君”之首。在第一次党锢之祸发生后,窦武以其特殊的身份,挺身而出,官可以不当,侯爷也可以不做,为的就是保全党人的性命。这样的外戚,自然要被士大夫视为知己,受到爱戴。
再就陈蕃而言,又有恩于窦家。桓帝立后的时候,中意的是田贵人,而陈蕃表示反对,并在他的一再坚持下,才最终选定了窦武的女儿。
第二点,控制机要中枢与军队。窦、陈决议清除宦官,随即进行了一次人事安排:“(窦)武于是引同志尹勋为尚书令,刘瑜为侍中,冯述为屯骑校尉。”尹勋,党人名士,名列“八顾”,因在扶立桓帝亲政中建功封侯,不罹第一次党锢之难;刘瑜,汉室宗亲,经学之士,娴于图谶之术,晓天文历算,对于宦官专权明确表示过不满;冯述,事迹不详。尚书令,是尚书台的长官,尚书台是东汉的政务中枢,尹勋出任尚书令,会在政令的制定上为窦武、陈蕃打击宦官提供方便;侍中,比起尚书,与天子更近一层,可以和天子朝夕相处,后来因为发生过侍中袭君的事件,侍中似乎被剥夺了侍从天子左右的特权。不过,这还要因人而异,像外戚、皇室成员,挂侍中衔,还是可以随时出入禁中,窦武子窦机、窦武侄窦靖早于刘瑜做了侍中,三位窦武、陈蕃的贴心人,以职务之便,时时向天子和太后陈说清除宦官的必要性,应该是情理中的事情;屯骑校尉,是北军将领之一。北军作为东汉的中央军,由五营组成,分属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长水校尉、射声校尉,平时承担京师卫戍,战时出征作战。窦武曾经担任越骑校尉,对京师武备应有相当的了解。在冯述出任屯骑校尉之前,窦武的侄子窦绍就任步兵校尉,于是北军五营中至少有两营要听命于窦武,由此看来,窦、陈谋议中可能已经有了必要时候动用武装来解决问题的方案。
窦、陈合作基础牢固,安排不能不说缜密,最终却没有战胜宦官,究其原因:
一是在行动中过于拘泥,事事要向太后请示汇报,拘捕宦官后还要经过一套司法程序,让他们认罪伏法,还是想走理性行政的老路。此点陈蕃也有所认识,他曾经向窦武说,要诛灭宦官,不必遵循常规。况且,太后并不赞成把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宦官群体,要求做到“诛其有罪”,适可而止。这使得宦官在处境危急之际,得以率先发难。
二是北军失控。窦武在得知宦官发难之后,马上来到窦绍的步兵营,进而寻求整个北军的支持,以对宦官展开反攻。当时,宦官纠集起来的武装主要来自宫内的卫士。而窦武对宫内卫士的掌控,虽然此前也有计划,譬如窦靖监羽林左骑,但还是准备不足。宫内虎贲、羽林仍旧掌握在宦官曹节手中。并且,宦官在突发事件中所表现出的操控能力,为窦武所不及。宦官谙熟皇权的使用,既已起事,首先便是拉天子入伙,进而质押尚书,发布诏书,令周靖、张奂接管北军。北军作为窦武扭转局势的最后希望,却因为素来就对宦官有畏惧之心而最终倒戈,窦武被杀。陈蕃虽然也把自己的属吏和学生武装起来,但区区八十余人,无济于事,最终陈蕃受辱而亡。
第二件事发生在中平二年的雒阳。名士张玄听说司空张温已被任命为车骑将军,即将率军西征,去讨伐凉州的边章叛乱,便前往张温处,进行游说。他陈述了当今天下大乱的根源是宦官干政,进而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闻中贵人公卿已下当出祖道于平乐观,明公总天下威重,握六师之要,若于中坐酒酣,鸣金鼓,整行阵,召军正执有罪者诛之,引兵还屯都亭,以次翦除中官,解天下之倒悬,报海内之怨毒,然后显用隐逸忠正之士,则边章之徒宛转股掌之上矣。”张玄说得很明白,张温兵权在握,趁着达官贵人为他送行之际,先杀几个罪大恶极者,然后起兵除掉宦官,解除天下苦难。但是,张温却认为自己做不了这样的事而作罢。
第三件事发生在中平五年的冀州。冀州刺史王芬聚集了一批豪杰之士,他们是:陈逸、许攸、周旌、襄楷等人。陈逸,陈蕃之子,在陈蕃罹难之后,得到陈蕃友人的保护,逃匿民间。许攸,前面已经提及,是“奔走之友”的成员之一,他在冀州出现,很有可能是使命在身。周旌,事迹不详。襄楷,这是一个与早期道教和佛教东传都有关联的人物,善“天文阴阳之术”,也正是基于他对天文变化的预测:“天文不利宦者,黄门、常侍真族灭矣”,王芬等人才决计乘灵帝北巡之际,废灵帝立合肥侯,并以地方盗贼横行、侵扰郡县为名,募集到了一支兵马。后灵帝取消北巡,刺杀行动流产,王芬自杀。
在这三件事中,窦武要控制北军,张玄看重张温手中的兵权,王芬要募集郡国兵,思路基本一致,就是要以武力为依托,消灭控制皇权的恶势力,乃至废旧立新。看来,武装已经成为解决东汉政治危机不可或缺的工具。而窦武的失败,张温的不作为,王芬的自杀,又使得武装能否为士大夫所用成为问题。
而桓灵以来,名士任侠蔚为风尚,士大夫出现武人化的倾向,使得武装必将成为士大夫的囊中物。
先来看名士任侠。前面讲“奔走之友”中就有“力能兼人”的侠客伍孚,那位党人名士张邈也是侠肝义胆。伍孚后来作为海内名士进了何进幕府,在那里他并不孤单,同气相求者有王匡、鲍信等人。王允也是文武兼修,“允少好大节,有志于立功。常习诵经传,朝夕试驰射”。还有以袁绍、袁术、曹操为代表的雒阳公子。仗气是年轻人的性格特征,而任侠,就要有些功夫了,曹操就曾有过表现:他偷偷摸进过张让的房间,被张让发现后,“舞手戟于庭,逾垣而出”,得到评价:“才武绝人,莫之能害。”任侠者又多权谋、喜兵法。像袁绍为何进出谋划策,引外兵入京;曹操汇集诸家兵法,编成《接要》,还为《孙子兵法》作注……
这些任侠的名士们,后来大多与军事结缘,有着或长或短的军旅生涯。袁绍担任过西园军中军校尉;曹操,要比袁绍更早地接触武装,有过实战经验。他曾作为骑都尉,率部进入颍川,与黄巾作战。后来也进入西园军,任典军校尉。那时他的理想就是能够为“国家讨贼立功”,封侯做征西将军;袁术,做过折冲校尉、虎贲中郎将;王匡、鲍信等还募过兵,有过自己的武装……
担任军职,拥有武装,加速了士大夫的武人化进程,使其在合法行政的手段之外,有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强力工具。窦武的覆辙可鉴,张温的不作为不必效仿,更不能像王芬那样被逼上绝路。
武装最终作为士大夫的大杀器,于中平六年八月戊辰得以施放,外戚、宦官两亡,而掌握武装的士大夫还未绽放胜利的喜悦,就遇到了由他们请来,但已失控,业已转化为攫取皇权的力量的董卓和他的凉州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