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思想的再发现(壹卷:近观系列,沟口雄三教授以其精湛的学术洞察力,旨在呈现一个全面而立体的中国思想图景)
》
售價:NT$
325.0
《
图以载道——传统绘画的图像叙事
》
售價:NT$
390.0
《
骨科康复学(第2版)
》
售價:NT$
1140.0
《
笔记启蒙 : 英国皇家学会与科学革命
》
售價:NT$
390.0
《
汉语副词研究论集(第六辑)
》
售價:NT$
490.0
《
干戈之影:商代的战争观念、武装者与武器装备
》
售價:NT$
340.0
《
镶嵌之美:古希腊罗马的马赛克艺术
》
售價:NT$
1390.0
《
后希腊化哲学:从斯多亚学派到奥利金的发展研究
》
售價:NT$
349.0
|
編輯推薦: |
如何为幼儿量身打造教育环境、如何形成有效师幼互动、如何评价幼儿的发展,上海市南阳实验幼儿园27年的实践成果
★详细说明关注幼儿个体差异的“环境创设”“师幼互动”“发展评价”如何做
★丰富的教育实践案例,全方位展示优秀的幼儿教师在一日生活中是如何“看见儿童、支持儿童”的
★紧扣教育前沿政策理念
1.上海市知名幼儿园南阳实验幼儿园,数十年园本化课程实践成果
2.紧扣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重点、难点:环境、师幼互动、评价
3.聚焦实践,一看就懂,拿来即用
|
內容簡介: |
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背景下,幼儿园如何做到对每一个孩子都给予高质量的支持?有一家幼儿园,对个别化教育的探索已经27年了,那就是上海市南阳实验幼儿园。
实施个别化教育的难点也是重点,即“环境创设”“师幼互动”“发展评价”,在本书中都有详细的诠释。如何为幼儿量身打造教育环境、如何形成有效师幼互动、如何评价幼儿的发展,这本实操性极强的书将带着老师们一起走进支持每一个孩子成长的个别化教育之路。
|
關於作者: |
李文静,上海市静安区南阳实验幼儿园园长。教育硕士、高级教师、一级一等校长。曾获“上海市园丁奖”“上海市三八红旗手”“静安区首批中青年拔尖人才”等荣誉。曾编写《个别化教育在行动》等书籍。
|
目錄:
|
前 言
一、 学前教育是“根”的事业
二、 幼儿园个别化教育回溯
三、 新一轮个别化教育的深化研究
第一章 个别化教育支持框架构建的缘起
第一节 显微阐幽——个别化教育的价值探问
一、 个别化教育的内涵
二、 个别化教育的理论基础
三、 个别化教育的价值追求
第二节 追根溯源——个别化教育园本化探索的历史沿革
一、 初探,变革教育方式
二、 铺开,确立办园理念
三、 创新,深化办园特色
四、 深化,确立课程理念
第三节 承前启后——个别化教育支持框架的初步构想
一、 提出构建支持框架的设想
二、 对个别化教育的实然反思
三、 对个别化教育的应然构想
第二章 经历的载体——满足需要的环境
第一节 幼儿园环境与幼儿经历
一、 环境对幼儿经历的重要意义
二、 需要引发幼儿与环境积极互动
第二节 基于幼儿经历视角下的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思考
一、 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
二、 幼儿园环境之问
第三节 满足需要的环境创设支持策略
一、 让环境静静等待幼儿需要
二、 让环境主动对接幼儿需要
三、 让幼儿成为环境的创造者
第三章 经历的陪伴——同频共振的互动
第一节 同频共振的师幼互动
一、 同频共振的内涵
二、 同频共振的生发条件
第二节 同频,让心与心相交,意与意相通
一、 在共情中随心而动
二、 在交融中称心如意
第三节 共振,把你、我、他变成我们
一、 共建中的交互
二、 顺应中的推进
三、 转换中的提携
第四章 经历的助力——发现进步的评价
第一节 发现进步的评价观
一、 对进步的诠释
二、 发现进步对幼儿经历的意义
三、 对评价中几对关系的认识
第二节 发现进步的多方评估
一、 幼儿主动发展评价指标的研发
二、 评价过程的多方参与
第三节 发现进步的支持策略
一、 用心捕捉,发现进步
二、 善用鼓励,激发进步
三、 班级文化,分享进步
第五章 研究的成效与展望
第一节 支持框架构建初显成效
一、 幼儿园课程领导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 幼儿在经历中全面而又富有个性地成长
第二节 个别化教育主张在项目研究中孵化萌芽
一、 寻找项目研究与教师发展的结合点
二、 以项目研究为线索,呼唤教育主张
三、 以项目研究为载体,探寻教育主张
第三节 幼儿园管理在项目研究中得以优化
一、 从“主观”到“客观”,建立“循证管理”运行机制
二、 变“集权”为“分权”,开展幼儿园保教监控中的“教师自治”
第四节 展望更美好的教育生态
一、 营造“尊重、包容、信任”的课程文化
二、 完善保障课程更优化的制度体系
三、 探索数字化赋能下的课程实施更优化
后 记
|
內容試閱:
|
实施个别化教育,启蒙生命成长
“创新”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动力,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能应对复杂问题、勇于创新的综合型人才。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厘清什么是创新,创新是一种意识,对人或事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和判断,善于思考、不盲信和盲从、善于质疑;创新是一种心智模式,是一个人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方式,它存在于每一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创新的背后,是有独立人格、独立思想的个体精神,包括自尊自信、乐于探究、敢于表达等,个体精神能让人发挥自主性,只有当个体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自身的发展与建构中,其创造性潜能的充分挖掘和发挥才会成为可能。因此,个体精神的培养,应成为各级各类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 学前教育是“根”的事业
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贯穿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乃至成人教育,各个学段的教育逐级而上、循序渐进,在协同努力中实现人的发展与飞跃。学龄前的儿童是朝阳,是花朵,是人之初的生命萌芽,正处于个体精神养成的启蒙阶段,也处于习惯、态度、情感等养成的关键期、敏感期,“开发蒙昧、培育根基”是学前教育的重要使命,幼儿园教育要着眼于人的全面素质启蒙,关注生命成长与发展的共性规律和个体差异,给予适宜引导和支持,让儿童在习得品行、养成习惯、萌发情感、发现世界的过程中建构自我,并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每一个人就成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先天的遗传,决定了相貌、智力、生理机能、气质类型,后天的家庭环境,则打下了生活的烙印,决定了独特的个性、情感和经验。孩子们牙牙学语、渐渐长大,走入人生的第一个小社会——幼儿园,和老师、同伴在一起,每一个“小小的我”,使幼儿园的群体活动环境呈现出群体多样化和个体个性化的特点,并成为了一种丰富的教育资源。群体活动环境中的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前提是要充分尊重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注重儿童潜能的开发和个性化教育,将差异视为一种可以推动儿童发展的资源,在共同生活和学习中,为每个儿童提供一系列机会,支持他们投入到自己需要和喜欢的活动中去。由此,儿童建立对自我的认知,引发生生间的相互了解、学习,在建构知识经验的同时,获得社会化的发展。
二、 幼儿园个别化教育回溯
无论时代进步到何种程度,上海市静安区南阳实验幼儿园(以下简称“南阳”或“南阳实幼”)的教育初心不变,那就是回归本源,关注每一个孩子的需要,支持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促进每一个孩子在全面素质启蒙的基础上获得思维能力发展。
3—6岁学龄前儿童的发展,既具有普遍的共性规律,又存在个性的发展差异,且年龄越小,个体间的差异就越大。如何“以儿童发展为本”,实施满足共性、兼顾个性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自1997年起,南阳实幼围绕着这个命题,走上了“个别化教育”的探索之路,这一走,已经有27年了,个别化教育的研究在南阳实幼生根发芽,伴随着不同研究阶段所遭遇的核心问题,我们先后开展了4项市级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围绕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途径与方法、教育评价等,积累了连续性的、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成果。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南阳实幼确立了“关注每一个孩子的需要,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的办园理念,形成了“促进儿童全面素质启蒙基础上思维能力发展见长”的办园特色,并提出了“让每一个孩子经历自己的学习过程”这一课程理念。从2001年9月办园理念的提出到2016年10月课程理念的提出,其间相隔了整整15年,在15年里,个别化教育实践完成了从无到有的创生,又面临了从有到优的挑战,那份对个别化教育理念的执着坚守和对儿童的热爱所引发的诸多新发现,引领着我们从已有经验中反思教育存在的瓶颈问题,并运用已有经验不断批判和超越自我。课程理念“让每一个孩子经历自己的学习过程”简单朴素、通俗易懂,然而,从理念到实践的转化,我们还有很多具体而复杂的难题亟待解决,课程观、教育观、儿童观的重塑,以往的经验与成果也将接受洗礼与检验。
三、 新一轮个别化教育的深化研究
本轮研究是个别化教育的传承与创新,我们将系统地梳理以往的个别化教育研究成果,从课程组织实施的角度,构建个别化教育支持框架,支持每一个孩子经历自己的学习过程。教育的着力点从“促进”转向了“支持”,“支持”表明鲜明的教育立场:一切以儿童主动经历为先,儿童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人,教师是儿童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支持者。研究突破的是作为教育者的立场变化,从儿童发展中的促进者到儿童发展中的支持者,“支持”的背后,是儿童观的重塑,以及课程观、教育观的更新迭代,是从观念到行动的一系列反思与再创造。只有遵循教育的普遍规律,并牢牢把握3—6岁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找准教育过程中最关键、最核心的教育要素,才能更好地达成支持儿童发展的目的。我们认为,在支持每一个孩子的个别化教育框架构建中,“环境创设”“师幼互动”“发展评价”三个要素最为重要。
1. 让满足需要的环境伴随着经历变得丰富而美好
环境是经历的开端,经历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被动的,我们追求的是让儿童主动经历。主动,是一种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状态,外在的驱动和内在的动机缺一不可。环境,既是一种外在的驱动媒介,又可激发内在动机。因此,我们将环境的创设确立为支持框架中的第一个教育要素。幼儿园的环境是校园时空内的物质环境、心理环境的总和。环境开启了儿童的经历之旅,并伴随着经历的全过程,从走进校园的这一刻起,儿童看到的每一处景,遇见的每一个人……都是有形或无形的环境。整个校园中的环境传递着办园理念和校园文化、蕴含于一日生活全过程。那么,怎样的环境才能支持儿童的学习呢?我们认为,它应该是能满足儿童经历过程中多样化需求的。首先,环境是重要的教育(学习)资源,是经历的开端。瑞吉欧教育理念认为“环境是儿童的第三位老师”,儿童在所见、所闻、所做、所感中与这位“老师”互动,润物细无声。正如古有孟母三迁,道出了人在环境中受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环境对人的影响就在一点一滴、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儿童沉浸于环境中,用眼睛、耳朵、身体和心灵感受着环境的真善美,并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建立与环境的联结。在环境创设中,要充分考虑幼儿在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宏观到微观,从具体到抽象,从外显到内隐……这也就是对儿童经历的全面、全过程的思考。其次,每一个儿童在同一个环境中接受着不一样的刺激。主动经历的关键在于,内在的学习动机是否被环境所激发。每个儿童都是不一样的,承认个体间存在差异,并尊重、顺应差异,是环境创设中第二个需要思考的基点。一个支持儿童主动经历的环境,一定是丰富的、包容多样需要的,能够为儿童的学习提供多种选择。在同一个时空里,每一个儿童都能按照自己的喜好和需要,找到感兴趣的内容,并以自己的方式与环境互动,探索、发现、体验学习的快乐。当环境与儿童的需要建立了联结,就能激发内在动机,让儿童的经历变得主动起来。满足个性化需要的环境,成就“一百个儿童的一百种经历”。再次,主动经历的学习者,是环境的创造者。一方面,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另一方面,人也在积极地与环境互动,从适应到融入,再到改变环境,主动的学习者与环境双向互动,相辅相成。教师要鼓励儿童成为环境的创造者,在环境创设中适度留白,为儿童的生成释放空间,让动态的环境满足儿童创造的需要,伴随儿童经历的过程。
2. 让同频共振的师幼互动助推每一份独特经历
学习在交流中得以推进与升华,个别化教育支持框架中的第二个要素是“同频共振的师幼互动”,师幼间的互动,每天都在进行。教师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在“人人出彩”的时代,如何更好地体现“教育公平”,让师爱照耀到教室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生命感受到成长的意义、价值与尊严?个别化教育对师幼互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考察着教师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化,考验着教师的教育智慧,诸如:接纳与包容个体发展的独特性,在顺应差异的同时给予支持、发现与运用个体发展之间的差异资源,服务于幼儿的学习过程,感知幼儿情绪情感的发生和变化,在共情中陪伴幼儿的成长……师幼互动,是教师与幼儿建立联结的手段及途径,当教与学双方之间建立了情感、行为等的联系,师幼互动就会成为学习中的助推器,更好地支持幼儿的主动经历。高质量的师幼互动,伴随着教师基于当下情境的周而复始的动态调整。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每一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则我自身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我们认为,同频,就是合拍,合拍才能共振,心与心相应,人与人相亲,成为一个休戚与共的整体。师幼互动的过程,就是师生间同频共振的过程,教师用心、用眼、用耳去听辨幼儿发出的声音和频率,在调整中达到音色和谐、节奏合拍,才能共同奏响美好的天籁之音。同频共振体现出教师作为教育者的责任和师爱,也是师幼互动的理想状态。同频共振的过程,是对课程理念不断深入认识的过程。对幼儿发展差异与独特性的发现、认识、尊重与包容,是同频共振的前提,让每一个孩子经历自己的学习过程,需要教师有一种坚信的力量,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同频共振的过程,是教师专业觉知的修炼过程。师幼互动,是教师与幼儿建立联系的重要途径,向内,寻找自己的行为,向外,寻找幼儿的行为,并使两种行为的产生与发展相互依存、互相反馈。具体来说,能敏锐地感知幼儿的行为表现,感知自身的语言、行为对幼儿产生影响,接收到来自于幼儿的反馈信息进行自身行为的灵活调适,在循环往复的互动中,教师作为专业者的“觉知”不断得以显现与提升。同频共振的过程,是教师支持儿童经历的过程,教与学相伴相随,要看到幼儿正在经历的过程,并给予适当的环境、尽可能的激励,不断寻找师生、生生间的共振点,使彼此的思维、认识与情感不断靠近,最终到达同一频率上,在相互影响中产生出有力共振,助推每一个幼儿的学习。
3. 让发现进步的评价激励每一个成长的精彩
经历就是在每一天的点点滴滴中变化,个别化教育支持框架中的第三个要素是“发展评价”。评价儿童、评价儿童的发展,是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的大事,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评价具有导向和激励的作用。自信、乐观、勇敢、坚持等品质并非与生俱来的,但都是我们期许幼儿在经历中获得的宝贵财富,如何更好地经历,并萌发这些宝贵的品质?这涉及了一个重要的因素:教育评价。南阳实幼的评价观是:发现进步。因为,我们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评价是教育的指挥棒,为教育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评价观的确立,对教育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从与幼儿相遇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开始了相知。了解和发现每一个幼儿的特点,并支持他们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就是我们教育的责任和使命。主动经历学习过程的学习者,是有自信的,有强大的内生力的。学习过程不会一帆风顺,我们希望通过外力驱动,让幼儿产生强大的内驱力,相信自己、接纳自己,为每一次经历总结经验、从中吸取教训,成为学习的主人。发现进步,是一种激励性评价,尊重每一个幼儿的发展差异,相信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潜能,让每一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目标、有努力的动力。发现进步的过程,就是发现变化的过程。进步,就是朝好的方向变化,变化需要努力、更需要时间,很多时候,在细微的点滴中发生的量变,累积到最终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教师应当相信每一个幼儿都有内在生长的力量,在培育中静待花开。
如果说,课程理念的提出是南阳实幼个别化教育研究中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那我们坚信,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个别化教育探索之路上一定会迎来更多“下一个”里程碑,鼓舞我们更深入地揭示出个别化教育的内涵和本质,尊重与把握儿童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顺应儿童的天性,张扬儿童的个性,激发儿童的灵性,观照生命内涵,涵养生命活力,支持与成就每一个儿童快乐成长、主动发展。
我们将继续探索前行!
南阳实验幼儿园
李文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