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我和我的歌(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关牧村的个人自传)

書城自編碼: 4039179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傳記艺术家
作者: 关牧村
國際書號(ISBN): 9787507558999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39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NT$ 500.0
当你沉默时(悬疑推理 反PUA 反家暴 女性独立小说,揭秘情感PUA的真相,女性自我救赎的文学典范)
《 当你沉默时(悬疑推理 反PUA 反家暴 女性独立小说,揭秘情感PUA的真相,女性自我救赎的文学典范) 》

售價:NT$ 255.0
不止江湖
《 不止江湖 》

售價:NT$ 449.0
天才留步!——从文艺复兴到新艺术运动(一本关于艺术天才的鲜活故事集,聚焦艺术史的高光时刻!)
《 天才留步!——从文艺复兴到新艺术运动(一本关于艺术天才的鲜活故事集,聚焦艺术史的高光时刻!) 》

售價:NT$ 704.0
双城史
《 双城史 》

售價:NT$ 505.0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不是问题的问题(哲学大师冯友兰和年轻人谈心,命运解读)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不是问题的问题(哲学大师冯友兰和年轻人谈心,命运解读) 》

售價:NT$ 254.0
月与蟹(青鲤文库)荣获第144届直木奖,天才推理作家经典作品全新译本。一部青春狂想曲,带你登上心理悬疑之巅。
《 月与蟹(青鲤文库)荣获第144届直木奖,天才推理作家经典作品全新译本。一部青春狂想曲,带你登上心理悬疑之巅。 》

售價:NT$ 230.0
索恩丛书·盛清统治下的太监与皇帝
《 索恩丛书·盛清统治下的太监与皇帝 》

售價:NT$ 403.0

編輯推薦:
1.本书是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关牧村的个人自传,其艺术生涯始于对音乐的无限热爱和执着追求,其歌声深情而富有感染力,深受海内外听众喜爱。
2.关牧村演唱的许多歌曲都成为经典,如《假如你要认识我》《一支难忘的歌》《金风吹来的时候》《月光下的凤尾竹》《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打起手鼓唱起歌》《祝酒歌》等。她的歌声如同历史的长河,流淌在每一个热爱音乐的人的心中,承载了几代人的美好记忆。
內容簡介:
本书是关牧村撰写的个人自传。她在本书中详细地回顾了自己走过的艺术人生道路,讲述了自己从一个文艺青年,成长为人民群众喜爱的著名歌唱家的奋斗历程。
本书不仅是关牧村个人的成长记录,也是中国音乐史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关牧村成长中有哪些鲜为人知的经历和感人的故事,她的艺术人生对喜欢歌唱的人有哪些启迪?看了《我和我的歌》,读者一定会从中找到答案。
通过本书,人们可以看到关牧村对歌唱艺术永无止境的追求,更能感受到她面对挫折和困境表现出的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体会到她对人民群众、对恩师和同事的感恩和热爱。
關於作者:
关牧村,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师从沈湘教授;就读于南开大学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顾问,天津音乐家协会主席。
关牧村艺术修养深厚,坚持以民族性为基础,吸收美声唱法之长,形成了独有的演唱风格和特色。尤其是对生命的体验和对歌唱艺术的经验融合,使她的歌唱音色醇美、质朴、深沉,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深受国内外广大观众的喜爱。
关牧村演唱过二百多首经典作品,以《假如你要认识我》《一支难忘的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打起手鼓唱起歌》《祝酒歌》《月光下的凤尾竹》《金风吹来的时候》等作品为大家所熟悉。
关牧村曾获首届中国金唱片奖、首届全国听众最喜爱的歌唱演员奖等。
关牧村曾连续六届当选全国政协委员;曾当选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党的十八大代表。她还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目錄
代序:我心中的关牧村
第一章 儿时的家
第二章 辗转天津
第三章 永失母爱
第四章 人间有温情
第五章 进天津歌舞团
第六章 春风浩荡
第七章 结缘影视
第八章 海蓝色的梦
第九章 收获中的感动
第十章 亦师亦友施光南
第十一章 难忘沈湘教授
第十二章 进南开大学深造
第十三章 相濡以沫
第十四章 用爱歌唱
第十五章 向社会传递温暖
第十六章 建言献策
第十七章 音乐是世界语
第十八章 感恩歌友
第十九章 我的音乐观
第二十章 讲座上的答问
附录:我的艺术年轮
后记
內容試閱
代序:我心中的关牧村
江 泓
在牧村甲辰年生日前夕,她的这本回忆录终于完稿了。作为她的老伴和“助理”,我已经和她在一起生活了近三十年。其间的点点滴滴,回忆起来,感慨万千。
北宋文学家苏轼诗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的是距离产生美。而唐代大诗人李白望着敬亭山,写下了“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诗句,说的是息息相通,守望互赏,才会产生真切的知音情怀。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句诗真正表达了我和牧村之间的感情。
牧村是岁月的风雨洗涤出的一颗“金子”,是身上带光的女人。
我第一次见到牧村,是在1978年的青联会上。会前,主持人起身看看牧村,对着大家说:“欢迎关牧村唱首歌吧。”大家热烈鼓掌。从雷鸣般的掌声中,我感觉到了大家对关牧村的喜爱。
她缓缓站起身,演唱了一首《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虽然是清唱,但那散发着清香、有着新疆风情的旋律,如歌遏行云,会场上的其他声音都听不到了。
她看上去有点瘦,但好高大的样子,身上仿佛放着光芒。
她唱完后又是一阵热烈掌声。
当时,我真不想听台上那些客套话,心想,如果能把时间留给关牧村,让她多唱两首该多好啊。
自从那天以后,我开始注意收听她的歌,关注她成长的故事。
她的人生遭遇过许多风雨。
十岁时,她恩师般伟大的母亲去世了。十二岁时,在和平解放沈阳中立过功的父亲被无辜地投入了监狱。她和弟弟相依为命,捡菜叶,拾煤渣,艰难地生活着。幼小的年纪,就背负了“反革命”子女的精神枷锁。那时,他们唯一的伴儿是一只小鸡。后来,小鸡慢慢长大、变老了,他们多想尝尝肉的味道啊,但他们不忍,在鸡死后把它“隆重”地安葬了。
牧村说,生活苦还不算什么,精神上的苦恼真是折磨人。
解放军军乐团招人,业务上选中了,政审不合格;战友文工团招人,业务上选中了,政审不合格;东方歌舞团招人,业务上选中了,政审不合格……
有关方面要求她和父亲“划清界限”,她就是不肯。
这些事情都发生在她二十岁左右。她一次次地把泪水滴在心底,承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悲苦,在逆境中前行。
直到1977年,她二十四岁时,时任天津歌舞团团长、《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词曲作者曹火星把她招进歌舞团,她才开始了艺术的新生。
我真不知她那些年是怎么熬过来的,这需要强大的勇气、坚强的毅力、坚定的信念和百折不挠的意志!
而她像一阵清风送乌云一样,把这一切都吹散了。
她走出了黑松林,走进了芳草地。她说:“苦难真的是财富,使我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对生命的珍惜,学会了对在我困难时帮助我的人感恩。”
牧村是德艺双馨、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艺术家。
有一次,一位清华大学原副校长约请牧村参加他们学校退休老教授的聚会。
为什么请她参加聚会呢?原来,他们有一次聚会时,有人谈论起他们最喜欢的当今艺术家来,老校长说:“这样吧,大家投个票,谁的票多,下次聚会我们就把她请来。”
据这位老校长说,那次投票,影视界斯琴高娃得票最高,歌唱界关牧村的票数最多。所以,这次就把关牧村请来了。
牧村从他们高兴的情绪中,感觉到这次聚会对他们是多么的有意义。
清华大学师生素有热爱艺术的传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清华出现了很多文艺团体,民乐、话剧、舞蹈、合唱、京剧等,百花齐放。
聚会时,老校长说:“不用介绍了吧?今天大家见到真人了,你们喜欢的歌唱家就在你们的面前。今天这样安排,我们一起先唱一首《教我如何不想他》,再唱一首《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唱完后请关老师点评,然后请关老师给大家唱一首歌,结束后大家照照相,一起吃个便饭。吃饭时,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这些退休的老教授,无论男女,都气度不凡,男的西装革履,女的红绿黄蓝各色淡花长裙,有的头上还戴着小装饰,少女般可爱。
他们一开口唱,牧村就惊呆了,完全是专业水平!刚唱完,牧村情不自禁地鼓掌称赞:“很好,很美,很专业!《教我如何不想他》唱得很到位,声音控制得很好;《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旋律唱出来了,有新疆风情的韵味,挑不出毛病。”
接着,牧村给大家唱了一首傣族风情的艺术歌曲《阿妹的心》,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
大家又说又唱又跳,笑声不断……
牧村感受到这些高级知识分子发自内心的热爱,心里有一种满满的幸福感。同时,她从他们身上也学到了许多东西,像充了电似的朝气满满。
牧村的演唱为什么这么受欢迎?除了有一批观众发自内心喜欢的好歌,特别是施光南创作的优秀歌曲,还与她独有的好嗓子、独特的演唱风格和超乎寻常的艺术表现力有很大关系。
有一次,我接受一家电视台采访。主持人问我:“你眼中的关牧村是怎样的人呢?”我回答道:“关牧村是我眼中的‘国宝’,有三句话可以看出她的品位。第一句是她的恩师沈湘先生讲的:‘关牧村的歌是自然美的心灵流淌出来的自然美的声音。’这句话说出了关牧村的歌同心灵的关系。第二句是她和施光南先生有意而为的:走‘艺术歌曲民族化、民族歌曲艺术化’的路。他们使民族音乐得到了艺术的升华。第三句是她自己讲的:‘歌唱家的喉咙长在自己身上,艺术生命却存活于观众之中。’讲清了关牧村与观众的‘鱼水亲情’。”
有一次,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的朋友带我和维也纳音乐学院的一位教授开车去匈牙利。在车上,这位维也纳音乐学院的教授说:“我没去过中国,我对中国音乐是通过金色大厅了解的,感到中国歌曲很有特点,但并不是我心中想象的样子。中国是文明古国,她的音乐应是厚重的,有独特的符号语境。”
我把带来的《关牧村中外歌曲》光盘在车上放给他听,他听后喊了起来:“这就是我想象中的!这就是我想象中的!”
我向他介绍,关牧村是中国著名作曲家施光南和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的学生。他说:“我从音乐期刊上了解过他们,大名鼎鼎。我有机会去中国一定拜会他们的学生——关女士。”
我说:“中国除了声乐,器乐也十分独特而经典。由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制作的乐器,以编钟为君,君、臣、佐、使相互配合,采天地之造化,发寰宇之天籁,通人心之悲欢,是中国中和文化之大美。”
他听得云山雾罩、似懂非懂,但知道一定是好东西,说:“到中国一定要亲临其境,好好欣赏一下。”
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我闲居家中,编辑了一本图文并茂的书《一支难忘的歌》。这是关牧村艺术人生的极简版。
我为这本书写了篇前言,开头写道:

当春雷乍响,余音袅绕在花岭幽谷,
当清泉奔涌,叮咚声声敲打在溶岩深潭,
当微风拂林,发出海浪般沉沉涛响,
当禅钟悠扬,和着鹤鸣浅唱……
人们会自然地想起一种声音,天籁之音,那么纯真、亲切、悠扬、浓情、壮美,那就是人们所熟悉和喜爱的我国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关牧村独特而富有磁性的声音。

关牧村的艺术成就得到了业内外的普遍肯定与赞誉。
在专业人士看来,关牧村歌唱艺术有这样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独特、深沉厚实并带有胸腔共鸣和鼻腔共鸣的优美音色,可谓天籁。万千歌声各异彩,一听便知关牧村。二是,在沈湘教授等老师的教导下,关牧村形成了一种华丽而科学的演唱方法——以美声为基础,与民族唱法相结合的歌唱体系,从而使其歌声悠扬动听。三是,关牧村的歌唱朴实、醇厚、自然,毫不做作,是她善良本性的声音表达。闻其声,一种温暖而美好的情感沁人心脾。
谈到关牧村时,著名指挥家李德伦先生曾说过一句很形象的话:“关牧村的声音好像琴弦镶在大地上的大提琴,由天使的手拨动而发出的美妙旋律,国际上也难找到这种声音。”
一位艺术家的价值,是以其精神产品及人格魅力对社会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积极影响来衡量的。牧村以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形象活跃在歌唱舞台五十余年,给人们带来了无以言表的艺术享受,牵动、抚慰、温暖、震撼、愉悦了两三代人的心灵。
牧村的人格魅力不着痕迹,静水流深,令人敬佩。
初唐诗人虞世南在小诗《蝉》中写道:“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作者在借蝉喻己,说自己声名远播,非因身为朝官,而是人品高尚使然。应该说,牧村之所以声名远播,也是因为她心地善良,人品高尚,德艺双馨,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
牧村喜欢安静地独处,看看文学名著,读读名人传记,在钢琴旁练练声,偶尔也会听着美国乡村音乐,跳跳迪斯科。
牧村性格直率,待人真诚,与她相处,总有一股温暖愉悦的感觉。
郑板桥有句话很有名:“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牧村大智若愚,除了专业上的事,其他的事不太注意细节。
有一次她去看电影,回来后,于淑珍老师问她电影好不好看,她说:“好看。”“演的啥呀?”“两个年轻人好上了。”“然后呢?”“然后就好下去了。”电影的细节她没有记住。
她有时看上去“若愚”,并不是装出来的。古人云:“性有巧拙,可以伏藏。”藏不是装,而是通过修行达到的中庸平和的状态。
牧村很喜欢曾国藩的一句话:“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我用毛笔写好后挂了起来。任何事,该来的都会来,不该来的强求不得,一心一意干好当前的事就好;事情过去就过去了,不要留恋。
由于她做人做得好,相由心生,境由心造,心想事成的事儿也多起来,有些看似棘手的事到她那里往往举重若轻。
当然,她也并非总是好静。2021年7月,河南多地遭遇特大暴雨。她心急火燎地挂念着河南的灾情,得知新乡老百姓缺少转移用的救生衣,就到处寻找卖家,把一家企业库存的救生衣全买了下来。厂家被感动了,连夜开车把货送到了新乡。
她去慰问北京松堂关怀医院的老人,临别时说了句“明年过年再来看你们”。这一看,就持续了十多年。
只有在她身边,才能感觉到她那干起事来雷厉风行的劲头。
她生活上非常简朴。她的闺蜜秋云,退休后在郊区种了一片大白菜,连续几年的晚秋,都拉着我们去收白菜。
关牧村看到地上有许多菜帮子,就用袋子装了带回来。我诙谐地说:“看来你小时候捡菜叶子还没有捡够呀!”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保姆、助理都没在身边,牧村就自己下厨、做家务。我们生活得很简单。我有时不忍心,她却说:“平常心是道,简单生活是福啊。”
受疫情影响,牧村三年没有参加大型演出。2023年1月6日,她参加在天津大剧院举办的“在希望的田野上”施光南经典作品音乐会。她一出场,全场观众像是见到久别的老友一样,报以真挚、热烈的掌声。演唱结束,观众都站了起来,长时间为她鼓掌。
我的眼睛湿润了。牧村几十年如一日真情地爱着她的观众,观众也几十年如一日真情地爱着她呀!
这些年,牧村内心深感快乐的事,是有缘多了几名学生。她精心指导的学生郭村月,获得了《歌从黄河来》年度民歌赛大奖,牧村多次与她同台演出,培养她不断精进;牧村不断鼓励在欧洲歌坛拿到大奖的学生孔繁燕、郝香才在更多的舞台大胆发挥,勇敢地展现自己美妙的歌喉;牧村对获得中国音乐金钟奖并多次获得国际大奖的优秀青年歌唱家李思琦寄予厚望,毫无保留地将毕生经验传授给她。
牧村在2014年出版的《关牧村演唱歌曲精选》自序中说:“当歌唱艺术融入民族文明的长河,并成为爱好者生命的一部分时,歌唱艺术需要的是可持续地传承。”
她在歌坛优秀的后生身上看到了中国音乐事业未来的希望。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024年7月21日

后 记
每个人都是自身经历的书写者。我们的生命轨迹就像一棵大树的年轮,深深地铭刻着我们所经历的时代印记。
2023年,我踏入了人生的第七十个年头,而我的父亲也已百岁。我的人生之路是不平坦的。我原本设想再过几年提笔回顾人生,但内心的渴望驱使我提前动笔,因为我希望我敬爱的父亲在百岁高龄之际,能亲手翻阅这本书的每一页,与我共同回味那些珍贵的时光。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如此猝不及防,就在我即将完成这部书稿之际,我深爱的父亲突然百岁离世,使得原本期待与他共同分享这份回忆的愿望,终究化作了绵绵的追思。
我撰写此书的目的,是回顾自己走过的歌唱艺术之路,铭记那些曾深深触动自己和观众心灵的瞬间,感恩所有给予我指导和帮助的老师、朋友和热情的观众。
我十分喜爱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那段深刻的名言:“一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当我站在时光的路口,回首过去七十年的人生旅程,有些记忆仿佛就在昨日,而有些则如空中浮云,无论是伴随着朝阳还是化作晚霞,都已随风飘散。
回首这七十年,我尝遍了生活的酸甜苦辣,而收获更多的是歌唱带给我的喜悦。我为能在这个时代为广大人民群众歌唱,感到无比的自豪。
感谢华文出版社社长包岩女士,她以一个资深出版人的眼光,为我阐明了书稿的主题,使这本书能够紧紧围绕我的艺术人生展开,力求展现其艺术史的价值。
感谢我的乡友劳杰、安笑南、冯占军,他们在我撰写回忆录的过程中,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和支持,从策划到写作,给予了我专业而中肯的建议,他们的付出使这本书稿得以顺利完成。
感谢我的丈夫江泓,他不仅是我生活中亲密的伴侣,更是我灵魂的知己和事业上的得力助手。在我撰写回忆录的过程中,他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他帮我梳理全书的思路,协助我收集重要的素材,并给予我宝贵的建议。他还亲自为本书撰写序言,使这本书的内容更加完整和丰富。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父亲关绍甄。在我刚走上专业艺术之路时,他默默地为我做了大量的辅助工作。他早年收集的丰富资料,为我撰写本书提供了重要的素材。这本书也包含着我对他深深的怀念。
一个艺术家的成就,无论多么辉煌,都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和人民的支持。我将永远铭记这一切,对我们的时代心存感激,并将这份感激和敬意,融入我未来的人生。

关牧村
2024年7月21日

第一章 儿时的家
在广袤的豫北大地上,发源于太行山脉的卫河,从南向北,蜿蜒逶迤千余里,经山东、河北到天津,汇入海河,流向大海。
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新乡,地处中原腹地,太行山脉以东,是豫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美丽的卫河穿城而过,自西南向东北缓缓流去。
卫河、海河,仿佛是命中注定,我这一生与这两条河流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出生在卫河旁的新乡,学歌、唱歌是在海河畔的天津。我的名字,即取自新乡市的牧野村。
卫河和海河是孕育我生命、哺育我成长的母亲河。她们滋养着我的人生,更是我艺术生命不竭的源泉。
这河水里,流淌着我儿时刻骨铭心的记忆,奔涌着我青春岁月的浪花。这河水里,有我挥洒的辛勤汗水和委屈的眼泪,更有我的幸福和欢乐,承载着我的希望和梦想。
我能步入音乐殿堂,取得些许成就,第一位启蒙教师和引路人,是我的母亲李芳芗。
清末民初的新乡,依托繁荣的卫河航运、豫北地区的物阜民丰,以及后来兴建的道清铁路、京汉铁路,陆续出现了一些大的商号。
1923年7月,我母亲出生在新乡的一个商贾之家。我的外祖父李俊甫是当时豫北地区有名的大商人,和他哥哥李云樵、弟弟李裕达共同经营着家族的产业,在新乡、安阳、邯郸等地开设银号、打蛋厂、布庄、药铺、影院等铺面商号,生意还做到了天津、上海。
那时的李家宅邸宏伟壮观,由三个大院组成,兄弟三个一家一个大院,每个大院都呈三合院布局,共有100多个房间。大院内的房屋均为砖木结构,门窗拱券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三个院落之间通过二楼的廊桥相连,主体建筑均为二层楼房,每个院落的堂屋都设有地下室,这在当时的新乡是极为罕见的。街坊们称之为“李家大院”。
李氏家族靠诚信经商致富,以勤俭的家风持家,几代人在这座大院中相亲相爱生活了近一个世纪。
改革开放以后,只要我回新乡演出,都会抽空到地处红旗区劳动路 140号的李家大院看看。毕竟,这是我出生的地方。最近一次是2024年6月下旬,我到河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授课期间,专门去看了正在修缮的李家大院。当地政府正在进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建设,对李家大院、文庙、百年药店等进行保护性开发。我感到很兴奋,希望家乡越来越好。
下面继续谈我的母亲。
我母亲有14个兄弟姐妹,她排行第十,被称为“十姐”。母亲是一位美丽善良的知识女性,不仅喜欢读散文、小说,喜欢滑冰、跳舞,而且酷爱音乐。
母亲的中学时代是在天津度过的。1938年,母亲十五岁时,来到天津,在天申女中上学。这期间,重视子女教育的外祖父专门聘请了家庭教师,为母亲补习古汉语和英文。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