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敦煌写本文献学(增订本)
》
售價:NT$
1010.0
《
耕读史
》
售價:NT$
500.0
《
地理计算与R语言
》
售價:NT$
551.0
《
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NT$
398.0
《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售價:NT$
332.0
《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
UE5虚幻引擎必修课(视频教学版)
》
售價:NT$
505.0
《
真需求
》
售價:NT$
505.0
|
編輯推薦: |
一本专门记录上海纽约大学创建与发展的著作,不仅是对这所学校从初创到如今每一步成长的回顾和总结,更是对高等教育理念和实践的深刻探讨和反思。
上海纽约大学的筹划和建设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俞立中作为创校校长,参与了学校创建和发展的全过程,所以觉得有这份责任把这段历史记录下来。在书中,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上海纽约大学从初创到如今的每一步成长,包括其背后的政策背景、教育资源整合、教育理念的确立与实践等。这些都将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一个国际化、创新性的大学是如何在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中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的。
|
內容簡介: |
作者俞立中回顾了上海纽约大学筹备和建设期间的过程。贯穿全书的主线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理想,体现了“让世界成为你的课堂”的办学特色,其中包含了人才培养、文化融合、社会服务、大学治理、校长 职责等话题,特别讲述了在当今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变革以及教育国际合作的价值和意义。第一、二章基本是记述性的,希望对上海纽约大学的筹建和成立过程作详细的介绍,尽可能还原历史。后面的几章则是个人的感悟。作者试图在适当的章节中插入自 己的人生故事,上山下乡、恢复高考、大学生活、出国留学、教学科研以及在大学管理岗 位上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等经历,以及对教育的理解。
|
關於作者: |
俞立中博士是上海纽约大学首任校长(2012-2020),曾担任华东师范大学校长(2006-2012)、上海师范大学校长(2003-2005),在大学管理岗位工作上 了 24 年。他于 1982 年获华东师范大学理学士学位,1989 年获英国利物浦大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环境磁学、环境演变与可持续发展等,先后获教育 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 7 项,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发表论著 180 多篇(部)。他在科学领域 和高等教育领域有着广泛的国际合作,曾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教席; 先后获得美国蒙特克莱州立大学、法国人文高师、英国拉夫堡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的名誉博士;2013 年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2019 年 获纽约大学校长勋章。 现为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上海市青少年科普促进会名誉理事长、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首席专家顾问、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会专 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宋庆龄学校专家委员会主任、《上海教师》学术委员会主任、 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
|
目錄:
|
引 子 / 001
第一章 艰难而愉快的创办之路 / 007
从纽约大学上海中心到上海纽约大学 / 010
有共识才有合作 / 013
谈判如同登山 / 018
齐心协力,志在必行 / 025
第一所中美合作大学的诞生 / 036
第二章 探索、改革、创新 / 043
吸引并留住各国优秀教授 / 046
选拔优秀且适合的学生 / 054
探索21世纪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060
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和考评方式 / 068
第三章 个人的“梦”和世界的“梦” / 081
追梦人 / 085 我的大学梦 / 090
融入世界的梦 / 096 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 103
第四章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理解和文化融合 / 111
跨越文化鸿沟 / 114
中外合作办学的社会责任 / 124
为了走向世界的年青一代 / 130
第五章 大学治理文化磨合 / 139
磨合与兼容 / 143
“我们都是学习者” / 150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 157
第六章 共同的家园 / 163
我们在共同创造历史 / 166
在职业发展中成长 / 179
共享资源,共同前行 / 189
第七章 学会学习,学会选择,学会思辨 / 209
更新教育理念,追逐人生理想 / 212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 / 219 理性思考,多元选择 / 229
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学会选择 / 242
第八章 “存在就是成功” / 249
闪烁时代光辉的教育理想 / 251
学生眼中的上海纽约大学 / 259
从多元文化氛围中看到更大的世界 / 268
第九章 直面全球疫情的挑战 / 277
在线沟通 共渡难关 / 279
坚持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学习 / 284
在线教学模式与 AI应用的探索 / 292
尾 声 / 299
|
內容試閱:
|
上海纽约大学创校校长俞立中平时经常说的一句话,“上海纽约大学的创建是应了‘天时、地利、人和’,融入了很多人的智慧和付出”,我们面前的这本书提供了最详细的注解;而俞校长本人,则是其中“人和”的最佳体现。
尽管我经常夸耀我最厉害的身份是“俞校长的‘学长’”——比“七八级”的他早半年走进华东师大校园,我作为普通教师近距离认识本书作者时,他已经是华东师大的副校长了。记得与俞校长的最早个人交谈,是我在本世纪初在哥伦比亚大学做富布莱特访问学者期间,去新泽西州城市大学开会,碰巧他应邀在那里做讲座。当时盛传他要到上海师范大学去做校长,而他那时还在犹豫要不要去;我记得当时是这么对他说的:“我觉得应该去,毕竟正校长比副校长更容易实现你对大学的理解。”
俞副校长变成俞正校长是那次交谈将近两年以后的事情,所以我绝不敢再次夸耀说我的鼓励起了任何作用;但我确实从那时开始就以为,对当代中国大学应该“长什么样”,俞校长是有很自觉的思考、很坚定的探索的。俞立中在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纽约大学三所各有特点的大学担任校长,每个岗位上都留下了他的这种思考和探索的鲜明印记。
对于作为当代中国大学理念之卓越的探索者和实践者的俞立中来说,上海纽约大学无疑是上述三所学校中,甚至可以说是在同时期所有中国高校当中,想象空间最大、挑战性也最大的一所学校。
还在上海纽约大学的筹建过程中,中方合办主体华东师大的一段独特历史,就引起敏锐人士的关注。华东师大主要前身是成立于1924年的大夏大学、成立于1925年的光华大学,同时它也接纳了1879年成立的上海圣约翰大学在1952年拆散后相对来说最大的部分,即文学院、理学院和图书馆。一个问题很自然地提出来了:1879年成立的上海圣约翰大学在1952年成为历史,而1831年成立的纽约大学,则在2012年成为第一所中美合办高校的美方学校;从1952年到2012年的这六十年间,中外高等教育合作交流的历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虽然从法律上说,上海纽约大学是一所根据中国相关法律成立的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但从学术上说,上海纽约大学是美国纽约大学的全球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而个别人会因此而有意无意地把上海纽约大学误称作“纽约大学的上海校区”。为了一方面强调上海纽约大学的成立背景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有完整的教育主权,另一方面强调上海纽约大学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美人文交流和浦东开发开放等方面承担着突出使命,华东师大的党政领导在创办上海纽约大学之初,就比较自觉地把时代精神与历史意识结合起来的。时任华东师大党委书记的张济顺是一位研究城市史和教育史的专家;她在上海纽约大学建校之初就做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判断:如果圣约翰大学在1952年的终结意味着美式教育的覆灭,那么上海纽约大学的创办则意味着“美国梦”式的全球化教育理念的重启。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张济顺的观点是,时隔六十年后美式教育的重启,不能仅仅理解为中国国家主权前提下引进美式教育,不应该只是一个国家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传统向另一个国家的单向移植,而应该为不同国家教育传统的相互学习和有机融合,创造一个独特的先例。我们校园网主页上是这么说的:“上海纽约大学将纽约大学全球教育体系中丰富的智力资源融入灿烂的中国文化,身体力行当代高等教育的最高理想,带领学生获得学业与精神的双重收获,培养他们成为人生旅程的领导者,在无涯的学海中求索关于人与自然的新知卓见。”我在上海纽约大学建校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发言中,更具体地提到:“我们致力于把学以成人、教学相长、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与教研统一、文理融通、手脑并用、群己共进的办学传统,结合起来。”受包括俞立中、约翰?塞克斯顿、杰夫?雷蒙、卫周安和赵中建、丁树哲等在内的上海纽约大学同事们的思考和实践的启发,我还觉得,像上海纽约大学这样的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是能够甚至应该在实现教育的“培育”功能和“选拔”功能的本末相宜、求知的“好奇”传统与“忧患”传统的相互补充、教学的“理智”训练和“理性”训练的缺一不可、学校的“有言之教”与“不言之教”的有机融合方面,发挥独特优势的。
无论是“结合”,还是“融合”,都是说说容易,做起来难。在像高等教育国际合作这样的领域,其实就是纸上谈兵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但不管怎么样,上海纽约大学早就不仅已经从纸上走到地上,而且从浦西来到到浦东,从世纪大道来到三林前滩,从第一个十年进入第二个十年。对上海纽约大学从酝酿到探索到建成到发展的全过程,俞立中校长是最权威的叙述者,而这本书则是有关这个过程的最权威叙述文本。当然,本书并不是上海纽约大学的官方校史;书中虽然提供了与学校第一个十年相关的不少重要而准确的材料,但它毕竟更多是俞校长对他自己参与的学校筹办和建设发展过程中的人和事的记录。但即便如此,俞校长的热情而平和、忠诚而智慧、脚踏实地而坚忍不拔,这些品质和努力,都为本书的极高价值做了最好注解。
说到这里,或许可以夸耀几句我与俞校长的特殊缘分:我们这两个中美合办高校校长岗位的前后任承担者,第一次个别长谈是发生在美国的;年龄相差九岁的我们,生日却都在英国使臣马嘎尔尼觐见乾隆皇帝的那天;我于2011年7月回华东师大担任党委书记以后,与俞校长党政搭档工作了一年多,因而可以说在张济顺书记之后,跟俞校长一起经历了上海纽约大学筹备工作的最后阶段。除了这些以外,特别有意思的是,纽约大学最早派到上海来为合作办学探路的唐力行教授,在找到时任上海师范大学校长的俞立中的差不多同时,碰巧也经我们一位共同朋友的推荐,找到了我,我当时在上海社科院任党委副书记但学术身份仍为华东师大哲学系教授。2020年6月我来上海纽约大学接任俞校长后,唐力行老师为了鼓励我把新岗位的工作做好,几次提醒我在上海纽约大学最初阶段的虽然无意但意味深长的特殊参与。
说实在的,要把这个新岗位工作做好,确实是有独特挑战的。从2004年7月到上海社科院做党委副书记,到2011年7月回华东师大做党委书记,再到2020年6月到上海纽约大学做校长,我都可以说是“无证上岗”,既没有岗前培训期,也没有岗位实习期。但前两个岗位都在所谓“体制内”单位,不仅有明确而不断完善着的规章制度,而且有训练有素职责明确的中层干部队伍。而上海纽约大学校长的岗位履职,则对任职者的多方面能力和努力都提出了特殊要求。我虽然在这个岗位上任职将近四年了、第一个任期即将到届,也依然有一种“无证上岗”之感,也依然常常会出现“全没想到”甚至“匪夷所思”的情况。现在读到俞校长写的这本书,我心里踏实不少;不仅对我这个目前仍然在职者,而且对未来的接棒者,俞校长写了一本再好不过的上岗手册。这本书中不仅有“3C”(Communication即沟通、Compromise即让步和Cooperation即合作)这样的精辟概括,而且有作者与校内外各方做沟通、在坚持原则前提下做妥协、在学校工作各环节各阶段与同事——尤其是美方同事——做合作的大量事例。这些概括和事例,会使包括我在内的上海纽约大学的管理人员,乃至上海纽约大学的所有共同体成员,在学校的不同岗位上,都经历更加丰富也更有乐趣的学习体验。
童世骏
2024年5月6日
我和上海纽约大学(自序)
退休后的这段时间里,还经常有人来咨询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的申请程序与筹建过程以及可能碰到的问题,也常常会问到我在上海纽约大学建设过程中的经历和体会。上海纽约大学的筹划和建设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我有幸参与了学校创建和发展的全过程,觉得有责任把这段历史记录下来。无论是经验或教训,对中外合作办学、对大学治理、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兴许有点作用。我希望能如实地记录下这段难忘的历程,也是向所有关心和支持上海纽约大学建设发展的人们一个交代。于是,欣然命笔。
在我和出版社商讨中,得知编辑期待这本书更有可读性,尽可能讲一些故事。既然是讲故事,就要有场景、人物、对话和发生的事情,需要细节。因为是谈教育,特别是谈中外合作办学,必然要涉及自己认同的教育理念或处事方式。上海纽约大学的创建和成长又是一段历史,其中涉及了很多人和事,如何尊重历史,客观如实地展示这段历史,也是难点。兼顾好故事性、可读性和教育理念、创办历史,着实让我感到为难,很担心写得非驴非马。一次次想打退堂鼓,但出于责任,我还得硬着头皮写。好在本书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尤其是参与上海纽约大学创建的朋友们——赵中建、郭纬、丁树哲、毕蔚、周奕韵、王政吉、夏星、郭昊等以及学校职业发展中心和传播部的同事们。他们不仅向我提供了一些难得的历史资料,帮助我回忆学校建设与发展的过程,还一直在鼓励我、督促我,让我这个“烂笔头”鼓起勇气,重整旗鼓,继续努力。衷心地感谢他们!
本书以我退休为引子,回顾了上海纽约大学筹备和建设期间的过程。贯穿全书的主线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理想,体现了“让世界成为你的课堂”的办学特色,其中包含了人才培养、文化融合、社会服务、大学治理、校长职责等话题,特别讲述了在当今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变革以及教育国际合作的价值和意义。第一、二章基本是记述性的,希望对上海纽约大学的筹建和成立过程作详细的介绍,尽可能还原历史。而后面的几章则是个人的感悟。我试图在适当的章节中插入自己的人生故事,上山下乡、恢复高考、大学生活、出国留学、教学科研以及在大学管理岗位上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等经历,谈谈我对教育的理解。因此,本书又像是个人叙事,大多是讲我参与的上海纽约大学建设的故事,这也是我把自序起名为“我和上海纽约大学”的原因。书中的一些思考只是供读者参考而已。
第一章讲上海纽约大学的筹建过程。从设立纽约大学上海中心到创建上海纽约大学的背景和共识,从沟通谈判、筹办学校到批准创立的过程,有很多事情值得阐述。筹办一所学校事无巨细,建设中美合作大学更是需要各方沟通协调。我之所以不吝笔墨书写了谈判和筹建过程中的一次次沟通,一个个故事,是希望留下这些珍贵的记忆,也为后来者提供参考。在我直接参与的那些部分,我凭记忆做了比较详细的叙事描述。坦率地讲,上海纽约大学的创建是应了“天时、地利、人和”,融入了很多人的智慧和付出。有人问,为什么要创办上海纽约大学?中外谈判中会出现什么问题?申报和筹建涉及哪些方面的工作?我希望能把上海纽约大学创办过程准确地写下来,但整个谈判过程主要是由时任华东师大副校长陈群教授带领学校国际交流处、国际教育中心的同事们完成的,而筹建过程也是由以陈群副校长为组长、校长助理郭为禄为常务副组长、国际教育中心主任赵中建为副组长、郭纬为办公室主任的上海纽约大学筹建工作组同事们具体实施的。因此,为了避免冗长,有关上海纽约大学筹建过程中所涉及的具体工作,我根据《上海纽约大学筹建大事记》等资料,提取其中相关内容,作为本书附录,按时间顺序用记事方式来叙述,提供正在筹办中外合作大学的同行们参考或借鉴。
第二章是建校初期的设计和实践。立足探索、改革、创新,上海纽约大学努力追求与时代特征相契合的办学理想。本章讲述了在办学之初我们面临的机遇、挑战和解决办法,包括教授聘任的原则;吸引优秀学生与优秀教师的“鸡与蛋”解决方案;本科招生方式与评价标准的改革,招收优秀且适合的学生的理念;在双向选择中建议学生思考的五个问题;融课堂教学、文化体验、社会观察、研究实践为一体的培养模式;以创新和创造力培养为核心的21世纪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和考评方式;学术资源中心和学业咨询制度的设立等方面。大部分内容是中美双方在上海纽约大学设立前就讨论和设计的,但在实践中不断有改进,至今有了很大的变化。我更多是在学习和理解中予以阐述的。
第三章讲述了首届学生入学的感人场景,他们是第一批敢于“吃螃蟹”的学生。我根据回忆,描绘了建校初期学生群体的精神面貌,创建新型大学的困惑和艰辛。同时具体阐述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新生入学教育,家长看到孩子成长变化的喜悦心情以及对学生未来的期待。由于选拔标准和选拔方式的不同,上海纽约大学的学生有自己的特质;学校的培养模式也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权,促使他们主动学习和成长。我在这个章节中插入了自己下乡和上大学的经历,并从个人感受出发,准备了在首届学生人学典礼上的讲话。鼓励同学们“永远有一个美好的梦”,希望同学们“为实现梦想而努力”,“把个人的梦和社会的梦、世界的梦联系起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四章是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理解和文化融合。阐述了国际化大学的重要使命,特别在当前形势下的大学理念和责任,也谈到了我在国外留学时对文化理解和文化融合的体会。本章涉及到跨越文化藩篱的各项举措,包括学生宿舍的安排原则及挑战,各种文化体验活动,学生社团与文体俱乐部建设,社会服务中的文化融合;提到了校内外人士为促进多元文化融合的辛勤付出等。我试图引用一些相关材料和故事来表达文化理解和文化融合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如,各国学生相互帮助、组织假期活动、学生的体验、家长对孩子跨文化意识的认识和支持,以及在当今时代高等教育应该如何与时俱进等。不仅从中外学生的话语中感受文化融合的重要性,也讲到了各国教授体验中国文化的故事,以及中外教授在教学中利用当地文化资源的努力。
第五章是大学治理模式和管理文化磨合,叙述了对大学治理模式的思考,加强和老师与学生的沟通,建设大学文化的重要性。本章特别讲到了中美管理文化的磨合,如:学生隐私权保护和家长知情权的冲突,对媒体采访报道的不同认知以及如何达成共识,建立领导层人事决策程序的过程,学籍管理中如何协调中美两个学位要求,在学校数据库建设中的不同考虑,中外合作办学的3C治理原则,合作协议中关于遵守当地法律法规与确保学术自由的共识,执行学校章程中的不同理解和解决办法等。本章也谈了我个人认为在国内高校治理中值得改进的问题,以及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等。
第六章“共同的家园”,描述了首届毕业典礼的场景,重点在首届毕业生在校成长和在职发展的故事。还简要回顾了上海纽约大学落户浦东,在改革开放的热土上与社区互动,辐射大学文化;以及如何回馈华东师大的支持和帮助;从华东师大青年教师听课观摩的总结中更体会到上海纽约大学探索的价值和意义。
第七章“学会学习,学会选择,学会思辨”,拟从大学教育的根本问题入手,展示已经毕业的七届中国学生的变化与成长,以及探索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成效,包括学生选择上海纽约大学的理由,在校期间的变化,毕业后的去向,以及学生的感想等。
第八章“存在就是成功”叙述了国际学生眼中的上海纽约大学,在多元文化的学习生活环境中的成长和体会,也谈到了中美合作办学遇到的外部挑战。
第九章“直面全球疫情的挑战”是讲述2020年全球疫情对学校的挑战,详细记录了学校各方的沟通和合作,新冠疫情扩散给学生和家长带来的焦虑,学校应对不确定情势的决策响应,给重灾区学生的援助,学生间的相互帮助等。本章特别描述了学生在疫情期间坚持线上与线下学习的情况,学校在线教学的探索,以及AI赋能的数据素养教育。
从第六章到第八章讲了很多学生的故事,显得有点冗长。我查阅了学校网站和社会媒体的报道,从上海纽约大学历届毕业生的采访文章中摘取了部分学生的故事。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故事,实在无法涵盖,只能选取典型的事例。但校友们历历在目,每每重读这些文章,我会一次次地被大家的故事感动。这是当年同学们的亲身感受和毕业后的表现,我实在不忍心取舍。仅从这些典型的事例中,读者可以看到上海纽约大学的培养模式给学生带来了什么变化。
最后部分是尾声,重点是拾遗补缺,想谈谈中美合作办学的体会与感受,以及我对大学教育的认识。最后,讲了我对大学文化建设的感受,叙述了在三所不同类型的大学与学生沟通的故事。
本书参考引用了很多人发表或未曾发表的故事和文字,包括我、赵中建老师或其他人执笔撰写的《上海纽约大学简报》,新闻媒体的报道和专访,学校网页上的文章,学校微博或微信上的素材等,很多学生的故事和感言是从学校传播部对学生采访的文章中摘取的,我做了适当的压缩改编。坦率地讲,除了我记忆和讲述的个人与学校的故事外,本书也是所有参与上海纽约大学创建和发展人们的纪实作品,特别要感谢赵中建、郭纬、王政吉等老师,感谢童世骏校长、Lehman常务副校长,感谢诸多校内和校外的记者们,他们的文字给了我很多启发。传播部的同事樊素应邀对本书进行了修正,本人深表感激。
回顾上海纽约大学的发展路程,有欣喜,也有遗憾,更多是期待。我只能说,实现教育理想任重道远,同志还须努力。
俞立中
2024年3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